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營巴士低排放區(Franchised Bus Low Emission Zones),是環境保護署為改善路邊空氣質素與保障公眾健康,在銅鑼灣怡和街、中環德輔道中及旺角彌敦道與荔枝角道交界設立的柴油引擎巴士「低排放區」。由2015年12月31日起,專營巴士公司只可以調派符合歐盟四型或以上廢氣排放標準的巴士,或已加裝選擇性催化還原器和柴油粒子過濾器的歐盟二型及三型巴士行走駛經有關路段的路線[1]。
隨著專營巴士車隊中的歐盟五型及六型巴士數目日漸增加,政府2018年與巴士公司商討收緊低排放區的要求,以期巴士公司盡快調派歐五或以上巴士行走低排放區。結果城巴及新巴由2019年4月起採取新的派車指引,符合歐盟五型或以上廢氣排放標準的巴士或純電動巴士方可駛入低排放區;而政府規定由2019年12月31日起,專營巴士公司只可以調派符合歐盟五型或以上廢氣排放標準的巴士、純電動巴士或氫能巴士行走駛經有關路段的路線[2]。
背景[]
過去數年,各間專營巴士公司持續地採取以下各項措施,減少巴士廢氣排放,以助改善環境:[3]
- 由2001年2月1日起,全港專營巴士公司所有巴士都已轉用超低含硫量柴油;
- 所有在歐盟標準生效前製造的巴士,均安裝了可減低粒子排放的柴油催化器;
- 全數歐盟一型巴士須於2004年之前,加裝柴油催化器或連續還原粒子過濾器。連續還原粒子過濾器能有效減少懸浮粒子、碳氫化合物及一氧化碳高達80%至90%左右;
- 全數歐二及歐三巴士加裝連續還原粒子過濾器;
- 自2003年起,政府在新專營權中加入一項規定,要求巴士公司購置的新巴士必須採用最新環保技術;
- 與運輸署研究透過取消、合併、縮短巴士路線和調整班次等,從而減少尤其是在繁忙道路行走的巴士班次,以及重組巴士站;
- 當局在遴選巴士營辦商經營新巴士服務時,巴士公司採用及推動環保措施,包括可減少廢氣排放的巴士設計,列為評審準則之一。
調派環保巴士行走繁忙交通走廊[]
據統計,專營巴士所排放的懸浮粒子和氧化氮,分別佔市區所有機動車輛排放量8.5%和18.3%。減少專營巴士的排放,可降低部分地區路邊懸浮粒子和氧化氮的濃度,減輕行人和地面店舖所受的滋擾。
有見及此,政府規定由2002年1月起,巴士公司只可調派歐盟二型或符合更高標準的巴士行走怡和街、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及彌敦道。這些道路位處主要商業中心,並且有大量行人的繁忙交通走廊。[4]
截至2009年12月,所有行駛怡和街、92%或以上行走軒尼詩道和彌敦道,以及83%或以上行走金鐘道和德輔道中的巴士已符合歐盟二型或更高的廢氣排放標準。[5]
根據環保署2010年3月底資料,九巴、城巴及新巴車隊中約70%巴士符合歐盟二型或以上的廢氣排放標準[6]。在政府鼓勵下,所有行走怡和街、92%行走軒尼詩道、93%行走彌敦道、84%行走金鐘道以及89%行走德輔道中的專營巴士,均為歐盟二型或以上型號。
低排放區的誕生[]
可行性研究[]
政府推行上述措施後,在2006年,專營巴士排放高達約2120噸氮氧化物、100噸可吸入懸浮粒子、100噸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350噸一氧化碳。有鑑於專營巴士車隊中仍有約三分之一屬歐盟前期或歐盟一型,政府2008年開始研究在本港設立禁止有關巴士在區內行走的「低排放區」的可行性,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可否在一個地方或多個繁忙的交通幹道設立低排放區,限制廢氣排放量較多的巴士進入,以評估對改善路邊空氣質素的實際成效。
基於油尖旺區、銅鑼灣或其他繁忙地區是很多市民需要出入往返的區域,亦是專營巴士主要服務範圍。在研究限制較舊型號巴士進入這些地區時,各專營巴士公司現有車隊數目、型號分佈、更換舊巴士時間表及其他營運需要等均是相關考慮因素,政府需要確保專營巴士公司向各區乘客提供有效率巴士服務,各區道路交通不會因此受影響。此外,政府也須仔細研究把舊型號巴士集中在低排放區以外地方運作,會否把路邊空氣污染問題轉移到這些現時不受影響的地區,甚或令它們現時的情況惡化[7],以探討不同方案的可行性,預計可於2009年內完成有關研究。[8]
專營巴士在銅鑼灣、中環及旺角等繁忙幹道的車輛流量中佔有較大比率,例如在銅鑼灣怡和街,巴士可佔交通流量達40%。因此,以專營巴士作為試點研究,可以有效測試設立低排放區是否能夠明顯地改善路邊空氣質素。若果將所有車輛同時納入計劃,政府需要解決複雜的法律及交通管理問題,並諮詢運輸業界意見,這樣將會延後實施低排放區的進度。
選擇性催化還原器[]
- 此章節的主條目是AdBlue。
就設立以專營巴士作為低排放區試點的可行性研究,在2010年仍在進行。研究關鍵是在於專營巴士公司能否提供和調派足夠環保巴士於低排放區試點行駛,政府當時與巴士公司研究加快增加可供調派到試點行駛的巴士數目的可行方案,例如在歐盟二型及三型巴士加裝有效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的「選擇性催化還原器」的可行性及成效。
