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6 次修訂)
第42行: 第42行:
 
香港氧氣廠房在九十年代末遷入[[將軍澳工業邨]],原址重建為大型私人屋苑「{{bt|清水灣半島}}」。至於原有堆填區以東的山地,當局擬發展成與坑口、[[寶林]]等無異的高密度住宅區,{{hkrail|將軍澳綫|地鐵將軍澳綫}}亦曾擬建{{hkrail|百勝角站}}。在2005年政府委託顧問公司進行之「將軍澳進一步發展可行性研究」中,當局改為建議於該處發展中/低密度的「優質房屋」,地積比率約為一至二倍,以免阻擋現有山脊綫<ref>土木工程拓展署、規劃署,〈[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archive/sk_d/pdf/2005/SK_0506_041_TC.pdf 將軍澳進一步發展可行性研究研究結果]〉[西貢區議會討論文件],2005年5月。</ref>,以致百勝角站亦遭擱置。
 
香港氧氣廠房在九十年代末遷入[[將軍澳工業邨]],原址重建為大型私人屋苑「{{bt|清水灣半島}}」。至於原有堆填區以東的山地,當局擬發展成與坑口、[[寶林]]等無異的高密度住宅區,{{hkrail|將軍澳綫|地鐵將軍澳綫}}亦曾擬建{{hkrail|百勝角站}}。在2005年政府委託顧問公司進行之「將軍澳進一步發展可行性研究」中,當局改為建議於該處發展中/低密度的「優質房屋」,地積比率約為一至二倍,以免阻擋現有山脊綫<ref>土木工程拓展署、規劃署,〈[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archive/sk_d/pdf/2005/SK_0506_041_TC.pdf 將軍澳進一步發展可行性研究研究結果]〉[西貢區議會討論文件],2005年5月。</ref>,以致百勝角站亦遭擱置。
   
最終當局連「進一步研究」的構思亦摒棄不用,在2009年落實將原擬作中低密度住宅的百勝角重新規劃,發展消防訓練學校規劃署把3幅住宅地悉數改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消防訓練學校佔地約173萬方呎,設主水平基準100米高限,但訓練塔可高達114米,學校旁的一幅地作宿舍之用<ref>[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article/20100421/13950611 將軍澳百勝角不建住宅],蘋果日報,2010年4月21日</ref>,[[消防及救護學院]]已於2016年3月16日開幕。
+
最終當局連「進一步研究」的構思亦摒棄不用,在2009年落實將原擬作中低密度住宅的百勝角重新規劃,發展消防訓練學校規劃署其後把3幅住宅地悉數改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設主水平基準100米高限,但訓練塔可高達114米<ref>[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article/20100421/13950611 將軍澳百勝角不建住宅],蘋果日報,2010年4月21日</ref>
  +
  +
佔地約173萬方呎的[[消防及救護學院]]於2016年3月16日開幕,學校旁的一幅地預留作宿舍之用。
   
 
===小赤沙===
 
===小赤沙===
第50行: 第52行:
 
'''大赤沙'''('''Tai Chik Sha'''),位於[[小赤沙]](即日出康城)以南,即[[將軍澳工業邨]]的所在地,主要租戶有[[將軍澳電視廣播城|電視廣播城]]、將軍澳匯豐大廈、[[駿光街|壹傳媒總部]]、印刷廠、航空維修公司辦公室及多間食品中心等,邨內設有[[大赤沙消防局]]。
 
'''大赤沙'''('''Tai Chik Sha'''),位於[[小赤沙]](即日出康城)以南,即[[將軍澳工業邨]]的所在地,主要租戶有[[將軍澳電視廣播城|電視廣播城]]、將軍澳匯豐大廈、[[駿光街|壹傳媒總部]]、印刷廠、航空維修公司辦公室及多間食品中心等,邨內設有[[大赤沙消防局]]。
   
