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市區巴士路線8號,由新巴營辦,來往杏花邨及會展站,途經漁灣邨、柴灣工廠區、康翠臺、柴灣斜及銅鑼灣。
此路線為一取道東區走廊的特快路線,新巴在網頁中宣傳「柴灣道尾站8分鐘速到天后、港鐵銅鑼灣站;由天后往柴灣道只需10分鐘。」
作為二戰後香港島首條開辦的巴士路線,8號線是柴灣以至港島的老牌路線,服務英皇道及筲箕灣道沿線地區逾五十載;直至近年路線重組後,蛻變為東區走廊特快路線。
歷史
8號線是港島區老牌路線之一,亦是首條來往柴灣及港島商業區的巴士路線,可謂該區的「開荒牛」。然而,柴灣位處港島東面邊陲,遠離港島市中心,在二戰以前僅一片荒蠻郊野,人口增長毫不明顯。中巴起初開辦此路線之目的,也並非為著服務柴灣居民。
難民湧港,新線肇始
1949年11月12日,8號線投入服務,以配合第一代灣仔碼頭(現時杜老誌道與內告士打道交界附近)啟用,成為中巴在戰後首條新開辦的巴士路線,來往筲箕灣(愛秩序街)及灣仔碼頭(於杜老誌道路旁泊街),途經英皇道,以輔助2號線,同時設有特別班次來往北角及灣仔碼頭。
1940年代後期,國共內戰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量大陸人民南逃香江。為解決龐大房屋需求,港府遂在1951年於柴灣設立平房區安置新移民。當時柴灣區內道路狹窄,中巴只在1954年8月1日開辦一條無編號路線來往筲箕灣及柴灣[1],柴灣總站位於柴灣道和大潭道交界,居民下車後需步行一段頗長的道路才能返家。1955年6月1日,此路線與該無編號路線合併,由筲箕灣延長至柴灣總站,其後總站位置不敷應用,而再度遷往現時筲箕灣官立中學外。
柴灣徙置區於1957年起陸續落成入伙,中巴在1959年12月開辦8A線,以十二座小型巴士往返柴灣道,以便乘客赴大潭道交界轉乘8號線往返筲箕灣。柴灣道擴闊工程於1961年完成,位於柴灣徙置區17座對面的全新柴灣總站亦於2月8日啟用,即現時柴灣道迴旋處花園靠東位置,此路線總站亦遷往該處,同時取消8A線。
隨後數年,柴灣逐漸發展為工廠區,令乘客量急增。為應付龐大客量,中巴在1960年代分別購入共40部載客量達79人的佳牌阿拉伯五型35呎9吋單層巴士(俗稱「長龍」),成為柴灣區路線8、8A及8B的主力車型。
- 1952年2月5日:往筲箕灣方向奉警務當局諭改行高士威道,不再途經銅鑼灣道;取消國泰酒店、大坑道口、中華游樂會及皇仁書院之東行站,改設站於高士威道近灣景樓及敬記船廠。[2]
- 1959年4月1日:由柴灣及灣仔碼頭開出的尾班車時間分別延遲至00:00及00:30。[3]
- 1961年5月17日:往灣仔碼頭方向繞經伊榮街及邊寧頓街,以配合警方在上述道路實施「單程迂迴制度」。[4]
- 1962年10月16日:灣仔碼頭總站遷至杜老誌道,往柴灣方向改經史釗域道,往灣仔碼頭方向改經高士打道。
- 1964年6月15日:往灣仔碼頭方向恢復途經高士威道,不經銅鑼灣道及摩頓臺,並於高士威道近摩頓台增設分站,以改善交通擠塞的情況。[5]
- 1966年5月1日:往灣仔碼頭方向改經馬師道,以方便車身較長的佳牌阿拉伯五型35呎9吋巴士行走此路線。
- 1968年3月10日:灣仔碼頭遷往灣仔北填海區新碼頭外,新碼頭對開的巴士總站亦隨之而落成,當時菲林明道天橋仍未落成,故須途經總站西面的臨時通道進出。[6]
- 1970年8月24日:改經菲林明道往返灣仔碼頭,以配合橫跨海旁大道的菲林明道行車天橋落成。
柴灣發展,迎向輝煌
如上段所述,自1960年代起,面對柴灣如斯龐大交通需求,中巴先後開辦8A及8B線(即後來的82及83線)分別來往北角碼頭及筲箕灣,以疏導短途乘客。儘管如此,主路線8號當時仍為柴灣唯一來往港島商業區的巴士路線,客量依舊高企,在1975年更全線改派雙層巴士行走。情況直至1970年代中後期,多條柴灣來往市中心的路線(如80及81線)開辦,始稍有改善。
1984年,東區走廊銅鑼灣至太古城段通車,可是當時中巴對開辦特快路線並不熱忱,大部分東區走廊特快路線只於繁忙時間服務,而公共小巴亦不能使用東區走廊,對此路線影響不大。
- 1972年7月1日:中巴重組旗下路線的收費架構,此路線與8A及8B等柴灣區路線,因途經柴灣道「長命斜」,被歸類為「港島斜路路線」,並取消所有分段收費。
- 1976年9月16日:因應興華(二)邨入伙,柴灣區巴士路線進行大型重組,此路線實施以下改動:[7][8][9]
- 1985年5月31日:往柴灣方向不經利眾街,以配合柴灣工廠區的新交通措施。