如證實加裝這款減排器件技術上是可行的,將是一個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案,既可減少巴士廢氣排放,又能加快制訂設立低排放區的實際可行方案,以便評估它對整體路面交通、公共交通服務、乘客及限制區域以外地區的影響。[9]
低排放區試點[]
在銅鑼灣、中環及旺角的繁忙路段,專營巴士是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粒子,分別佔車輛排放量的80%和40%。如限制進入區內街道的巴士為較環保型號,這些街道的路邊空氣質素會大為改善,從而保障公眾健康。經多年研究後,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10年10月13日發表《施政報告》,宣布在中環、銅鑼灣及旺角三個繁忙路段設立低排放區試點,鼓勵專營巴士公司盡量調派低排放巴士,包括達到歐盟四型或以上排放標準的巴士或加裝了選擇性催化還原器和柴油粒子過濾器的歐盟二型和三型巴士行走低排放區試點的路線。
三個低排放區分別設於銅鑼灣怡和街、中環德輔道中與畢打街交界及旺角彌敦道與荔枝角道交界。在這些街道設立的「路邊空氣質素監測站」(Roadsid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s)所收集的數據,有助當局了解低排放區試點對改善路邊空氣質素的成效。目標是到2015年底,只有低排放專營巴士才可在區內行駛。若行經低排放區的專營巴士全屬低排放巴士,區內車輛廢氣排放的可吸入懸浮粒子和氮氧化物可分別比現時減少約20%和35%。
此外,設立低排放區試點的經驗,亦可供政府在考慮把限制範圍擴大至其他車輛種類時參考。
中環低排放區[]
中環路邊空氣監測站設於德輔道中與遮打道交界,置地廣場及歷山大廈對出的三角形測量儀器,相應的低排放區劃設於其周邊的街道,包括:
銅鑼灣低排放區[]
銅鑼灣路邊空氣監測站位於怡和街與記利佐治街交界處,怡和街介乎崇光百貨對出的行人過路線至百德新街巴士站之間的測量儀器,對應之低排放區包括:
旺角低排放區[]
旺角路邊空氣監測站設在彌敦道與荔枝角道交界,基榮小學及旺角康民角噴水池之間的測量儀器,巴士迷稱旺角低排放區為「基榮三角」,覆蓋範圍包括:
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正式實施[]
香港市區空氣污染部份由車輛(尤其是柴油車輛)所排出的廢氣而引起,最常見空氣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懸浮粒子、二氧化硫和鉛,這些戶外空氣污染物會增加患癌風險。在2012年6月,世界衞生組織轄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柴油引擎產生的廢氣列為最高級別的「人類致癌物」(第1類)。基於最新科學證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13年10月進一步把戶外空氣污染列為人類致癌物(第1類)[11],與煙草和酒精同級,即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
為了減低公眾因接觸柴油車輛排放廢氣患癌的風險,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於2015年12月31日起正式推行。在低排放區政策下,當局只容許巴士公司使用歐盟四型或以上排放水平的巴士,或加裝了選擇性催化還原器和柴油粒子過濾器的歐盟二型和三型的巴士在區內行走,既可顯著改善低排放區的路邊空氣質素,其他低排放巴士行經的地區也會受惠[12]。
若遇上交通擠塞、車輛故障及交通意外等緣故,巴士公司仍可臨時調派非低排放巴士進入低排放區,以維持正常巴士服務水平,這些例外情況會隨專營巴士公司逐步購置更多新巴士而減少。專營巴士公司須定期向環保署和運輸署匯報關於低排放區的巴士調派情況,而兩個政府部門亦會密切監察低排放區計劃的實施情況。
不過,政府於2009年提出的低排放範圍與最終落實的方案,3區均較原先方案大減九成面積,其中又以銅鑼灣最嚴重,只有約300米路段劃為低排放區;按當時建議更只准低排放重型柴油車進入,對減輕繁忙路段空氣污染才有效[13]。政府口中的「低排放區」,最終淪為「低排放街」,大大削弱改善空氣質素效果。
實施情況[]
專營巴士公司須使用車齡少於18年的巴士提供服務,九巴、城巴及新巴通過既定更換巴士的安排購買新車,以及在部份歐二和歐三巴士加裝證實有效減排的選擇性催化還原器,以提升巴士排放表現至歐盟四型以上水平,從而增加低排放巴士數目,達致設立低排放區的目標。
