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Advertisement

石排灣Shek Pai Wan),位於南區,指香港仔中心東北面的半山區、漁光道一帶的地區。

歷史[]

古時的石排灣是指現時香港仔中心的海旁。當時香港生產的石磚,大多先運到香港仔的海灣分行排列,以便運到廣州,因此該海灣得名為「石排灣」(開埠初期作「Shek-pie-wan」[1],其後改為現稱「Shek Pai Wan」);該海灣已隨着1970年代的填海工程而消失。

1960年代,港英政府計劃發展香港仔,位處其半山區的漁光邨率先在1962年建成。1966年至1968年間,同區另一徙置屋邨建成,被命名為石排灣邨,因此該兩個屋邨附近的地區就被稱為石排灣。往來石排灣須途經香港仔水塘道及漁光道,其中前者斜度達1:5,使專利巴士卻步,加上香港仔市中心近在咫尺,當時只有公共小巴提供直達服務。

直至1980年5月1日,首條以石排灣為總站的專營巴士路線95投入服務,當時總站位於漁康街。隨後中巴亦開辦76線,以及將7號線延長至石排灣邨。香港仔專線小巴(後稱進智公交)則開辦多條4號系列的專綫小巴路線,方便居民往返石排灣。

石排灣邨於1990年代末開始清拆,重建後的石排灣邨於2006年全面入伙,附設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則於2005年9月11日啟用,所有以石排灣為總站的路線均遷入。

街道結構[]

漁光道為石排灣地區的主要道路,包圍着整個石排灣。香港仔水塘道連接着石排灣及香港仔,是來往石排灣的必經之路。

值得留意的是,石排灣道並不能直達石排灣邨一帶。

巴士總站及小巴總站[]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1. 〈Note on the Island of Hong-Kong〉,A. R. Johnston著,載於《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London》(第十四期,1844年)。

外部連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