座落將軍澳101區的「'''新界東南堆填區'''」('''South East New Territories Landfill''')位處工業邨以南,於1990年代初期開發並於1994年啟用<ref>[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006/23/P201006230134.htm 立法會二十題:新界東南堆填區],2010年6月23日</ref>,是香港三個策略性堆填區之一<ref>另外兩個堆填區分別位於新界東北[[打鼓嶺]]新界西[[稔灣]]</ref>,配合全港各區13個廢物轉運站,組成一個固體廢物處置網絡。都市固體廢物由廢物收集車輛收集後會運往廢物轉運站,然後裝入貨櫃,再循海路或陸路大批運往堆填區,利用集中運輸去避免大量廢物收集車輛於市區內行走,處理香港市民每日所產生的廢物。
+
座落將軍澳101區的「'''新界東南堆填區'''」('''South East New Territories Landfill''')位處工業邨以南,於1990年代初期開發並於1994年9月開始運作<ref>[https://www.legco.gov.hk/yr09-10/chinese/sec/library/0910fs27-c.pdf 資料便覽:在新界東南堆填區附近興建的住宅物業的售樓說明書內就該設施的存在所作的提述],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及圖書館服務部,2010年7月9日</ref><ref>[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006/23/P201006230134.htm 立法會二十題:新界東南堆填區],2010年6月23日</ref>,是香港三個策略性堆填區之一<ref>另外兩個分別位於[[打鼓嶺]]新界東北堆填區及[[屯門]][[稔灣]]新界西堆填區</ref>,配合全港各區13個廢物轉運站<ref>例如[[港島西廢物轉運站]]</ref>,組成一個固體廢物處置網絡。都市固體廢物由廢物收集車輛收集後會運往廢物轉運站,然後裝入貨櫃,再循海路或陸路大批運往堆填區,利用集中運輸去避免大量廢物收集車輛於市區內行走,處理香港市民每日所產生的廢物。
   
過去新界東南堆填區主要接收由私營廢物收集商收集來自香港島、九龍及[[西貢區]]的工、商業和建築廢物,及來自[[將軍澳]]及西貢的家居廢物。隨着[[將軍澳]]發展,新建住宅樓宇日漸迫近新界東南堆填區,而最接近的[[日出康城]]距離該堆填區僅約一公里。近年,政府收到當區居民就新界東南堆填區運作造成環境滋擾的投訴數目比以往為多,當中氣味問題是居民不滿的主要課題。環保署由2005年開始收到不少[[西貢]]區議會及[[將軍澳]]居民關於區內氣味滋擾的投訴。
+
過去新界東南堆填區主要接收由私營廢物收集商收集來自香港島、九龍及[[西貢區]]的工、商業和建築廢物,及來自[[將軍澳]]及西貢的家居廢物。隨着[[將軍澳]]發展,新建住宅樓宇日漸迫近新界東南堆填區,而最接近的[[日出康城]]距離該堆填區僅約一公里。近年,政府收到當區居民就堆填區運作造成環境滋擾的投訴數目比以往為多,當中氣味問題是居民不滿的主要課題。環保署由2005年開始收到不少[[西貢]]區議會及[[將軍澳]]居民關於區內氣味滋擾的投訴。
   
為此,環保署在2006年聘請顧問公司,就新界東南堆填區氣味管理進行了一項獨立氣味審查,氣味審查報告建議一系列措施以進一步改善氣味管理和控制<ref>[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903/04/P200903040187.htm 立法會五題:堆填區產生的環境問題],2009年3月4日</ref>;環保署已按照該報告全面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以進一步改善新界東南堆填區氣味源頭的情況,當中包括:
+
為此,環保署在2006年聘請顧問公司,就新界東南堆填區氣味管理進行了一項獨立氣味審查,氣味審查報告建議一系列措施以進一步改善氣味管理和控制<ref>[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903/04/P200903040187.htm 立法會五題:堆填區產生的環境問題],2009年3月4日</ref>;環保署已按照該報告全面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以進一步改善堆填區氣味源頭的情況,當中包括:
* 減少廢物傾倒區面積;於每日廢物接收時段結束時以泥土覆蓋廢物傾倒區,之後再用Posi-Shell Cover物料(一種礦物砂漿塗料)覆蓋傾倒區;
+
* 減少廢物傾倒區面積;於每日廢物接收時段結束時以泥土覆蓋廢物傾倒區,之後再用Posi-Shell Cover物料(一種礦物砂漿塗料)覆蓋傾倒區;
* 以不透氣合成墊層或Posi-Shell Cover物料覆蓋非使用中的廢物傾倒區將傾倒運作區的範圍縮小;在每天運作後以覆蓋層全面遮蓋垃圾,減少臭味溢出;在雨天情況下,更會將覆蓋層加厚以減低覆蓋層被沖走而造成垃圾外露的機會;
+
* 以不透氣合成墊層或Posi-Shell Cover物料覆蓋非使用中的廢物傾倒區將傾倒運作區的範圍縮小;在每天運作後以覆蓋層全面遮蓋垃圾,減少臭味溢出;在雨天情況下,更會將覆蓋層加厚以減低覆蓋層被沖走而造成垃圾外露的機會;
* 在廢物傾卸區加添流動除臭機,以中和放置於廢物傾卸區的廢物散發氣味,並重新安排部分流動除臭機為24小時運作,以進一步控制堆填區排放;
+
* 在廢物傾卸區加添流動除臭機,以中和放置於廢物傾卸區的廢物散發氣味,並重新安排部分流動除臭機為24小時運作,以進一步控制堆填區排放;
 
