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半山區巴士路線15,由新巴營辦,來往中環(5號碼頭)[2](早上部份班次以交易廣場為總站)及山頂,途經金鐘、灣仔(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及山頂道,與港島專綫小巴1號線為僅有兩條全日恆常服務山頂一帶的陸上公共交通服務,更是唯一一條每天全日服務整段山頂道及司徒拔道的公共交通服務。
雖然中環及山頂均位於中西區,但因較直接連接兩地的馬己仙峽道禁止重型車輛進入,故此路線需要採取較迂迴的定線,經由灣仔區的司徒拔道上下山,使之成為少數兩端總站均位處同一地區,而中途需途經其他區域並設站的巴士路線。
新巴將此路線包裝為「山頂探索號 Peak Explorer」,將探索者及旅客帶到極具標誌性的太平山頂,俯瞰香港的天際景色。[3][4]
歷史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山頂在久久未有常規巴士服務;只有山頂纜車故障停駛時,巴士公司增設臨時巴士服務,接載受影響乘客往返山頂。1923年2月10日下午10時至2月12日上午7時,香港大酒店公共汽車曾開辦一條無編號,來往香港大酒店及山頂教堂(Peak Church)的臨時巴士路線,以配合山頂纜車停用修理。[5]
- 1960年7月1日:中巴開辦新路線15,來往統一碼頭及山頂,試辦三個月。[6]
- 1966年6月12日至1967年6月3日:山頂道近馬己仙峽道一段馬路被豪雨沖毀,此路線臨時分為上、下兩段行車。[7]
- 1967年12月18日:往山頂方向改經紅棉路,不經美利道。
- 1972年5月:提供雙層巴士服務。
- 1972年9月11日:總站由統一碼頭遷往中環總站。[8]
- 1973年8月12日:往山頂方向繞經愛丁堡廣場。
- 1974年10月7日:因政府停車場是月起增加收費,為吸引私家車主免於駕車往返辦公,此路線於平日早上至傍晚來回程皆繞經僑福道及文輝道。[9]
- 1976年7月18日:往中環總站方向駛至皇后大道中後,不再右轉畢打街而改行域多利皇后街。[10]
- 1982年10月8日:配合中環實施公共交通優先使用道路計劃,往中環方向改經德輔道中,不經皇后大道中。[11]
- 1985年2月1日:中區總站遷往中環(交易廣場)。
- 1988年8月:試行使用單層空調巴士,車型為都城嘉慕威曼都城騎士(CM)。
- 1995年8月16日:加入單層空調巴士行走。
- 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改由新巴接辦。
- 1999年10月10日:往山頂方向不再停靠干諾道中「怡和大廈」站。[12]
- 2000年: 提升為全空調服務。
- 2000年6月22日:延長服務時間,中環尾班車延至00:15;山頂尾班車延至01:00。[13]
- 2005年4月25日:增設與城巴10、789線以及新巴720及M722線(即今722線)之轉乘優惠,以配合城巴515線停止服務。
- 2006年11月12日:因應中環天星碼頭由愛丁堡廣場遷往中環7及8號碼頭:[14][15][16]
- 除每日10:00前之班次,其餘班次延長至中環5號碼頭;
- 不再繞經愛丁堡廣場。
- 2013年8月12日:往山頂方向增設司徒拔道「傲璇」分站。[17]
- 2018年8月31日:增設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18]
- 2019年6月10日:繞經僑福道及文輝道時間縮短至由中環開出星期一至六15:30前及由山頂開出16:00前。[19]
過往路線資料
此路線之歷年服務時間及班次、收費以及行車路線資料,詳列於本條目之「過往路線資料」子頁面。
服務時間及班次
|
|
詳細開車時間表 | |||||||||||||||||||||||||||||||||||||||||||||||||||||||||||||||||||||||||||||||||||||||||||||||||||||||||||||||||||||||||||||||||||||||||||||||||||||||||||||||||||||||||||||||||||||||||||||||||||||||||||||||||||||||||||||||||||||||||||||||||||||||||||||||||||||||||||||||||||||||
