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標:22.219157N, 114.213098E,地圖:![]() ![]() |
赤柱村道巴士總站(Stanley Village Road Bus Terminus,位於港島南區赤柱赤柱村道及赤柱灘道交界處,位處赤柱核心地段,聞名遐邇的赤柱市集正正位於巴士總站對面,故此人流相當高。
巴士總站採用平行式月台設計,面積不大,假日更泊滿巴士,因此站長調動巴士時稍一不慎就會造成交通擠塞,過海隧巴973線的站位更因總站過於擠迫而設於右邊行人路,巴士需要倒車才能停泊;另除65線外,各以此站為終點之路線會先停靠此站外之赤柱村道「赤柱村」分站後再繞經東頭灣道方折返此總站,因此乘客於該站下車會更便捷。
政府刊憲此站為「赤柱村道巴士總站」,巴士公司簡稱為「赤柱村」(Stanley Village)。
目錄
歷史
赤柱村
赤柱歷史遠源流長,在明清時已有人居住,並且建立了赤柱村。關於「赤柱」一名的由來,歷來有多種說法,較為流行的有「赤色的木柱」的說法:有人說昔日的赤柱曾經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木棉樹,遠看就好像一根赤紅色的擎天巨柱,於是附近村民以「赤柱」為該村的名字。清代康熙年間,清政府已經在赤柱一地派兵駐守,設立「赤柱汛」以防禦臺灣的鄭成功。赤柱村絕大部分的村屋建築物已清拆為赤柱市集現址,碩果僅存的赤柱村舊村屋「八間屋」現為八個香港二級建築物其中之一。
赤柱市集位於赤柱新街及赤柱市場道一帶範圍,全年無休,而且聞名中外,歷史悠久,首家精品商店在1973年已經開業,其後逐漸發展為旅遊熱點。市集內滿佈各式小商店及攤販,商品種類繁多,五花八門,皮製、絲質、羊毛、綿質衣物、中國工藝品、手錶及紀念品等商品應有盡有,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到此尋寶。
另一方面,赤柱廣場對開的美利樓與舊卜公碼頭上蓋互相映襯,令海濱區一帶生色不少。中環美利樓遷至赤柱廣場對開重建後,在大樓地下增設海事博物館,展現上世紀初本港船務活動重要歷史。同樣原位於中環的舊卜公碼頭於1900年落成,1965年拆卸後,其上蓋重置於黃大仙摩士公園;因赤柱海濱工程設有新碼頭,政府又將這百年上蓋遷址,還原其碼頭上蓋的用途,令這兩個建築物成為赤柱現時重要地標。
重建赤柱村巴士總站
赤柱長久以來都欠缺泊車位,周末及公眾假期的情況尤為嚴重。政府估計在假日時所缺乏的車位大約是300個,即使馬坑邨第二期於2000年落成,仍只可提供116個車位。為紓緩這情況,政府早於1994年7月計劃在赤柱村巴士總站現址興建多層停車場,提供200個停車位,並藉機擴建現有巴士總站。[1]
政府原來的計劃,是把赤柱巴士總站的土地納入1996-97年度賣地計劃,並要求投得土地的私人發展商,於1999-2000年度前興建多層停車場及位於地下的公共交通轉駁處[2]。由於赤柱居民對建議提出反對,認為在青翠綠的環境中築建一座樓高4層的停車場暨巴士總站,赤柱市中心獨特魅力將蕩然無存,以致計劃在往後多年一直拖延。[3]
到2001年,政府又再重提在赤柱村巴士總站現址重建成多層停車場,提供247個私家車泊車位,並在赤柱村道興建一個設有三個巴士停車處、四個小巴停車處及一個的士站的公共交通總站[4][5],以重置現有設於赤柱村道與赤柱灘道交界處路旁的小巴站及的士站,計劃於2003年初展開工程[6],可惜最後又再不了了之。
2012年4月,政府再度捲土重來,改為提議在赤柱村巴士總站地底設置兩層地庫停車場,將赤柱灘道小巴站遷入巴士總站,並更改總站行車方向,以便在小巴站原址建造停車場出入口,以及改善赤柱村道巴士及小巴上落客點。[7]
事隔多年,有關項目仍流於討論階段。政府於2018年指出,運輸署與建築署正在為其爭取財政資源。如獲得所需資源,會進一步推展其詳細設計。[8]
車長休息室
赤柱村巴士總站的城巴車長休息室僅得五平方呎空間,最多只能容納四人,但高峰期會有多達十名車長在總站休息;部份車長因室內空間不足,只能到休息室外的涼亭位置吃午飯。