* 在堆填區內沿著[[環保大道]]路邊、磅橋位置及堆填區出入口設置固定除臭機,以中和垃圾車進入堆填區時散發的氣味;
 
* 在堆填區內沿著[[環保大道]]路邊、磅橋位置及堆填區出入口設置固定除臭機,以中和垃圾車進入堆填區時散發的氣味;
 
* 沖洗環保大道(由坑口迴旋處至新界東南堆填區),補充食環署街道清潔工作,以應對行走環保大道的垃圾車漏出廢水而導致對氣味的關注,並改善環保大道衞生情況。
 
* 沖洗環保大道(由坑口迴旋處至新界東南堆填區),補充食環署街道清潔工作,以應對行走環保大道的垃圾車漏出廢水而導致對氣味的關注,並改善環保大道衞生情況。
 
* 堆填區復修工程以漸進形式進行,以便為已完成堆填範圍覆蓋不透氣永久墊層,並在該處進行修復工程,如加設排水系統和種植樹木以塑造自然景觀。
 
* 堆填區復修工程以漸進形式進行,以便為已完成堆填範圍覆蓋不透氣永久墊層,並在該處進行修復工程,如加設排水系統和種植樹木以塑造自然景觀。
   
政府更於2014年[[1月22日]]修訂法例,新界東南堆填區的用途改為只接收建築廢物,並於2016年[[1月6日]]起生效所有非建築廢物,包括都市固體廢物(即家居廢物和一般工商業廢物)及特殊廢物,均不能運往新界東南堆填區處置,而須送往廢物轉運站或其餘兩個堆填區。<ref>[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601/27/P201601270415.htm 立法會八題:指定新界東南堆填區只接收建築廢物],2016年1月27日</ref>
+
為打擊[[將軍澳工業邨]]附近停車場非法棄置廢物的情況,環保署在[[駿昌街]]公眾停車場安裝[[閉路電視系統]],並於2013年12月5日啟用。政府更於2014年[[1月22日]]修訂法例,新界東南堆填區的用途改為只接收建築廢物,2016年[[1月6日]]起生效;自此,所有非建築廢物,包括都市固體廢物(即家居廢物和一般工商業廢物)及特殊廢物,均不能運往新界東南堆填區處置,而須送往廢物轉運站或其餘兩個堆填區。<ref>[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601/27/P201601270415.htm 立法會八題:指定新界東南堆填區只接收建築廢物],2016年1月27日</ref>
   
 
===將軍澳第137區 (佛堂澳)===
 
===將軍澳第137區 (佛堂澳)===
將軍澳第137區位於[[將軍澳市中心]]東南面約5公里,距離[[日出康城]]以南約2.5公里,佛堂澳與鐵蔘洲之間。根據1989年10月完成的「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研究」,將軍澳第137區至佛堂澳東南一帶被認定為適合發展深水海旁工業的地點,因為那是一個深水港,並遠離住宅區。政府在九十年代分兩階段在佛堂澳進行填海工程,在1996年1月展開第一階段工程,第二階段已於2003年完工,總面積約為99公頃。當局已預留大約13公頃為休憩用地,以及大約86公頃土地用作「其他指定用途」註明「深水海旁工業」,主要是為需要臨海地方、深水泊位或海路運輸的特別工業而設。<ref>[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006/23/P201006230134.htm 立法會二十題:新界東南堆填區],2010年6月23日</ref>
+
將軍澳第137區位於[[將軍澳市中心]]東南面約5公里,距離[[日出康城]]以南約2.5公里,佛堂澳與鐵蔘洲之間。根據1989年10月完成的「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研究」,將軍澳第137區至佛堂澳東南一帶被認定為適合發展深水海旁工業的地點,因為那是一個深水港,並遠離住宅區。政府在九十年代分兩階段在佛堂澳進行填海工程,在1996年1月展開第一階段工程,第二階段已於2003年完工,總面積約為99公頃。當局已預留大約13公頃為休憩用地,以及大約86公頃土地用作「其他指定用途」註明「深水海旁工業」,主要是為需要臨海地方、深水泊位或海路運輸的特別工業而設。<ref>[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006/23/P201006230134.htm 立法會二十題:新界東南堆填區],2010年6月23日</ref>
   