在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間,巴士公司按更換計劃購置約1830輛符合歐盟五型廢氣排放標準的新巴士,再加上已裝設減排裝置的歐二和歐三巴士,令行經三個低排放區的低排放巴士數目,由2011年的443輛增至2014年的1244輛。截至2014年9月底,行經三個低排放區的巴士當中,有1705部為低排放巴士,佔相關巴士總數約31%[14]。至12月底,九巴、城巴及新巴共有5520輛巴士,當中1881輛屬低排放巴士,約佔總數34%。[15]
三間巴士公司低排放巴士數目及 行經三個低排放區的低排放巴士數目 | ||||||
---|---|---|---|---|---|---|
日期 | 九巴 | 城巴 | 新巴 | |||
低排放巴士數量 | 派駐行經低排區 | 低排放巴士數量 | 派駐行經低排區 | 低排放巴士數量 | 派駐行經低排區 | |
2011年底 | 237 | 130 | 76 | |||
2012年底 | 269 | 237 | 80 | |||
2013年底 | 459 | 356 | 96 | |||
2014年底 | 1063 | 572 | 570 | 469 | 248 | 203 |
2015年底(估計) | 1100 | 691 | 506 |
各巴士公司具體情況[]
九巴擁有的最後一部歐盟前期巴士已於2012年5月消失於專營巴士車隊[16];九巴更率先在2015年底前完成調派低排放巴士行走低排放區內路線,如期在12月31日低排放區實施當日達標。站長需要為未能調派適當巴士行走而填寫報告,以便管理層向有關當局提交統計數字[17]。
根據城巴及新巴2014年評估,由於受香港島新鐵路項目(港島綫西延段及南港島綫)可能延遲通車、巴士路線重組實施較預期慢及其他地區對低排放巴士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初步預計可安排在2015年底行走三個低排放區的巴士中,大約有87%為低排放巴士[18]。由於購置新巴士需時,城巴及新巴已額外為101輛歐盟二型巴士加裝選擇性催化還原器,令排放標準達至歐盟四型以上。截至2015年1月,兩巴已有138輛舊巴士完成加裝,並預期年底會有另外200輛舊巴士完成加裝,新巴因而可以完全達到低放排區的目標,而城巴亦會達至93%;連同調派新購置的巴士,至2016年首季兩巴應可完成達到低放排區目標。[10]
在2014年至2017年間,各專營巴士公司已進入更換須退役巴士的高峰期,合共更換超過2650輛[19]。從2016年4月起,所有巴士公司均有足夠低排放巴士行走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根據各營辦商提交的報告,12月達標率為99.5%。5間營辦商全數歐一巴士已於2016年悉數退役,大部分歐二和部分歐三巴士預計於2021年全面退役[20]。
低排放路線[]
現時大約有130條巴士路線行經三個低排放區,其中有45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10]。下表列出駛經各低排放區的專營巴士路線:
駛經低排放區的嶼巴獨營路線 | ||||||
---|---|---|---|---|---|---|
公司 | 路線 | 起訖點 | 駛經之低排放區 | 備註 | ||
中環 | 銅鑼灣 | 旺角 | ||||
嶼巴 | 1R | 紅磡(紅鸞道)→昂坪● | ✔ |
備註:
另外,部份九巴路線掛牌車需要柯打駛經低排放區的路線,該等字軌亦必須使用符合低排放區標準的巴士或純電動巴士。而部份新巴及城巴路線亦需要與行走駛經低排放區的路線共用車隊。
須柯打途經低排放區路線或其它因素而使用符合特定排放標準的巴士行走的路線 |
---|
此外,近年運輸署公開招標巴士路線時已加入條款,要求投得路線的專營巴士營辦商,必須派駐達到歐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標準的低排放巴士或純電動巴士行走有關路線。
須柯打按照標書要求而使用符合特定排放標準的巴士行走的路線 |
---|
成效[]
政府近年推出各項措施多管齊下改善路邊空氣質素,包括以鼓勵與管制並行的方式分階段淘汰82,000多輛歐盟四期以前的柴油商業車、加強管制汽油和石油氣車的廢氣排放、為專營巴士加裝減排器件及設立專營巴士低排放區。
其間,儘管道路交通擠塞導致車輛廢氣排放量增加,抵銷了這些措施部分成效,但路邊空氣質素仍見明顯改善。2012年至2016年間,環境保護署路邊空氣監測站錄得的主要污染物包括可吸入懸浮粒子和二氧化氮的濃度分別下降了28%及31%。[21]
爭議[]
- 政府及巴士公司為遷就低排放區位置而調派車輛,忽略其他未有空氣監察站地區,如同樣熙來攘往的尖沙咀彌敦道,令部份路線改用較舊的巴士行走[註 14],例如9、26及269B等。269B更因脫離低排放區而一度由曬命線變成養老線。
- 巴士公司把旗下歐盟五期或以上的排放標準的巴士由較適合的長途公路線,調派至途經低排放區的其他路線。
- 減低車務調動的靈活性。部份客量偏低路線因此成曬命線,如41、45、46及690。