---|---|---|---|---|---|---|---|---|---|---|---|---|---|---|---|---|---|---|---|---|---|---|---|---|---|---|---|---|---|---|---|---|---|---|---|---|---|---|---|---|---|---|---|---|---|---|---|---|---|---|---|---|---|---|---|---|---|---|---|---|---|---|---|---|---|---|---|---|---|---|---|---|---|---|---|---|---|---|---|---|---|---|---|---|---|---|---|---|---|---|---|---|---|---|---|---|---|---|---|---|---|---|---|---|---|---|---|---|---|---|---|---|---|---|---|---|---|---|---|---|---|---|---|---|---|---|---|---|---|---|---|---|---|---|---|---|---|---|---|---|---|---|---|---|---|---|---|---|---|---|---|---|---|---|---|---|---|---|---|---|---|---|---|---|---|---|---|---|---|---|---|---|---|---|---|---|---|---|---|---|---|---|---|---|---|---|---|---|---|---|---|---|---|---|---|---|---|---|---|---|---|---|---|---|---|---|---|---|---|---|---|---|---|---|---|---|---|---|---|---|---|---|---|---|---|---|---|---|---|---|---|---|---|---|---|---|---|---|---|---|---|---|---|---|---|---|---|---|---|---|---|---|---|---|---|---|---|---|---|---|---|---|---|---|---|---|---|---|---|---|---|---|---|---|---|---|---|---|---|
|
- 逢星期日、公眾假期和指定節日,會因應需求加密班次。
- 此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
收費
路程/登車站 | 收費 |
---|---|
全程收費 | $11.5 |
來回方向之分段收費請參閱下表 |
收費備註 |
---|
|
巴士轉乘優惠
乘客於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或同一電子支付工具的賬戶於乘搭此路線後轉乘指定路線,或從指定路線轉乘此路線,可獲轉乘優惠,詳情如下:(小童及長者優惠額折半計算)
15線(中環(交易廣場/5號碼頭)→山頂)相關轉乘優惠 | |||||
---|---|---|---|---|---|
由其他路線轉乘15線(往山頂) | |||||
主要對象 | 轉自路線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機場→山頂 | A11 | 減$6.2 | 金鐘站 | 120分鐘 | [20] |
A12 | 香港演藝學院→太古廣場三座 | ||||
北角/銅鑼灣→山頂 | 10 | 回贈首程車資 | 香港華仁書院→聖若瑟小學 | [21] | |
筲箕灣/耀東→山頂 | 720、722 | 海富中心→金鐘站/ 砵典乍街→交易廣場 |
[21] | ||
柴灣→山頂 | 789 | 金鐘(樂禮街)→金鐘站 | |||
淺水灣/赤柱→山頂 | 6(由赤柱開出) | 淺水灣海灘或之後登車:補$5.0 淺水灣前登車往山頂:補$2.0 淺水灣或之後登車往灣仔峽:補$2.0 淺水灣前登車往灣仔峽:次程免費 |
寶雲道→港安醫院 | 只限第一程繳付全費的乘客[21] | |
66(由馬坑邨開出) | 減$1.0 |
15線(山頂→中環(交易廣場/5號碼頭))相關轉乘優惠 | |||||
---|---|---|---|---|---|
由15線(山頂開出)轉乘其他路線 | |||||
主要對象 | 轉往路線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山頂→機場 | A11/A12 | 減$6.2 | 畢打街→砵典乍街 | 90分鐘 | [20] |
