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Advertisement

銅鑼灣Causeway Bay),指位於港島北岸,灣仔北角之間的地區,西面是商業及娛樂場所集中地,東面匯聚不少文娛設施,計有維多利亞公園中央圖書館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香港首條橫越維多利亞港的過海行車隧道--海底隧道,港島出入口亦座落銅鑼灣,成為香港極為繁忙的地區之一。

就行政分區而言,銅鑼灣西面、港鐵銅鑼灣站周邊商業區一直屬灣仔區,而維多利亞公園港鐵天后站威非路道,即俗稱天后一帶則劃入東區。政府於2013年10月22日向立法會提交《2013年區議會條例(修訂附表1及3)令》,建議於第五屆區議會屆期起調整東區灣仔區的分界,將天后(C16)及維園(C18)兩選區由前者撥歸後者管理[1];有關修訂已於2014年1月22日獲立法會通過,並於2016年1月1日起生效。[2]

現時除英皇道西行一小段仍屬東區外,銅鑼灣絕大部份皆屬灣仔區。另外,灣仔區掃桿埔香港大球場一帶)及大坑銅鑼灣道一帶)亦常被視為銅鑼灣一部份。

歷史

「銅鑼灣」原是指位於現時皇仁書院銅鑼灣運動場香港中央圖書館處的海灣(開埠後闢為避風塘),因狀似銅鑼而得名,開埠前的海岸線就在今天的銅鑼灣道,而昔日「銅鑼」形狀至今仍可從銅鑼灣道(大坑段)的走綫勾畫出;至於銅鑼灣的英文名「Causeway Bay」則是由於早年來往香港島東西需繞路或坐船經過銅鑼灣,為消除此不便以及避免大坑受洪水侵襲,因而在19世紀興建了一條連接海灣的海堤(英文為Causeway),即現今的高士威道(Causeway Road,「高士威」為Causeway之音譯),亦是銅鑼灣英文名「Causeway Bay」(意譯為「海堤灣」)的字源。

銅鑼灣古稱鹽船灣,18世紀該處建立了一座「鹽船灣紅香爐廟」,即今日的銅鑼灣天后廟。現時港鐵銅鑼灣站一帶原本是銅鑼灣西邊盡頭,本為苦力聚居的碼頭,由中環為中心來看,和西環的西角(West Point)[3]相對,所以銅鑼灣西又有「東角」(East Point)之稱。至今該區仍有東角道東角中心(即崇光百貨所在地)作歷史見證。

1841年香港開埠不久,渣甸洋行(後稱怡和洋行)在東角買下大幅土地,建立倉庫和碼頭。銅鑼灣其後開闢街道,不少以渣甸大班為名,譬如怡和街(Yee Wo Street)、渣甸街(Jardin‘s Bazaar)、渣甸坊(Jardine’s Crescent)、勿地臣街(Matheson Street)、伊榮街(Irving Street)、波斯富街(Percival Street)、百德新街(Paterson Street)等,足見當年渣甸對香港影響力之巨。

香港政府在1950年代著力改善銅鑼灣土地規劃,進行銅鑼灣避風塘填海工程,所得土地建成維多利亞公園。原日四面環海的奇力島(即燈籠洲,今海底隧道港島入口所在)從此與香港島連結。港府重新規劃銅鑼灣土地用途,以告士打道為界,把東面規劃成為住宅區,輔以多種社區設施,如銅鑼灣社區中心[4]、銅鑼灣街坊福利會[4]、銅鑼灣消防局[4]、銅鑼灣運動場[4]、銅鑼灣街市[4]、舊銅鑼灣警署[5]銅鑼灣裁判署[6];而西部新填地連同原怡和洋行碼頭用地則劃為主要商業區,後來不斷擴展,東起告士打道,南至禮頓道,西至波斯富街,而波斯富街堅拿道東則為商業區的延續。

自1960年代,多間日資百貨公司相繼登陸香港,崇光百貨三越百貨、松坂屋、大丸百貨均先後於銅鑼灣開業。經歷多年發展,只有崇光百貨能營運至今[7];「大丸」一名更成為公共小巴業界對銅鑼灣個別小巴站的稱呼,於布牌上豹死留皮,沿用至今。

