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Advertisement

清水灣道Clear Water Bay Road),為連接彩虹黃大仙區彩雲觀塘區四順西貢區清水灣半島的主要道路,全長約15公里。

清水灣道於彩雲邨飛鵝山道一段斜度達1:8,後期加建新清水灣道分擔其車流。現時該段東行沒有專營巴士途經,巴士使用新清水灣道上山。

歷史[]

清水灣道在1930年代末落成,是首條由九龍出入西貢區的行車道路,當時命名上分為「清水灣道」(Clearwater Bay Road)及「稅關道」(Customs Pass Road)兩條,後者以飛鵝山附近的稅關坳命名。

1947年7月2日,工務司刊憲命名「清水灣道」、「觀塘道」及「西貢道」,當中清水灣道吸納原有之稅關道及西貢道[註 1][1],成為一條由九龍城啟德機場北面及稅關坳至清水灣的主要道路。1959年5月29日,環迴啟德機場舊停機坪(今新蒲崗工業區)北面的一段清水灣道,即舊稱西貢道的一段,又從清水灣道分拆出來,命名為彩虹道[2]

清水灣道長年作為西貢往來市區的唯一通道,惟其狹窄而不能應付與日俱升的車流。此外,順利邨在1978年起逐漸落成,但當時由市區往返該邨須繞經觀塘一帶,較為迂迴。有見及此,港府擴闊介乎西貢公路安達臣道間之清水灣道路段,並於1981年1月16日將清水灣道重新刊憲[3],另興建新路段由彩雲邨經順利邨往安達臣道,即今日的新清水灣道。1986年6月5日,清水灣道發生山泥傾瀉,專營巴士路線來回方向臨時改經新清水灣道。道路重開後,往九龍方向恢復途經該段清水灣道,而往西貢區方向則轉為永久改動,並無行回原路。

此外,清水灣道與西貢公路之交界處(近鄭植之中學)為交通黑點,在1990年代每年平均發生五宗交通意外,且因設計所限,由西貢公路南行往清水灣道往九龍方向者須繞經香港科技大學外的迴旋處,由清水灣道科大段往西貢者亦須繞經交界處以西山腰的掉頭處[4]。因此當局在1997年1月起斥資港幣1億370萬元進行「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二期──西貢公路與清水灣道交界的天橋建築及路口改善工程」,建造由西貢公路南行直達清水灣道西行的行車天橋,以及清水灣道科大段往西貢公路的行車隧道,同時修改交界處的設計。工程在2000年初竣工,行車天橋亦在2000年1月31日正午十二時啟用。[5]

巴士分站[]

清水灣道巴士分站列表(由西至東)
行政分區 東行分站 西行分站 備註
黃大仙區觀塘區分界線 彩虹交匯處太子道東觀塘道龍翔道
牛池灣轉車站-牛池灣街市 坪石總站/牛池灣轉車站-彩虹站
黃大仙區 牛池灣轉車站-彩雲聖若瑟 /
新清水灣道
彩鳳徑
/ 彩雲邨
彩雲總站
東行設有專綫小巴中途站
豐盛街
扎山道
黃大仙區觀塘區分界線 / 德望學校 東行設有專綫小巴中途站
飛鵝山道
新清水灣道
安秀道
西貢區 安達臣道
騰龍台 龍窩村
炭山路
井欄樹
甘澍路
嘉澍路(通往曉嵐閣
/ 白石窩
白石窩新村路
白石窩 /
白石臺路
壁屋
碧翠路
壁屋村路
打鼓嶺新村
西貢公路
大埔仔坳
大學道(通往香港科技大學正門(北閘)總站
大埔仔村 九巴將西行站稱為「大埔仔」
傲瀧通道
銀影路(通往香港科技大學 (南閘) 總站
銀影路
亞公灣路
/ 影業路
坑口道影業路、銀綫灣道(迴旋處)
坑口道
/ 銀線灣廣場
銀岬路
銀線灣廣場 /
碧沙路
碧沙路
孟公屋路
孟公屋
坑口永隆路
五塊田
/ 檳榔灣
檳榔灣路
檳榔灣 /
上洋
柏濤徑(通往柏濤灣
香港三育書院 /
下洋
下洋路
兩塊田上路
兩塊田
兩塊田下路
下洋新村路
下洋新村 /
相思灣路
相思灣
大坳門 /
大坳門路(通往清水灣總站布袋澳總站
(此路以東現沒有公共交通途經)
大坳門總站 已荒廢巴士總站
現為專綫小巴總站
龍蝦灣路
大坑墩總站(清水灣管理站盡頭) 已荒廢巴士總站

圖集[]

九龍段[]

新界段[]

註釋[]

  1. 西貢道由英皇子道譚公道交界處至牛池灣;該憲示所命名的西貢道則即今西貢公路,與譚公道至牛池灣的一條無關。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憲示第543號,《香港政府憲報》,1947年7月2日。
  2. 憲示第738號:〈市政局佈告: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01卷第27期,1959年5月29日。
  3. 憲示第183號:〈市政局佈告: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23卷第3期,1981年1月16日。
  4. 立法局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2期:西貢公路與清水灣道交界處的天橋建築及路口改善工程〉(PWSC(96-97)30),1996年7月1日。
  5.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西貢公路行車天橋周一通車〉,2000年1月29日。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