- 1985年6月22日:柴灣總站遷往新落成的常安街巴士總站。
面對挑戰,逐漸衰落
東區交通網絡在1984年之前並不發達,車輛由柴灣出發需駛經全段柴灣道、筲箕灣道及英皇道前往港島商業區,沿途交通燈位繁多,車程耗時甚久;加上英皇道在早上繁忙時間恆常出現擠塞,由柴灣前往灣仔動輒需要超過一個半小時。1985年5月31日,地鐵港島綫通車後,對東區各巴士路線造成一定打擊。不過此路線不少服務地區遠離地鐵站,因此客量仍有一定保證。
1990年2月1日,東區總站遷往小西灣,由於小西灣較柴灣斜等地區遠離地鐵站,居民只能乘坐此路線,將其客量再推至高峰,更在1995年2月27日起增派空調巴士行走。
當時中巴與城巴之爭,戰場集中於南區及西區;隨著城巴在1996年4月22日開辦途經柴灣斜至北角段東區走廊的8X線,中巴也作出回應,將80線改經東區走廊,走線與8X線相若,以圖爭奪更多乘客;不過,此舉令8號線逐漸轉型為流水線,屬中巴大線之一;1998年,中巴派出23輛雙層巴士,當中8輛為空調巴士,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 1986年12月29日:往灣仔碼頭方向改經康山道,以配合康山一段英皇道的新交通措施。
- 1987年8月17日:因應康山花園及康怡廣場(北)入伙[註 1],往柴灣方向亦改經康山道,不經康山一段英皇道。
- 1992年:往小西灣方向繞經柴灣地鐵站。
- 1993年12月5日:往小西灣方向繞經永泰道、嘉業街及常安街,以配合小西灣的新交通措施。
路線易手,風光不再
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改由新巴營辦。新巴同日另增辦一條途經柴灣中部至銅鑼灣東之間一段東區走廊的特快路線8P,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服務。該路線大受歡迎,一個半月後即迅速提升為全日服務。由於此路線於灣仔碼頭至北角沿線均有更快捷的替代路線來往柴灣及小西灣,因此客量進一步下跌。
2001年,此路線提升為全空調服務。2002年間,新巴更一度將此路線所有派車改為丹尼士飛鏢(20XX)單層巴士[10]。後來回復使用雙層巴士後又縮減班次,令不少流水客轉投部分路段相若、價錢較便宜的2、2A及82等路線。
另外,新巴亦開始提供八達通轉乘優惠,於2000年8月26日增設2A、2X、8及8P線與38及42線的優惠,成為新巴首組同類優惠。[11]
- 2000年1月30日:往小西灣方向改為直行柴灣道新路段,不經永泰道、嘉業街及常安街。[12][13]
- 2001年5月6日:往小西灣方向不停英皇道新光戲院門外,改停華人銀行門外。[14]
- 2001年7月22日:路線延長至小西灣(藍灣半島),以配合藍灣半島落成。[15]
- 2002年11月24日:往小西灣方向於康翠臺後改經祥利街,不經柴灣道及柴灣地鐵站。[16]
- 2002年12月8日:往灣仔碼頭方向取消軒尼詩道興利中心分站,並增設兩個分別位於伊榮街富豪香港酒店對面及軒尼詩道近堅拿道東的巴士站。[17]
變身特快,迎頭趕上
柴灣及小西灣經多年發展,公共交通服務相當成熟,有多條特快路線前往灣仔及中西區,而此路線沿途行經路段又有多條短途區內線覆蓋,彼此資源重疊;城巴於2003年被新巴母公司收購後,兩者化敵為友,開始著手重組互相重疊之路線,節省資源。
行經筲箕灣道、康山道及英皇道超過半個世紀的流水線8號,2006年2月11日大幅修改行車路線,東區總站遷往杏花邨,並取道柴灣斜至興發街一段東區走廊,提供灣仔及銅鑼灣來往柴灣斜及柴灣中部的特快服務,原有路段由新巴增設2A↔81、82線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取代。為配合上述安排,780線取消位於銅鑼灣的巴士站。[18]
- 2006年3月19日:往灣仔碼頭方向繞經樂軒臺至環翠街市一段柴灣道,不經張振興伉儷書院,以擴大服務範圍。[19]
- 2015年5月17日:總站由灣仔碼頭遷往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以配合原總站闢為港鐵沙田至中環綫會展站工地,來回方向改經會議道及鴻興道往返新總站。[20][21]
- 2018年4月30日:增設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22]
- 2022年5月14日:總站由灣仔北遷往新落成的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23][24][25]
