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市區巴士路線2號,由新巴營辦,來往嘉亨灣[註 1]及中環(港澳碼頭),途經愛秩序灣、筲箕灣、鰂魚涌、北角、大坑(→)、銅鑼灣、灣仔(告士打道)及金鐘。
2號線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開始服務港島居民,乃史上首條服務北角和筲箕灣的巴士路線;現時則定位為流水線,主要服務往返沿線各區的乘客,起訖點雖與東廊特快路線720相同,兩者服務對象卻差天共地。
目錄
歷史
戰前時期
1920年代,電車是市民往返港島北岸不同地區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其路線橫越堅尼地城至筲箕灣的港島北岸地區。然而,受制於路面情況,銅鑼灣至筲箕灣一段為單軌行駛,因此班次十分疏落,但該段路線的乘客需求很高。[1]
有見及此,香港電車申請開辦一條巴士路線,來往皇家碼頭及太古船塢(西閘),以輔助電車服務,解決電車擠迫的問題。該路線於1929年10月1日投入服務,當時並沒有路線編號,取道皇后大道東、灣仔峽道(後來歸入皇后大道東)、摩理臣山道、禮頓山道及加路連道往返。[2][3]路線後來延長至太古船塢(東閘),又改行駱克道。
中華巴士港島專營權在1933年6月11日生效,接辦了上述無編號路線,並命名為2號線。1935年4月1日起,中巴重整其巴士服務,此路線總站由皇家碼頭遷往油蔴地碼頭。[4]同年增設來往油蔴地碼頭及北角泳場的特別班次,於泳季期間每日提供服務。
此路線於1939年7月1日棄駱克道而改行軒鯉詩道(今譯軒尼詩道)。[5]是項改動原定同年1月1日起實施,[6]然因電車公司反對,中巴在原定生效日期前兩日撤回計劃,[7]最終延至7月才實行。在1939年,此路線全日每十分鐘一班,於泳季期間每日正午至八時之班次更會加強一倍。[5]
二戰期間的1941年12月,此路線因日軍佔領香港而停止服務。香港重光後,此路線並沒有立即重新投入服務,但由於戰時電車太古船塢(西閘)至筲箕灣一段路軌受毀,暫未能在戰後服務。故香港電車與中巴協議,由中巴於1946年6月3日起提供該路段的臨時巴士服務,該服務在同年7月5日配合電車服務恢復而取消。
戰後發展
中巴曾於1947年3月向當局申請復辦2號線,但不獲批准。此路線終在1947年11月重新投入服務,而戰前名為「油蔴地碼頭」的總站亦改稱統一碼頭。[8]1949年11月12日,此路線東區總站由太古船塢(東閘)遷往筲箕灣(愛秩序街近筲箕灣道),與同日開辦的8號線成為首批服務筲箕灣的巴士路線。
隨著港島東部發展,此路線於1951年中增設來往統一碼頭及北角的短途特別班次,並隨即在同年8月1日由10號線取代。1962年6月16日,中區總站由統一碼頭遷往急庇利街。
1963年1月22日早上,中巴首輛雙層巴士派往此路線行走。1968年10月21日更增設來往中環街市及筲箕灣的「特別快車」,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中午及傍晚和星期六早上及中午提供服務,沿途只停少數中途站。1969年9月16日,特別快車取消星期一至五中午服務,更於1970年初正名為「2號線特別快車」,其後於1973年11月1日停止服務,由20線取代。
1982年9月1日,總站由急庇利街遷往港澳碼頭。1985年,筲箕灣總站由愛秩序街路旁遷入南安里旁的大型坑狀巴士總站。
東區的發展一日千里,而道路網亦日漸完善。途經全段英皇道,對來往中西區至銅鑼灣及東區內部的乘客而言,顯得費時失事。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此路線改由新巴營辦。
1996年8月23日,此路線增設空調巴士服務,至2000年提升為全空調服務。
踏入新世紀
除了特快路線加入競爭外,此路線途經港島北岸多條繁忙道路,引致車程甚久,加上與不少路線在不同地區互有重疊;步入新世紀,新巴多次調整此路線在中環至銅鑼灣的行車路線,為沿線乘客提供更直接服務。2001年6月3日,總站由筲箕灣遷至愛秩序灣(愛賢街),往中環方向改經告士打道,不再途經怡和街及軒尼詩道。[9][10]2001年6月24日,往中環方向改經內告士打道,原有位於告士打道灣仔警署外及告士打道分域街交界前的分站取消,改停告士打道柯布連道交界前及告士打道馬來西亞大廈外的巴士站[11]。2003年7月13日,往愛秩序灣方向亦改經駱克道及告士打道,不再途經怡和街。[12]
配合愛秩序灣發展,此路線在2001年6月3日延長至愛賢街,其後再於2002年6月9日將總站由愛賢街遷往愛德街東濤苑對面的臨時巴士總站。[13][14]2006年6月24日,總站再由愛秩序灣遷往西灣河(嘉亨灣)公共運輸交匯處,以配合該總站啟用。[15][16]
歷年路線沿革
