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打街(Pedder Street)巴士站,位於港島中西區中環畢打街20號會德豐大廈外,置地廣場告羅士打大廈對面,連接港鐵中環站D1出口,皇后大道中及德輔道中之間,為一單向北行中途站。
新巴早年將此站取名為「會德豐大廈」(Wheelock House)。現時新巴及城巴報站系統播報此站時,會列出「 畢打街、置地廣場、中環站
」(Pedder Street, The Landmark, Central Station
)。
在德輔道中交界以北,畢打街環球大廈外的公眾上落客區,設有專綫小巴22及22S線的中途站。
街道概況
畢打街(Pedder Street)是一條位於中西區中環的街道,全長約200米,南起皇后大道中怡安華人行旁,向東北伸展至干諾道中,途中與德輔道中及遮打道交匯,是中區最繁忙街道之一。
街道歷史
畢打街原名「必打街」[1],以香港首位船政司必打上尉(Lieutenant William Pedder)命名;開埠初年船政司辦公室暨官邸在皇后大道中以南,今安蘭街一帶山丘上,因此該山丘又稱「Pedder's Hill」,海濱的「必達碼頭」(Pedder's Wharf)因此而名。必打街由皇后大道通往必達碼頭的小徑演變而成,後來小徑擴闊為通衢大道,亦順理成章命名為「Pedder Street」。
1862年,皇后大道中及必打街交界處建成一樓高5層的鐘樓,被時人稱為「大鐘樓」,成為當時中環一帶的地標;惜該鐘樓因當局擴闊皇后大道中而於1913年拆卸。
由於「必打」有「必須打擊」(must fight)之意,意象不佳[2],不少市民日常溝通中改以「畢打街」稱呼必打街,甚至有報章曾誤將「畢打街」當作正確名稱[3];市政局其後順應民意,於1976年3月12日正式將之易名為畢打街。[4]
周邊設施
巴士站鄰近怡安華人行、畢打行、港鐵中環站D1出口、置地廣場、戲院里、蘭桂坊等。
路線資料
站位可能隨時受其它因素影響(例如道路工程)而作出臨時或永久之改動,敬請留意。
專營巴士
途經畢打街北行「畢打街」站的專營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站柱1:1106B(圖)(新巴) | ||||
新巴 | 13 | 旭龢道(半山區) | 中環(大會堂) | 只限假日停站● |
新巴 | 15 | 山頂 | 中環(5號碼頭)[5] | 每天服務● |
新巴 | 15C | 花園道(山頂纜車總站) | 中環(天星碼頭) | 每天上午繁忙時間過後服務● |
新巴 | 25 | ↺寶馬山 | 中環(5號碼頭) | 每天服務● |
新巴 | 66 | 赤柱廣場(馬坑) | 中環(交易廣場) | 週一至五繁忙時間服務,經舂坎角及黃泥涌峽● |
站柱2:1106A(圖)(城巴) | ||||
城巴 | 5X | 銅鑼灣(威非路道) | 堅尼地城 | 只限假日停站● |
城巴 | 6 | 赤柱市場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服務,經黃泥涌峽● |
城巴 | 6X | 赤柱市場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日間服務,經舂坎角及香港仔隧道● |
城巴 | 11 | ↺渣甸山 | 中環碼頭[6] | 每天服務● |
城巴 | 12 | ↺羅便臣道 | 中環碼頭[7] | 只限假日停站● |
城巴 | 12A[8] | ↺麥當勞道 | 金鐘(添馬街) | 每天無限循環服務● |
城巴 | 75 | 深灣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服務● |
城巴 | 90 | 鴨脷洲邨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服務● |
城巴 | 90C | 鴨脷洲大街 | →中環(怡和大廈) | 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城巴 | 97 | 利東邨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服務● |
九巴、城巴 | 621 | 麗港城 | 中環(香港站) | 週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去程● |
九巴、城巴 | 681 | 馬鞍山市中心 | 中環(香港站) | 每天服務● |
九巴、城巴 | 690 | 康盛花園 | →中環(交易廣場) | 週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服務,經禮頓道及軒尼詩道● |
城巴 | E11 | 天后站 | 機場博覽館 | 每天上午去程● |
城巴 | E11A | 天后站 | 機場博覽館 | 每天下午至晚間回程,經東涌北● |
城巴 | E11B | 天后站 | 東涌(滿東邨) | 每天下午至晚間回程,經東涌市中心● |
專綫小巴
途經畢打街北行近會德豐大廈的專綫小巴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景益 | 1 | 山頂 | 中環(香港站) | 每天服務,經馬己仙峽道● |
景益 | 1A | ↺麥當勞道 | 中環(香港站) | 每天服務● |
景益 | 2 | ↺舊山頂道 | 中環(香港站) | 週一至六服務,經梅道,只限10:00後途經● |
景益 | 3 | 寶珊道 | 中環(香港站) | 每天服務● |
景益 | 3A | 干德道 | 中環(香港站) | 週一至六繁忙時間服務● |
香港仔專線 | 8 | 碧瑤灣(下) | →中環(交易廣場)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怡信專線 | 9 | ↺寶雲道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服務● |
新昌運輸 | 22 | 薄扶林花園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天服務,只限09:30後途經● |
新昌運輸 | 22S | 薄扶林花園 | 中環碼頭 | 每天服務● |
圖庫
註釋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大注意 滅火筒又到了 香港必打街十四號二樓 英商怡和機器有限公司啟〉,《工商日報》,1926年4月1日。
- ↑ 市政局文件:〈Memorandum for Members of the Administration Select Committee - Change of the Chinese Name for Pedder Street〉,檔案編號ADM/86/75,1975年12月19日。
- ↑ 《工商日報》,〈香港中醫一覽表〉,1926年4月1日。
- ↑ 憲示第五七九號,《香港政府憲報》第一一八卷第十一期,1976年3月12日。此前政府曾在1976年1月23日刊登憲示第二〇四號,宣佈擬推行上述易名。
- ↑ 每天上午繁忙時間以中環(交易廣場)為總站。
- ↑ 每天23:10以後班次以軒尼詩道「堅拿道東」站為終點,不會折返中環碼頭。
- ↑ 每天上午繁忙時間以中環(3號碼頭)為總站。
- ↑ 星期一至五07:08-08:44由金鐘(添馬街)開出之部分班次不停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