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Advertisement

配額制度Quota System),是運輸署自1999年開始管制專營非專營巴士服務的措施之一,目的是嚴格控制兩者車隊規模,以及限制巴士駛經當局指定繁忙道路,藉以紓緩道路交通擠塞,亦可改善空氣質素

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鄭汝樺在2008年5月立法會會議上書面答覆議員提問時確認,政府並沒有就專營巴士整體數量及每年更換新車及廢棄舊巴士數量設定限制[1]。換句話說,專營巴士配額制度早已不存在。

十年後,運輸署高級運輸主任(荃灣)謝自清女士在2018年7月荃灣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上再次證實,該署並沒有限制專營巴士數目增長,只是在繁忙地區實施班次限制。有關地區多數與鐵路連接,以配合政府「以鐵路為骨幹」的交通政策。[2]

專營巴士[]

公共小巴專營巴士佔用路面的比例大致介乎低至中等之間。《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指出,除彌敦道外,巴士和小巴只佔主要道路總交通流量約5%至25%不等,但兩種公共交通工具載客量高,約佔每日總路面乘客量71%。相反,私家車佔用主要道路大量空間,卻只接載每日總路面乘客量16%,顯然是效率較低的載客工具。

然而,運輸署卻一直認定專營巴士車隊數目過多,而且巴士體積龐大、佔用路面空間較多,行走路線又集中在繁忙地區和主幹道路,再加上個別巴士路線載客量偏低,被視為造成交通擠塞主要元凶之一。

管制繁忙地帶巴士調派[]

1997年西區海底隧道通車,多條西隧快線相繼投入服務,不少路線服務屯門元朗天水圍龐大人口,營辦商不時加強班次及調派更多巴士到西隧路線,引致中環道路擠塞問題愈趨惡化。另一方面,新巴1998年9月接棒經營中巴88條路線,與港島另一營辦商城巴的競爭愈趨劇烈。兩巴為求爭取更多乘客,各自瘋狂地增加部分路線的班次,尤其以新巴8號線城巴8X線的情況最為嚴重,在軒尼詩道英皇道,經常可以見到兩間巴士公司壯觀的「車海[3]。車海產生的後遺症,就是道路擠塞情況日益惡化,縱使巴士公司派出更多巴士接載乘客,結果所有巴士也是堵塞在車龍中,最終令乘客受害,同時禍及其他道路使用者。

為了舒緩中區道路擠塞情況,運輸署自1998年底開始透過以下一連串改善措施,「對繁忙地帶的巴士調派加以管制」(Control the deployment of buses in busy areas)[4],每日減少了約九百班進出中區的巴士班次:

  • 將二十多條巴士路線改道,行駛擠迫情況較低的道路;
  • 重組巴士站,減少巴士在區內的停站次數達繁忙時間每小時一千二百次;
  • 取消五條乘客量較低的巴士路線;
  • 按乘客需求,適當地調低約二十條巴士路線的班次;
  • 將六條巴士路線合併或重組,並將其總站遷移至中區外圍地帶。

現有繁忙地區路段包括港島區怡和街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干諾道中皇后大道中、以及九龍區彌敦道[5]旺角道亞皆老街[6]。為適當地調控繁忙地區車輛流量,運輸署會盡量避免開辦途經交通繁忙地區的新巴士路線,例如安排新路線行走非繁忙路段,或開設短途接駁線以讓乘客轉乘既有巴士服務來往繁忙地區[1]。如有全新路線或既有路線經加強服務後,無可避免地須途經以上繁忙路段,巴士公司必須等量減少途經該地區其他路線的巴士架次,以免令該等繁忙幹道的交通和環境狀況惡化。

要注意的是,以上市區繁忙路段減少行走的巴士架次和停站次數,並非以配額分配予各區巴士路線的班次。巴士公司會因應乘客需求變化,向運輸署提出申請作出調配。城巴營運貳部經理龔樹人於2016年4月屯門區議會會議上確認,運輸署為所有巴士路線制定班次配額,巴士公司採用「一加一減機制」調動資源為個別路線調整班次。[7]