城巴職工會指曾向政府部門申請擴建休息室,但申請困難重重,故有關建議一年拖一年,五年來車長仍無法獲得足夠休息空間。
巴士服務
- 1947年3月14日:中巴6號線由淺水灣延長至赤柱,往返統一碼頭,該線是首條服務赤柱的巴士路線。
- 1948年12月1日:中巴7A線恢復服務,並由赤柱延長至此站,往返香港仔。
- 1960年5月1日:中巴14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筲箕灣。
- 1961年6月21日:中巴16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赤柱炮台。
- 1972年2月7日:中巴16線取消服務;同日中巴7A線改為來往赤柱炮台及華富(北),以配合中巴16線取消服務,並以此站為其往華富(北)方向之中途站。
- 1972年9月11日:中巴6號線由此站延長至赤柱監獄,此站成為其中途站,但巴士仍然在此站停泊。當年中巴車長擅自更改行車路線乃屬家常便飯,該線直接在此站收車的情況經常發生。
- 1973年9月9日:中巴16線重新投入服務,仍然來往此站及赤柱炮台;同日起,中巴7A線縮短至此站,提供來往此站及華富(北)之服務,以配合中巴16線重新投入服務。
- 1975年2月16日:中巴16線再次取消服務;同日中巴14線改為來往赤柱炮台及西灣河碼頭,不再使用此站。
- 1976年3月22日:中巴73A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赤柱監獄。
- 1978年9月1日:中巴260線投入服務,來往赤柱監獄及中環,並以此站為其往中環方向之中途站。
- 1978年10月30日:中巴73A線取消服務。
- 1980年8月16日:中巴73線由此站再度延長至赤柱監獄,此站再次成為往華富(北)方向之中途站。
- 1980年8月18日:中巴63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北角碼頭。
- 1982年6月27日:中巴6A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中環(交易廣場),只於每年泳季假日提供服務。
- 1985年泳季:中巴6A線最後一次提供服務。
- 1986年5月18日:中巴65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北角碼頭。
- 1990年:中巴63線由此站延長至赤柱監獄,並以此站為其往北角碼頭方向之中途站。
- 1991年:中巴6A線投入服務,來往赤柱炮台及中環(交易廣場),並以此站為其往中環方向之中途站。
- 1991年4月:中巴14X線投入服務,來往赤柱監獄及中環(交易廣場),以配合赤柱峽道因暴雨引發山泥傾瀉而封閉,並以此站為其往中環(交易廣場)方向之中途站。於赤柱峽道重開後,該線隨即取消服務。
- 1993年12月25日:城巴6S線投入服務,來往赤柱監獄及中環(交易廣場),只於每年特定節日提供服務,並以此站為其往中環(交易廣場)方向之中途站。
- 1994年11月10日:城巴6X線投入服務,來往赤柱監獄及中環(交易廣場),並以此站為其往中環(交易廣場)方向之中途站。
- 1997年12月25日:第一代城巴73S線投入服務,來往赤柱監獄及華富(北),只於每年特定節日提供服務,並以此站為其往華富(北)方向之中途站。
- 1998年1月1日:第一代城巴73S線最後一次提供服務,其後再次投入服務時編號改為「N73」;同日起,城巴6S線最後一次提供服務,其後再次投入服務時編號改為「N6X」。
- 1998年1月26日:過海隧巴973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尖沙咀東,為赤柱迄今唯一一條全日常規過海巴士路線。
- 1998年10月5日:新巴N14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西灣河碼頭,只於每年特定節日提供服務;同日起,城巴N6X線於更改編號後繼續於每年特定節日提供服務;同日起,過海隧巴N973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尖沙咀東,只於每年特定節日提供服務。
