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錦公路(Route Twisk),南接荃灣區荃錦交匯處,北訖元朗區上村林錦公路及錦田公路,跨越大帽山、石崗軍營等地,全長約11.5公里。
沿途不少路段的斜度達1:10,歷年來九巴須使用設有手動減速器的巴士行走51線,以確保行車安全,而沿途巴士站編號前綴為RO01。
歷史[]
荃錦公路原是駐港英軍的軍用道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駐港英軍為改善新界地區交通,先後興建林錦公路、粉錦公路、后海灣路及荃錦公路以利軍運;荃錦公路於1950年10月起由英國皇家工程隊(Royal Engineers)連同本地華工修築,[1][2]由加溫第准將(Brigadier H. P. Cavendish)指揮建築工程,耗資500多萬元。該公路是當年少數採用機械建築的道路,由於當年香港建築道路主要是以人手鋪築,因此使用新型鑽石車開闢成為荃錦公路一大特色。[3]
1953年6月29日,荃錦公路正式通車[4],只准軍車及緊急車輛通行全段,其他車輛必須向警方申領通行證始准行走;而川龍至荃灣一段則有民用車輛使用。1961年,英軍將荃錦公路使用權交還殖民地政府,於同年5月25日起全段均開放給公眾使用,[5]但直至1977年11月25日才正式命名。[6]
荃錦公路的英文名字,異於香港其他道路慣用的音譯(Tsuen Kam Road),得名Route Twisk。因為公路原為軍用道路,英文名稱是「TW / SK」,其中TW代表荃灣(Tsuen Wan),SK則代表石崗(Shek Kong)。後來有關部門誤將TW/SK中的斜綫當成字母I,變成Route Twisk並沿用至今,亦有指英文字母I 為Interconnect 或 Interlink的縮寫。[7]
荃錦公路最初於現時西樓角路西端連接青山公路-荃灣段,但地下鐵路(今港鐵荃灣綫)動工後,改以荃錦交匯處作結。九巴51線(及其前身26、51M)由開線至今,一直是唯一途經全段荃錦公路的全日巴士路線,甚至專綫小巴營辦商也不願意承辦相似路線,因此即使連年嚴重虧損亦不能停辦。
除51線外,小巴72及72M線途經雷公田村至上村一段的荃錦公路,而荃灣段亦有小巴80、85線,以及居民巴士NR333、NR335線覆蓋,最高可抵川龍村。
巴士分站[]
荃錦公路共有10個巴士必停站,為全港設有最多必停站的道路。其中大帽山郊野公園分站更兩邊皆為必停站,亦是全港海拔最高的巴士站(約490米),南行與前一站石崗村是全港普通巴士路線高度落差最高的站間(約260米)。
荃錦公路巴士分站列表(由北至南) | ||
---|---|---|
北行分站名稱 | 南行分站名稱 | 位置簡介 |
錦田公路、林錦公路(迴旋處) | ||
石崗* | 石崗 | 石崗軍營兵舍北面盡頭 |
雷公田村* | 雷公田村 | 石崗軍營內,近雷公田村村口 新界專綫小巴72線總站 |
石崗軍營 | 石崗軍營內 | |
石崗村* | 石崗村 | 石崗軍營兵舍南面盡頭 |
荃錦公路觀景台* | / | 瞭望台旁 |
大帽山郊野公園* | 近大帽山郊野公園通道 | |
大帽山道(元朗區及荃灣區分界線) | ||
新開田村 | 圳下 | 近川龍圳下 |
川龍 | 川龍* | 川龍村村公所外 新界專綫小巴80線總站 |
大橋村 | 大橋村* | 近大曹石澗大橋 |
下花山村 | 光板田村四段 | 近大帽山蓮花山 |
朗逸峰通道 | ||
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 | 近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 | |
寶雲匯通道 | ||
光板田村二段 | 光板田村北部 | |
光板田村一段 | 光板田村一段* | 光板田村南部 |
/ | 木棉下村* | 近木棉下村 |
芙蓉山路 | ||
白田壩村 | / | 近荃錦交匯處 |
馬閃排路 | ||
荃錦交匯處(連接大河道北、蕙荃路及象鼻山路) |
註:不列出任何軍營道路;*為巴士必停站。
圖集[]
註釋、參考資料[]
- ↑ 〈荃錦公路 全部路基完成 路面開始填補〉,《華僑日報》,1951年1月5日。
- ↑ 〈荃錦新公路 未正式開放〉,《工商日報》,1951年10月2日。
- ↑ 〈荃錦公路月底完成 軍用車現已可來往行駛〉,《華僑日報》,1951年8月11日。
- ↑ 〈荃錦公路祇通軍車〉,《華僑日報》,1953年6月30日。
- ↑ 〈荃錦公路宣佈開放 一切車輛准通行 彎角斜坡司機必須小心 對元朗綫交通帮助至大〉,《工商日報》,1961年5月26日。
- ↑ 憲示第2860號,香港政府憲報第119卷第47期,1977年11月25日。
- ↑ City of Victoria Hong Kong,〈荃錦公路的英文名是Route Twisk〉[Facebook帖文],2015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