山頂→銅鑼灣/北角 | 10 | 次程免費 | 聖若瑟小學→香港華仁書院 | 120分鐘 | 只限皇后大道東之前登上15線的乘客[21] |
山頂→筲箕灣/耀東 | 720、722 | 太古廣場→金鐘站/ 交易廣場→怡和大廈 | |||
山頂→柴灣 | 789 | 太古廣場→金鐘(樂禮街) | |||
山頂→赤柱 | 6(往赤柱) | 灣仔峽起登車:補$3.0 灣仔峽前登車:免費 |
寶雲道→大坑道 | 90分鐘 | 只限第一程繳付全費的乘客[21] |
66(往馬坑邨) | 減$1.0 |
用車
受到司徒拔道及山頂道路面闊度以及加列山道天橋高度限制所影響,此路線現時只使用Enviro400 Euro V 10.4米(3800-3859)雙層巴士行走。
由於此路線駛經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故用車必須達到歐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標準。
用車演變史
由於此路線途經的司徒拔道和山頂道依山勢而建,路面狹窄多彎,加上行走此路線的巴士須穿越橋底高度限制只有4.3米的加列山道天橋(渣甸橋),因渣甸橋於1912年啟用,極具歷史價值;令此路線在用車選擇上向來受到極大限制,都是以車身長度不長於10.7米,高度不高於4.2米的巴士為主。
此路線初期仍使用單層巴士,後獲改裝為雙層的佳牌阿拉伯五型;中巴著手重建該等巴士車身期間,替當中部份裝上特矮版本車身,以便日後派駐此路線,該款巴士車隊編號代碼為LS,其中「L」表示矮車身。
1970年代,中巴訂購了30輛長度30呎的短身利蘭珍寶雙層巴士(車隊編號SF),取其車身矮的特點(車身高4.2米),方便行走此路線的路面。香港第一輛丹拿珍寶(RLX1/AX6001)曾經行走此路線,但是此車的爬山表現並不理想 [22],結果其後便再沒有於此路線出現。
除短珍寶外,33呎長的長陣利蘭珍寶(LF)及利蘭奧林比安(BR)[23]亦曾經服役於此路線。1981年,中巴購入了6輛丹尼士統治者(Dennis Dominator,編號為SD),自此一直是此路線的主力車隊,直至於1997年全數退役為止。
及至空調巴士開始普及,此路線於1995年8月16日增派空調巴士行走。當年中巴車隊的空調雙層巴士均為正常車高,受制於渣甸橋的高度限制,中巴只能派出丹尼士飛鏢單層巴士行走。在中巴專營權結束前,此路線有字軌車7輛,分別為5輛利蘭珍寶(SF)及2輛丹尼士飛鏢(CX)。
新巴接辦此路線初期,因未有雙層空調巴士代替一直沿用之車型,此路線仍然主要依賴30呎珍寶(SF)和丹尼士飛鏢(DC及20XX)行走,而這批珍寶更裝上新巴的新款橙色錢箱,與其他非空調車隊保留原有錢箱的做法迥異。新巴亦在此路線的其中兩部珍寶巴士字軌車髹上此路線的全車身宣傳廣告,其中SF8的廣告為橙色;而SF31的廣告為紫色;兩車的廣告均一直保留,直至退役為止。
新巴有見渣甸橋橋底的高度限制,於1999年購入40輛車身長10.3米,高度只有4.17米的丹尼士三叉戟低地台空調巴士(編號3301L-3340L,後來代表矮車身的L字被刪掉)行走此路線,特別之處是輪椅人士上落位設於中門,與一般低地台巴士設於前門有所不同。這批車投入服務後,新巴才可以把已服役逾20年的SF全面退役;該公司其後在2002年再增購20輛同款巴士(3341-3360,配備歐三引擎)。
受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政策影響,丹尼士三叉戟10.3米雙層巴士(33XX)則被加裝選擇性催化還原器,並達到歐盟四型排放標準,以便駛入低排放區。
2016年,隨着矮車身版的丹尼士三叉戟(33XX)車齡漸高,新巴訂購60輛車身長10.4米,高度只有4.17米的Enviro400 Euro V(38XX),在試路完畢後,當中編號3801、3802及3824於2017年5月5日首次服務此路線,逐漸成為主力用車。
2019年4月,因新巴城巴內部規定專營巴士低排放區之排放要求由歐盟四型提升至歐盟五型,故餘下兩輛丹尼士三叉戟10.3米(3355、3356)需撤離此路線。
行車路線
- 常規班次: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3.5公里,行車時間約為35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23.1公里)
- 由中環(交易廣場)開出之班次: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3.1公里,行車時間約為33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23.8公里)
往山頂
