鰂魚涌(Quarry Bay,城巴新巴地點代號為QUB)巴士總站,位於港島東區鰂魚涌祐民街2-32號益發大廈外,栢蕙苑對面,鄰近康蕙花園和南豐新邨,靠近英皇道交界,屬單向北行路邊巴士總站,現時只有過海隧巴116線使用。
巴士總站前方設有運輸署居民巴士上落客點,現稱為益發大廈(祐民街)(Yick Fat Building (Yau Man Street))。
歷史
南豐新邨於1977至1978年間入伙,由12座樓宇組成,單位總數約2826伙。面對區內人口急增,過海隧巴116線在1978年3月投入服務,初期以英皇道989-991A號新威園外的巴士站為總站;中巴20A線(1980年上旬改稱22)及22M線則在英皇道近鰂魚涌街設總站。
政府在1979年底著手研究應對措施,以紓緩英皇道日益嚴重的擠塞問題。翌年,政府收回原為私家路的祐民街,以及設置巴士總站,上述三線總站於6月8日遷往車流較少的祐民街[1]。1984年6月8日投入服務的第一代722線,亦以此為總站。
22M及722線分別於1985年6月17日及1993年8月2日停辦,22線則於1995年1月16日延長至耀東邨,自此僅餘116線使用至今。
道路概況
祐民街(Yau Man Street)是一條位於港島東區鰂魚涌的單程北行街道,南起基利路3號逸樺園第一座外,北迄英皇道1025-1037號惠安苑對出,全長約200米。
政府於1980年收回當時屬私家路的祐民街,並於同年6月8日一併將祐民街和基利路的行車方向改為單向順時針行車[1]。現時巴士或持許可証駕駛者,可沿英皇道東行祐民街至基利路一段劃為禁區的電車軌行駛,再直接右轉往基利路;其餘東行車輛需逆時針繞經船塢里,才能駛入基利路。
路線資料
站位可能隨時受其它因素影響(例如道路工程)而作出臨時或永久之改動,敬請留意。
專營巴士
以鰂魚涌(祐民街)為總站的專營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九巴、新巴 | 116 | 鰂魚涌 | 慈雲山(中) | 每天服務● |
九巴、新巴 | 116 特別班次 |
新蒲崗四美街 | →鰂魚涌 | 週六上午日間非繁忙時間及晚間服務,不設回程● |
九巴、新巴 | 116 特別班次 |
富豪東方酒店 | →鰂魚涌 | 週一至六下午日間非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九巴、新巴 | 116 特別班次 |
馬頭角道 | →鰂魚涌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九巴、新巴 | 116 特別班次 |
海底隧道收費廣場 | →鰂魚涌 | 週一至五中午前後,週六上午非繁忙時間,假日下午日間非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專綫小巴
途經祐民街北行近益發大廈的專綫小巴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加利信 | 32 | 康怡花園 | 筲箕灣站 | 每天服務● |
加利信 | 32A | 康景花園 | 太古城中心↺ | 每天服務● |
加利信 | 33 | 康怡花園 | 北角(馬寶道) | 每天服務● |
居民巴士
使用「益發大廈(祐民街)」站的居民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迅達巴士 | NR811 | 廣源 | →銅鑼灣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只准落客● |
曾使用路線
下述路線的總站以調遷當日為準,現時的總站請瀏覽相關路線條目。
曾以鰂魚涌(祐民街)為總站的巴士路線資料 | ||||
---|---|---|---|---|
巴士公司 | 巴士路線 | 當時目的地 | 當時調往之總站 | 調離/停用此總站日期 |
中巴 | 22 | 中環(機利文街)[2] | 耀東邨 | 1995年1月16日 |
中巴 | 22M | 金鐘地鐵站(東) | 路線停止服務 | 1985年6月17日 |
中巴 | 82A | 柴灣(安業街) | 西灣河碼頭 | 1989年 |
中巴 | 722 | 中環(交易廣場)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3年8月2日 |
圖集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東區巴士總站列表 | |
---|---|
北角及寶馬山 | |
鰂魚涌及太古城 | |
西灣河及筲箕灣 | |
柴灣及小西灣 | |
註:維多利亞公園以東的銅鑼灣於2016年第五屆區議會運作時改屬灣仔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