- 往灣仔方向取消菲林明道「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站,往杏花邨方向則不停會議道「灣仔碼頭」站。
過往路線資料
此路線之歷年服務時間及班次、收費以及行車路線資料,詳列於本條目之「過往路線資料」子頁面。
服務時間及班次
路線班次資料最後於2022年5月更新,請參考下方連結中的官方路線資料。
|
|
- 此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
收費
路程/登車站 | 收費 |
---|---|
全程收費 | $7.2 |
往會展站方向之分段收費 | |
永興街起 | $4.9 |
往杏花邨方向之分段收費 | |
興發街 | $5.2 |
明華大廈起 | $4.3 |
收費備註 |
---|
|
巴士轉乘優惠
乘客於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於乘搭此路線後轉乘指定路線,或從指定路線轉乘此路線,可獲轉乘優惠,詳情如下:(小童及長者優惠額折半計算)
8號線(杏花邨→會展站)相關轉乘優惠 | |||||
---|---|---|---|---|---|
由8號線(杏花邨開出)轉乘其他路線 | |||||
轉往路線 | 目的地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5B | 香港大球場 | 次程免費 | 希慎廣場→崇光百貨 | 90分鐘 | [26] |
8H | 東華東院 | 香港中央圖書館 | 120分鐘 | [27] | |
8X、19 | 跑馬地 | 阿公岩道 | 60分鐘 | [28][29] | |
15B | 山頂 | 減$1.0 | 香港中央圖書館 | 90分鐘 | [30] |
38、42/42C、77 | 南區 | [31][32] | |||
72、72A、96、592 | 次程$3.4 | 希慎廣場 | [31] | ||
A12 | 機場 | 回贈首程車資 | 興民邨 | 90分鐘 | [33] |
由其他路線轉乘8號線(往會展站) | |||||
轉自路線 | 出發地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679 | 皇后山邨 | 減$3.0 | 香港中央圖書館 | 120分鐘 | 只適用於新界或九龍登車者[34] |
8號線(會展站→杏花邨)相關轉乘優惠 | |||||
---|---|---|---|---|---|
由其他路線轉乘8號線(往杏花邨) | |||||
轉自路線 | 出發地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5B | 香港大球場 | 回贈首程車費 | 怡和街→崇光百貨 | 90分鐘 | [26] |
8X/19/X8 | 跑馬地 | 次程免費 | 阿公岩道 | 150分鐘 | 只適用於黃泥涌道「跑馬地馬場」站或之前登車者[28] |
120分鐘 | 只適用於摩理臣山道「禮頓道」站起登車者[28] | ||||
15B | 山頂 | 減$1.0 | 維多利亞公園 | 90分鐘 | [30] |
38、42/42C、77 | 南區 | [31][32] | |||
72、96、592 | 減$2.4 | 百德新街→崇光百貨 | [31] | ||
72A | 深灣 | 減$2.1 | |||
A12 | 機場 | 次程免費 | 高威閣 | 120分鐘 | [33] |
用車
此路線用車7輛,主要用車為各款長度的雙層巴士,當中一輛配置歐盟六型引擎的Enviro500 MMC Hybrid 12米(5600/TA3523)及新巴城巴車隊中首輛加裝太陽能發電裝置的一輛Enviro500 MMC 12米(5588/TD9438)被安排固定行走此路線。
由於此路線途經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故用車必須達到歐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標準。
用車演變史
8號線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主要使用丹拿珍寶(LF、XF)、利蘭勝利二型(LV)、丹尼士禿鷹(DL、DM)、丹尼士喝采(DS)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2米(ML)行走。
