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牌(Plastic Destination Plate)是路線牌的一種,用塑膠製造,讓乘客識別巴士所行走的路線編號及目的地,屬於九巴、龍運巴士和九鐵/港鐵巴士的專有產物[1]。
九巴[]
巴士公司早期採用「布牌」顯示路線號碼及目的地,格式為「上英下中」。隨著巴士路線發展,未能經常更新布牌內容,九巴於1993年開始陸續更換路線牌為「膠牌」[2]。九巴第一代膠牌,與布牌一樣是「上英下中」,約1994年才推出「上中下英」的膠牌,並沿用至今。推行初期,由於膠牌缺乏,舊有的布牌影印本,會貼在膠牌上使用。直至現時,還有一些布牌影印本樣式的膠牌仍在使用。
九巴率先為沙田車廠旗下車隊更換路線牌,荔枝角車廠的巴士則最後更換。除了3輛1981年出產的利蘭奧林比安9.7米非空調巴士(BL1-3)、一輛1982年出廠的利蘭奧林比安12米非空調巴士(3BL1)和各款因牌箱空間太小而未能安裝膠牌的單層巴士外,其餘巴士的路線牌已於1995年全部改裝為膠牌顯示(當年退役的N2與N4除外)。雖然九巴的丹拿珍寶在1995年全部退役,但仍有數輛沙田廠的珍寶(如D1006、D1030,主要行走84K線)在退役前仍換上膠牌顯示。
所有於1999年前購買的巴士皆安裝膠牌,另有4輛富豪奧林比安11米巴士(現已全數退役)用作試驗新型電牌。龍運巴士車隊中,採用亞歷山大車身的丹尼士三叉戟(已全數退役)在側牌和尾牌均使用膠牌。
近年來,配備膠牌的巴士大量退役,原本應該在2018年5月15日,最後一批採用膠牌的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全數退役,九巴車隊才全面改用電牌,然而九巴卻早在2017年11月底先行安排逐步退役。直至2017年12月20日,所有使用膠牌的丹尼士三叉戟10.6米均已提早退役,象徵著九巴再沒有膠牌巴士行走。
2017年11月13日,網上流傳九巴停用所有路線及地點膠牌,並由公司資產部派員到各巴士總站回收。日後若巴士電牌發生故障,將暫時用白紙手寫路線號碼代替。[3]消息傳出之後翌日(2017年11月14日),不少膠牌車陸續轉用手寫路線號碼紙牌,然而路線數字卻難以看清。九巴有關舉動引起不少前線職員及市民投訴,運輸署亦介入事件,最終九巴叫停收回膠牌的行動,並回應指並無停用膠牌,在當晚所有涉事的巴士重新放上膠牌。[4]
現時九巴所有巴士均以電牌示人,倘若電牌出現故障,未能向乘客清晰地顯示路線編號或/及目的地,車長便會在這些情況下於車頭擋風玻璃放置膠牌,以茲識別及迎合法例要求。
配置[]
配置膠牌設備的巴士,車頭路線牌位置會有上下槽位,以便插入一套兩塊分別為起點及終點總站名稱的膠牌,車長只需調動地點牌的上下位置,就能顯示正確的目的地,節省不少時間,循環線可能只有一塊膠牌[5]。
膠牌另一個特色是耐用、字體印刷清晰,當需要增加新路線時亦更為靈活。雖然如此,部分巴士車頭目的地牌槽位由於安裝欠妥,當行車震動時可能令膠牌槽自動上移,引致乘客只能看見膠牌下方之目的地英文字。
循環線的膠牌[]
九巴循環線的膠牌按傳統須顯示中英對照的起點、循環點及循環線字樣,目前各條循環線所使用的膠牌當中,字數最多為路線298E,共有76個字元(標點符號計算在內,但不包括空格,下同);另外兩條字數最多膠牌的路線為5M及286M,分別共有75及72個字元。