- 1939年7月1日:來回程不經軍器廠街、駱克道及波斯富街,改為行經全段軒尼詩道。
- 1940年代末:往統一碼頭方向改經昃臣道、遮打道及會所街,不經美梨道。
- 1949年6月:來回程改經軍器廠街、駱克道及波斯富街,不經軍器廠街與波斯富街之間的軒尼詩道。
- 1952年2月5日:往統一碼頭方向改經銅鑼灣道及摩頓臺。
- 1957年7月1日:來回程再度不經軍器廠街、駱克道及波斯富街,改為行經全段軒尼詩道。
- 1959年4月1日:由筲箕灣及統一碼頭開出的尾班車時間分別延遲至23:56及00:30。[17]
- 1961年5月17日:往統一碼頭方向繞經伊榮街及邊寧頓街,以配合警方在上述道路實施「單程迂迴制度」。[18]
- 1962年3月18日:來回程改經夏慤道、高士打道及分域街往返中環及灣仔,不再途經美梨道及皇后大道東(今金鐘道);往統一碼頭方向於分域街5號門外增設分站。[19][20]
- 1962年6月16日:總站遷往急庇利街。
- 1964年6月15日:往統一碼頭方向改經全段銅鑼灣道,不經摩頓臺,並在法國醫院外增設分站,以改善交通擠塞的情況。[21]
- 1969年9月16日:中環至筲箕灣特別快車往筲箕灣方向加停北角道口及健康東街口;往中環方向加停健康東街口及長康街口。
- 1970年4月27日:2號線特別快車往筲箕灣方向加停修頓球場對面、留仙街口及北角官立小學對面;往中環方向加停民新街口及留仙街口。
- 1971年5月24日:2號線特別快車往筲箕灣方向改經遮打道、美梨道及金鐘道,不經必打街、干諾道中、夏慤道、高士打道及分域街;原設於大會堂外的巴士站取消,由文華酒店站代替。
- 1973年:往筲箕灣方向改經紅棉路及金鐘道,不經高士打道及分域街。
- 1983年11月16日:因應大坑道天橋啟用及鄰近道路改變行車方向,往中環方向改經摩頓臺及高士威道前往伊榮街,不經銅鑼灣道西行。
- 1986年12月29日:往中環(港澳碼頭)方向改經康山道,以配合區內新交通措施。
- 1998年11月22日:往筲箕灣方向不停干諾道中信德中心外的巴士站。[22]
- 2001年5月6日:往筲箕灣方向不停英皇道新光戲院門外,改停華人銀行門外。[23]
- 2001年6月3日:東區總站遷往愛秩序灣(愛蝶灣)(愛賢街路旁);往中環方向改經內告士打道,於杜老誌道返回告士打道、夏慤道及紅棉路天橋,不再途經怡和街、軒尼詩道及金鐘道。[9]
- 2001年6月24日:往中環方向改經全段內告士打道(至分域街止)。[11]
- 2001年10月21日:往愛蝶灣方向改停中環(民吉街)巴士總站。[24]
- 2002年2月:往中環方向加停置地廣場。
- 2002年6月9日:愛秩序灣總站遷往愛秩序灣臨時巴士總站。[13][14]
- 2002年6月21日:往愛秩序灣方向改經中環碼頭,途經民光街、民耀街、港景街及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不再途經民吉街及統一碼頭道。[25][26]
- 2003年7月13日:往愛秩序灣方向改經駱克道及告士打道,不再途經軒尼詩道及怡和街。[12]
- 2004年11月21日:運輸署實施百德新街改道試驗計劃,介乎告士打道與京士頓街之間的一段百德新街由北行改為南行,車輛無法再由京士頓街右轉往百德新街,原有設於京士頓街的巴士站亦相應取消,由告士打道北行近京士頓街之巴士站取代。[27][28]
- 2006年6月24日:東區總站遷往西灣河(嘉亨灣)公共運輸交匯處。[15][16]
- 2006年11月12日:往嘉亨灣方向加停中環(7號碼頭)分站。[29][30]
- 2010年11月22日:往中環方向加停筲箕灣道「西灣河文娛中心」站。[31]
- 2011年4月25日:往中環方向於德輔道中加停「金龍中心」站。
- 2012年6月3日:往中環方向於告士打道不再停靠「杜老誌道」站,改停「史釗域道」站。
- 2018年1月15日:增設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32]
過往路線資料
此路線之歷年服務時間及班次、收費以及行車路線資料,詳列於本條目之「過往路線資料」子頁面。
服務時間及班次
路線班次資料最後於2015年8月更新,請參考下方連結中的官方路線資料。
|
|
詳細開車時間表 | ||||||||||||||||||||||||||||||||||||||||||||||||||||||||||||||||||||||||||||||||||||||||||||||||||