此路線於1995年加入空調巴士行走,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11米(LA)、富豪奧林比安11米(VA)及丹尼士禿鷹11米(DA)為主。
新巴1998年接辦此路線時,仍然以DA、LA和VA(巴士迷稱之為3A黨)為主要用車,並加入少量丹尼士飛鏢(20XX)單層巴士。由於此路線客量欠佳,延至2000年後才加入各款長度的丹尼士三叉戟(10XX-11XX、12XX、14XX、16XX、30XX、33XX、怪獸3601)、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50XX-51XX)和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60XX)。
2010年起,加入Enviro500 11.3米(4000-4039)及其12米版本(5500-5582)。
2014年1月起,加入Enviro500 MMC 11.3米(4040-4091)及其12米版本(5583-5839)。同年11月22日起,新巴安排配置歐盟六型引擎的混合電能及柴油版Enviro500 MMC 12米(5600)於此路線首航及作行車測試,成為新巴首條使用有關車款的路線(駕駛室旁貼有「此車只可行走路線8」貼紙);該車與另一輛同款巴士(5583/TC9833,駕駛室旁貼有「此車只可行走路線8」貼紙)固定行走此路線,以便與5600測試及比較兩者性能,並向政府提交試驗報告,試用期於2017年5月結束。
2015年起,加入富豪B9TL 11.3米(4500-4529)及其12米版本(5200-5224)。
2016年12月29日,此路線獲批准投放12.8米巴士,乃首批四條指定路線(8、8P、82M及82X)的其中之一,但一直無相關車型行走的紀錄。延至2017年3月中,一輛12.8米Enviro500 MMC(6117/UP3964)行走此路線,象徵12.8米巴士正式獲派於此路線服役。
2017年1月起,加入Enviro400 Euro V 10.4米(3800-3859)。同年4月起加入猛獅A95 12.8米(6090),亦寓意所有現役雙層車款均曾行走此路線。
2019年12月27日傍晚,新巴首輛富豪B8L 12米(5230/WN2615)在此路線首航。
2020年6月5日起,新巴安排車隊中首輛加裝太陽能裝置的Enviro500 MMC 12米(5588/TD9438)於此路線作行車測試。
行車路線
往會展站
往會展站方向: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4.0公里,行車時間約為48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7.5公里)
走線 | 途經道路 |
① 常規 |
盛泰道、迴旋處、盛泰道、永泰道、柴灣道、東區走廊、寧富街、利眾街、康民街、康民街巴士總站、康民街、柴灣道、東區走廊、興發街、永興街、英皇道、高士威道、伊榮街、邊寧頓街、怡和街、軒尼詩道及菲林明道 |
---|---|
②* 短途車開往怡和街 |
……、伊榮街、邊寧頓街及怡和街 |
新巴8號線(杏花邨→會展站)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杏花邨 | 杏花邨 | ||
2 | 盛泰道 | 杏花新城(東翼) |
||
3 | 柴灣 | 城巴柴灣車廠 | 近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柴灣校園) | |
4 | 永泰道 | 柴灣工業城 | ||
5 | 柴灣道 | 樂軒臺 | ||
6 | 環翠商場 | |||
7 | 利眾街 | 利眾街 |
||
8 | 康翠臺 | |||
9 | 康民街 | 康民工業中心 | ||
10 | 柴灣道 | 天主教海星堂 | ||
11 | 興民邨 | |||
12 | 山翠苑 | 近東區醫院 | ||
13 | 筲箕灣 | 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 ||
14 | 阿公岩道 | 巴士必停站 | ||
![]() | ||||
15 | 天后 | 永興街 | 永興街 | 分段收費起點 |
