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辦的空調過海市區巴士路線300,由九巴獨營,來往太子地鐵站及上環,以紓緩繁忙時間地鐵荃灣綫的擠迫情況。
九巴當時十分重視此路線,在啟航前舉行了一連串推廣活動,更請來影星舉行盛大的首航禮。可惜好景不常,1997年西區海底隧道及1998年港鐵東涌綫通車後,此路線被運輸署勒令取消,九巴在1999年5月15日(星期六)取消當日更舉行了告別儀式。
歷史[]
1988年5月,地下鐵路(即現今港鐵)以荃灣綫「彌敦道走廊」於早上繁忙時間過份擠迫,超出每小時75,000人次的安全水平為理由,於平日早上08:00-09:00在指定的南行車程實施「繁忙時間附加費」,以圖分流地鐵乘客至其他較早或較遲的時段,在附加費生效前後時段則提供相反優惠予乘客,這個制度到1993年才取消。
地鐵實施「繁忙時間附加費」,令當局發現鐵路系統呈現飽和狀態,尤以早上繁忙時間為甚,最終政府被逼放寬早年限制開辦新巴士路線的「公共交通協調政策」,開始容許巴士公司在地下鐵路「彌敦道走廊」開辦與其平行之路線,及加密既有路線班次,以提升運載量。
運輸署於1991年起,更要求專營巴士公司開辦多條由新界及九龍多個地區直達港島北商業區的晨早過海巴士路線(以3字頭的三位數字為編號),以舒緩鐵路的壓力。九巴於5月13日率先增闢的300線,以及九巴與中巴緊接於6月19日聯合開辦的301線,就是在此背景下誕生的首批新線。
- 1991年5月13日:300線投入服務,由九巴獨營,只於平日提供服務;當時在彌敦道及過海後分別只設兩個中途站,港島終點站設於德輔道中匯豐總行大廈門外,九巴宣傳由太子往中環只需25分鐘。
- 車費方面,全程收費$6.0(地鐵旺角往中環則需$7.2),開辦首日讓乘客免費乘車,至九月底前之07:45-09:00班次設有$0.5票價優惠,名為「隧巴附減費」。[1]
- 早上07:30-09:00太子總站設於太子道西旺角警署對面。
- 1991年6月1日:中環終點站遷往德輔道中詹氏商業大廈外。
- 1992年5月18日:延長至上環。
- 1993年5月31日:增設兩班由荔枝角道(京港酒店)往上環的晨早特別班次,取代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往上環的晨早特別班次。
- 1993年10月2日:中巴加入營辦此路線,九巴派車12輛,中巴派車5輛。
宣傳攻勢浪接浪[]
為了與地下鐵路正面交鋒,九巴非常重視300線,開辦前在報章刊登廣告大肆宣傳,更特別在一輛利蘭奧林比安AL39髹上了影星葉子楣肖像的路線宣傳廣告,附有「九巴繁忙時間附減費,好嘢!」、「搭優惠隧巴」等口號。
300投入服務當天提供予乘客免費乘車,早上繁忙時間乘客約1,500人次,平均車程為33分鐘,最快的一程為26分鐘,較運輸署估計的25分鐘慢[2]。九巴當天更在水渠道始創中心地盤外舉行盛大啟航儀式,邀得葉子楣[3]到場剪綵,吸引過百名市民冒雨圍觀。為歡迎葉子楣到場,九巴預先於AL39車廂配備一張粉紅色座椅(當時九巴空調巴士座椅皮面一律為灰色),讓她安坐巴士接受傳媒訪問,可惜被拍到走光照,翌日在各大報章廣泛報道。據悉九巴自此訂購的空調巴士均安裝更多粉紅色座椅,就是避免女乘客引起尷尬。[4]
當年地下鐵路為了紓緩彌敦道走廊南行的擠迫情況,特別在早上實行繁忙時間附加費;運輸署為求將過海乘客分流,亦批准巴士公司調低數條經彌敦道往中上環的隧巴路線在07:45至09:00的收費,乘客在這段時間於彌敦道登上此路線,只須繳付優惠車資$5.5(原價為$6.0),亦即是九巴所指的「隧巴附減費」。巴士公司更舉辦「優惠隧巴大抽獎」,乘客將開線宣傳單張投入錢箱內,便有機會獲得「優惠隧巴300號線免費乘車證」一張。
與此同時,政府為了確保此路線行車暢順,在沿線道路作出相應改動,包括:
- 配合300線開出時間,調校彌敦道及加士居道沿線所有交通燈號,使巴士能暢順地通過所有燈位;
- 介乎漆咸道北至康莊道之間的一段迴旋路闢設巴士專綫;
- 早上繁忙時間在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以交通圓筒分隔地秤側的一條行車線,讓不停收費廣場站的300線巴士超越其他輪候車輛直接通過收費亭;
- 於德輔道中增設右轉燈位前往雪廠街,方便300線在中環終點站落客後盡快回車;及
- 准許300線巴士從彌敦道北行右轉旺角道東行。
及後,九巴繼續大力推廣此路線,在車上派發西餅優惠券,又多次舉辦大抽獎,例如1992年的「夏季早晨特別線大抽獎」。[5]
- 同期其他改動
- 1994年:取消早上「隧巴附減費」推廣優惠。