走線 | 途經道路 |
① 常規 |
民光街、民耀街、港景街、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干諾道中、夏慤道、紅棉路支路、金鐘道、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山頂道、僑福道、文輝道、僑福道及山頂道 |
---|---|
②* 每日早上由中環(交易廣場)開出 |
干諾道中、夏慤道、紅棉路支路、…… |
③# 平日下午起及假日全日不經文輝道 |
……、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及山頂道 |
新巴15線(中環→山頂)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 中環碼頭 | 民光街 | 中環5號碼頭 | 每日早上②班次不適用 |
2 @ | 中環(天星碼頭) | |||
3 * | 中環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日早上②班次起點 其餘時段班次亦停站 | |
4 | 中環 | 干諾道中 | 大會堂 | |
5 | 金鐘 | 金鐘道 | 金鐘站 |
近太古廣場 |
6 | 灣仔 | 皇后大道東 | 太古廣場三座 | |
7 | 聯發街 | |||
8 | 廈門街 | 近合和中心 | ||
9 | 尚翹峰 | |||
10 | 聖若瑟小學 | 近鄧肇堅醫院 | ||
11 | 灣仔半山 | 司徒拔道 | 肇輝臺 | |
12 | 司徒拔道休憩處 | |||
13 | 東山臺 | |||
14 | 港安醫院 | |||
15 | 松柏新邨 | |||
16 | 白普理小學 | 近景賢里 | ||
17 | 聶歌信山道 | |||
18 | 白璧 | |||
19 | 傲璇 | |||
20 | 灣仔峽 | 山頂道 | 灣仔峽道 | 分段收費起點 短程分段收費終止 |
21 | 太古大廈 | |||
22 # | 山頂 | 僑福道 | 僑福閣 | 走線③班次不適用 |
23 # | 文輝道 | 樂善美道 | ||
24 # | 文輝道6號 | |||
25 # | 文輝道2號 | |||
26 | 山頂 | 山頂道 | 僑福道 | |
27 | 忌利文道 | |||
28 | 山頂警署 | |||
29 | 加列山道 | |||
30 | 山頂 | 近獅子亭、盧吉道、山頂廣場 | ||
每日10:00前之班次由中環(交易廣場)開出,不停註@車站; 平日15:30之後、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班次均不經註#車站。 |
往中環
走線 | 途經道路 |
① 常規 |
山頂道、僑福道、文輝道、僑福道、山頂道、司徒拔道、皇后大道東、金鐘道、皇后大道中、畢打街、康樂廣場、民耀街及民光街 |
---|---|
②* 每日早上只往中環(交易廣場) |
……、畢打街、康樂廣場及港景街 |
③# 平日下午起及假日全日不經文輝道 |
山頂道、司徒拔道、皇后大道東、…… |
新巴15線(山頂→中環)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山頂 | 山頂 | ||
2 | 山頂道 | 加列山道 | ||
3 | 山頂警署 | |||
4 | 忌利文道 | |||
5 | 僑福道 | |||
6 # | 山頂 | 僑福道 | 僑福閣 | 走線③班次不適用 |
7 # | 文輝道 | 樂善美道 | ||
8 # | 文輝道6號 | |||
9 # | 文輝道2號 | |||
10 | 馬己仙峽 | 山頂道 | 馬己仙峽道 | |
11 | 山頂道30號 | |||
12 | 灣仔峽 | 司徒拔道 | 灣仔峽道 | 分段收費起點 短程分段收費終止 |
13 | 白璧 | |||
14 | 灣仔半山 | 聶歌信山道 | ||
15 | 松柏新邨 | |||
16 | 玫瑰新邨 | |||
17 | 寶雲道 | 分段收費起點 | ||
18 | 紀園 | |||
19 | 東山臺 | |||
20 | 司徒拔道花園 | |||
21 | 肇輝臺 | |||
22 | 灣仔 | 皇后大道東 | 香港華仁書院 | 分段收費起點 近律敦治醫院 |
23 | 胡忠大廈 | 近合和中心 | ||
24 | 聯發街 | |||
25 | 太古廣場三座 | |||
26 | 金鐘 | 金鐘道 | 太古廣場 |
|
27 | 中環 | 中銀大廈 | ||
28 | 畢打街 | 畢打街 |
近置地廣場 | |
* | 中環 | 中環(交易廣場) |