16 | 銅鑼灣 | 高士威道 | 香港中央圖書館 | 近維多利亞公園 |
17 | 怡和街 | 怡和街 |
||
18 | 灣仔 | 軒尼詩道 | 北海中心 | |
19 |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 | |||
20 | 灣仔北 | 會展站 |
近灣仔碼頭 |
往杏花邨
往杏花邨方向: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3.5公里,行車時間約為48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6.9公里)
途經:會議道、菲林明道、軒尼詩道、怡和街、高士威道、興發街、東區走廊、柴灣道、康民街、康民街巴士總站、康民街、祥利街、吉勝街、柴灣道、永泰道、翠灣街、順泰道及盛泰道
新巴8號線(會展站→杏花邨)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灣仔北 | 會展站 |
||
2 | 灣仔 | 軒尼詩道 | 史釗域道 | 近駱克道市政大廈 |
3 | 杜老誌道 | 近北海中心 | ||
4 | 銅鑼灣 | 崇光百貨 |
||
5 | 高士威道 | 維多利亞公園 | 近香港中央圖書館 | |
6 | 天后 | 興發街 | 興發街 |
分段收費起點 |
![]() | ||||
7 | 筲箕灣 | 柴灣道 | 明華大廈 | 分段收費起點 |
8 | 阿公岩道 | |||
9 | 柴灣 | 鯉魚門公園 | ||
10 | 大潭道 | |||
11 | 東區醫院 | |||
12 | 高威閣 | |||
13 | 康民街 | 灣景園 | 近柴灣健康院 | |
14 | 康翠臺 | |||
15 | 祥利街 | 祥達中心 | ||
16 | 柴灣工廠邨 |
|||
17 | 柴灣道 | 金源洋樓 | ||
18 | 漁灣邨 | |||
19 | 永泰道 | 翠灣邨 | ||
20 | 順泰道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分校) | 近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柴灣校園) | |
21 | 杏花邨 | 杏花邨 |
使用狀況
8號線曾經是柴灣往來銅鑼灣及灣仔的主要路線。1990年代初期政府發展小西灣後,任何時間都客似雲來,需要以丹尼士禿鷹取代原先的利蘭勝利二型及丹尼士喝采。可是隨著中巴的服務不穩定及脫班問題嚴重,城巴獲准開辦取道東區走廊直達北角兼獲派全新雙層空調巴士行走的8X線與中巴競爭,搶走此路線大量乘客。
1998年9月新巴接辦後,新巴為與城巴8X及780線競爭,又開辦不經北角及柴灣西的特快路線8P,更於10月改為每天服務。加上此路線所途經的路段與多條路線重疊,使其客量一蹶不振,處境甚為尷尬。
不過從2006年初起,此路線改以杏花邨為總站,填補84及88線取消後,杏花邨對外巴士服務的不足,順道解決前者於取消前五年改道後,杏花邨居民無法直接前往柴灣西部的問題。而筲箕灣至炮台山一段則取道東區走廊,成為一條來往柴灣及銅鑼灣的特快巴士路線。現時此路線的客量及班次密度雖遠不及8P線,但能夠填補該路線在杏花邨及柴灣斜[註 2]的服務空隙,繁忙時間客量有所回升。此外,若8P線出現客滿或脫班情況,此路線於漁灣邨一段柴灣道亦可起疏導作用。
由於780線取道更為直接的告士打道直達灣仔北一帶,因此較少乘客選乘此路線由柴灣西部前往灣仔。
根據歷年巴士路線計劃及其他文件中的資料顯示,此路線載客情況如下:
- 1993年2月:每月乘客量為933,376人次。[35]
- 2005年:載客率為70%。[36]
- 2016年底:運輸署在柴灣道「阿公岩道」西行巴士站觀察所得,此路線繁忙時間及非繁忙時段的最高載客率分別約為70%及40%;新巴提供的平均載客率則為50-70%。[37]
- 2017年5月:上午繁忙時間之載客率為18%至58%,下午繁忙時間為25%至80%。[38]
- 2018年9月:大多數班次的載客率不足50%,而上午繁忙時間之載客率為16%至37%,下午繁忙時間為9%至47%。[39]
相關事件
乘客事件
六七暴動
- 1967年7月9日:一輛往柴灣方向的中巴佳牌阿拉伯五型「水翼船」單層巴士(715/AD4572)在北角華豐國貨公司門外遭一群左派暴徒襲擊,暴徒先把馬路中心之交通標誌及修路牌等攔於路中心,把巴士截停,然後在巴士上淋火水,企圖縱火焚燒,幸司機及售票員均及時逃生。[41]