---|---|---|---|---|---|---|---|---|---|---|---|---|---|---|---|---|---|---|---|---|---|---|---|---|---|---|---|---|---|---|---|---|---|---|---|---|---|---|---|---|---|---|---|---|---|---|---|---|---|---|---|---|---|---|---|---|---|---|---|---|---|---|---|---|---|---|---|---|---|---|---|---|---|---|---|---|---|---|---|---|---|---|---|---|---|---|---|---|---|---|---|---|---|---|---|---|---|---|
|
- 此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
收費
路程/登車站 | 收費 |
---|---|
全程收費 | $4.3 |
往嘉亨灣方向之分段收費 | |
太安樓起 | $3.8 |
收費備註 |
---|
八達通轉乘優惠
乘客於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於乘搭此路線後轉乘指定路線,或從指定路線轉乘此路線,可獲轉乘優惠,詳情如下:(小童及長者優惠額折半計算)
2號線(嘉亨灣→中環(港澳碼頭))相關轉乘優惠 | |||||
---|---|---|---|---|---|
由2號線(嘉亨灣開出)轉乘其他路線 | |||||
轉往路線 | 目的地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8X | 跑馬地(下) | 合共$6.2 | 炮台山站 | 90分鐘 | |
19 | 跑馬地(上) | 減$3.0 | |||
38 | 置富花園 | 減$1.0 | 清風街 | ||
42 | 華富(南) | ||||
608 | 九龍城(盛德街) | 回贈首程車資 | 康怡廣場 | ||
A12 | 機場 | 新成街 | |||
由其他路線轉乘2號線(往中環) | |||||
轉自路線 | 出發地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81 | 勵德邨 | 合共$5.3 | 銀幕街→清風街 | 90分鐘 | |
608 | 九龍城(盛德街) | 次程免費 | 健康村 | 120分鐘 | [MAF 1] |
694 | 調景嶺站 | 減$1.5 | 西灣河文娛中心 | 150分鐘 | |
轉乘計劃備註 | |||||
城巴/新巴官方網站: |
2號線(中環(港澳碼頭)→嘉亨灣)相關轉乘優惠 | |||||
---|---|---|---|---|---|
由2號線(中環開出)轉乘其他路線 | |||||
轉往路線 | 目的地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23 | 北角碼頭 | 次程免費 | 金鐘站 | 90分鐘 | |
81 | 勵德邨 | 合共$5.3 | 七海商業中心→炮台山站 | ||
81P | |||||
608 | 九龍城(盛德街) | 回贈首程車資 | 港運城→電照街 | ||
694 | 調景嶺站 | 減$1.5 | 海晏街→西灣河文娛中心 | 150分鐘 | |
由其他路線轉乘2號線(往嘉亨灣) | |||||
轉自路線 | 出發地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8X | 跑馬地(下) | 次程免費 | 維多利亞公園 | 90分鐘 | |
19 | 跑馬地(上) | ||||
608 | 九龍城(盛德街) | 健康村 | 120分鐘 | [GRP 1] | |
A12 | 機場 | 南康街 | |||
轉乘計劃備註 | |||||
城巴/新巴官方網站: |
用車
此路線使用7輛雙層巴士行走[33],主要車款為Enviro500 12米(5518-5582)及MMC 12/12.8米(5583-5599、5601-5839、5844、5846、5848/6100-6209),部分班次改派Enviro400 Euro V 10.4米(3800-3859)及Enviro500/MMC 11.3米(4020-4039/4040-4091)。
由於此路線途經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故用車必須達到歐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標準。
用車演變史
2號線於香港電車年代至中巴接辦初期以佳牌FB型巴士行走。1936年,Thornycroft Cygnet「小天鵝」型巴士陸續投入此路線行駛。
戰後復駛初期,部分倖存的「小天鵝」巴士經復修後繼續服務此路線。1949年延至筲箕灣後,Tilling Stevens K5LA7巴士(白水箱)成為此路線用車,部分戰後復修的丹拿COG5DD型巴士亦曾服務此路線。五十年代中至六十年代初,佳牌亞拉伯UF型(大雞)成為此路線的主要車型。
