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Advertisement

柴灣Chai Wan),位於香港島東北岸,行政上屬於東區一部份,歷史上曾經稱為西灣Sai Wan)。

歷史[]

柴灣本是一個位於鯉魚門海峽的外灣,為香港島最東的谷地,三面環山,水源充足,早年是大片茂密松樹林,可供砍伐作柴薪,所以這個海灣及附近地方被命名為「柴灣」。從前卻稱為「西灣」,原來在東區聚居的客家人常到此砍柴,客家話中的「柴」字近似粵音「西」字,故被誤讀多年,也曾出現「Sai Wan」的英文舊稱。後來柴灣終於獲正名,但東邊的「小柴灣」卻繼續被叫做「小西灣」,沿用至今。

鰂魚涌筲箕灣群山阻隔,柴灣向來交通不便,一片荒蕪。英國童軍總會於1929年以港幣一萬六千元購得位於柴灣海灣的小半島作為營地,命名為「柴灣營地」,位置就在今日港鐵柴灣站旁的柴灣公園。1930年代,政府修築自筲箕灣通往柴灣的香島道(後改稱柴灣道),交通情況才略有改善。在1954年之前,柴灣道甚為狹窄,窄得連巴士也不到柴灣,當時來往筲箕灣中巴8號線,總站位於現時柴灣道及大潭道交界近東區醫院洗衣房的位置,居民下車後再自行步入柴灣。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仍是相對貧窮落後,工商業尚未起飛,而人口又因國內政局動盪而激增,令這個彈丸之地遍地難民,許多人只能住在山頭野嶺的木屋寮屋。循道和衞理教會毅然在四個荒蕪之地建立四條新村,其中在柴灣設立愛華村(即今興民邨現址),規模遠比大坑衞斯理村及大窩口亞斯理村為大。愛華村共有342間平房石屋,分四個階段落成,1961年初開始居民陸續遷入,合共安置了2500多人。[1][2]

柴灣徙置區27座樓宇於1957年至1966年間陸續入伙,柴灣道擴闊工程亦於1961年完成,位於17座對面的全新柴灣總站2月8日啟用,即現時柴灣道迴旋處花園位置。柴灣徙置區各座樓高七層,第10和11座因地基座落海邊淺灘,所以分別只得兩層及三層;第10座施工時因中間塌陷,所以全座建築一分為二。

柴灣徙置工廠大廈位於吉勝街2號,與柴灣邨徙置區同於1959年由徙置事務處興建,目的是安置當時受拆卸附近寮屋區影響的工廠和工場,是柴灣第一幢工廠大廈。往後70年代柴灣工業區發展,都以此處為中心,向祥利街利眾街一帶延伸開去。

七十年代開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建設房屋及改善社會環境,於1977年清拆愛華村,建成了現在的興民邨。是年,區內第二個屋邨漁灣邨落成,是屋宇建設委員會設計的「第七型徙置大廈」,分兩期興建,第一期有漁豐樓、漁安樓及漁泰樓,第二期的漁順樓於1978年落成,部分居民來自舊柴灣邨的重置戶及柴灣山上寮屋住戶等等。

柴灣邨第11座因地基不穩,早於1985年前被清拆。其餘各座亦陸續拆卸,第1至8座原址,現時分別是柴灣市政大廈及樂軒台;第9至12座原址,現時是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第13座及其鄰近的保良局總理聯誼會第一小學舊址,現時則是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和附近空地。

行政長官在《1998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把柴灣社區中心重建成「香港青年發展中心」,作為本港青年發展活動的基地。當局計劃成立一家有限公司,以自負盈虧方式經營落成後的綜合設施。為了支持這項計劃,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同意捐出2億元,資助建設費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1999年7月通過撥款5,200萬元,為青年中心展開前期工作,柴灣社區中心於2000年12月至2001年5月期間清拆。2001年11月,立法會財委會再通過撥款5億5千萬元進行建造工程,地基工程於2002年6月展開,2003年12月完成,青年中心原計劃於2005年年底落成。

2003年沙士襲港後,政府再作財務評估時,指當時經濟出現逆轉,預計青年中心啟用後不能自負盈虧,所以工程一度暫停[3]。不過,政府已花逾一億元完成地基工程,惟有繼續築建大樓,並於2005年6月重新展開工程,2008年4月完成。落成的大樓於11月移交民政事務局,局方於翌年3月通過公開招標,將大樓管理及營運合約批予新世界設施管理有限公司,並於4月易名為「青年廣場」(Youth Square)。

耗資7.71億元興建的青年廣場由13層高主座大樓,以及橫跨柴灣站越位天橋而建的12層高旅舍大樓組成,主要設施包括148間客房的三星級旅館「Y旅舍」、一個擁有六百多個座位的「Y綜藝館」、一個能提供二百多個座位的「Y劇場」、38個辦公室和39個零售店舖與餐廳等[4]。上述設施自2009年8月起分階段投入服務,其中Y旅舍於12月啓用,最後青年廣場於2010年3月6日正式開幕[5]。整個項目自行政長官1998年施政報告中公布起計,需時超過十年完成。

柴灣是東區走廊在港島東面的盡頭,毗連小西灣。所有來往小西灣的巴士路線都會途經柴灣,柴灣乘客亦是來往小西灣巴士路線的其中一主要客源。

巴士廠集中地[]

柴灣是港島區巴士車廠的集中地,現擁有港島區兩間最大規模專營巴士公司的車廠。早在中巴時代,柴灣已是該公司最重要的基地,也是首間設立車廠的巴士公司,其辦公室也一併設於柴灣道車廠。

即使城巴1993年9月接辦中巴28條路線,但中巴地位依然穩如泰山。中巴專營權於1998年結束後,大部分柴灣巴士線都改由新巴和城巴接手,而新巴也跟中巴一樣在柴灣建立其大本營。另外,城巴在被新巴的母公司收購後亦隨即亦於柴灣設立總車廠

區內巴士及小巴總站[]

柴灣巴士及專綫小巴總站名稱
條目名稱 位置 形式
東區醫院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主座大樓外 專綫小巴總站
興民邨總站 興民邨民富樓外 路邊巴士總站
興華邨總站 興華(二)邨樂興樓外 路邊巴士總站
峰華邨總站 峰華邨曉峰樓外 專綫小巴總站
康翠臺總站 康民街康翠臺商場外 公共交通總站
柴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港島綫柴灣站C出口旁 公共運輸交匯處
柴灣工廠邨 祥利街華廈邨外 公共小巴總站
柴灣站 (吉勝街) 總站 吉勝街新翠花園外 非專營巴士總站
常安街總站 常安街城巴創富道車廠對面 專綫小巴總站
柴灣工業城總站 常平街柴灣工業城第二座外 專綫小巴總站
柴灣 (東) 總站 常安街中巴柴灣車廠對面 巴士總站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Disambig
為方便引用及查詢,以下的重定向頁均會指向本頁:

柴灣東柴灣西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