2018年7月,荃灣區議員伍顯龍就有關配額制度在荃灣區議會會議上提出討論,運輸署高級運輸主任(荃灣)謝自清表示,如既有途經繁忙地區的巴士路線需加強服務或新巴士路線需途經繁忙地區,巴士服務營辦商需盡量減少其他路線途經這些地區的相等巴士班次數目。[2]

車隊配額制度[]

1999年3月,有報章報道城巴涉嫌濫用專營巴士之豁免燃油稅優惠,違規派出專營巴士行走當時仍為非專營服務之629線。此舉或會使第三者保險失效,若車輛於載客行駛時發生意外,乘客便會失去保障。報道指出,城巴1998年為參與競投中巴88條路線而訂購了大批新巴士,最終卻競投落敗,引致其專營巴士車隊出現過剩情況,需要調派車輛行走其他路線,甚至違規出現於非專營路線[8]

為了確保既有巴士車隊獲有效運用,運輸署自1999年初推行配額制度[9],嚴格限制專營巴士車隊增長,以提高服務效率及紓緩交通擠塞情況。全新巴士服務會盡量由其他有剩餘載客量的巴士路線調配資源運作;38部巴士已在年初從港島調派往將軍澳天水圍,以服務這些新發展地區。[10]

專營權規定巴士公司須每年提交其後五年的經營計劃,包括廢棄不適合巴士及購買新巴士計劃,並須得運輸署署長同意,避免巴士公司不必要地令其車隊膨脹[11],署方亦會定期和巴士公司檢討及適當地調整巴士路線及班次。據各間專營巴士公司的五年發展計劃,九巴在2000年需要增購大約160部巴士,以應付新界區尤其是天水圍北人口增長,令車隊數目增加約4%。城巴新巴車隊在2000年不會有增長,巴士數目上限分別定為961部和730部,部分原來在港島區、九龍市區和過海路線行走的巴士,被調派往新界區需求殷切的地方提供服務。由2000年2月起,新巴由港島區調派22部巴士行走在將軍澳南開辦的兩條將軍澳九龍專線796M796X。巴士公司會繼續調配車輛,以應付將軍澳人口進一步增長。[12]

當局自此透過每年巴士路線計劃進行類似調配巴士工作,以配合巴士服務擴展[13]。至於這制度到底如何運作卻近乎無人知曉,運輸署亦只在每年出版的《運輸資料年報》中輕輕帶過[14],從無向外公布計算各巴士公司車隊配額的方法及推行模式。巴士迷之間流傳,巴士公司如欲為新巴士出牌,須先行將一輛舊巴士退役,甚至聲稱一輛全新雙層巴士可替換一輛舊雙層巴士或兩輛單層巴士[15]

實際個案[]

車隊配額制度壽終正寢[]

隨著鐵路網絡不斷擴展專營巴士生存空間逐漸萎縮。巴士公司為節省營運成本,購買新巴士的速度遠比淘汰舊巴士速度慢,屬自然流失,車隊數目配額制度實際效果成疑。

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鄭汝樺於2008年5月立法會會議上書面答覆議員提問時確認,政府並沒有就專營巴士整體數量及每年更換新車及廢棄舊巴士數量設定限制[1]。專營巴士公司須每年向運輸署呈交未來五年的遠期計劃,當中須包括更換舊巴士及購買巴士的計劃。運輸署收到這些建議後,會按乘客需求、改善路旁空氣素質、提升巴士安全水平,以及改善公共交通網絡等因素,與有關巴士公司商討及制訂按年所須購買及更換的巴士數目。

十年後,運輸署高級運輸主任(荃灣)謝自清女士在2018年7月荃灣區議會會議上再次證實,署方沒有就專營巴士數目訂定上限。專營巴士公司會因應其營運需要,包括服務及乘客的需求,訂定其購買巴士計劃,並提交運輸署審批。[2]

成效[]

