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半山區巴士路線13,由新巴營辦,來往中環(大會堂)及旭龢道(半山區)[1],去程經蘭桂坊、亞畢諾道、堅道、般咸道(港鐵西營盤站)及柏道;回程則途經羅便臣道、衛城道、堅道、上亞厘畢道及花園道下山。
中巴和新巴長年將此路線列作雙向路線,而實際上之運作模式較接近循環線;因編定行車時間緊湊,巴士抵達旭龢道總站後通常會同時上落客,停留片刻後便開車返回大會堂。
目錄
歷史
- 1974年4月16日:中巴開辦13線,來往天星碼頭及旭龢道,以配合政府於半山區實施半山區巴士專綫。旭龢道一帶是專利巴士以往未曾服務的高尚住宅區,有關方面特地安排配備高背座椅並且不設企位的豪華巴士行走此路線,以增強對居民的吸引力。[2]不設企位的限制在不遲於1980年代初撤銷。
- 1988年8月:試行使用單層空調巴士,車型為都城嘉慕威曼都城騎士(CM)。
- 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由新巴接辦。
- 1998年9月14日:提升為全空調服務,中環尾班車時間延長至23:30。[3]
- 1999年10月10日:往旭龢道方向取消干諾道中大會堂外的分站。[4][5]
- 2012年7月22日:為提升班次穩定性[6],往中環方向改經上亞厘畢道、花園道、德輔道中、雪廠街及干諾道中,不再行經亞畢諾道、雲咸街及畢打街(假日仍途經);為此路線開辦38年來首次更改走線。[7]
- 2018年6月25日:增設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8]
過往路線資料
此路線之歷年服務時間及班次、收費以及行車路線資料,詳列於本條目之「過往路線資料」子頁面。
「十三不祥」
早期中巴開辦新線時會根據路線的開辦先後次序編配號碼。中巴於1955年開辦12線後,根據慣例下一條開辦的路線應獲編為13號,但因「十三不祥」而引發中巴高層之間的爭議,將其後開辦的新線編為14線,此後的新路線編號一直跳過13,到1973年已排至25。
最後於1973年,中巴準備開辦來往中環及旭龢道的新線,中巴總監理顏成坤於報章撰文表示不相信「十三不祥」的觀念,親自決定採用「13」作編號。[9]
服務時間及班次
路線班次資料最後於2019年11月更新,請參考下方連結中的官方路線資料。
|
|
詳細開車時間表 | ||||||||||||||||||||||||||||||||||||||||||||||||||||||||||||||||||||||||||||||||||||||||||||||||||||||||||||||||||||||||||||||||||||||||||||||||||||||||||||||||||||||||
---|---|---|---|---|---|---|---|---|---|---|---|---|---|---|---|---|---|---|---|---|---|---|---|---|---|---|---|---|---|---|---|---|---|---|---|---|---|---|---|---|---|---|---|---|---|---|---|---|---|---|---|---|---|---|---|---|---|---|---|---|---|---|---|---|---|---|---|---|---|---|---|---|---|---|---|---|---|---|---|---|---|---|---|---|---|---|---|---|---|---|---|---|---|---|---|---|---|---|---|---|---|---|---|---|---|---|---|---|---|---|---|---|---|---|---|---|---|---|---|---|---|---|---|---|---|---|---|---|---|---|---|---|---|---|---|---|---|---|---|---|---|---|---|---|---|---|---|---|---|---|---|---|---|---|---|---|---|---|---|---|---|---|---|---|---|---|---|---|
|
- 此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查詢服務。
收費
路程/登車站 | 收費 |
---|---|
全程收費 | $5.3 |
往旭龢道方向之分段收費 |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起 | $4.1 |
收費備註 |
---|
用車
現時此路線用車5輛[10],主要用車為比亞迪K9R 11.6米(2051、2052)、山東中文牌沂星SDL6120EVG「華夏神龍」 11.6米(2053、2054)、Enviro200 MMC 10.7米(2501-2505)及青年JNP6120GR 11.6米(2600-2607)單層巴士,間中出現Enviro400 Euro V 10.4米(3800-3859)及Enviro500/MMC 11.3米(4000-4039/4040-4091)雙層巴士。
受到旭龢道及屋蘭士街路面影響,此路線一般只會使用上述車款行走。
用車演變史