巴士火警
交通意外
- 1971年11月30日:中午十二時五十分左右,一輛往筲箕灣方向的巴士駛至英皇道與健康街交界時,一輛私家車突然掉頭,使尾隨的貨車急速煞車,其後方的貨車收掣不及撞向前方貨車,最後尾隨的巴士亦收掣不及撞向前方貨車,巴士上無人受傷。[44]
- 1979年7月10日:早上十時十八分左右,一輛往灣仔碼頭方向的丹拿珍寶(LF5/BE9031)駛出新廈街時遭一輛貨車撞及,車身損毀嚴重,巴士上6名乘客受傷、一名老婦捲入車底及一名小童被撞傷。[45]
- 1979年7月22日:早上九時許,一輛中巴丹拿珍寶(LF180/BP1055,事發時不載客)在北角碼頭總站因機件失靈,失控撞向候車人龍,5死46傷。[46][47]
- 1981年8月1日:下午六時許,一輛往柴灣方向的丹尼士喝采(DS20/CE3680)駛至英皇道門牌929號,準備由快線切至慢線時,一輛貨車由中線切入,車長為閃避而將巴士扭軚,卻撞向前方貨車,再鏟上行人路撞及一條燈柱,其後再撞向將用作裝修幼兒園的竹棚,竹棚直插入上層車廂。事件中2名乘客受傷。[48][49]
- 1982年8月12日:下午一時四十五分,一輛丹尼士喝采(DS26/CE7513)駛入灣仔碼頭總站車坑時,失控撞向左方石屎簷縫,2人受傷。[50]
- 1999年8月20日:晚上七時許,一輛往灣仔碼頭方向的都城嘉慕威曼都城(ML54/DU3460)在灣仔軒尼詩道撞倒一名懷疑違規橫過馬路的23歲少女,少女頭部重創及口部出血,情況危殆。[51]
- 2000年7月30日:下午二時許,一輛丹尼士飛鏢(2084/HY9275)單層巴士在灣仔碼頭總站失控衝前30米,撞向海港中心商場外的柱躉,車長受輕傷。[52]
- 2005年2月26日:下午五時三十五分,一輛往灣仔碼頭方向的丹尼士三叉戟(1658/JF8209)沿英皇道快線行駛時突然收慢,尾隨一輛行走601線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5095/KU4849)收掣不及,撞向其車尾,兩車共12名乘客及8號線車長受傷。[53]
- 2005年3月31日:下午約二時,一輛往小西灣(藍灣半島)方向的丹尼士三叉戟(3335/JK5715)在永泰道轉入嘉業街時,車上一名使用輪椅停放區的女乘客因沒有扣上安全帶,輪椅翻側並撞毀巴士的落車門玻璃,女子受傷送院。[54]
- 2007年3月19日:中午十二時許,一輛往灣仔碼頭方向的丹尼士三叉戟(3338/JL1768)在北角永興街近英皇道交界路口撞倒一名在附近大廈跳樓自殺的婦人,附近一間獸醫診所的醫生一度替婦人急救,惟送院後證實死亡。[55][56]
- 2012年11月19日:早上十一時許,一名疑患有腦癇症的車長駕駛一輛往灣仔碼頭方向的Enviro500(4026/PD9406)在柴灣道落斜期間,駛至柏架電力站對開時突然暈倒失去知覺,巴士在無人駕駛下俯衝下坡,於阿公岩道交界先與兩輛私家車相撞,再失控撞向對面行車綫一輛行走118線的九巴同款巴士(ATEU32/PY5968)及一輛的士,繼而把的士推上行人路,並把的士夾在兩巴之間。的士上3人全部死亡,另兩輛巴士上共57人受傷[57][58]。有關意外詳情,可參閱「2012年柴灣道新巴失控意外」條目。[59]
盜駕巴士
圖集
註釋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八號綫巴士擬延長至柴灣 開闢羅便臣道新綫利便居民 中華汽車公司去年獲百四萬〉,《華僑日報》,1955年4月24日。
- ↑ 〈巴士改道 今日開始東行不經大坑西行照舊〉,《華僑日報》,1952年2月5日。
- ↑ 〈港島六條巴士線 今夜起延長尾班〉,《大公報》,1959年4月1日。
- ↑ 〈改善銅鑼灣交通 明日開始試行車輛改道辦法 由東至西車改經伊榮街行駛〉,《工商日報》,1961年5月16日。
- ↑ 〈港巴十號八號線 西行車今起改道〉,《大公報》,1964年6月15日。
- ↑ 灣 仔 懷 舊,細 說 從 頭 (1) 附目錄639項《感謝傳媒推介》集體回憶篇,Uwants,第9頁,#130。
- ↑ 〈星期四起服務 柴灣區巴士 增至八條線〉,《星島日報》,1976年9月12日。
- ↑ 〈柴灣增闢巴士新綫 下週四起開始服務增强交通 配合區內新邨落成人口激增〉,《華僑日報》,1976年9月12日。
- ↑ “Bus service for Chaiwan undergoes big change.” Hong Kong Standard, September 12, 1976.