多條新建鐵路自2003年起相繼投入運作,為乘客提供更多選擇,專營巴士服務平均每日乘客量因而減少,由2002年430萬人急跌至2009年9月380萬人次。基於「巴士服務需求下降」,繁忙交通走廊經常出現擠塞情況,以及專營巴士廢氣排放量偏高,當局因應巴士乘客需求轉變,推行各種巴士重組計劃,令現役專營巴士數目持續減少,由2004年年初的6,179輛減至2009年9月的5,793輛,從而紓緩交通擠塞,減少路邊空氣污染和噪音滋擾,亦大大降低對市民大眾所構成的健康風險。[16]惟近年有多個大型住宅區落成,以及受人口增加影響,導致專營巴士的需求大增,因此專營巴士總車輛數目自2013年起,每年平穩上升。截至2018年年底,專營巴士總數已迫近1999年的水平。

香港各間專營巴士公司歷年車隊總數
年份 巴士總數 九巴 城巴 新巴 龍運 嶼巴 中巴
專營權一 專營權二
1995年底 4,732[17] 3,513 375 不適用 沒有提及 844
1997年底 沒有提及[18] 3,839 590 不適用 沒有提及 80 823
1998年底 6,035 3,990 767 187 841 163 87 736
截至8月底
1999年底 6,250 4,078 794 166 966 160 86 不適用
2000年底 6,348 4,251 794 167 887 160 89
2001年底 6,361 4,384 794 164 780 160 79
2002年底 6,456 4,441 793 164 835 145 78
2003年底 6,239 4,295 779 164 776 145 80
2004年底 6,040 4,150 764 164 731 145 86
2005年底 5,890 4,029 759 160 708 148 86
2006年9月底 5,868[19][20] 4,030 741 167 694 153 83
2006年底 5,872 4,021 745 168 702 153 83
2007年底 5,920 4,047 750 172 698 159 94
2008年底 5,830 3,933 753 172 713 157 102
2009年4月底 5,768[21] 3,902 753 171 681 157 104
2009年底 5,799 3,880 761 172 715 167 104
2010年底 5,796 3,822 813 172[22] 711 166 112
2011年底 5,798[23] 3,891 783 172 707 164 104
2012年4月底 5,813[24] 3,906[25] 759 171 707 166 104
2012年底 5,788 3,822 809 173 709 167 108
2013年底 5,850 3,847 813 191 719 172 108
2014年底 5,908 3,855 799 182 781 179 112
2015年底 5,927 3,890 786 186 748 190 127
2016年底 5,986 3,921 777 189 734 242 123
2017年底 6,014 3,973 753 209 708 247 124
2018年底 6,255 4,124 774 233 708 261 155
2019年底 6,373 4,222 772 241 703 279 156
2020年底 6,145 4,028 788 248 690 241 150
註:上列由1998年起、截至「年底」的數字摘自運輸署翌年出版的《運輸資料年報》,統計方式為已登記的車輛數目;其他數據摘自政府或巴士公司於不同渠道發布的資料,統計方式或與前述不同。

非專營巴士[]

過境巴士配額限制[]

為確保過境交通暢順,除貨車及皇巴士外,所有過境車輛(包括過境巴士)均須受配額限制,由香港與廣東省當局共同管理,配額數目按各管制站處理能力而釐定。

公共小巴[]

公共小巴在1969年合法化,由於小巴在繁忙街道行走時容易引致交通管理問題,加上公共交通服務有相當改善,香港政府於1976年決定限制小巴車隊的擴張,指令其數目不得超過4,350輛。

政府透過《公共小巴(數目限定)公告》(第374K章,2016年因立法會「拉布」未能延長限期而自動失效)和《2016年道路交通(公共小巴:數目限定)公告》(第374X章,2016年6月21日重新訂立,現行有效)訂定公共小巴(包括紅色及綠色小巴)可登記的總數上限,其有效期不時由立法會以決議方式延續。立法會上一次於2022年3月30日[26]藉決議將公共小巴總數限額延期五年,有效期為同年6月21日至2027年6月20日。