- 1996年12月20日:除特別班次外,所有班次均由通菜街為總站。
一代線王殞落[]
地鐵東涌綫1998年6月通車後,荃灣綫彌敦道走廊的擠迫情況得以紓緩,加上運輸署於1990年代末期實行新一輪保鐵政策,故此路線被政府勒令取消。
- 同期其他改動
300線直至最後一刻仍獲九巴重用,九巴在1999年5月15日路線取消當天於太子地鐵站總站舉行告別儀式,更特地向乘客贈送此路線之巴士模型,讓300線得以「風光大葬」[6]。隨著載有20多名乘客之尾班車(ATR69/HY1092)於當日20:40抵達太子地鐵站總站,此路線正式完成歷史任務。
服務時間及班次[]
300線停辦前的時間表 | ||
---|---|---|
由太子地鐵站開出 | 由上環開出 | 班次(分鐘) |
星期一至六 | ||
07:30-19:10 | 09:00-20:00 | 3-8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
特別班次[]
荔枝角道(京港酒店)→上環 | ||
---|---|---|
星期一至六 | ||
08:00、08:15 |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
收費[]
300線歷年收費沿革 | ||
---|---|---|
收費調整生效日期 | 全程空調收費(成人) | 分段收費 |
1997年12月1日 | $8.9 | 伊利莎伯大廈往上環:$5.4 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往太子地鐵站:$5.4 |
1996年3月3日 | $8.3 | 伊利莎伯大廈往上環:$5.0 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往太子地鐵站:$5.0 |
1994年4月1日 | $7.5 | 伊利莎伯大廈往上環:$4.5 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往太子地鐵站:$4.5 |
1993年4月5日 | $6.5 | 伊利莎伯大廈往上環:$4.0 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往太子地鐵站:$4.0 |
1992年10月1日 | $6.0 | 伊利莎伯大廈往上環:$3.5 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往太子地鐵站:$3.5 |
1992年5月18日 | $6.0 平日07:00-09:00優惠票價$5.5 | |
1991年10月1日 | $6.0 | 伊利莎伯大廈往中環:$3.5 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往太子地鐵站:$3.5 |
1991年5月13日 | $6.0 平日07:45-09:00優惠票價$5.5 |
收費備註 |
---|
用車[]
在此路線停辦前,獲派15輛雙層空調巴士行走,車型分佈如下:[7]
部分掛牌車於早上及晚間分別柯打44及238X兩線,為該兩線首度安排低地台巴士提供服務,直至此路線取消為止。
300線用車列表(1999年5月) | ||
---|---|---|
車隊編號 | 車牌 | 當時車輛屬廠 |
AL45 | EX5396 | 荔枝角車廠(L) |
AL71 | EZ4416 | |
AL140 | FN7831 | |
AD133 | GH5169 | |
AD150 | GJ3112 | |
AV186 | GZ8858 | |
AV190 | GZ9444 | |
ATR4 | HV6619 | |
ATR5 | HV6857 | |
ATR6 | HV6943 | |
ATR7 | HV7287 | |
ATR8 | HV7682 | |
ATR9 | HV7967 | |
ATR10 | HV8230 | |
ATR13 | HV7159 |
過往用車[]
此路線是90年代九巴的曬命線,大部分新型號空調巴士、或是安裝了新設備的巴士均會加入此路線行走。
九巴300線曾使用車輛列表(部分) | |||
---|---|---|---|
車型 | 車隊編號 | 車牌 | 備註 |
利蘭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 | AL39 | EU260 | 髹上了「九巴繁忙時間附減費,好嘢!」、「搭優惠隧巴」口號(90年代初期) |
