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道(Broadwood Road)是一條位於港島灣仔區跑馬地的街道,起於黃泥涌道近聖瑪加利大堂,向東北連接連道後,再向南沿山脊伸展,迄於大坑道交界處。
全長約1.2公里的樂活道沿途屬住宅區,合和實業自八十年代起逐步拓展道路及建造私人屋苑,現有樂活道部份路段皆是由該公司斥資重建至現在的模樣。
歷史
港府於1915年5月21日將跑馬地東面山嶺通往內地段第1911(今樂景臺所在之地段)、1946(比華利山現址)及1947號的登山道路命名為「Broadwood Road」,[1]據信是得名自於1906至1910年間任華南地區英軍總司令(Commander of British Troops in South China)的布律活中將(Robert Broadwood,1862-1917)。當局在命名憲示中並無提供「Broadwood Road」的對應中文名稱,初期譯法為「布律活道」,直至大約六十年代雅化為「樂活道」,沿用至今。
早年,介乎連道(本稱「連合道」)至大坑道的一段樂活道為建於山脊上的狹窄小路,定綫迂迴曲折,路面闊度僅能容納一車通過[2]。至七十年代,其沿途屋宇多仍屬戰前落成[3]的兩三層高舊樓,當中不少為香港電車公司物業,而樂活道6號的朗園別墅(今比華利山)則是著名左校培僑中學的校址。其時樂活道林蔭夾道,環境幽靜,成為附近居民之晨運熱點,[4]晚間亦吸引不少情侶拍拖談心。[5]
合和實業自七十年代末起籌謀將樂活道發展成高級住宅區,逐漸收購沿路物業。1978年初,擁有電車公司的九龍倉以港幣2,600萬元向合和出售該公司於樂活道之樓宇[6]。中合和曾表示願意斥資港幣1,500至1,800萬元將樂活道原有之單綫車路擴闊至雙綫,[4]以換取政府批准其發展計劃,而政府亦在1978年5月5日刊憲宣布擬在樂活道進行改善工程,將其拉直並擴闊為闊7.3米、附設1.8米闊行人路的雙綫高架道路。[7]
樂活道擴建工程後交由合和實業全權負責[3],有關費用亦由該公司獨力承擔,於建成後交由政府保養。樂活道遂於次年7月14日起分段封閉,以便展開重建工程。[8]工程分為兩期施行,首期涉及由連道至今樂翠台一段,1979年12月動工,1981年9月完成;次期則為由樂翠台至大坑道的餘下路段,在1982年5月開始施工,至1984年9月竣工。[9]合和委託費爾文霍士(遠東)組合顧問工程師籌劃有關工程,並在1979年11月與禮頓建築簽訂工程合同,由後者承建第一期工程。[10]
1980年9月,合和宣布其在樂活道的收購行動幾近完成,並已決定耗資港幣八億元於該處興建九座樓高三十層的豪華住宅,以外國石油公司的高級行政人員為主要對象。[11]然而,該計劃仍遭受部份居民反對,認為會破壞樂活道原有的園林景色,[12]當中樂活道12號及20號的業主反抗尤為激烈,堅拒售出其物業。[13]當年更有謠傳,指合和實業曾付款予政府令其修改法例,使該公司於樂活道發展計劃中獲益,導致工務司麥德霖(David Wylie McDonald)需於報章發聲明闢謠。[14]
合和於八十年代順利收購的地盤重建為柏樂苑(1984年落成,下同)、樂陶苑(1987)及樂翠台(1988)。另一邊廂,培僑中學於1983年遷往寶馬山之新校舍,地皮獲恒基兆業與恒隆地產收購,發展為比華利山(1989)。因業主堅拒收購而一直未成合和囊中物的樂活道20號地皮,於1995年重建為樂景園,而合和至2006年才完成收購樂活道12號之全部業權,將之改建為樂天峰(2010),該公司橫跨近四十年的樂活道發展計劃,至此終告結束。
結構
樂活道可分為上、下兩段,下段由黃泥涌道至連道和禮頓山道交界處,上段則由連道延伸至大坑道。經過八十年代的重建工程後,全條樂活道皆屬雙綫雙程不分隔車道。
其中樂活道上段以行車天橋形式興建,只有東面路旁(即上山行車綫一邊)設有行人路,但樂翠台對面的落山行車綫路旁建有箱型候車平台,供乘客等候港島專綫小巴14M線。
