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註冊
Advertisement
LamTin-HongYatCourt-3385

專綫小巴站牌並無統一設計,部分由營辦商自行製作,或由廣告商代製,所提供的資訊亦因路線而異

小巴站Minibus Stop),亦稱為小巴上落客點Minibus Pick-up and Drop-off Point),是專綫小巴公共小巴路線供乘客登車及下車的地方。

由於法例容許小巴在大部份不屬俗稱「禁區」的限制區路段上落客,加上小巴營辦商眾多,當局又無統一規管,因此小巴站的設立及管理遠較巴士站混亂。

位置[]

一般而言小巴站多數設於限制區外,或者換句話說在限制區外均可上落客。有部份小巴站設於限制區內,大部份為經由運輸處許可的專綫小巴中途站,公共小巴亦有在限制區生效時段以外設於有關路段設站,或由運輸署安排於限制區劃設缺口讓小巴上落客。小巴站的設立是為方便乘客上落,因此絕大部份小巴站均就近建築物及設施,常見例子有屋苑、工商大廈、商場及港鐵車站等。小巴站的設立及位置通常依據乘客及小巴司機的習慣及意願,亦有不少小巴站與巴士站毗鄰。

相對公共小巴路線,由於專綫小巴路線的營運受運輸署規管,因此專綫小巴路線的車站又較有系統。1987年6月5日起,政府試行在限制區內設置專綫小巴停車處,於港島、九龍和新界各區分別設置10個試點,大部分位於繁忙區域之限制區,為期三個月。[1]今天在長康邨康富樓南洋酒店等地仍可看到該批站牌,但已日久失修,小巴亦未必依從站牌停車。由官方設立站牌的措施未有大幅擴展,隨後的做法仍然維持由運輸署根據服務詳情表的核准上落客地點,向營辦商簽發限制區許可證,再由營辦商自行豎立站牌。

設施[]

站牌[]

Scheduled Service (GMB) stand sign 201705

由運輸署設立的專綫小巴車站標誌

Hip Wo Street MT-1

小巴上落客點對開路面,漆上黃白相間的框線

SAUMAUPINGROAD01

小巴上落客點對開路面,漆上「衹准公共小巴上落客」字樣

此章節的主條目是站牌

並非所有小巴站都有設立站牌。站牌由小巴營辦商自行設立,上面通常列有小巴路線的途經地點、班次、收費以至留座服務資訊以及熱線等資料。近年有公司專為小巴營辦商製作站牌,更代為製作路線圖張貼其上。

運輸署在部份小巴上落客點豎立路標,並在路面漆上黃白相間的框線或「衹准公共小巴上落客」字樣,以標示小巴站的位置。

候車亭[]

此章節的主條目是巴士站上蓋

現時只有部份小巴站設有候車亭,大部份由路政署、區議會、民政事務總署等機構興建及管理。

小巴營辦商亦可向運輸署提出加設小巴站上蓋的申請,獲批准後才能興建;營辦商須負擔小巴站的興建及維修開支。

站長室[]

此章節的主條目是站長室

部分小巴總站設有站長室。

命名[]

一般來說,大部份小巴站沒有官方站名。部份營辦商為旗下路線的小巴站命名,並編製路線圖張貼在站牌上,極少數小巴上落客點甚至有運輸署的官方名稱。在日常車務運作上,這些站名與一般乘客對小巴站的稱呼或會截然不同。基於小巴路線主要採用「揚聲下車」制度,因而小巴站的通用名稱遠比官方名稱來得重要。

小巴站通用名稱與其位置一樣,亦是依據乘客及小巴司機的習慣及意願,因此不同人甚至不同路線對同一個小巴站的通用名稱亦會有不同。不過,小巴站的通用名稱亦非全無規律可循,絕大部份與周邊建築物、設施、商舗,以及地方名稱有關,常見例子有油站巴士站巴士總站港鐵車站(地鐵站、火車站、馬/西鐵站、輕鐵站)、屋苑、工商大廈、政府合署警署消防局郵(政)局(游)泳池體育館大會堂公園、球場、(停)車場、市政大廈、街市、商場(廣場、中心等)、餐廳(如麥當勞、美心)、便利店(如七.十一、OK)、戲院(如寶聲戲院銀都戲院)、百貨公司(如大丸、千色店、吉之島)等。當中不乏多年前不復存在或結束營業的建築物和商舗(如八佰伴有骨氣)。

除地方名稱外,其他小巴站名稱一般都不是上述建築物、設施或商舗的整個名稱。商場及港鐵車站外的小巴站,一般以建築物/設施的類別、性質作為站名,例如「西營盤郵政局」的「郵局」、或「水街公廁」的「公廁」。相反,住宅、屋苑、工商大廈等建築物,以及餐廳、便利店、戲院、百貨公司等商舗,皆建築物/商舗專有名稱,如「高怡邨」的「高怡」或「寶聲戲院」的「寶聲」)作為通稱。部份服務私人住宅區的小巴路線,乘客更利用門牌號碼描述落車位置,如以「95號」代表羅便臣道95號的殷樺花園。

兩鐵合併後,港鐵車站附近的小巴站,並無跟隨九巴統一相關巴士站名稱的做法,乘客及小巴司機大多依照鐵路系統合併前的車站名稱描述有關小巴站。由於合併後的港鐵直接繼承自前地鐵,部份乘客甚至將前九廣鐵路的車站改稱「地鐵站」[2],造成趣怪現象。

另外一種特別通稱,以小巴目前所在位置取名,最常見例子包括「轉彎」、「街口/路口」、燈位、斑馬綫、橋底等。

「揚聲下車」制度[]

由於小巴一般並沒有安裝落車鐘等設備,加上小巴幾乎是隨時可以上落客,故此乘客如需下車,需於到站前通知司機。乘客一般會以「(小巴站通稱)有落(,唔該!)」通知司機,而司機則舉手回應(部分不舉手的或以「好」或「收到」等回應)以示知悉。此制度造就了小巴站的通用名稱,亦成為香港小巴的文化以及特色之一。

近年為方便非粵語使用者及語言障礙人士,部份小巴營辦商開始在旗下車隊安裝落車鐘,不過由於小巴沒有固定站位,落車鐘容易產生誤會,因此不及「揚聲下車」制度方便。

非粵語使用者[]

香港居民普遍使用粵語作為日常生活交際語言,「揚聲下車」制度亦以粵語作為基準。如遇非粵語使用者(主要是外傭及新移民)需下車,除以簡單粵語如「下一站有落」或逕以「有落」通知司機外,他們亦會以簡單英語如「Stop please!」(意指「唔該停車!」)「Next stop, please!」(意指「下一站有落,唔該!」)或「Bus stop, please!」(此處「bus stop」泛指巴士站及小巴站)通知司機。由於部份小巴司機不諳外語,非粵語使用者可能需要由其他乘客協助翻譯其意思並向司機轉達,甚或向司機展示事先託他人寫上下車地點中文名稱的紙張,要求司機於到達目的地時通知他們下車。

至於外地遊客由於言語不通,亦較難取得及暸解香港小巴的路線資料及運作制度,因此較少乘坐。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1. 〈專線小巴站試驗計劃即將推行〉,香港政府新聞公報,1987-06-02
  2. 例如新界專綫小巴803K線 的電牌目的地顯示大圍站為「大圍地鐵站」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