- 1998年10月6日:城巴N73線於更改編號後繼續於每年特定節日提供服務。
- 1999年9月24日:新巴63X線投入服務,由此站單向開往北角碼頭;此亦是其唯一一次提供服務。
- 1999年9月25日:新巴N65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北角碼頭,只於每年中秋節翌日提供服務。
- 2001年6月23日:城巴N6線投入服務,來往赤柱監獄及中環(交易廣場),並以此站為其往中環(交易廣場)方向之中途站。
- 2004年12月5日:新巴14X線投入服務,循環來往此站及赤柱炮台軍營,以配合當天於赤柱炮台舉行的慈善職業七人欖球邀請賽,也是該線唯一一次提供服務。
- 2005年9月18日:新巴65S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銅鑼灣(摩頓台),只於每年中秋節服務。
- 2006年5月13日:城巴N6線取消服務。
- 2008年9月15日:過海隧巴N973線最後一次提供服務。
- 2008年12月31日:過海隧巴173R線投入服務,來往此站及尖沙咀(東),只於每年特定節日提供服務。
- 2009年10月3日:過海隧巴173R線最後一次提供服務。
- 2010年中:此站裝設了一套班次資訊顯示屏,詳細顯示所有路線的開車時間、巴士服務及路面交通資訊,方便乘客掌握候車時間。[9]
- 2010年9月23日:新巴N14線最後一次提供服務。
- 2011年9月12日:新巴65S線最後一次提供服務。
- 2011年9月13日:新巴N65線最後一次提供服務。
- 2013年9月20日:城巴N73線最後一次提供服務,其後再次投入服務時編號改回「73S」。
- 2014年9月9日:第一代城巴73S線最後一次提供服務。
- 2017年5月30日:城巴73S線投入服務,由此站單向開往海洋公園,只於端午節下午提供服務。[10]
- 2018年6月10日:城巴6、6X、73、260線及新巴63線之總站由赤柱監獄遷往此站。
- 2018年9月25日:城巴N6X線之總站由赤柱監獄遷往此站。
赤柱監獄巴士站與此站之關係
多條巴士路線於官方網站資料及乳豬紙均曾顯示以赤柱監獄為總站,而往赤柱方向亦必須於該站或之前下車,惟因該站僅為一設於迴旋處的巴士站,故實際運作上並非以該站為總站,而是此站。相關路線於赤柱監獄重新上客並到達此站時,車長會於此站報到並休息,乘客可留在車上等待,惟亦有個別車長會要求所有乘客下車,改乘較先開出的相同路線巴士;而為方便有關乘客,城巴特別增設於此站轉乘同一路線的八達通轉乘優惠,於赤柱監獄或聖士提反書院北行站上車的乘客於此站下車轉乘另一班即將開出的相同路線巴士,首程車資可獲回贈。
2018年5月28日,因應城巴全面擴展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原以赤柱監獄為總站之路線於官方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皆更新為以此站為總站,惟實際運作未有大幅改變,乳豬紙亦未有更新;直至同年6月10日,乳豬紙亦更新,除了部份由赤柱開出之班次外,所有班次均正式以此站為總站,往赤柱方向之乘客可留到此站才下車,但因有關路線由此站開出後不再繞經東頭灣道,原有於該路上車再於此站轉乘同一路線的回贈轉乘優惠仍繼續維持。
周邊設施
此總站地處赤柱之中心地帶,其西南面為赤柱市集,可在總站外橫過赤柱村道,沿赤柱新街下山前往;另可循赤柱灘道向東北方徒步而至赤柱正灘。
赤柱市政大廈在此站西面;東面為大潭村,有小徑由總站通往該處;北面為赤柱崗道、赤柱灘道一帶之洋房別墅區;南面則有赤柱警署、舊赤柱警署(前惠康超級市場赤柱店,現在是百佳超級市場赤柱店)、赤柱郵政局等。
總站最西面車坑與赤柱村道之間有一小型休憩處,名「赤柱村道花園」;出站口旁另設赤柱灘道兒童遊樂場。
路線資料
總站