每日早上②班次終站 其餘時段班次不經此站 | |
29 @ | 中環 | 民耀街 |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
每日早上②班次不適用 |
30 @ | 中環碼頭 | 民光街 | 中環5號碼頭 | |
每日09:10前之班次改以中環(交易廣場)為終點站,不停註@車站; 星期一至六16:00之後、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所有班次均不經註#車站。 |
使用狀況
太平山美景聞名中外,吸引不少旅客選用此路線前往觀光。縱使受到走線較直接的港島專綫小巴1號線(取道只准三公噸以下車輛進入的馬己仙峽道)和山頂纜車競爭,但小巴只能覆蓋中環,且載客量有限;纜車則收費高昂,以及其人流過多,甚或出現故障、維修時,旅客都需要改乘此路線,帶動客量上升。
根據歷年巴士路線計劃及其他資料指出,此路線載客情況如下:
相關事件
交通意外
- 1972年8月17日:一輛往統一碼頭方向的佳牌阿拉伯五型單層巴士(AH4015)錯誤駛入花園道,及後沿斜路下斜時因腳制失靈,撞及兩輛停在燈位的的士,之後撞向希爾頓酒店外的欄杆,無人受傷。[25]
- 1981年4月6日:一輛往山頂方向的中巴佳牌阿拉伯五型雙層巴士(LS4/AH4035)在司徒拔道近友邦大廈上斜時,與對面線一輛行走61線巴士相撞,12人受傷。[26]
- 2012年12月7日:一位早更車長原本應駕駛10.3米長的丹尼士三叉戟(3302/JH7156),卻取錯了12米長的同款巴士(3020/HZ1156)行走此路線,並於途經渣甸橋底時削頂。
- 2014年8月12日:一輛往中環方向的丹尼士三叉戟(3304/JJ3203)在司徒拔道落斜,於肇輝臺附近攔腰撞向一輛正於該處掉頭的貨車,將貨車推上花槽,兩車司機受傷送院。[28]
- 2017年4月14日:一輛丹尼士三叉戟(3354/KS5331)於駛離山頂總站時失控撞向的士,6人受傷。[29][30]事後,車長接受訪問時聲稱誤把油門當作煞車掣。[31]
脫班事件
- 1995年9月8日(農曆八月十四日):此路線於當晚20:15後有40%編定班次沒有開出,包括山頂開出的最後兩班車,導致凌晨後有約200名賞月的市民滯留山頂,警方要出動大卡車接載市民下山。一眾乘客翌日早上致電名嘴鄭經翰主持的電台烽煙節目《風波裡的茶杯》投訴,令此路線成為當時的新聞焦點,引起港府有關部門的不滿。其後當時的港督會同行政局首次引用《公共巴士服務條例》第22條作出懲罰,判中巴罰款8,000元。[32][33][34]此次事件,也是1998年2月中巴喪失專營權的導火線之一。
乘客事件
- 2019年3月7日:下午4時許,一名男子與兩名友人在天星碼頭上車,並向車長查詢此路線是否前往山頂。車長回應後,對方再追問是否途經灣仔道。由於其餘乘客正在上車,車長沒有再回答對方的查詢,懷疑有人因此氣忿而出拳毆打、抓傷車長。男子施襲後遭友人拉下車離開,車長隨即報警。[35]
山泥傾瀉
讓乘客得悉改道安排的車頭紙
- 2021年11月5日:下午近兩時,山頂道近甘道爆水管,繼而發生山泥傾瀉。受事故影響,此路線當天一度臨時暫停服務;翌日,此路線恢復服務,但需臨時縮短至灣仔峽道巴士站。[36]有關安排持續至2021年11月19日下午2時維修工程完成為止。[37]
圖集
註釋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每天上午繁忙時間以中環(交易廣場)為總站。
- ↑ 動態巴士站表顯示為「中環碼頭」(Central (Ferry Piers))。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15號線重新包裝為「山頂探索號」〉[新聞稿],2022年1月6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山頂探索號」官方網站〉
- ↑ 〈Temporary Suspension of the Peak Trams〉,《Hong Kong Daily Press》,1923年2月5日。
- ↑ 〈統一碼頭至纜車站 新巴士線下月試行〉,《大公報》,1960年5月26日。
- ↑ 〈行走山頂綫巴士 今恢復直接通車〉,《工商日報》,1967年6月4日。
- ↑ 〈中區新建巴士總站 明晨六時實行啟用〉,《華僑日報》,1972年9月10日。
- ↑ 〈停車場加價後方便私家車客 中巴增兩新綫〉,《華僑日報》,1974年10月6日。
- ↑ “New route to Shek O.”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July 18, 1976.