字數過多的膠牌上的文字往往經過壓縮,以顯示所有字元,因此從遠處觀看膠牌上的文字或會顯得不清楚,不利乘客閱讀。
|
|
|
改牌[]
由於部分巴士站並未有足夠膠牌,部分人會取用其他路線的膠牌並略作修改,例如使用過海隧巴N671線的膠牌,遮掩「N」字以用於671線上。
其他巴士公司[]
部份九鐵/港鐵巴士的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巴士和利蘭奧林比安11米巴士的前端,都被改裝為使用類似九巴款式的膠牌,而舊款單層巴士(三菱MK117J、富豪B10M、丹尼士飛鏢)的左側及後端均採用膠牌。
新巴於接辦中巴專營權時亦曾製作了各路線之膠牌,惟只作後備使用,有需要時掛於車頭擋風玻璃;自千禧年代後期已不復見。膠牌配色與站旗路線之配色一致,如一般港島路線之膠牌以紫色為底色。
居民巴士一般以膠牌顯示路線,只掛在車頭擋風玻璃左邊供乘客識別。根據運輸署規定,獲批准經營的居民巴士路線需於車頭擋風玻璃展示一塊黃底黑字,印有「居民巴士服務 RESIDENT'S SERVICE」字樣以及路線編號、起訖點中英文名稱的膠牌[6]。
個別巴士公司採用其他顏色的膠牌,如皇巴士的丹尼士飛鏢、冠忠巴士的錦綉花園專車等。
巴士迷文化[]
部份巴士迷有收集巴士配件的習慣,由於配件是非賣品,又易於收藏,若能成功出售,可有可觀收入,因此有些巴士迷會跟相熟車長索取巴士的膠牌,或到廢車場尋找。部份不良巴士迷為取得該等珍貴物品,不惜盜取車廂配件,九巴膠牌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巴士迷則往往會到巴士商店自行購買或訂造心儀的膠牌,目前相關的服務大約需要數十元。
九巴曾於2010年透過其公司網站向公眾售賣已停用之巴士配件,當中包括路線膠牌及目的地膠牌,[7]是少數由巴士公司自行提供的合法買賣膠牌途徑,惟售出第一批後便沒有繼續舉辦,在2016年更聲稱膠牌「屬九巴財物,並沒有對外發售」[8]。然而,到2019年尾,九巴卻在設於車廠內的員工優惠站發售路線膠牌及目的地膠牌[9],至2021年,更在裕民坊YM²商場的九巴顧客服務中心公開發售[10]。
膠牌盜竊案件[]
- 2008年8月1日:《明報》報導巴士迷在九巴天水圍鐵路站總站盜取「B1」線膠牌,並公然在討論區拍賣,九巴已證實有膠牌被盜,又指出包括「H1」和「B1」在內膠牌曾被偷取[11]。
- 2013年4月26日:晚上八時許,一輛行走298E線的富豪奧林比安(3AV197/HD7610)抵達坑口鐵路站後,一名巴士迷涉嫌偷走上層燈箱的七塊膠造路線牌,事後被捕。[12]
- 2013年5月7日凌晨:一名16歲巴士迷在梨木樹邨巴士總站盜走37塊路線牌,包括21塊目的地顯示牌及16塊路線號碼顯示牌,警方當場拘捕該名少年[13]。
- 2013年7月7日凌晨3時:兩名分別15歲及18歲的巴士迷在灣仔碼頭總站站長室儲物櫃偷取17個目的地顯示牌、3個路線號碼顯示牌及31張乳豬紙,約值14,300元。一名九巴職員目睹事件發生,並暗中報警,警員到場截獲兩人及起出賊贓,並將兩人拘捕。[14]
- 2015年1月16日:長沙灣總站早更站長開工時,發現存於站長室內的多塊膠牌不翼而飛,警方調查後發現門鎖未有被撬痕跡,懷疑作案者是曾偷看站長室密碼的巴士迷[15]。