在香港政府規劃下,連接銅鑼灣和紅磡海底隧道通車於1972年通車,地鐵(現稱港鐵港島綫亦於1980年代通車,大大改善港島北岸運輸網絡,令銅鑼灣(西部)逐步成為香港知名購物中心,據統計區內部分商舖租金高昂程度,更是全球數一數二。

現今部份市民對「銅鑼灣」的認知只在銅鑼灣站一帶(堅拿道天橋禮頓道告士打道之間),而其餘地區則因應附近港鐵站而稱為天后炮台山

街道結構

與港島北岸其他商業區一樣,銅鑼灣由兩條東西走向的主幹道路貫通(軒尼詩道告士打道),兩條道路中間有兩條較次要的東西向道路,均與灣仔連接。怡和街高士威道由軒尼詩道向東延伸,通往北角東區走廊西面及海底隧道港島入口位於銅鑼灣北面近維多利亞港。

巴士及小巴車站

總站

巴士及小巴總站資料
條目名稱 位置 性質
天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天后站上蓋 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
銅鑼灣 (摩頓台) 總站 銅鑼灣道摩頓台交界 大型露天巴士總站
銅鑼灣 (威非路道) 總站 威非路道 路邊巴士總站
銅鑼灣 (告士打道) 告士打道 臨時巴士總站
香港中央圖書館 (摩頓台) 摩頓台灣景商場外 已停用巴士總站
銅鑼灣 (百德新街) 總站 百德新街珠城大廈外 專綫小巴及已停用巴士總站
銅鑼灣 (利園山道) 總站 利園山道近希慎道及富明街 專綫小巴及居民巴士總站
銅鑼灣 (蘭芳道) 總站 蘭芳道利園外 專綫小巴總站
銅鑼灣 (駱克道) 總站 駱克道景隆街 專綫小巴總站
銅鑼灣 (景隆街) 總站 景隆街 專綫小巴總站
銅鑼灣 (謝斐道) 總站 謝斐道波斯富街 專綫小巴總站
銅鑼灣 (新會道) 總站 新會道 專綫小巴總站
銅鑼灣 (登龍街) 總站 登龍街軒尼詩道 專綫小巴總站
銅鑼灣 (白沙道) 總站 白沙道門牌12號 居民巴士及已停用專綫小巴總站
銅鑼灣 (渣甸街) 總站 渣甸街 公共小巴總站
銅鑼灣 (糖街) 總站 糖街 公共小巴總站
銅鑼灣 (堅拿道東) 總站 堅拿道東 公共小巴總站
銅鑼灣 (鵝頸橋) 總站 駱克道 公共小巴總站

中途站

灣仔區範圍

東區範圍

英皇道

圖集


註釋、參考資料

  1.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天后維園擬劃入灣仔區》,2013-10-22
  2. 立會通過東區及灣仔區再劃界,雅虎新聞,2014-01-22
  3. 西角位於今西營盤西區警署一帶,歷經多次填海後早已蕩然無存。現今「West Point」多指整個西環堅尼地城一帶,並不拘泥於西角舊址一帶,與「銅鑼灣」同屬地名遷移的例子。
  4. 4.0 4.1 4.2 4.3 4.4 此設施較鄰近港鐵天后站而遠離港鐵銅鑼灣站
  5. 銅鑼灣警署已於1980年代末停用並重建為商業大廈,即今「電氣道148號」。
  6. 銅鑼灣裁判署已於1980年代末拆卸,原址重建為天后站、栢景台及天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詳見本典條目「大坑 (銅鑼灣裁判署) 總站」而西面新填地連同原怡和洋行碼頭用地則劃為主要商業區,後來不斷擴展,東起告士打道,南至禮頓道,西至波斯富街,而波斯富街堅拿道東則為商業區的延續;東部住宅區有維園香港中央圖書館、學校等設施,而不少以銅鑼灣命名的。
  7. 崇光百貨香港店雖能生存至今,但因日本總公司於2000年破產,香港店已由富商劉鑾雄及鄭裕彤收購,現時已成為港資百貨。

相關條目

Disambig
為方便引用及查詢,以下的重定向頁均會指向本頁:

東角銅鑼灣北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