1962年,丹尼士Loline 3型雙層巴士投入此路線行走,港島區雙層巴士服務由此開始,翌年加入佳牌亞拉伯五型(紅蕃頭)30呎雙層巴士。1977年,改派利蘭泰坦PD型二手巴士行走。1980年,首批丹拿珍寶(LF1-30及樣版車SF1)調入此路線,八十年代中再換入購自倫敦的二手丹拿珍寶(XF)。
中巴專營權結束前,此路線派車11輛,包括6輛丹拿珍寶(LF)及5輛丹尼士喝采(DS)。
新巴接辦初期,非空調派車照舊,空調巴士以丹尼士禿鷹(DA)及丹尼士三叉戟為主。2000年前後,曾經有丹尼士飛鏢(20XX)低地台巴士行走此路線。
2001年7月,新巴安排達到歐盟三型排放標準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5068-5089)行走此路線作宣傳。2009年8月起,所有Enviro500及Enviro500 MMC 11.3米(40XX)均曾於新領牌初期行走此路線作「熱身」。
2016年11月起,新巴安排富豪B9TL 12米(5200-5224)行走此路線。同年12月,落地不久的Enviro400 Euro V 10.4米(3800-3859)亦加入此路線行走。
2018年4月起,正式獲派12.8米巴士行走。
行車路線
往中環(港澳碼頭)
往中環方向: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2.3公里,行車時間約為62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1.9公里)
途經:太安街、愛勤道、愛賢街、愛秩序灣道、東喜道、南安里、南安街、筲箕灣巴士總站、未命名道路、南安里、筲箕灣道、英皇道、康山道、英皇道、銅鑼灣道、摩頓臺、天橋、告士打道、內告士打道、告士打道、夏慤道、紅棉路、天橋、金鐘道、德輔道中、禧利街、干諾道中及港澳碼頭通路
新巴2號線(嘉亨灣→中環(港澳碼頭))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西灣河 | 西灣河(嘉亨灣) | ||
2 | 愛秩序灣 | 愛勤道 | 東旭苑東曉閣 | |
3 | 愛賢街 | 愛蝶灣 | ||
4 | 筲箕灣 | 筲箕灣 |
||
5 | 西灣河 | 筲箕灣道 | 新成街 | |
6 | 海晏街 | |||
7 | 西灣河文娛中心 |
|||
8 | 太祥街 | |||
9 | 康山 | 康山道 | 康怡廣場 |
|
10 | 鰂魚涌 | 英皇道 | 寶峰園 |
|
11 | 鰂魚涌街 | |||
12 | 太古坊 |
|||
13 | 民新街 | |||
14 | 北角 | 模範邨 |
||
15 | 健康村 | |||
16 | 港運城 | |||
17 | 新都城大廈 |
|||
18 | 炮台山 | 長康街 | ||
19 | 炮台山站 |
|||
20 | 天后 | 清風街 | ||
21 | 大坑 | 銅鑼灣道 | 皇仁書院 | |
22 | 中華游樂會 | 近浣紗街 | ||
摩頓台天橋 | ||||
23 | 銅鑼灣 | 告士打道 | 百德新街 | 近世貿中心 |
24 | 景隆街 | |||
25 | 灣仔 | 內告士打道 | 馬師道 | |
26 | 史釗域道 | |||
27 | 柯布連道 | 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
28 | 分域街 | 近香港演藝學院 | ||
29 | 金鐘 | 夏慤道 | 海富中心 |
|
紅棉路天橋 | ||||
30 | 中環 | 德輔道中 | 置地廣場 |
|
31 | 中環街市 | |||
32 | 上環 | 金龍中心 |
||
33 | 中環(港澳碼頭) |
往西灣河(嘉亨灣)
往嘉亨灣方向: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3.5公里,行車時間約為62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3.1公里)
途經:港澳碼頭通路、干諾道中、民光街、民耀街、港景街、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干諾道中、夏慤道、紅棉路支路、金鐘道、軒尼詩道、分域街、駱克道、軍器廠街、軍器廠街天橋、告士打道、維園道、天橋、告士打道、高士威道、英皇道、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南安街、筲箕灣巴士總站、寶文街、望隆街、愛秩序灣道、愛賢街、愛勤道、太安街及太康街
新巴2號線(中環(港澳碼頭)→嘉亨灣)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上環 | 中環(港澳碼頭) |