- ↑ [散文故事] 港島區巴士故事[1] - 柴灣大哥大8號,香港巴士論壇。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銅鑼灣巴士轉乘計劃周六實行〉[新聞公報],2000年8月23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共九條柴灣路線改道〉[新聞稿],2000年1月29日。
- ↑ 柴灣(東)道路實施新交通措施,巴士路線改道安排,巴士狂熱。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路線重組北角巴士站〉[新聞稿],2001年5月4日。
- ↑ 小西灣(藍灣半島)巴士總站啟用,巴士路線改道安排,巴士狂熱。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路線694增設分段收費 路線8、84改道措施〉[新聞稿],2002年11月22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路線8、19巴士站位置改動〉[新聞稿],2002年12月6日。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城巴新巴提升港島東巴士服務 六條路線實施新安排〉[新聞稿],2006年2月7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8號線往灣仔方向改經樂軒臺及環翠街市 82號線巴士總站永久遷往小西灣(藍灣半島)〉[新聞稿],2006年3月17日。
-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沙田至中環綫(沙中綫)臨時遷移灣仔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及臨時巴士站安排(2015年5月17日開始實施)〉,2015年5月4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路線2A, 2X, 8, 8P, N8總站遷移〉[乘客通告],2015年5月11日。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城巴擴展實時抵站時間服務至182條路線〉[新聞稿],2018年4月30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灣仔新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用 (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交通通告],2022年5月4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為配合灣仔北臨時公共運輸交匯處遷移的巴士路線更改及巴士站調整〉[交通通告],2022年5月4日。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開辦全新1M號線及301號線終止服務 多條路線的總站遷往會展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新聞稿],2022年5月6日。
- ↑ 26.0 26.1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5B號線巴士轉乘計劃〉。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8H號線巴士轉乘計劃〉。
- ↑ 28.0 28.1 28.2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8X及19號線巴士轉乘計劃〉。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跑馬地巴士轉乘計劃〉。
- ↑ 30.0 30.1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山頂路線巴士轉乘計劃〉。
- ↑ 31.0 31.1 31.2 31.3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港島南區及東區巴士轉乘計劃〉。
- ↑ 32.0 32.1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77號線巴士轉乘計劃〉。
- ↑ 33.0 33.1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城巴機場快線-港島/九龍/新界路線巴士轉乘計劃〉。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皇后山轉乘計劃〉。
- ↑ (1990s) 中巴1993年5月- 廣告收費表及客量數據,hkitalk.net
- ↑ 〈東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2005年2月。