- 措施只針對專營巴士,而未有相應的措施應對其他路邊空氣污染來源,例如私家車。
註釋[]
- ↑ 每日00:00後由堅尼地城開出之班次以崇光百貨為終點站,不入掃桿埔。
- ↑ 每日00:00過後班次由怡和街為開出。
- ↑ 每天23:00後由中環碼頭開出班次以軒尼詩道「堅拿道東」站為終點,不會折返中環碼頭。
- ↑ 每天上午繁忙時間以中環(交易廣場)為總站。
- ↑ 每日23:15及23:30班次以炮台山道「金文泰中學」站為終點,不會折返中環。
- ↑ 星期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改為循環運作,並以中環(永和街)為循環點(部份班次以該處為終點),不入港澳碼頭。
- ↑ 星期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班次以中環3號碼頭為循環點,不駛入中環碼頭,而該時段內及星期六下午日間部份班次只提供由耀東邨單向往中環(交易廣場)之服務。
- ↑ 星期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班次以中環3號碼頭為循環點,不駛入中環碼頭。
- ↑ 星期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班次以中環3號碼頭為循環點,不駛入中環碼頭,而該時段內及星期六下午日間部份班次只提供由耀東邨單向往中環(交易廣場)之服務。
- ↑ 每日11:00前以愉景新城為終點。
- ↑ 週一至六早上繁忙時間只往金鐘(西)。
- ↑ 每日18:45或之後往港島班次由天恩邨開出,並繞經天水圍北。
- ↑ 每日09:00前改由朗屏站開出。
- ↑ 2008年時,低排放區以整條彌敦道及三條過海隧道為準,但非強制性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政府今日起設立專營巴士低排放區〉,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15年12月31日。
- ↑ 〈政府今日起提升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排放標準至歐盟五期〉,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19年12月31日。
- ↑ 立法會十九題:紓緩公共交通工具排放廢氣的措施,2003年4月30日
- ↑ 有關調派環保巴士行走繁忙交通走廊的資料文件,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2003年11月
- ↑ 立法會十五題:有關減少專營巴士的廢氣排放及造成的污染問題,2010年3月17日
- ↑ 專營巴士低排放區試點,立法會,2010年7月。
- ↑ 立法會二題:專營巴士排放廢氣,2008年4月16日
- ↑ 立法會四題:設置「低排放區」計劃,2008年11月12日
- ↑ 立法會十八題:有關專營巴士排放廢氣的問題,2010年6月9日
- ↑ 10.0 10.1 10.2 10.3 10.4 設立低排放區的進展,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2015年3月23日
- ↑ 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衛生防護中心網站,2017年12月21日
- ↑ 〈2015施政報告有關公共交通內容〉,hkitalk.net
- ↑ 明報:巴士低排區落實 面積縮九成 改善銅鑼灣中環旺角空氣 環團質疑「低排街」成效,2016年1月1日
- ↑ 立法會十四題:設立巴士低排放區,2014年11月12日
- ↑ 設立低排放區的進展,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2015年3月23日
- ↑ 各專營巴士公司擁有的巴士(按車輛廢氣排放標準分類)(截至2012年4月底),立法會十七題:路邊空氣質素,2012年7月4日
- ↑ 低排區正式實旅 不派歐四要寫表,HKitalk.net,2015年12月23日。
- ↑ 立法會十四題:設立巴士低排放區,2014年11月12日
- ↑ 立法會十二題:專營巴士保養及維修,2017年7月12日
- ↑ 《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13-2017年進度報告,環境局和環境保護署
- ↑ 立法會四題︰路邊空氣質素和交通流量,2017年2月15日
外部連結[]
- 《2010至2011年度香港特政長官施政報告》(第117段)
- 《5.5億為舊巴除氮 行走低排區 資助三巴試驗混能車》(明報,2010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