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無編輯摘要
第25行: 第25行: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因為國共內戰,大批人口湧進香港,港島區人口一下子急升數十倍,跑馬地是港島早期住宅區,自然沒有例外,雖然有{{hkrail|香港電車|電車}}服務,巴士服務仍然有大量需求,[[城巴1號線|中巴1號線]]和[[城巴5A線|5A線]]的班次越來越頻密,亦於1953年8月加經景光街以擴大跑馬地服務範圍。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因為國共內戰,大批人口湧進香港,港島區人口一下子急升數十倍,跑馬地是港島早期住宅區,自然沒有例外,雖然有{{hkrail|香港電車|電車}}服務,巴士服務仍然有大量需求,[[城巴1號線|中巴1號線]]和[[城巴5A線|5A線]]的班次越來越頻密,亦於1953年8月加經景光街以擴大跑馬地服務範圍。
   
由於跑馬地半山成和道一帶交通不便,對巴士服務亦有需求,[[城巴1號線|1號線]]於1953年9月起離開藍塘道口的總站後繞經蟠龍道才往中環,但因為[[城巴1號線|1號線]]往跑馬地方向不能途經蟠龍道,[[中巴]]於1962年初將[[城巴1號|1號線]]的總站搬到蟠龍道,命名為「跑馬地(蟠龍道)」(Happy Valley (Broom Road))<ref>《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巴士路線圖》,香港,1981年</ref>藍塘道口的總站則簡單的稱為「跑馬地」(Happy Valley)。1993年城巴接辦{{CTB|1}和{{CTB|5A}},把兩站分別正名「跑馬地(上)」和「{{bt2|跑馬地|下}}」,沿用至今。
+
由於跑馬地半山成和道一帶交通不便,對巴士服務亦有需求,{{CTB|1}}於1953年9月起離開藍塘道口的總站後繞經蟠龍道才往中環,但因為{{CTB|1}}往跑馬地方向不能途經蟠龍道,[[中巴]]於1962年初將線的總站搬到蟠龍道,命名為「跑馬地(蟠龍道)」(Happy Valley (Broom Road))<ref>《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巴士路線圖》,香港,1981年</ref>藍塘道口的總站則簡單的稱為「跑馬地」(Happy Valley)。1993年城巴接辦{{CTB|1}}和{{CTB|5A}},把兩站分別正名「跑馬地(上)」和「{{bt2|跑馬地|下}}」,沿用至今。
   
自此以後本站成為[[城巴1號線|1號線]]的長期總站,雖然[[新19線|中巴19線]][[城巴5A線]]先後使用及撤出本站,但[[城巴1號線|1號線]]仍然沒有任何變動。
+
自此以後本站成為{{CTB|1}}的長期總站,雖然{{NWFB|19}}{{CTB|5A}}先後使用及撤出本站,但{{CTB|1}}仍然沒有任何變動。
   
 
==路線資料==
 
==路線資料==

於 2010年7月4日 (日) 13:10 的修訂

跑馬地(上)巴士總站Happy Valley (Upper) Bus Terminus),位於跑馬地蟠龍道近藍塘道交界,是一個路邊車站,現時只供城巴1號線使用。

新巴19線的西端總站被新巴同樣稱為「跑馬地(上)巴士總站」,但嚴格來說該總站位於黃泥涌峽,離本條目描述的總站有一段距離,有關該總站的內容請參閱大坑道總站

歷史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因為國共內戰,大批人口湧進香港,港島區人口一下子急升數十倍,跑馬地是港島早期住宅區,自然沒有例外,雖然有電車服務,巴士服務仍然有大量需求,中巴1號線5A線的班次越來越頻密,亦於1953年8月加經景光街以擴大跑馬地服務範圍。

由於跑馬地半山成和道一帶交通不便,對巴士服務亦有需求,1於1953年9月起離開藍塘道口的總站後繞經蟠龍道才往中環,但因為1往跑馬地方向不能途經蟠龍道,中巴於1962年初將該線的總站搬到蟠龍道,命名為「跑馬地(蟠龍道)」(Happy Valley (Broom Road))[1];藍塘道口的總站則簡單的稱為「跑馬地」(Happy Valley)。1993年城巴接辦15A,把兩站分別正名「跑馬地(上)」和「跑馬地(下)」,沿用至今。

自此以後本站成為1的長期總站,雖然中巴195A先後使用及撤出本站,但1仍然沒有任何變動。

路線資料

以跑馬地(上)為總站的巴士路線資料
巴士公司 巴士路線 出發地 目的地 服務形式
城巴 1 跑馬地(上) 堅尼地城 每天服務

圖集

註釋、參考資料

  1.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巴士路線圖》,香港,1981年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