- ↑ 〈東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事務成員會轄下公共交通及道路安全工作小組尚待處理的跟進事項跟進報告〉,東區區議會公共交通及道路安全工作小組文件第29/16號。
- ↑ 〈東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事務成員會轄下公共交通及道路安全工作小組尚待處理的跟進事項跟進報告〉,東區區議會公共交通及道路安全工作小組文件第20/17號。
- ↑ 〈東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事務成員會轄下公共交通及道路安全工作小組尚待處理的跟進事項跟進報告〉,東區區議會公共交通及道路安全工作小組文件第24/18號。
- ↑ 《回到舊香港》,〈阻客辦公〉,第47頁,吳昊著。
- ↑ 〈暴徒昨晚在港島東區搗亂 擲石焚車阻塞交通〉,《華僑日報》,1967年7月10日。
- ↑ 〈巴士機器損毀 司機售票員輕傷〉,《華僑日報》,1971年6月19日。
- ↑ 〈巴士汽缸突爆炸 司機售票員輕傷〉,《工商日報》,1971年6月19日。
- ↑ 〈北角三車連環相撞 巴士搭客飽受虛驚〉,《工商日報》,1971年12月1日。
- ↑ 〈柴灣一宗嚴重車禍 貨車如癲馬亂闖 攔腰撞雙層巴士〉,《工商日報》,1979年7月11日。
- ↑ 當年今日:大嶼山巴士大車禍/北角碼頭巴士車禍(0:27-0:56),YouTube
- ↑ 北角及鰂魚涌懷舊(2)附目錄771項《感謝傳媒推介》集體回憶篇,Uwants
- ↑ 〈巴士為閃避貨車 撞燈柱後撞竹棚 昨晚在北角發生 兩乘客受傷〉,《大公報》,1981年8月2日。
- ↑ 〈8號雙層巴士英皇道失事 撞毀棚架竹枝直插車廂 上層兩名乘客無辜受傷〉,《工商日報》,1981年8月2日。
- ↑ 〈灣仔碼頭雙層巴士撞石屎篷傷兩乘客〉,《大公報》,1982年8月12日。
- ↑ 〈忘形女郎撞大巴吐血昏迷〉,《成報》,1999年8月21日。
- ↑ 〈脫韁「新巴」險鏟入店〉,《星島日報》,2000年7月31日。
- ↑ 〈前車慢駛 後車狂撼 兩雙層巴相撞13人傷〉,《蘋果日報》,2005年2月27日。
- ↑ 〈未扣安全帶 轉彎時出事 女子坐巴士翻輪椅撞穿頭〉,《蘋果日報》,2005年4月1日。
- ↑ 〈跳樓婦撞街燈再撞巴士慘死附近獸醫趕至 指內出血無能為力〉,《蘋果日報》,2007年3月20日。
- ↑ 〈失常婦跳樓壓毀巴士〉,《新報》,2007年3月20日。
- ↑ 〈新巴夾扁的士 3死56傷〉,《東方日報》,2012年11月20日。
- ↑ 〈兩巴夾扁的士 3死57傷〉,《蘋果日報》,2012年11月20日。
- ↑ 〈大車禍新巴司機疑患腦癇〉,《東方日報》,2012年11月26日。
- ↑ 巴士意外篇 (1,第三張相),hkitalk.net
- ↑ 三少年偷中巴撞車逃遁,中華巴士紀念館。(來源不詳)
外部連結
- 城巴新巴官方路線資料:8(往會展站方向)
- 城巴新巴官方路線資料:8(往杏花邨方向)
- 城巴新巴官方路線資料:8(PDF版乳豬紙)(運輸署批准之行車時間表)
- 新巴於8號線改經東區走廊時製作的宣傳海報(2006年2月9日存檔)
- YouTube:城巴新巴港島東巴士服務提昇電視廣告
東區作總站或折返點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以|||||||||||||||||||
---|---|---|---|---|---|---|---|---|---|---|---|---|---|---|---|---|---|---|---|
港島 |
| ||||||||||||||||||
九龍 |
| ||||||||||||||||||
新界東 |
| ||||||||||||||||||
新界西 |
| ||||||||||||||||||
斜體為特定時段服務/非全日路線;→為只設出區服務;←為只設入區服務 註:於2015年12月31日及以前,維多利亞公園及其東面的銅鑼灣位於東區,並於2016年1月1日劃入灣仔區,可參照區議會選區分界圖;($) 去程以沙田區作起點站,回程以大埔區作終點站;(%) 泥涌特別班次起點站為大埔區,其餘班次均為沙田區 |
灣仔區作總站或折返點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以|||||||||||||||||||
---|---|---|---|---|---|---|---|---|---|---|---|---|---|---|---|---|---|---|---|
港島 |
| ||||||||||||||||||
九龍 |
| ||||||||||||||||||
新界東 |
| ||||||||||||||||||
新界西 |
| ||||||||||||||||||
深圳/邊境禁區 | |||||||||||||||||||
斜體為特定時段服務/非全日路線;→為只設出區服務;←為只設入區服務; (&) 回程以金鐘(東)/金鐘站(中西區)作起點站 (@) 去程以金鐘(力寶中心)(中西區)作終點站 ($) 平日早上繁忙時間單向往金鐘(西)(中西區) 註:於2015年12月31日及以前,維多利亞公園及其東面的銅鑼灣位於東區, 並於2016年1月1日劃入灣仔區,可參照區議會選區分界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