運輸署於2021年9月曾就應否維持公共小巴原有數目上限徵詢公共交通業界的意見。為避加劇小巴行業內的競爭,保持公共交通系統的多元選擇,維持各種公共交通服務的生態平衡,同時促進不同服務之間的優勢互補,讓市民享有便捷服務和合適選擇,業界大致同意維持公共小巴總數限額不變。[27]

爭議[]

配額制度一直受巴士迷熱烈討論,具體運作細節、配額數量,甚至運輸署是否仍在實施這制度,都引起爭論。

專營巴士及小巴的數目在2003至2013年間只錄得溫和增長,由19,738部增至20,456部(增長率為3.6%),與同期香港人口由2003年676萬人增至2013年722萬人(增長率為6.8%),巴士與小巴的升幅相對輕微;反觀私家車數目在同期的增長率卻高達四成,實屬偏高,政府卻長期放任私家車增長。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1. 1.0 1.1 1.2 立法會十九題:專營巴士服務,2008年5月7日
  2. 2.0 2.1 2.2 第8項議程:取消巴士配額制度 鼓勵使用公共交通,荃灣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第十六次(二零一八至一九)會議記錄,2018年7月9日(本典備份
  3. 爭形象比服務兩巴「鬥出車」 港島路面成塞巴士地帶,1998年8月5日,中華巴士紀念館轉載
  4. 提高巴士運作效率有助改善環境,運輸署新聞公報,2000年9月20日
  5. 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TT 70/2014(修訂)(有關容溟舟先生提問和相關答覆)本典備份),第11頁(提問)、第27頁至第28頁(答覆),2014年11月4日
  6. 附件8,2008至2011年度油尖旺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2010年11月4日
  7. 強烈抗議城巴962系列重組引起社區大混亂,屯門區議會2016-2017年交通及運輸委員會轄下屯門對外交通工作小組第一次會議,2016年4月13日
  8. 城巴涉違規濫用資源 專利巴行非專利線有意外乘客無保險〉,《蘋果日報》,A12版,1999年3月2日(載詹光雄自營計程車行網站)
  9. 提高專營巴士服務效率的措施,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2001年6月
  10. 立法會二題:檢討及調整途經中區的專營巴士運作,2000年6月14日
  11. 立法會二題:專營巴士排放廢氣,2008年4月16日
  12. 第八部:關注環境,運輸資料年報2000,運輸署
  13. 運輸署署長霍文致辭,2000年2月29日
  14. 第八章:關注環境,運輸資料年報2016,運輸署
  15. 香港討論區:[轉]九巴吞左百幾部歐5 B9?!
  16. 重組巴士路線以改善空氣質素,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及環境事務委員會,2010年1月
  17. 中巴、城巴和九巴的巴士停車位,立法局會議過程正式紀錄,1996年5月1日
  18. 第15章:專利巴士,香港年報1997
  19. 截至2006年9月30日,服務本港的各間專營巴士公司擁有的歐盟前期和歐盟一型巴士以及有關車輛佔車隊總數的百分比
  20. 加強專營巴士營運安全措施的進展,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2007年1月
  21. 表一:各種廢氣排放標準的專營巴士的分布(截至2009年4月底),立法會改善空氣質素小組委員會,2009年7月8日
  22.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龍運巴士有限公司及城巴有限公司(機場及北大嶼山巴士網絡專營權) 的專營權事宜,運輸及房屋局運輸署,2011年7月
  23.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核2012-13年度開支預算-管制人員的答覆:答覆編號THB(T)125
  24. 各專營巴士公司擁有的巴士(按車輛廢氣排放標準分類)(截至2012年4月底),立法會十七題:路邊空氣質素,2012年7月4日
  25. 年底數字3,820,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年報
  26. 立法會會議30.03.2022表決結果
  27. 運輸及房屋局,〈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道路交通條例》(第374章)《2016年道路交通(公共小巴:數目限定)公告》延長公共小巴法定總數限額有效期〉,2022年3月7日。

外部連結[]

Disambig
為方便引用及查詢,以下的重定向頁均會指向本頁:

配額配額制quota車輛數目限額政策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