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Shek Kip Mei),位於九龍深水埗區東部,泛指石硤尾邨、白田邨、大坑西新邨一帶的公屋地區,亦包括窩仔山。
值得一提的是,大坑東邨其實是屬於九龍仔的範圍,惟自從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啟航並設石硤尾站,市民開始把大坑東邨視為石硤尾一員。
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發生內戰,大量難民湧入香港,舊稱「甲石尾」的石硤尾是其中一處難民聚居之地。
1953年聖誕夜在石硤尾寮屋區六村發生大火,波及石硤尾上村、石硤尾下村、白田上村、白田下村、窩仔上村和窩仔下村,令五萬三千名居民頓失家園。[1][2]
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序章[]
石硤尾大火後兩個月,工務局在火災原址興建了兩層高的過渡性房屋作應急之用,並以當時工務局局長包寧命名,稱為「包寧平房」(Bowring Bungalows)[3]。政府其後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更牢固的房屋,首批共8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於1954年年底建成,為香港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揭開序幕。隨後八年內,另有21座七層高大廈落成。
翌年,區內第二個公共屋邨大坑東邨落成。大坑西徙置區的臨時房屋於1961年拆卸,政府以私人協約方式把該用地批予「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用以興建廉租屋邨大坑西新邨,於1965年入伙,該公司須為低收入人士提供不少於1600個單位[4]。
石硤尾街市所座落的石硤尾邨第19、20座,是在七十年代由香港最早的徙置大廈重建而成。政府把徙置區眾多小販安置到石硤尾街市,是全港唯一一個由小販演變而來的屋邨街市。
區內其他屋邨[]
- 此章節的主條目是白田邨。
1960年代後期,政府在石硤尾西北部山坡興建白田邨,白田巴士總站則於1973年第二期入伙時啟用。
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於1979年啟航時,來往觀塘站及石硤尾站,當時九巴開辦首批「M」字尾路線,以偉智街石硤尾地鐵站為總站,提供地鐵接駁服務。隨著荃灣綫通車,石硤尾地鐵站巴士總站停用。
1970年代起,政府分階段重建大坑東邨及白田邨部份樓宇,新型樓宇於1980年代起分階段入伙,不同年代設計的公屋樓宇都可在石硤尾公屋區找到。
九巴4A線與2C於1996年合併,使大坑東總站變為中途站。到了2014年,2C與203合併為新路線203C,令大坑東再度成為巴士總站。
受白田邨重建工程影響,白田巴士總站已於2015年9月22日起永久封閉。
重建石硤尾邨[]
房屋委員會於1990年決定重建部分石硤尾邨,把殘舊和不合時宜的大廈拆卸,只保留其中一幢美荷樓,原為第41座,即是首八幢於1954年興建的「第一型」徙置大廈之一。美荷樓2004年停用及關閉,翌年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2008年政府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香港青年旅社協會獲選活化美荷樓,成為現代化旅舍[5],於2013年12月開幕,設有129間客房,附設「美荷樓生活館」,展出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及民生歷程。
至於石硤尾邨內較舊的住宅大廈,房委會自2000年起分七期進行重建。
- 第一期:兩幢公屋大廈美映樓和美如樓,共2033個單位,是房委會首個全面採用「通用設計」的公共屋邨,於2007年12月16日揭幕。一期單位內及戶外公共地方廣泛應用「通用設計」概念,為居民締造無障礙居住環境。[6]
- 第二期:兩幢公屋大廈美薈樓和美亮樓2012年落成,共1558個單位。
- 第四期:由教育局興建了一間小學。
- 第五期:四幢公屋大廈美益樓、美賢樓、美笙樓和美盛樓,共2496個單位
- 第六期:清拆工程於2008年完竣。翌年,房屋署向深水埗區議會提出發展公屋的建議,惟遭區議員反對。區議員促請房屋署與政府商議,把毗鄰現有石硤尾診所大樓納入公屋發展項目。其後,房屋署與當局就反建議進行磋商,使公屋發展項目配合診所重建。2013年,房屋署再向深水埗區議會提出第六期用地發展建議,大致獲得區議會同意,第六期兩幢樓宇建築工程於2016年8月展開[7]。美禧樓、美柏樓各樓高33層,合共提供1056個租住公屋單位,已於2019年12月6日起入伙。[8]
