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飛機(Interlining 或 Vehicle-hopping[1][2]),是專營巴士公司一種車長編更制度,意指車長在一個工作天內獲編排駕駛超過一條路線,甚或駕駛不同型號巴士。
這種與別不同的車務運作模式由城巴在90年代開創,新巴在1998年9月從中巴手上接過專營權後,也於1999年5月於部份路線逐步推行這種制度。由於兩巴的字軌制和中巴傳統字軌制分別太大,現時城巴及新巴派車及派更制度多直接以「跳飛機」一詞來形容。
由來
傳統巴士車務編排,一般採取「人車合一」的派更模式,大部份車長由上班到下班皆駕駛同一輛巴士。此種做法編排相對簡單,在前中巴以及2010年代前的九巴行之已久。然而,「人車合一」模式最大缺陷,在於當車長休息或用膳期間停止駕駛工作時,其所獲編配的巴士亦需閒置待命,直至車長重返崗位,令巴士資源未能得到善用。1999年,運輸署為抑制巴士公司過度擴張而實行配額制度,專營巴士公司車隊數目自此受到限制,而「人車合一」不符成本效益的問題更形顯著。
城巴在九十年代起研究改善車務編排成本效益的建議,開創本港前所未見的嶄新營運模式。在這營運模式之下,車長在每個工作日未必從頭到尾駕駛同一輛巴士;如車長需要休息或用膳,原先執駕的巴士會由其他車長接續駕駛,恢復工作後駕駛的巴士將不再是休息前的一輛。更甚者,車長或需在某一總站擱下本身駕駛的巴士,然後自行乘車往其他總站承接另一巴士。這種車務編排模式日後得「跳飛機」之名。
新巴在1998年9月從中巴手上接過專營權後,也於1999年5月於部份路線逐步推行這種制度。由於兩巴的字軌制和中巴傳統字軌制分別太大,現時城巴及新巴派車及派更制度多直接以「跳飛機」一詞來形容。2004年3月起,新巴及城巴成為新創建交通服務旗下子公司,透過重組架構及共用車廠進一步減省資源,這種制度應用更為廣泛。
運作流程
整體來說,「跳飛機」是指巴士返抵總站後接續執行下一個班次,車長換上另外一人接力,原先的車長就可以休息甚至用膳。這種不停利用充足人手來填補車輛數量不足以應付現有班次的制度,就是「人停車不停」的基本原則。巴士每日出廠至回廠在路上動輒行走逾20小時,往往有5至6個車長「接力」駕駛;甚至有個別循環線例如城巴85線和過海隧巴110線等,安排2名車長「接力」完成一單車程。為了維持「人停車不停」,「人車分隔」是唯一可行方法。
在「人車分隔」的原則下,新巴城巴每輛營運中的巴士已編有巴士代號(Bus Duty Code),以及編定該部巴士每日行程的車表(又稱「車紙」)。由於兩巴並無「掛牌車」或「字軌車」制度(廣告客戶指定路線除外[3]),旗下巴士並無編排到指定路線行走,取而代之只有「常用車型」的概念,即某條路線主要從該車型中選取用車。至於選了哪些車輛就按照真實車務編排而訂(個別車序或有車型限制規定)。在此制度下,路線如果出現罕見車型或違反車型限制派車,便會出現「特見」(如6500/TG2476行走788線[4])。
與此同時,每位車長獲安排某條路線內的一個車長字軌(Crew Duty Code),並獲發相應的行車紀錄表(俗稱「師傅表」/「功課紙」/「工作紙」/「咪佬紙」)。由於在大部份字軌中,車長需按照該車表行程,在駕駛一部巴士幾程後,調往別線接替另一部巴士的車長繼續行車;若單憑師傅表,往往不能得知一部巴士全日行程。
站長或車務督察手上有一份開車時間表,按開車時間順序列出當日有關路線所有編定班次、對應之人字軌、車字軌以及車長資訊,站長須在紙上紀錄實際出車情況;而站長室亦會張貼該站所有路線的詳細時間表,表列各車長更份之細節(當中包括有關車長工作期間需駕駛的車輛之巴士代號),供前綫職工需要時查閱。在實際營運時,站長需因應上述三份獨立時間表,配合臨場車務調動或(及)車務督察協助,組成精密靈活並把每輛巴士經濟效益推展至淋離盡致的「跳飛機」。
