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註冊
Advertisement

船灣Plover Cove),位於大埔區東北部,指船灣海一帶的郊區地方,是區內四大郊區範圍之一。[1]

歷史[]

船灣海(Shuen Wan Hoi,又譯Plover Cove)是大埔區一個海灣,船灣是客家人聚居之地,以捕魚及耕作為生。汀角村是區內主要客家村落,亦是「大埔七約」之一。政府在50年代興建汀角路,連接船灣和大埔墟。

香港在50、60年代工業發展急速增長,對食水需求大增,飲用水短缺,又缺乏興建水塘用的山谷,故政府在三面環山的船灣築起堤壩堵住海水,再將提壩內的海水抽出,然後注入儲存淡水,令船灣淡水湖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海中興建的儲水庫。1960年淡水湖動工後不久,九巴在翌年開辦25線(今75K線),往返大埔墟大尾篤,為船灣一帶居民提供巴士服務。

船灣淡水湖原有6條村落,包括涌背、涌尾、橫嶺頭、金竹排、大滘和小滘,統稱「六鄉」會被湖水淹沒,村民被迫遷離家園。政府特於大埔墟廣福道林村河畔興建13幢4層高大廈,名為「六鄉新村」,安排船灣6村原居民遷居至此,並於1966年11月11日及12日執行搬遷六鄉行動。由於部分村落陸路交通不便,橫嶺頭、金竹排、大滘和小滘的村民由英軍登陸艇運遷,到達船灣,再乘車前往大埔,至於涌背和涌尾鄉民則直接由貨車搬往大埔新居。[2]

1976年,九巴開辦新路線84(今74K線)往返大埔墟三門仔。1978年,八仙嶺郊野公園及船灣郊野公園相繼成立,當中新娘潭汀角一帶紅樹林,使船灣成為區內知名郊遊景點,遊人也愈來愈多。專綫小巴服務在1983年加入競爭,與九巴一同提供往返大埔墟及船灣一帶的公共交通服務。

時至今日,船灣已發展成集原住村落、低密度豪宅、郊遊熱點於一身的地區。船灣淡水湖全長約兩公里的主壩幾乎是市民到大美督篤燒烤、踩單車時必到之地,沿主壩繼續前行,經樓梯走上副壩頂部,可眺望船灣淡水湖及吐露港美景。除此以外,大美督一帶也是熱門水上活動地點。[3]

街道結構[]

汀角路是唯一連接船灣及大埔市中心的道路,所有巴士及小巴路線都途經此道路。

三門仔路在吐露港東北面沿岸連接鹽田仔,巴士總站在東面盡頭。

洞梓路是來往洞梓的主要幹道,連接汀角路,途經洞梓山莊、圍下村、等,為西北–東行雙程行車。

新娘潭路於美湖路交界處接駁汀角路,終點在鹿頸大埔區北區的分界線在新娘潭巴士站之迴旋處,該站正好位處北區

巴士及小巴總站[]

船灣巴士及小巴總站資料
車站名稱 位置 性質 備註
大美督總站 汀角路近大美督 巴士總站
專綫小巴總站
船灣郊野公園的西面起點
三門仔總站 三門仔路東面盡頭 巴士總站
專綫小巴總站
在三門仔新村外
洞梓總站 洞梓路近童軍中心 專綫小巴總站
汀角村 山寮路近汀角村 專綫小巴總站 只限特別班次使用
洞梓山路總站 洞梓山路花園外 居民巴士總站
慈山寺總站 普門路88號 專綫小巴總站

以船灣命名的巴士站[]

圖集[]

從三門仔總站一方拍攝船灣海近沙欄一帶
三門仔總站一方拍攝船灣海近沙欄一帶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1. 大埔區四大郊區區域包括船灣、林村大埔滘西貢北
  2. 搜查線:船灣消失的廢村 水退重現人間,東方日報,2018年3月12日
  3. 大尾篤於2007年正式易名為大美督。

外部連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