- 2016年3月20日下午:一輛行走86線的丹尼士三叉戟(ATR456/HS3639)由美孚開往黃泥頭時,車上兩名不良巴士迷將82X線的膠牌及一幅橫額放置於車頭上方,令巴士同時出現兩個號碼,誤導乘客。車長得知事件後,即時通知黃泥頭站長,抵達總站後站長沒收膠牌。而九巴回覆指沒有對外發售膠牌,勸喻乘客自律,切勿做出不當行為影響乘客。[16]
- 2017年2月12日凌晨:三名曾在九巴任職站務助理及維修員的巴士迷相約在屯門多個總站盜取膠牌及乳豬紙,首先於兆康苑總站剪開站長室的門鎖,偷走267X及60M的乳豬紙。有同黨身穿九巴制服,並偷取一輛巴士駛至站頭接應,然後前住良景邨總站撬開站長室的門,偷走10塊X33線膠牌。再駕住屯門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打開站長室的密碼鎖,偷走20塊N60線膠牌。最後駛往紫田村,將所得的贓物放置在一輛由被告合資購買已退役巴士上。完事後,同黨駕駛巴士駛回原處。警方經調查後將3人拘捕並起回失物。有人於警誡下承認案發前3個月已有爆竊計劃,並購買工具犯案。[17][18][19]其中一名郭姓巴士迷在翌年4月6日被判入獄兩年。[20]
圖集[]
九巴[]
- 日常使用
- 特殊顯示方式
其他巴士公司[]
註釋、參考資料[]
- ↑ 新巴於接辦中巴專營權時亦曾製作了各路線之膠牌,惟只作後備使用。
- ↑ 巴士路線牌的發展,YouTube。
- ↑ 〈13/11 九巴所有路線、地點膠牌即日起停用〉,柏斯敦巴士台 plaxtonl's Bus Page
- ↑ 〈九巴疑停用路線膠牌 手寫牌頂替難看清〉,on.cc,2017年11月14日。
- ↑ 〈九巴巴士路線牌的發展〉,《今日九巴》2011年5月號。
- ↑ 運輸署:經營居民巴士服務的條件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推出精裝限量版紀念精品〉[新聞稿],2010年9月18日。
- ↑ 〈【讀者報料】86號定82x? 巴士現兩個號碼牌 九巴:無對外發售號碼牌〉,《明報》即時新聞,2016年3月21日。
- ↑ 〈九巴廠內搞開倉 膠牌散貨多人搶〉,巴士台,2019年11月7日。
- ↑ 大批膠牌從九巴屯門車廠運走,hkitalk.net。
- ↑ 〈巴士站指示牌被盜 公然網上拍賣〉,《明報》,2008年8月1日。
- ↑ 〈15歲巴士迷涉盜路線牌被捕〉,《東方日報》,2013年4月28日。
- ↑ 〈巴士迷偷路線號碼布〉,《蘋果日報》,2013年5月8日。報導誤將膠牌寫成牌布。
- ↑ 〈偷地點牌 兩巴士迷斷正〉,《蘋果日報》,2013年7月8日。
- ↑ 〈瘋狂巴士迷偷23塊路線牌〉,《太陽報》,2015年1月17日。
- ↑ 〈【讀者報料】86號定82x? 巴士現兩個號碼牌 九巴:無對外發售號碼牌〉,《明報》,2016年3月20日。
- ↑ 〈超級巴士迷九巴前員工候判 爆竊3巴士站偷30塊路線牌 超級巴士迷九巴前員工候判〉,《香港經濟日報》,2018年4月4日。
- ↑ 〈生日潛站長室偷路線牌貼紙 巴士迷認3罪候判〉,《on.cc東網》,2018年4月4日。
- ↑ 為收集路線牌等真品 超級巴士迷聯袂爆竊巴士站〉,《蘋果日報》,2018年4月4日。
- ↑ 〈官斥行為幼稚愚蠢〉,《蘋果日報》,2018年4月7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巴士路線牌的發展,KMB九巴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