每輛巴士即日行程多數由現場站務人員按乘客需求和交通情況靈活調配,實際情況會比編定的師傅表及車表更為複雜。以港島區大型總站如小西灣(藍灣半島)、中環(港澳碼頭)、堅尼地城與海怡半島等為例,不少路線經常遇上交通擠塞等原因,令巴士無法準時駛回總站由下一位車長接替,站長為了確保原定班次準時開出,或會抽調停泊在該總站內其他巴士頂上,以維持班次穩定,防止脫班。有時站長可以將同一總站內的車輛編配予不同路線,務求令巴士能夠準時返回總站交予下一位車長。實際情況視乎車輛逾時返抵總站的時間而定,若嚴重逾時更可能直接「踢車」,務求用盡該名車長工時之餘,又不會其逾時工作而要額外支付加班津貼(俗稱「補水」)。
另外,由於城巴營運貳部大部份巴士均行走長途路線,令巴士耗油量較高,該公司編定部份字軌需在行畢一轉車後,返回車廠補油,再繼續接載乘客,以避免巴士在長途路段耗盡燃油而壞車。
相關條目
香港巴士大典目錄 | |
---|---|
專營巴士 | |
非專營巴士 | |
公共小型巴士 | |
巴士路線 | |
車務 | |
車廂 | 車身 • 亞洲車身 • 銘牌 • 車牌 • 粵港車牌 • 車輛牌照 • 行車證 • 車隊編號 • 車門 • 車窗 • 座位 • 企位 • 水塘位 • 輪椅位 • 輪椅斜板 • 輪椅升降台 • 關愛座 • 扶手 • 落車鐘 • 樓梯 • 直梯 • 滿座牌 • 紙牌 • 路線牌(電牌 • 布牌 • 膠牌) • 牌箱 • 鬼面罩 • 土泵 • 方向燈 • 倒後鏡 • 手掣 • 短暫停車掣 • 手動減速器 • 尾軸輔助轉向 • 輪差 • 潛望鏡 • 對講機 • 閉路電視 • 行李架 • 報站 • 動態巴士站顯示屏 • 滅火筒 • 太平門 • 緊急死火掣 • 可供敲碎玻璃手錘 • 車身廣告 • 城市脈搏 • 生肖巴士 • 綠悠悠巴士 • 藝術巴士 • 免費無線上網服務(KMB Free WiFi • WiFiBus • Webus) • 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九巴龍運 • 新巴城巴 • 嶼巴 • 愉景灣 • 大巴士) • 電視擋 • 路訊通 • Buzplay |
車站 | |
車費 | 車費等級表(九巴 • 城巴 • 新巴 • 專綫小巴) • 可加可減機制 • 車費顯示器 • 錢箱 • 分段收費 • 車資優惠 • 轉乘優惠(優惠列表) • 八達通 • AlipayHK易乘碼 • 大嶼通 • 全日通 • 九巴月票 • 直達票 • 逃票 • 義載 •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 • 學生長途路線即日回程半價 • 九巴與香港電車轉乘優惠 • 九巴與進智公交轉乘優惠 • 九巴車費優惠機 •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
政策與制度 | |
員工 | |
巴士迷 |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指引(第21D點),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2012年11月27日
- ↑ 英文版
- ↑ 城巴OD1指定路線廣告車 (20170814起生效),hkitalk.net。
- ↑ 「26/1 6500@788」,柏斯敦巴士台 Facebook專頁。
外部連結
- 香港巴士資源中心-解構陸戰隊
- 新巴司機不滿須走多條路線,亞視新聞,2004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