此路線開線時,用車以短陣矮車身佳牌阿拉伯五型(LS)為主。直至八十年代改用配置亞歷山大車身的同款巴士(LX)行走。[11]於1991年,因260線改用丹尼士飛鏢(DC)行走,被騰出的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豪華巴士(MC),其中5輛改為行走此路線,而利蘭勝利二型(LV)亦間中行走此路線。
於中巴專營權結束時,此路線之5輛字軌車分別為MC2、MC3、MC5、MC7及MC10。
由於當時大部分往來中環至半山區的電梯線(如3[12]、12及12M)的專營權已被城巴取得,此路線因而成為新巴唯一服務半山區西部的電梯線,深受該公司器重,成為新巴第一項服務提升的主角,於新巴入主港島路線後13天(1998年9月13日)改為全空調服務,派出丹尼士飛鏢(DC以及當時剛落地的20XX)單層巴士行走。服務提升後,客量不斷增加,新巴便換入丹尼士三叉戟10.3米(33XX,間中出現10.6米版本16XX)雙層巴士,成為此路線的主力車隊。
2016年,因丹尼士飛鏢(20XX)和丹尼士三叉戟(16XX、33XX)年事已高行將退役,新巴加入青年JNP6120GR 11.6米(260X)及Enviro400 Euro V 10.4米(38XX)行走。2017年更加入歐盟六型排放的Enviro200 MMC 10.7米(2501-2505)。
2018年,此路線獲准使用11米巴士行走。[13]
2019年5月25日起,此路線加入原行走78、81線的比亞迪K9R 11.6米(2051、2052)及山東中文牌沂星SDL6120EVG「華夏神龍」 11.6米(2053、2054)電動巴士行走。
行車路線
往旭龢道(半山區)
往旭龢道方向:全程行車里數約為5.3公里,行車時間約為27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1.8公里)
途經:愛丁堡廣場、干諾道中、夏慤道、紅棉路、皇后大道中、德己立街、威靈頓街、擺花街、荷李活道、亞畢諾道、堅道、般咸道、柏道、列堤頓道、屋蘭士街及旭龢道
新巴13線(中環(大會堂)→旭龢道(半山區))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中環 | 中環(大會堂) | ||
2 | 皇后大道中 | 滙豐總行大廈 | ||
3 | 德己立街 | 蘭桂坊 | ||
4 | 擺花街 | 擺花街 | ||
5 | 荷李活道 | 大館 | ||
6 | 亞畢諾道 | 中央廣場 | ||
7 | 半山區 | 堅道 | 明愛中心 | |
8 | 孫中山紀念館 | |||
9 | 樓梯街 | 近香港醫學博物館 | ||
10 | 西摩道 | |||
11 | 般咸道 | 豫苑 | 近戴麟趾康復中心 | |
12 | 東邊街 |
|||
13 | 柏道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分段收費起點 | |
14 | 豫苑 | |||
15 | 列堤頓道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
16 | 屋蘭士街 | 威都閣 | ||
17 | 旭龢道 | 嘉賢大廈 | 近雅翠園 | |
18 | 克頓道 | 只供落客 | ||
19 | 旭龢道 |
往中環(大會堂)
往中環方向:全程行車里數約為3.7公里,行車時間約為21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0.6公里)
走線 | 途經道路 |
① 常規 |
旭龢道、屋蘭士街、列堤頓道、柏道、羅便臣道、衛城道、西摩道、衛城道、堅道、上亞厘畢道、花園道、皇后大道中、德輔道中、雪廠街、干諾道中、迴圈、干諾道中及愛丁堡廣場 |
---|---|
②* 假日不經雪廠街 |
……、花園道、皇后大道中、畢打街、干諾道中及愛丁堡廣場 |
新巴13線(旭龢道(半山區)→中環(大會堂))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半山區 | 旭龢道 | 旭龢道 | |
2 | 嘉賢大廈 | |||
3 | 屋蘭士街 | 威都閣 | ||
4 | 列堤頓道 |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 ||
5 | 羅便臣道 | 英華女學校 | ||
6 | 蔚巒閣 | |||
7 | 衛城道 | 美麗閣 | ||
8 | 活倫台 | 巴士必停站 | ||
9 | 堅道 | 明愛中心 | ||
10 | 上亞厘畢道 | 香港禮賓府 | ||
11 | 中環 | 花園道 | 聖約翰座堂 | |
12 @ | 中環 | 雪廠街 | 歷山大廈 |
行駛走線①之班次適用 |
* | 中環 | 畢打街 | 畢打街 |
行駛走線②之班次適用 近置地廣場 |
13 | 中環 | 干諾道中 | 怡和大廈 |
|
14 | 中環(大會堂) |
使用狀況
中環天星碼頭於2006年遷離愛丁堡廣場,此路線卻沒有隨之延長至新中環碼頭,因而損失大量渡輪轉乘客;再加上上山方向有12(2013年7月14日前為23A線)、12M及40M線同時提供類似服務,因此客量不算太高,主要靠旭龢道一帶客源支持。
根據歷年相關文件中的資料顯示,此路線客量數據如下:
- 1993年2月(中巴):每月乘客量為154,865人次。[14]
- 2014年:繁忙時段平均載客率為62%;非繁忙時段平均載客率則為30%。[15]。
- 2015年:在港鐵西港島綫通車前,最繁忙半小時平均載客率為58%;而通車後則為55%,乘客量錄得下跌。[16]