使用情況
樂活道提供藍塘道和大坑道以外另一由銅鑼灣往返渣甸山的路徑,然而現時全條樂活道皆無專營巴士途經。樂活道上段由港島專綫小巴14M線提供服務,該路線正規班次經樂活道往返連道及大坑道;因樂活道沿途居民對該路線服務之需求甚殷,小巴公司提供特別車往返銅鑼灣與樂翠台及樂陶苑。此外,比華利山自設居民巴士HR51線,亦行走該屋苑以北的一段樂活道上段。
由於跑馬地馬場東面的黃泥涌道為往跑馬地中央地帶方向的南行單程路,因此途經該路段往跑馬地的港島專綫小巴30線開往銅鑼灣時,會途經雲地利道、樂活道下段及連道;港島專綫小巴5號線往時亦採用此定綫,後來改為上午九時前才如此行走。
巴士車站
樂活道沿途巴士及小巴總站資料 | ||||
---|---|---|---|---|
車站名稱 | 位置 | 性質 | 備註 | |
比華利山總站 | 樂活道6號比華利山屋苑停車場內 | 居民巴士總站 | ||
樂翠台總站 | 樂活道10號樂翠台屋苑停車場入口 | 專綫小巴總站 |
以樂活道命名的巴士站
樂活道雖無專營巴士行經,但其兩端連接之道路皆有巴士站以「樂活道」命名:
名稱 | 位置及簡介 | 方向 |
---|---|---|
樂活道,黃泥涌道 | 黃泥涌道115-121號逸廬外、樂活道交界處前 | 單向南行 |
樂活道,大坑道 | 大坑道樂活道交界處後 | 單向西行 |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憲示第225號,《香港政府憲報》,1915年5月21日。
- ↑ YouTube片段:〈Driving Down Broadwood Road〉,由「Philip Langley」於2011年8月8日上載。
- ↑ 3.0 3.1 〈由合和實業有限公司負責 樂活道發展住宅區 馬路擴闊並保持現有優美環境〉,《大公報》,1979年3月23日。
- ↑ 4.0 4.1 〈合和地產計劃 樂活道地區 發展大計劃〉,《工商日報》,1978年8月7日。
- ↑ 〈昨晚東區樂活道 探員檢查誤為刧匪〉,《工商日報》,1957年11月9日。
- ↑ 〈(標題缺) 將興建龐大屋邨〉,《工商晚報》,1978年1月6日。
- ↑ 〈樂活道將予擴闊 闢成主要住宅區〉,《華僑日報》,1978年5月7日。
- ↑ 〈樂活道翻修 禁通車九周〉,《大公報》,1980年7月13日。
- ↑ Webb, J.F., K.L. SIu, and P.V. Grigg. "An Urban Road in Difficult Terrain." 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ion of Highways & Transportation and the Highway & Traffic Technicians Association, June 1985, 2-10.
- ↑ 〈擴建港島樂活道 第一期工程合約簽署〉,《華僑日報》,1979年11月13日。
- ↑ 〈合和接近完成收購行動 斥資發展樂活道 建九座豪華大廈〉,《華僑日報》,1980年9月9日。
- ↑ 〈跑馬地樂活道居民反對破壞園林景色〉,《工商晚報》,1978年10月8日。
- ↑ 〈合和樂活道建樓計劃 仍遭遇若干難題 包括改地契及業主拒出售〉,《工商晚報》,1980年9月9日。
- ↑ 〈重行發展樂活道已獲港督會同行政局批准 發展公司已呈交大綱草圖建議 地政測量處正加以考慮〉,《華僑日報》,1980年9月11日。
外部連結
- 22 / 23 Broadwood Road – Gwulo: Old Hong Kong(含未擴闊前的樂活道之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