以赤柱村為總站的巴士路線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城巴 | 6 | 赤柱市場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服務,經黃泥涌峽及司徒拔道● |
城巴 | 6X | 赤柱市場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日間服務,經香港仔隧道及舂坎角● |
新巴 | 63 | 赤柱市場 | 北角碼頭 | 週一至六日間服務,經黃泥涌峽道及大坑道● |
新巴 | 65 | 赤柱市集 | 北角碼頭 | 假日上午至黃昏服務,經香港仔隧道及銅鑼灣● |
城巴 | 73 | 赤柱市場 | 數碼港 | 每天服務● |
城巴 | 73 | 赤柱市場 | 華富(北) | 每天上午服務● |
城巴 | 260 | 赤柱市場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服務,經香港仔隧道及灣仔北● |
城巴 | 973 | 赤柱市場 | 尖沙咀(麼地道) | 每天去程服務 每天上午繁忙時間過後回程服務● |
中途站
途經赤柱村總站的巴士路線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城巴 | 6 特別班次 |
赤柱監獄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清晨及深宵服務,經黃泥涌峽道及司徒拔道● |
城巴 | 6A | 赤柱炮台(閘口) | 中環(交易廣場) | 週一至六下午繁忙時間回程● |
城巴 | 6X 特別班次 |
赤柱監獄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上午繁忙時間及晚間服務,經香港仔隧道及舂坎角● |
新巴 | 63 特別班次 |
赤柱監獄 | →北角碼頭 | 週一至六繁忙時間服務● |
城巴 | 73 特別班次 |
赤柱監獄 | →數碼港 | 每天上午非繁忙時間及晚間服務● |
城巴 | 260 特別班次 |
赤柱監獄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上午繁忙時間及晚間服務,經香港仔隧道及灣仔北● |
曾使用路線
下述路線的總站以調遷當日為準,現時的總站請瀏覽相關路線條目。
曾以赤柱村為總站的巴士路線資料 | ||||
---|---|---|---|---|
巴士公司 | 巴士路線 | 當時目的地 | 當時調往之總站 | 調離/停用此總站日期 |
中巴 | 6 | 統一碼頭[11] | 赤柱監獄 | 1972年9月11日 |
中巴 | 6A (第二代) |
中環(交易廣場) | 路線取消服務 | 1985年泳季 |
中巴 | 7A | 香港仔[12] | 赤柱炮台 | 1972年2月7日 |
中巴 | 14 | 筲箕灣[13] | 赤柱炮台 | 1975年2月16日 |
新巴 | 14X | 赤柱炮台軍營 | 路線取消服務 | 2004年12月5日 |
中巴 | 16 | 赤柱炮台 | 路線取消服務 | 1972年2月7日 |
1975年2月16日 | ||||
中巴 | 63 | 北角碼頭 | 赤柱監獄 | 1990年 |
新巴 | 63X | →北角碼頭 | 路線取消服務 | 1999年9月24日 |
新巴 | 65S | 北角碼頭 | 路線取消服務 | 2011年9月12日 |
中巴 | 73 | 華富(北) | 赤柱監獄 | 1980年8月16日 |
中巴 | 73A | 赤柱監獄 | 路線取消服務 | 1978年10月30日 |
城巴 | 173R | 尖沙咀(東) | 路線取消服務 | 2009年10月3日 |
新巴 | N14 | 西灣河(嘉亨灣) | 路線取消服務 | 2010年9月23日 |
新巴 | N65 | 北角碼頭 | 路線取消服務 | 2011年9月13日 |
城巴 | N973 | →尖沙咀(東) | 路線取消服務 | 2008年9月15日 |
車坑分佈
車坑分佈(以入口最左邊起計) | |||
---|---|---|---|
編號 | 寬度 | 巴士路線 | 站柱編號 |