- 第三及第七期:第七和第三期清拆工程分別於2000年和2008年完竣,兩期項目為相鄰用地,面積細小且受到多項限制。在分區計劃大綱圖嚴格限制下,建築物高度只為主水平基準以上30米,可建樓層最多五至六層,而用地已預留作文化遺產發展用途。其後,房屋署與規劃署聯繫,檢討能否放寬高度限制,最終同意把高度限制放寬至主水平基準以上50至60米左右。2013年,房屋署向深水埗區議會提出第三和第七期用地公營房屋建議,大致獲得區議會同意。第三期美葵樓提供240個單位、第七期美菖樓提供247個單位,2019年初落成。
其餘九座被稱為「數字樓」的舊樓,即第19座至24座及第42座至44座,暫時未有重建計劃。
街道結構[]
石硤尾有四條主要街道,分別是連接深水埗東及大窩坪的南昌街、橫跨石硤尾邨的窩仔街及白田邨的白田街,以及連接南山邨及界限街的大坑東道。
石硤尾大部份街道沿途都有公共屋邨的樓宇,如石硤尾街、白雲街、南山邨道等。2D在石硤尾有不少獨市位,包括白田街近白田邨一段、巴域街、石硤尾街。
巴士總站及小巴總站[]
石硤尾大部份巴士站之站名,源自區內各屋邨樓宇名稱。
石硤尾巴士及小巴總站名稱 | |||
---|---|---|---|
巴士站名稱 | 位置 | 性質 | 備註 |
白田總站 | 白雲街近白田邨第12座、潤田樓 | 已消失巴士總站 已消失專綫小巴總站 |
已封閉,有關路線遷往鄰近路邊巴士站為總站 |
澤田樓 | 白雲街白田邨澤田樓外 | 路邊巴士總站 | 白田總站重建期間的臨時總站 |
昌田樓 | 白雲街白田邨澤田樓對面 | 路邊巴士總站 | 白田總站重建期間的臨時總站 |
大坑東總站 | 大坑東道近大坑東邨東龍樓 | 巴士總站 | 舊稱東龍樓 |
石硤尾站 | 窩仔街近石硤尾站 | 東西行雙向巴士站 專綫小巴循環點 |
|
石硤尾地鐵站總站 | 偉智街近石硤尾站 | 已消失巴士總站 | |
石硤尾邨第23座 | 窩仔街近石硤尾邨第23座 | 已消失巴士總站 | 舊石硤尾總站 |
圖集[]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 ↑ 展覽細述香港公共房屋史,政府新聞稿,2004年6月1日
- ↑ 蘋果日報:最後一座徙廈,2013年10月28日。
- ↑ 文化博物館展覽細訴香港公共房屋的故事,康樂及文化事務處新聞公報英文版,2004年6月1日
- ↑ 蘋果日報:政府反對建私樓 富商如意算盤打不響 大坑西新邨豪宅夢成空,2010年11月8日。
- ↑ 7QW- 活化計劃- 活化美荷樓為城市旅舍,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2010年6月2日
- ↑ 「通用設計」屋邨長幼傷健共用,香港房屋委員會《互信》,2007年12月21日
- ↑ 深水埗區公營房屋建屋進度報告–白田邨重建(截至2019年5月31日),深水埗區議會深水埗區舊型屋邨重建計劃工作小組文件1/19
- ↑ 房委會石硤尾邨第六期公營房屋發展落成(附圖),政府新聞公報,2019年12月7日
外部連結[]
香港各區 | |
---|---|
香港島 | |
九龍半島 | |
新界東 | <西貢區> 西貢市中心 • 清水灣 • 大網仔 • 北潭涌 • 將軍澳(翠林 • 寶林 • 坑口 • 將軍澳市中心 • 調景嶺 • 百勝角 • 日出康城 • 將軍澳工業邨) <沙田區> 顯田 • 大圍 • 沙田市中心 • 沙田圍(水泉澳) • 火炭(沙田馬場) • 小瀝源 • 亞公角 • 大水坑 • 馬鞍山 • 白石半島 • 科學園 • 馬料水 <大埔區> 大埔墟 • 大埔中心 • 太和 • 林村 • 大埔滘 • 大埔工業邨 • 船灣 • 白石角 • 西貢北(十四鄉) <北區> 古洞(馬草壟 • 蕉徑) • 上水 • 粉嶺(粉嶺南 • 聯和墟) • 皇后山 • 坪輋 • 打鼓嶺 • 沙頭角 • 文錦渡 |
新界西 | <葵青區> 北葵涌 • 中葵涌(葵涌邨 • 大窩口 • 葵盛 • 葵興 • 葵芳) • 荔景山 • 青衣 • 青衣市中心 • 葵青貨櫃碼頭 • 醉酒灣 <荃灣區> 青洲仔半島 • 馬灣 • 小蠔灣 • 青龍頭 • 深井 • 荃灣西約 • 柴灣角 • 西樓角 • 荃灣市中心 • 荃灣南 • 梨木樹 • 石圍角 • 大帽山 <屯門區> 虎地 • 兆康 • 良田 • 大興 • 新墟 • 屯門市中心 • 安友 • 老鼠洲 • 三聖及青山灣 • 掃管笏 • 小欖 • 大欖 • 散石灣 • 屯門碼頭區 • 望后石 • 稔灣 <元朗區> 天水圍(嘉湖山莊) • 廈村 • 洪水橋 • 屏山 • 元朗市 • 元朗工業邨 • 十八鄉 • 八鄉(橫台山 • 大江埔) • 錦田 • 新田(牛潭尾 • 錦綉花園 • 加州花園 • 落馬洲) <離島區> 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 • 後勤區) • 赤鱲角 • 東涌(東涌市中心 • 東涌北 • 東涌西 • 東涌南 • 馬灣涌) • 大澳 • 昂坪 • 石壁 • 水口 • 塘福 • 長沙 • 貝澳 • 梅窩 • 伯公坳 • 愉景灣 • 小蠔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