- 2018年:最繁忙一小時內的載客率為51%。[10]
有區議員建議此路線延長至中環(林士街)或中環(港澳碼頭),以彌補3B線取消後半山區往返上環商業區的空缺,同時擴大於中環區的服務範圍。[17]有關建議最終被採納,並於2018-2019年度巴士路線計劃中被建議延長至中環(林士街)及加密班次。然而,該建議涉及削減12與12M線之班次,區議員對此舉尤為反對,至今重組方案仍未能成事。
相關事件
- 1992年:一輛中巴都城嘉慕威曼都城(MC4/BU2257)行走此路線時懷疑制動系統失靈,於半山衞城道落山時失事,向右鏟上行人路,把一名外籍音樂人夾在車頭與甘棠第(現址為孫中山紀念館)的石牆之間,最後傷重不治。該車修復後套用丹尼士禿鷹型的散熱網。[18]
- 2012年11月17日:一輛往中環方向的丹尼士飛鏢(2089/HZ1379)在中環雪廠街及德輔道中交界與一輛新巴111線的Enviro500(4033/PE5963)迎頭相撞,兩人受傷。[19][20]
圖集
相關條目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動態巴士站表顯示為「旭龢道」(Kotewall Road)。
- ↑ Leung, Y.M.,《Public Transport C.M.B. Route Studies - Inventory & Characteristics - Route No. 13》(香港:香港政府工務局交通運輸調查部,1974年7月)。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提高路線十三號的服務水平〉[新聞稿],1998年9月12日。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中環路線遷移巴士站〉[新聞稿],1999年10月9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中環巴士站重組〉[新聞公報],1999年10月8日。
- ↑ 〈新巴第13號路線改道諮詢〉,中西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編號C10/2012。
- ↑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13號線改道安排〉[新聞稿],2012年7月20日。
- ↑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擴展實時抵站時間服務至更多路線〉[新聞稿],2018年6月25日。
- ↑ 《二十世紀港島區巴士路線發展史》,容偉釗。
- ↑ 10.0 10.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2018-2019年度中西區巴士路線計劃〉,附件1,2017年12月。
- ↑ 當時用車為LX299-307,詳見:#92,中記離開巴士業務十五周年,歡迎「親中派」一齊黎懷緬一番,香港討論區。
- ↑ 於城巴接手時改組為3B線,直至2015年5月17日取消。
- ↑ 新巴13解禁,hkitalk.net。
- ↑ (1990s) 中巴1993年5月- 廣告收費表及客量數據,hkitalk.net。
- ↑ 〈配合西港島線通車的公共交通服務之最新修訂重組計劃〉,附件5,2014年1月。
- ↑ 〈配合西港島線通車的公共交通服務之最新修訂重組計劃〉,2015年1月。
- ↑ 〈中西區區議會第三次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之動議、修訂動議及再修訂動議〉,2016年4月7日。
- ↑ 相關圖片,中華巴士紀念館。
- ↑ 〈新巴中環迎頭相撞〉,《蘋果日報》,2012年11月17日。
- ↑ 新記111同13喺中環互炒,hkitalk.net。
外部連結
中西區作總站或折返點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以|
---|---|
港島 | <中西區內> 3A • 12 • 12A • 12M • 13 • 15 • 15C • X15 <往來灣仔區> 1 • 1P← • 5B • 5X • 11 • 15B • 26 • 511← <往來東區> 2 • 10 • 18 • 18P • 18X • 23 • 23B • 25 • 88X • 720 • 720A • 720P • 720X← • 722 • 780 • 780P← • 788 • 789 • N8X <往來南區> 4 • 4X • 6 • 6A • 6X • 7 • 30X • 37A • 37B • 37X • 40M • 40P← • 43M • 47P→ • 66 • 70 • 70A→ • 70P← • 71 • 71P← • 75 • 90 • 90B • 90C← • 91 • 93← • 93A← • 93C← • 94 • 97 • 260 • 590 • 629→ • N90 |
九龍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
註:斜體為特定時段服務/非全日路線;→為只設出區服務;←為只設入區服務;(@)只限去程以中西區為終點站,回程以灣仔區為起點站;(&)只限回程以中西區為起點站,去程以灣仔區為終點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