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行街(Kam Hong Street),為一港島東區北角的道路,北起北角碼頭出口(即前海港道),南訖丹拿道,中間與渣華道、馬寶道及英皇道交錯,屬單向南行道路。
整段琴行街僅有兩條行車線,加上交通燈等候時間頗長,故經常會引致擠塞。
歷史[]
1916年,鋼琴調音師曾福先生於灣仔摩理臣山道開辦「曾福琴行」,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琴行之一。隨後該琴行於北角開設分行,附設鋼琴裝嵌及維修廠房,更創立自家品牌「Morrison」,令本地居民習琴成本大大降低。曾福琴行聲譽日隆,其鋼琴廠和商務印書館印刷廠日漸成為北角地標,兩間廠房旁邊的街道順理成章地命名為「琴行街」及「書局街」,於1937年9月24日刊憲命名[2]。
政府於1954年把北角琴行街內地段7105號土地批予中華巴士,用作興建宿舍給其員工及家屬作住宿用途[3]。員工宿舍對面是北角碼頭總站,巴士總站於1958年啟用前,10號與第一代5B線在北角的總站設於琴行街路邊。[4][5]
中巴一直將琴行街地段用作其公司員工及家屬作住宿用途;1998年專營權結束後,中巴在2003年5月向政府提出修訂契約申請作重建用途。地政總署按既定原則,經考慮有關申請後,批准有關土地契約修訂申請,讓該地段重建發展;中巴員工宿舍最終在12月關閉。[6]
2005年9月,太古地產受中巴委託,發展及銷售北角員工宿舍住宅重建項目,該項目獲命名為「港濤軒」。[7]
使用狀況[]
所有由北角碼頭開出的路線,均經琴行街轉入英皇道或渣華道。其中在英皇道交界位,只有專營巴士可以左轉英皇道東行,其餘車輛需直行或右轉英皇道西行方向。可是由於該交通燈轉燈的時間較長,故經常會有大量巴士在琴行街等候駛出英皇道。其中城巴23線亦經常因此路段而造成「甫起程便拖卡」的情況。
城巴82線及城巴85線夜間班次往北角碼頭方向因路面設計問題,需使用琴行街及七姊妹道轉入書局街;該兩線往小西灣(藍灣半島)方向則使用琴行街左轉入英皇道。
經丹拿道西行的車輛,包括往灣仔/西環方向的公共小巴及港運城穿梭巴士(後者已於2015年7月1日停辦),會使用琴行街唯一一段的北行線,然後左轉七姊妹道繼續行程。
巴士分站[]
琴行街本身並無任何巴士中途站,現時以「琴行街」命名的巴士站分別為:
相關事件[]
1984年8月,琴行街發生一宗嚴重巴士車禍,一部九巴112線巴士駛離馬寶道後,逆行右轉入琴行街,並剷上行人路,導致五人受傷。[8]
圖集[]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 ↑ 其中只有七姊妹道至丹拿道一段為南北行雙向,其餘路段均為單向南行。
- ↑ 憲示第682號,《香港政府憲報》,1937年9月24日
- ↑ 立法會一題:申請修訂地契,2005年11月9日
- ↑ 1957年 香港市區全圖 海光出版社出版
- ↑ 《北角巴士總站昨已開始使用》,工商日報,1958-05-04
- ↑ 立法會一題:申請修訂地契,2005年11月9日
- ↑ 中巴北角物業委太古發展,蘋果日報,2005年9月28日]
- ↑ Uwants:《北角及鰂魚涌懷舊(1)》內轉載多份報章於1984年8月15日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