||
2 | 中環碼頭 | 民光街 | 中區政府碼頭 | |
3 | 中環3號碼頭 | |||
4 | 中環5號碼頭 | |||
5 | 中環(天星碼頭) | |||
6 | 中環 | 民耀街 |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
|
7 | 中環(交易廣場) |
|||
8 | 干諾道中 | 怡和大廈 |
||
9 | 大會堂 | |||
10 | 金鐘 | 金鐘道 | 金鐘站 |
近太古廣場 |
11 | 灣仔 | 駱克道 | 金星大廈 | |
12 | 灣仔北 | 告士打道 | 入境事務大樓 | 近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13 | 銅鑼灣 | 維多利亞公園 | 近皇室堡 | |
14 | 高士威道 | 維多利亞公園 | 近香港中央圖書館 | |
15 | 天后 | 英皇道 | 銀幕街 |
|
16 | 炮台山 | 七海商業中心 |
||
17 | 電廠街 | |||
18 | 北角 | 糖水道 | ||
19 | 琴行街 |
|||
20 | 港運城 | |||
21 | 健康村 | |||
22 | 模範邨 |
|||
23 | 鰂魚涌 | 北角官立小學 |
||
24 | 新威園 | 近太古坊 | ||
25 | 惠安苑 |
|||
26 | 太古城 | 太古城中心 |
近康山花園 | |
27 | 西灣河 | 筲箕灣道 | 太安樓 |
分段收費起點 |
28 | 海晏街 | |||
29 | 愛秩序灣道 | |||
30 | 筲箕灣 | 南康街 | ||
31 | 筲箕灣 |
|||
32 | 愛秩序灣 | 愛賢街 | 愛東商場 | |
33 | 愛勤道 | 東旭苑東曉閣 | ||
34 | 西灣河 | 西灣河(嘉亨灣) |
使用狀況
2號線提供港島北岸中上環至筲箕灣沿線流水服務。由於東區已有多條途經東區走廊特快路線前往灣仔區及中上環,故較少乘客會乘坐全程。至於沿途雖然亦有不少路線相近的流水線選擇,但由於整體需求龐大,加上途經港島多個主要核心商業區域及住宅區,收費亦較港鐵便宜,故繁忙時間客量依然可觀。
根據歷年巴士路線計劃及相關文件中的資料顯示,此路線載客情況如下:
- 1993年2月(中巴):乘客量為565,119人次。[34]
- 2005年:平均載客率為67%。[35]
- 2012年:早上繁忙時段載客率為30-49%(嘉亨灣開出)及17-45%(中環開出),下午繁忙時段載客率為29-32%(嘉亨灣開出)及30-48%(中環開出)。
- 2014年:繁忙時段平均載客率約56%,非繁忙時段平均載客率約34%。[33]
相關事件
交通意外
- 1961年11月15日:早上九時十分,一輛開往筲箕灣的巴士於灣仔軒尼詩道19號門前突然失控,直衝路旁石柱始行停下,車上三名乘客和一名售票員受輕傷。[36]
- 1968年8月9日:早上九時許,一輛往中環方向的中巴在北角英皇道中巴車廠內失控撞傷兩名正在橫過馬路的中巴售票員;同日下午五時許,一輛往筲箕灣方向的中巴佳牌亞拉伯UF型巴士(483×)在鰂魚涌英皇道近芬尼街街口撞斃一名十四歲女童。[37]
- 1969年1月30日:早上七時許,一輛中巴在軒尼詩道灣仔消防局對開新馬路撞傷一名61歲老翁。[38]
- 1977年1月25日:下午二時許,一輛正駛往急庇利街的巴士(AC47×7)駛至干諾道中與會所街交界處時,與一輛隸屬地下鐵路地盤的起重機貨車相撞,起重臂插入巴士上層車廂深達兩尺,幸前排座位並無乘客,無人受傷。[39]
- 1980年8月31日:上午十一時許,一輛往筲箕灣方向的丹拿珍寶(XF11/CD9766)在英皇道近仁孚工業大廈處失控撞向電車纜柱,三名乘客受傷,電車服務亦因電纜掉落而停頓。[40]
- 2004年1月23日:中午十二時許,一輛往愛秩序灣方向的丹尼士三叉戟(3018/HY4596)在英皇道接載一對年老乘客,尋找座位期間,車長因途人突然衝出馬路而剎掣,導致該對年老乘客跌倒受輕傷。[41]
六七暴動
巴士起火
衍生網上事件
- 2014年1月28日:黃昏時分,一輛Enviro500 MMC(4042/SK7383)離開嘉亨灣巴士總站並於燈位前停下,一名男子以其身軀阻擋巴士前進並指示相信是其兒子的同行小童走近,車長未有因而讓他們登車,該男子遂自行按動門掣開門並強行上車指罵車長,過程被網民拍下並上傳至互聯網。[45]
圖集
註釋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讀天涯:香港老照片,第121頁
- ↑ 筲箕灣及西灣河懷舊《附目錄507項/感謝傳媒推介》社區歷史研究 ... ...,Uwants(502#)