- ↑ 〈公共交通優先使用道路計劃 港島中區本週實施 多綫巴士改道行駛〉,《華僑日報》,1982年10月4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中環路線遷移巴士站〉[新聞稿],1999年10月9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路線15延長服務時間〉[新聞稿],2000年6月21日。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配合中環渡輪服務遷移 城巴新巴七線實施新安排〉[聯合新聞稿],2006年11月10日。
- ↑ 搬遷中環愛丁堡廣場渡輪服務相關的交通及運輸安排,政府新聞公報,2006年11月10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渡輪服務由愛丁堡廣場搬遷往中環七號及八號碼頭的交通及運輸安排〉[交通通告],2006年10月10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路線15、15B 司徒拔道新巴增巴士站〉[乘客通告],2013年8月8日(存檔)。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為額外11條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服務〉[新聞稿],2018年8月31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路線 15 修改繞經僑福道及文輝道時間〉,[乘客通告],2019年6月6日。
- ↑ 20.0 20.1 城巴機場快線-港島/九龍/新界路線巴士轉乘計劃,新巴/城巴網站。
- ↑ 21.0 21.1 21.2 21.3 21.4 山頂路線巴士轉乘計劃,新巴/城巴網站。
- ↑ 《香港巴士經典系列 丹拿/利蘭珍寶巴士》第22頁,陳自瑜編著,2001年4月。
- ↑ 15線,中華巴士紀念館
- ↑ (1990s) 中巴1993年5月-廣告收費表及客量數據,香港交通.資訊網(hkitalk.net)。
- ↑ 〈山頂綫巴士行錯路 在花園道失事撞欄〉,《工商日報》,1972年8月18日。
- ↑ 〈昨天在司徒拔道急彎處 兩輛雙層巴士相撞 二十男女浴血車廂 其中五人要留醫附近道路一度封閉〉,《大公報》,1981年4月7日。
- ↑ 十二米雙層上山頂?,香港交通.資訊網(hkitalk.net)。
- ↑ 〈貨車U-turn 巴士攔腰硬撼〉,《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4年8月12日。
- ↑ 〈山頂總站新巴失控 攔腰撼爛的士釀6傷〉,《香港01》,2017年4月14日。
- ↑ 〈新巴夾扁的士 6人傷〉,《蘋果日報》,2017年4月15日。
- ↑ 〈肇事新巴車長30年經驗:好簡單,踩錯油門〉,《香港01》,2017年4月14日。
- ↑ 〈港督會同行政局决定向中巴罰款〉,香港政府新聞公報,1996年7月16日。
- ↑ 〈去年迎月山頂線脫班 中巴被「秋算」罰八千〉,中華巴士紀念館轉載(來源不詳)。
- ↑ 〈政府向中巴罰款八千元 (16/7/1996)〉,YouTube
- ↑ 〈【新巴車長遇襲】15號上山頂新巴 車長遭乘客毆打 眼腫無法張開〉,《香港01》,2019年3月7日。
- ↑ 〈上山頂留意|山頂道單線雙程行車 交通擠塞 新巴受影響〉,《香港01》,2021年11月6日。
- ↑ 〈山頂道山泥傾瀉維修工程持續 新巴獲批向城巴租單層巴士應急〉,《am730》,2021年11月11日。
外部連結
中西區作總站或折返點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以|||||||||||||||||||
---|---|---|---|---|---|---|---|---|---|---|---|---|---|---|---|---|---|---|---|
港島 |
| ||||||||||||||||||
九龍 |
| ||||||||||||||||||
新界東 |
| ||||||||||||||||||
新界西 |
| ||||||||||||||||||
註:斜體為特定時段服務/非全日路線;→為只設出區服務;←為只設入區服務;(@)只限去程以中西區為終點站,回程以灣仔區為起點站;(&)只限回程以中西區為起點站,去程以灣仔區為終點站;($)平日早上繁忙時間單向往中西區,其餘時間雙向往返灣仔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