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Advertisement

攸潭美Yau Tam Mei),原稱「攸潭尾」,是「牛潭尾」一部份,位於新界元朗區新田東南部,屬非原居民村落。[1]

竹攸路、東區未命名道路及牛潭尾路三路合併為一半環形道路,呈倒「C」狀,沿途以逆時針方向以1-20號路牌顯示村落名稱,起於清攸路路口,訖於潭尾軍營路口綠攸居外。新界專綫小巴38線行經1-5號路牌(即竹攸路上的所有路牌),而新界專綫小巴37線常規班次行經16-20號路牌(即牛潭尾路上的所有路牌),其中37線躉頭特別班次行經10-20號路牌。6-9號路牌一段道路十分狹窄,且人煙稀少,兩旁以農田或已荒廢房屋為主,沒有公共交通途經。

位於牛潭尾,或以「牛潭尾」、「攸潭尾」或「攸潭美」為名的車站如下:

歷史[]

牛潭尾位於元朗東北部,包括牛潭尾村、圍仔村、上下竹園村、新圍村等多條村落。當中牛潭尾村佔地最廣,又名攸潭美村[2][3],自1905年已有鄉民聚居,一直是非原居民村落,不少村民靠農牧業養活一家人。

後來村內人口漸多,有村民於1931年捐出一幅地興建學校;題字時,眾人嫌村名牛潭尾不夠優雅,於是「牛」作「攸」、「尾」易「美」,定名「攸潭美鄉立小學」,亦是攸潭美村名字的典故。村校發展與村落平行並依,戰亂期間人口激增,到了1961年,學校收生漸多,原校舍不勝負荷,需要擴建,根據校門前石牌匾紀錄︰「學校接受教育局資助成為政府津貼小學『攸潭美公立學校』,學校用地本為村民私人用地,但當時政府以欠交差餉為由,收為官地。」

到八十年代,專綫小巴站來到村口門前,專綫小巴3738線先後於1984年與1986年投入服務,接載村民直達元朗市。愈來愈多村民選擇到市區升學就業,學校發展漸走下坡,至2006年因為收生不足而被殺校,校舍自此荒廢至今。[4]

現時村內有二百戶,約有廿戶仍耕種養魚,攸美河及一條車路貫穿牛潭尾村東區、中區、西區及南區四大區域。村內設施種類繁多,潭美幼稚園、牛潭尾濾水廠[5]、潭尾軍營等亦設於此。近年大型發展商在區內興建多個私人屋苑,其中新鴻基地產物業「葡萄園」在攸潭美新村對面。[6]

經歷七十年代興建錦綉花園、八十年代建造牛潭尾濾水廠,卻逃不過後來高鐵工程帶來的山崩地裂。自2010年高鐵工程動工,於牛潭尾建通風樓及鑽挖隧道開始,一眾攸潭美村村民,八年來不斷為村內乾枯的水井、裂痕處處的居所與各部門周旋,但港鐵敷衍卸責,受影響村民統統無功而還、飽受困擾。

攸潭美村在政府《2030+》發展宏圖上,早已被圈入新界北發展研究範圍內。根據《鐵路發展策略2014》,北環綫將於2018至2023年上馬,計劃中包括牛潭尾站。隨藉鐵路到來,綠色一片村落難逃被夷平的厄運,牛潭尾的風光可能在數年內消失。

結構[]

攸潭美村分成東區、中區、南區及西區,有河道分隔,中區及東區位於河道以北,南區及西區則位於河道以南。

東區及中區以牛潭尾路為主要道路,圍仔村、葡萄園及潭尾軍營的路段是雙程路;到軍營開始是單程路,村公所位於中區(6號)。

西區以竹攸路為主要道路,連接上竹園,在牛潭尾濾水廠支路分岔路開始是單程路,何生農場舊址總站位於西區(3號)。

圖集[]

牛潭尾路(16-20號路牌)[]

竹攸路(1-5號路牌)[]

其他(6-15號路牌)[]

相關條目[]

Erthk-small
香港鐵路大典條目
Erthk-small
香港鐵路大典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Disambig
為方便引用及查詢,以下的重定向頁均會指向本頁:

牛潭尾攸潭尾牛潭尾路竹攸路
Disambig
這是一個巴士站消歧義頁——使用同樣巴士站名稱條目列表。
如果您是通過某個內部鏈接而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將該內部鏈接指向正確的主條目中。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