- ↑ 〈New Bus Service - Blake Pier to Taikoo Next Month〉,《德臣西報》,1929年9月20日。載筲箕灣及西灣河懷舊《附目錄507項/感謝傳媒推介》社區歷史研究 ... ...,Uwants(521#)
- ↑ China Motor Bus Co., Limited. "Notice." Advertisement. Hong Kong Daily Press, April 1, 1935.
- ↑ 5.0 5.1 〈五號A巴士 下月一日通車〉,《大公報》,1939年6月29日。
- ↑ 〈港巴士明年更改路線〉,《大公報》,1938年12月29日。
- ↑ 〈港巴士中止更改路線〉,《大公報》,1939年1月1日。
- ↑ 筲箕灣及西灣河懷舊《附目錄507項/感謝傳媒推介》社區歷史研究 ... ...,Uwants(517#)
- ↑ 9.0 9.1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路線重組 路線722改為東廊特快循環路線M722 路線2號延長至愛秩序灣並取代路線M21〉[新聞稿],2001年5月31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重整路線第2、M21及722號〉[交通通告]。
- ↑ 11.0 11.1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路線2灣仔改道〉[新聞稿],2001年6月21日。
- ↑ 12.0 12.1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兩線改道路線2改停皇室堡對面 路線19改行禮頓道〉[新聞稿],2003年7月11日。(archive.org存檔)
- ↑ 13.0 13.1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路線2及2X總站遷往愛德街〉[新聞稿],2002年6月7日。
- ↑ 14.0 14.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愛秩序灣的公共交通安排〉[交通通告]。
- ↑ 15.0 15.1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四條路線總站遷往嘉亨灣公共交通總站〉[新聞稿],2006年6月22日。
- ↑ 16.0 16.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西灣河(嘉亨灣)公共交通總站啟用〉[交通通告]。
- ↑ 〈港島六條巴士線 今夜起延長尾班〉,《大公報》,1959年4月1日。
- ↑ 〈改善銅鑼灣交通 明日開始試行車輛改道辦法 由東至西車改經伊榮街行駛〉,《工商日報》,1961年5月16日。
- ↑ 〈二號筲箕灣巴士綫 明日起經夏愨道 在分域街加設新站〉,《工商日報》,1962年3月17日。
- ↑ 〈昨日起二號巴士改行夏愨道 減輕花園道口擠擁〉,《工商日報》,1962年3月19日。
- ↑ 〈港巴十號八號線 西行車今起改道〉,《大公報》,1964年6月15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十二線車站更改紓緩中區交通擠塞〉[新聞稿],1998年11月20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路線重組北角巴士站〉[新聞稿],2001年5月4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路線2、46X、94更改巴士站位置〉[新聞稿],2001年10月19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路線2中環改道 繞經三號及五號碼頭〉[新聞稿],2002年6月20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巴士路線第2、11、12及511號更改行車路線〉[交通通告]。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運輸署將實施百德新街改道試驗計劃〉[新聞公報],2004年11月17日。
- ↑ 〈百德新街北行改南行疏擠塞〉,《蘋果日報》,2004年11月18日。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配合中環渡輪服務遷移 城巴新巴七線實施新安排〉[新聞稿],2006年11月10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渡輪服務由愛丁堡廣場搬遷往中環七號及八號碼頭的交通及運輸安排〉[交通通告],2006年10月10日。