1 | 單坑 | 6、6A、6X | 2277A(圖) |
2 | 單坑 | 260 | 2277B(圖) |
3 | 雙坑 | 63、65、73 | 2277C(圖) |
3a | 近出口右邊的行人路 | 973 | 2277D(圖) |
圖庫
在這個圖庫加入圖片
相關條目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立法會一題:赤柱興建多層停車場,政府新聞公報,1998年9月9日
- ↑ 於赤柱興建多層停車場,第8頁,立法會會議過程正式紀錄,1998年9月9日。
- ↑ 反對興建赤柱多層停車場及連接路,立法會文件CB(1)208/98—99(02)
- ↑ 兩項工程計劃改善赤柱及黃大仙區設施,政府新聞公布,2002年10月25日。
- ↑ 第5949號公告:〈道路 (工程、使用及補償) 條例 (第370章) (根據第8(2) 條規定所發的公告)--赤柱赤柱村道擬建的多層停車場及公共交通總站〉,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05卷第39期,2001年9月28日。
- ↑ [1]
- ↑ 位於赤柱村道的多層停車場連公共交通總站及附件[2][3],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討論文件(16/2012),2012年4月16日。
- ↑ 南區區議會屬下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過往會議所討論事項的進展報告,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討論文件第17/2018號。
- ↑ 巴士總站裝設班次資訊顯示屏,《創建新篇:九月號》,2010年9月。
- ↑ 城巴73S線其後曾於同年12月聖誕赤柱海濱市集期間提供服務,惟該次服務赤柱起點位於赤柱廣場而非此站。
- ↑ 於改動當天改以中環為總站
- ↑ 於改動當天改以華富(北)為總站
- ↑ 於改動當天改以西灣河碼頭為總站
外部連結
- 城巴/新巴網站:巴士站(編號2277)的相片(註:站景圖可能尚未更新)
- 新巴舊版網站:巴士站相片(2005年5月存檔)
- 文匯報香江往事:赤柱天后廟
- 香港旅遊發展局:赤柱市集及美利樓
- 衛生署控煙酒辦公室:指定禁止吸煙區 - 赤柱赤桂村道巴士總站
南區巴士總站列表 | |
---|---|
薄扶林、鋼綫灣、 瀑布灣及奇力灣 | |
香港仔及田灣 | |
黃竹坑 | |
鴨脷洲 | |
黃泥涌峽、壽臣山、淺水灣及南灣 | |
赤柱、大潭及石澳 |
香港各區 | |
---|---|
香港島 | |
九龍半島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葵青區>北葵涌 • 葵涌邨 • 葵盛 • 葵興 • 葵芳 • 荔景山 • 青衣 • 青衣市中心 • 葵青貨櫃碼頭 • 醉酒灣 <荃灣區>青洲仔半島 • 馬灣 • 小蠔灣 • 青龍頭 • 深井 • 荃灣西約 • 柴灣角 • 西樓角 • 荃灣市中心 • 海濱花園 • 大窩口 • 梨木樹 • 石圍角 • 大帽山 <屯門區>虎地 • 兆康 • 良田 • 大興 • 新墟 • 屯門市中心 • 三聖 • 掃管笏 • 散石灣 • 屯門碼頭區 • 望后石 • 稔灣 <元朗區>下白泥 • 流浮山 • 天水圍 • 嘉湖山莊 • 廈村 • 洪水橋 • 屏山 • 元朗市 • 雞地 • 元朗工業邨 • 元朗南 • 十八鄉 • 八鄉 • 橫台山 • 錦田 • 錦綉花園 • 牛潭尾 • 新田 • 落馬洲 <離島區>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 • 後勤區) • 赤鱲角 • 大嶼山 • 東涌 • 東涌市中心 • 東涌北 • 東涌西 • 大澳 • 昂坪 • 石壁 • 水口 • 塘福 • 長沙 • 貝澳 • 梅窩 • 愉景灣 • 小蠔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