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車,又稱搞牌/掉頭,是一種常見的車務調動安排,即站長安排巴士私牌到中途站才載客(「踢」往中途起載或私牌中途起載[1]),而這並非是按原定時間表的固定安排。
最常見的踢車原因,是編定班次受到沿途交通情況影響而過鐘,有些路線更是因編定的行車時間不足,而被安排踢往中途站起載或私牌到對面總站,以追回下一班的開車時間。
與造數不同的是,踢車是為了追回行車時間,並會於主要服務地區的中途站開始載客;造數則是故意避開主要服務地區的乘客而加開的短途班次。兩者雖無客觀的標準,但一般人仍能分清兩者分別。
影響
對於在起載站前候車的乘客而言,踢車意味著該原有班次無故消失,增加乘客的等候時間,對於一些班次較疏的路線影響尤為嚴重,15分鐘一班可導致40-50分鐘才有一班車[2]。
相反,空載的巴士可在中途站接載更多乘客,疏導較繁忙的車站[3],起載車站打後的乘客或會受惠。
另外,若果站長突然要求踢車,更可能造成混亂,比較典型的例子是2012年2月4日九巴42C線非空調巴士的最後服務日,原定最後一班熱狗班次(42C-S01)編定18:55從長亨開出,站長透過車長向在長亨總站候車的巴士迷表示,該班車將會私牌踢往長安巴士總站起載,令部分巴士迷情緒一度失控。
有些車長需要「中途起載」時會出於好意順道接載在總站等候的乘客,令他們享受到特別的特快服務(中巴年代尤甚),但有人卻質疑巴士司機私下改道,會違反《公共巴士服務條例》的規定,並涉及第三者保險等問題[4]。
經常踢車例子
- 九巴2A線:旺角站→樂華
- 九巴3C線:旺角站→慈雲山(北)
- 九巴27線:拔萃男書院→順天
- 九巴73X線:廣福街市→荃灣(如心廣場)/大窩口站→富善邨
- 九巴211線:黃大仙站→翠竹花園
- 新巴8P線:崇光百貨→小西灣(藍灣半島)
- 城巴10線:太古廣場三座→北角碼頭
- 城巴72線:香港仔→銅鑼灣(摩頓台)
- 過海隧巴601線:曉麗苑→金鐘(東)
- 過海隧巴619線:藍田站→中環(港澳碼頭)
圖集
相關條目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12/4 家穎的巴士生涯再一次粉墨登場」,柏斯敦巴士台 Facebook專頁。
- ↑ 〈脫班 失準 飛站 九巴服務 日日退步〉,《蘋果日報》,2013年8月17日。
- ↑ 列舉有固定中途起載班次的路線,HKBF。
- ↑ 立法會會議過程正式紀錄:未經批准更改巴士綫,頁32 - 33,立法會,1999年3月24日。
香港巴士大典目錄 | |
---|---|
專營巴士 | |
非專營巴士 | |
公共小型巴士 | |
巴士路線 | |
車務 | |
車廂 | 車身 • 亞洲車身 • 銘牌 • 車牌 • 粵港車牌 • 車輛牌照 • 行車證 • 車隊編號 • 車門 • 車窗 • 座位 • 企位 • 水塘位 • 輪椅位 • 輪椅斜板 • 輪椅升降台 • 關愛座 • 扶手 • 落車鐘 • 樓梯 • 直梯 • 滿座牌 • 紙牌 • 路線牌(電牌 • 布牌 • 膠牌) • 牌箱 • 鬼面罩 • 土泵 • 方向燈 • 倒後鏡 • 手掣 • 短暫停車掣 • 手動減速器 • 尾軸輔助轉向 • 輪差 • 潛望鏡 • 對講機 • 閉路電視 • 行李架 • 報站 • 動態巴士站顯示屏 • 滅火筒 • 太平門 • 緊急死火掣 • 可供敲碎玻璃手錘 • 車身廣告 • 城市脈搏 • 生肖巴士 • 綠悠悠巴士 • 藝術巴士 • 免費無線上網服務(KMB Free WiFi • WiFiBus • Webus) • 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九巴龍運 • 新巴城巴 • 嶼巴 • 愉景灣 • 大巴士) • 電視擋 • 路訊通 • Buzplay |
車站 | |
車費 | 車費等級表(九巴 • 城巴 • 新巴 • 專綫小巴) • 可加可減機制 • 車費顯示器 • 錢箱 • 分段收費 • 車資優惠 • 轉乘優惠(優惠列表) • 八達通 • AlipayHK易乘碼 • 大嶼通 • 全日通 • 九巴月票 • 直達票 • 逃票 • 義載 •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 • 學生長途路線即日回程半價 • 九巴與香港電車轉乘優惠 • 九巴與進智公交轉乘優惠 • 九巴車費優惠機 •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
政策與制度 | |
員工 | |
巴士迷 |
外部連結
- 踢車踢到咁過份!?,hkitalk.net
- 九記有否使用八幹"踢車",#8,hkitalk.net
除非另有註明,否則社區內容均使用CC-BY-SA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