- ↑ 新巴2加站,hkitalk.net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城巴擴展實時抵站時間服務至107條路線〉[新聞稿],2018年1月15日。
- ↑ 33.0 33.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配合西港島線通車的公共交通服務之最新修訂重組計劃〉,附件2,2014年1月。
- ↑ (1990s) 中巴1993年5月- 廣告收費表及客量數據,hkitalk.net。
- ↑ 東區區議會 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2005年2月。
- ↑ 〈港九巴士失事 軒尼詩道撞柱四人受傷〉,《華僑日報》,1961年11月16日。
- ↑ 〈港島兩巴士肇禍 一女童慘死 兩售票員撞暈〉,《大公報》,1968年8月10日。
- ↑ 〈港島兩車禍 薄扶林道翻貨車傷兩人 軒尼詩道巴士輾傷老翁〉,《華僑日報》,1969年1月31日。
- ↑ 〈罕見交通意外 起重機鐵臂戳穿雙層巴士〉,《東方日報》,1977年1月26日。
- ↑ 〈巴士撞毀燈柱 電車大排長龍〉,《華僑日報》,1980年9月1日。
- ↑ 〈老夫妻乘巴士跌傷〉,《蘋果日報》,2004年1月24日。
- ↑ 〈暴徒不法行動 擲石襲擊巴士 車上一售票員受傷〉,《工商日報》,1967年6月27日。
- ↑ 〈二號巴士在筲箕灣 遭暴徒擲石 售票員傷頭〉,《華僑日報》,1967年6月27日。
- ↑ 〈新巴個多月內第三宗冒煙〉,《蘋果日報》,2007年2月1日。
- ↑ 蠻叔攔路霸王硬上巴士,YouTube
外部連結
東區作總站或折返點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以|
---|---|
港島 | <東區區內> 27 • 82 • 82M • 82S • 82X • 85 • 85A • 85P <往來灣仔區> 2A • 2X • 8 • 8H • 8P • 8S← • 8X • 19 • 19P→ • 25A • 81 • 81A • 81P→ • N8 • N8P <往來中西區> 2 • 10 • 18 • 18P • 18X • 23 • 23B • 25 • 88X • 720 • 720A • 720P • 720X→ • 722 • 780 • 780P→ • 788 • 789 • N8X <往來南區> 9 • 14 • 33X← • 38 • 41A • 42 • 42C • 49X→ • 63 • 65 • 77 • 77A→ • 77X← • 99 • 99X← • N72 |
九龍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
斜體為特定時段服務/非全日路線;→為只設出區服務;←為只設入區服務 註:於2015年12月31日及以前,維多利亞公園及其東面的銅鑼灣位於東區, 並於2016年1月1日劃入灣仔區,可參照區議會選區分界圖;($) 去程以沙田區作起點站,回程以大埔區作終點站;(%) 泥涌特別班次起點站為大埔區,其餘班次均為沙田區 |
中西區作總站或折返點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以|
---|---|
港島 | <中西區內> 3A • 12 • 12A • 12M • 13 • 15 • 15C • X15 <往來灣仔區> 1 • 1P← • 5B • 5X • 11 • 15B • 26 • 511← <往來東區> 2 • 10 • 18 • 18P • 18X • 23 • 23B • 25 • 88X • 720 • 720A • 720P • 720X← • 722 • 780 • 780P← • 788 • 789 • N8X <往來南區> 4 • 4X • 6 • 6A • 6X • 7 • 30X • 37A • 37B • 37X • 40M • 40P← • 43M • 47P→ • 66 • 70 • 70A→ • 70P← • 71 • 71P← • 75 • 90 • 90B • 90C← • 91 • 93← • 93A← • 93C← • 94 • 97 • 260 • 590 • 629→ • N90 |
九龍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
註:斜體為特定時段服務/非全日路線;→為只設出區服務;←為只設入區服務;(@)只限去程以中西區為終點站,回程以灣仔區為起點站;(&)只限回程以中西區為起點站,去程以灣仔區為終點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