AL71 | EZ4416 | 「音樂巴士」(1991年12月13日起[8]) | |
AL82 | FB5674 | 裝有音響的巴士(90年代初期) | |
AL95 | FD9560 | 全港首輛張貼有透視廣告的利蘭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1995年) | |
丹尼士巨龍11米空調巴士 | AD56 | FC6469 | 九巴首輛環保巴士-「郭富城環保巴士/小旋風愛心專線」、配吉拿LG1200(歐盟一型)引擎(90年代初期) |
AD34 | EW5608 | 使用電子路線牌、裝有音響的巴士(90年代初期) | |
富豪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 | AV1 | FW5572 | 樣辦車(1994年) |
AV182 | GZ8642 | 貼有「97九巴與你共創繁榮、回歸」透視廣告 (1997年)[9] | |
斯堪尼亞N113 | AS1 | FU482 | 樣辦車、九巴第二款環保巴士-「進步環保巴士」(1993年) |
AS2 | FU2948 | 九巴第二款環保巴士-「進步環保巴士」(1993年) | |
丹尼士三叉戟 | ATR,車隊編號及車牌待查 | 低地台巴士(1998年9月1日起) |
中巴亦曾派出當時最新的利蘭奧林比安、富豪奧林比安及丹尼士禿鷹11米空調巴士行走此路線。在中巴專營權取消前,字軌車為5輛富豪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VA6、8、9、10及14)。
行車路線[]
- 上午繁忙時間: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0.2公里,行車時間約為35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7.5公里)
- 其餘時間: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1.0公里,行車時間約為48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3.8公里)
往上環[]
走線 | 途經道路 |
① 常規 |
通菜街、運動場道、彌敦道、加士居道、漆咸道南、康莊道、海底隧道、告士打道、杜老誌道天橋、港灣道、菲林明道天橋、菲林明道、軒尼詩道、金鐘道及德輔道中 |
---|---|
②* 早上不停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及不經軒尼詩道 |
……、海底隧道、告士打道、夏慤道、紅棉路、金鐘道及德輔道中 |
③# 京港酒店特別班次 |
荔枝角道、彌敦道、加士居道、…… |
往太子地鐵站[]
走線 | 途經道路 |
① 常規 |
德輔道中、禧利街、干諾道中、林士街、德輔道中、金鐘道、軒尼詩道、菲林明道、灣仔道、摩理臣山道、禮頓道、堅拿道西、堅拿道天橋、海底隧道、康莊道、漆咸道南、加士居道、彌敦道、旺角道、洗衣街、太子道西及通菜街 |
---|---|
②* 早上以聯合廣場外為終點站 |
……、旺角道、洗衣街、太子道西及彌敦道 |
圖集[]
註釋、參考資料[]
- ↑ 九巴開辦300冷氣隧巴(13/5/1991),YouTube
- ↑ 〈增加冷氣車可彌補其他路綫虧損 九巴未來兩年加幅料不會超過百分十〉,《華僑日報》,1991年5月14日。
- ↑ 葉子楣是八九十年代的電影艷星,於1990年代中期息影。
- ↑ 下期工程 - 音樂巴士 AL71,香港巴士論壇
- ↑ 過海3字頭車,hkitalk.net
- ↑ 300 @ Last day,hkitalk.net
- ↑ 問300字軌數量,香港巴士討論區舊文庫
- ↑ 〈全球首創音樂巴士 九巴今起試辦三月〉,《華僑日報》,1991-12-13
- ↑ 九巴有幾多架97透視廣告巴士,HKBDB
- 〈加設上班冷氣隧巴紓緩地鐵擠迫〉,香港政府新界公報,1991年5月6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i-busnet:九巴300線資料
- [珍貴電視節目](2-5-1991)時事追擊(九巴300號線),YouTube
- [新聞] 九巴開辦300冷氣隧巴 (13/5/1991),YouTube
- 隧巴100及300號之資料,香港巴士討論區精華輯錄
- Route 300,Gakei.com
- 路線 100 / 100D / 300,hkitalk.net
