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營盤(Sai Ying Pun)位於港島中西區,是西區的其中一部份,東接上環,西接石塘咀。
歷史悠久的西營盤,早於開埠初年已成住宅區;一般而言,西營盤西面以水街為界[1],南面以般咸道作為其與半山區之分界,東面則止於威利麻街。
歷史
西營盤的「營盤」,是軍營的意思。有指是駐港英軍的營地,原因是英軍曾在該地駐防。1841年英軍登陸水坑口之後,便在今水街的山邊設立軍營,駐有八百名印籍士兵。而香港日佔時期,西營盤曾被改稱水城區。
西營盤擁有悠久的歷史。香港開埠之後,英國人發展維多利亞城,其西端成為了華人聚居之地,有很多售賣海味和中藥材的店鋪,一直發展至今。
街道結構
干諾道西、德輔道西及皇后大道西為貫穿西營盤的主要東西走向道路,對上分別有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及高街,為早期西營盤發展的道路,再上為般咸道,半山區的界線。
南北道路方面,東邊街、正街及西邊街大致劃出早期發展的範圍,以西再有朝光街及水街,以東則是威利麻街。另外,薄扶林道為西營盤來往南區的主要道路,起點位於皇后大道西及西邊街交界。
交通服務
西營盤以往主要交通服務包括有專營巴士、公共小巴(紅色及綠色)及電車。直至2009年,港鐵著手興建西港島綫工程,標誌西營盤即將有重型鐵路服務。可是,由於工程延誤問題,西港島綫雖然於2014年12月28日通車,但列車當時不會停靠西營盤站,直至車站出入口工程竣工為止。西營盤站最終在2015年3月29日啟用。
專營巴士主要行走德輔道西、皇后大道西及薄扶林道,來往港島各處以及經紅磡海底隧道及西區海底隧道來往九龍。紅色公共小巴來往荃灣及觀塘。電車穿梭港島北岸各處。
巴士及小巴車站
總站
西營盤巴士總站及小巴總站資料 | ||||
---|---|---|---|---|
車站名稱 | 位置 | 性質 | 備註 | |
西營盤(正街)總站 | 介乎皇后大道西及德輔道西 之間的一段正街 |
路邊巴士總站 | 已停用 | |
西區(第一街)總站 | 第一街港鐵西營盤站B1出口旁 | 專綫小巴總站 |
巴士中途站
相關條目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但聖類斯中學、廣豐台及聖安多尼堂一帶皆視為西營盤的一部份
香港各區 | |
---|---|
香港島 | |
九龍半島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葵青區>北葵涌 • 葵涌邨 • 葵盛 • 葵興 • 葵芳 • 荔景山 • 青衣 • 青衣市中心 • 葵青貨櫃碼頭 • 醉酒灣 <荃灣區>青洲仔半島 • 馬灣 • 小蠔灣 • 青龍頭 • 深井 • 荃灣西約 • 柴灣角 • 西樓角 • 荃灣市中心 • 海濱花園 • 大窩口 • 梨木樹 • 石圍角 • 大帽山 <屯門區>虎地 • 兆康 • 良田 • 大興 • 新墟 • 屯門市中心 • 三聖 • 掃管笏 • 散石灣 • 屯門碼頭區 • 望后石 • 稔灣 <元朗區>下白泥 • 流浮山 • 天水圍 • 嘉湖山莊 • 廈村 • 洪水橋 • 屏山 • 元朗市 • 雞地 • 元朗工業邨 • 元朗南 • 十八鄉 • 八鄉 • 橫台山 • 錦田 • 錦綉花園 • 牛潭尾 • 新田 • 落馬洲 <離島區>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 • 後勤區) • 赤鱲角 • 大嶼山 • 東涌 • 東涌市中心 • 東涌北 • 東涌西 • 大澳 • 昂坪 • 石壁 • 水口 • 塘福 • 長沙 • 貝澳 • 梅窩 • 愉景灣 • 小蠔灣 |
外部連結
除非另有註明,否則社區內容均使用CC-BY-SA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