以油尖旺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
九龍東 | |
九龍西 | <油尖旺區內> 5(第一代) • 5M(第一代) • 10(第二代) • 202(第二代) • B1(第一代) • M1 • M5 • K15 <往返深水埗區> 2C • 4 • 4A • 6A(第一代) • 6A • 6C(第一代) • 6S • 6X(第一代) • 7A(第一代) • 7R • 8(第一代) • 12B • 12K • 12R • 202(第一代) • 202 • 203 • 206 • 206S • 210 • 212(第一代) • 216 • M2 • K16 • N6 • N701 <往返九龍城區> 1K • 2B(第三代) • 2K • 3A(第一代) • 3A(第二代) • 4(第一代) • 5A(第一代) • 5B(第一代) • 11A(第一代) • 20 • 25 • 201 • 207 • A1 • A4 • A8 • M7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往返元朗區> 9(第一代) • 50 • 68S • 69B • 69P(第一代) • 250 • 268B(第一代) • 269B(第一代) • N68 • N268 <往返屯門區> 16C • 27(第一代) • 59S • 257B • 258B • 258C • 260A • 260P • 260S • 267S <往返荃灣區> 16B(第一代) • 16B(第二代) • 31B(第一代) • 32M(第一代) • 33M • 38P(第一代) • 60(第一代) • 238S • N21D • N21R <往返葵青區> 42R← • 44P • 44S • 45M • 235X • 237A • 241S • 244X • 246 <往返離島區> N22 • P21 • T21 • X21(第一代) |
以中西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區內線> 3 • 3B • 5M(城巴) • 5R • 5S(第二代) • 10X • 12S • 15M • 15X(第一代) • 17(第一代) • 18(第一代) • 24(第二代) • 56 • 626 • M5 • M16 • X15R <往來灣仔區> 1A • 1M(第一代) • 5 • 5A • 5C(第一代) • 5C • 5M(第一代) • 5M(中巴) • 5P • 5S(第一代) • 5S • 10S • 15R(城巴) • 17 • 18R(第一代) • 20R • 24 • 24M • 25A(第一代) • 25R(第一代) • 61A • 500 • H2(第一代) • H2A <往來東區> 5B(第一代) • 10A • 10B • 10M • 16 • 20 • 20A • 20M • 21 • 21M • 22 • 22M • 23A • 23M • 80 • 81M • 87 • 88 • 515 • 515S • 525 • 721 • 722(第一代) • 722(第二代) • 781 • M21 • M722 • N515 <往來南區> 6A(第一代) • 6A(第二代) • 6B(第一代) • 6B • 14X • 15R(新巴) • 17(第二代) • 24(第一代) • 29R • 37 • 37M • 37R(第一代) • 43A • 43X • 44 • 45 • 47 • 47A • 47X • 60 • 61 • 61M • 61X(第一代) • 61X(聯營) • 61X • 62X • 64 • 70(第一代) • 70A • 70M(第一代) • 70M • 71A • 74 • 77(中巴) • 79M • 90(第一代) • 90A • 90C(第一代) • 90M • 90P • 90R • 90X • 94 • 94X(第一代) • 94X • 97R • 97X • 99(第一代) • 260X • 261 • 262(第一代) • 262 • 309 • 315(第一代) • 537 • 543 • 590(第一代) • 590 • 590A • 629A • 629S • M47 • M49 • M49P • M49R • M590 • N6 • N64 • N262 • N315 • X49 |
九龍東 |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