毗鄰新界東南堆填區的將軍澳第137區自1997年起用作公眾填料庫,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管理,收集從建築、挖掘、裝修、拆卸及[[道路工程]]中產生的廢料並暫時儲存,以備日後在填海及土地平整工程中使用。由於自2000年代起,幾乎所有本地填海項目均被擱置,香港一直依賴與國家海洋局訂立協議把本地過剩公眾填料運往台山市。由2007年至2016年期間,香港已把約1億公噸公眾填料運往台山市作填海之用,該市藉此開闢約660公頃新土地,差不多是[[啟德發展區]]的兩倍面積。
+
建造業每年會產生大量惰性拆建物料(亦稱為公眾填料),可用於填海或地盤平整工程。部分在本港產生的公眾填料會被運往合適工程供直接重用,而剩餘的公眾填料會被送往公眾填料接收設施存放,以留待日後重用。毗鄰新界東南堆填區的將軍澳第137區自1997年起用作公眾填料庫,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管理,收集從建築、挖掘、裝修、拆卸及[[道路工程]]中產生的廢料並暫時儲存。由於自2000年代起,幾乎所有本地填海項目均被擱置,政府與國家海洋局訂立協議,自2007年起把本地過剩公眾填料運往台山市<ref>[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805/09/P2018050900403.htm 立法會三題:建築廢物處理及公眾填料管理],20185月9日</ref>;截至2016年,香港已把約1億公噸公眾填料運往台山市作填海之用,該市藉此開闢約660公頃新土地,差不多是[[啟德發展區]]的兩倍面積。<ref>[https://www.science.gov.hk/eng/talkvisits/SIPS%2520Lecture%2520-%2520Management%2520and%2520Application%2520of%2520PublicMarine%2520Fill%2520in%2520Hong%2520Kong%2520(Part%25201).pdf]</ref>
   
 
有見及此,將軍澳公眾填料庫自2013年4月起縮短開放時間4小時,由朝八晚九改為朝十晚七;由2014年1月1日起,填料庫已於假日暫停運作。另外,由2016年4月1日起,將軍澳填料庫每日運作時間縮短了一小時,即由早上8時至晚上9時,改為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公眾假期及農曆新年大除夕休息。
 
有見及此,將軍澳公眾填料庫自2013年4月起縮短開放時間4小時,由朝八晚九改為朝十晚七;由2014年1月1日起,填料庫已於假日暫停運作。另外,由2016年4月1日起,將軍澳填料庫每日運作時間縮短了一小時,即由早上8時至晚上9時,改為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公眾假期及農曆新年大除夕休息。
   
另一方面,水務署正在區內南端近鐵蔘洲一幅10公頃土地,興建一座中型海水化淡廠,預計最早於2020至2021年開始運作。海水化淡廠將採用逆滲透技術,為本港供應百分之五至十的食水用量。
+
另一方面,水務署正籌備在區內南端近鐵蔘洲一幅10公頃土地,興建一座中型海水化淡廠。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階段設計、建造及運作合約正進行招標預期在2022年落成,屆時食水產量每日135,000立方米,可供應本港約5%食水用量。署方已預留空間以便日後在有需要時擴建,把食水產量增加至最終每日270,000立方米。政府會根據各項水資源供應情況、用水需求預測及海水化淡技術進展等,研究推展海水化淡廠第二階段時間表。<ref>[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806/27/P2018062700792.htm 立法會題:香港在廣東省出現旱情時的食水供應],2018年6月27日</ref>
   
 
==街道結構==
 
==街道結構==
 
[[環保大道]]為將軍澳南主要道路,連接[[將軍澳市中心]]及[[將軍澳隧道]],尤其方便[[將軍澳工業邨]]的車輛快速經[[將軍澳隧道]]前往九龍市區。
 
[[環保大道]]為將軍澳南主要道路,連接[[將軍澳市中心]]及[[將軍澳隧道]],尤其方便[[將軍澳工業邨]]的車輛快速經[[將軍澳隧道]]前往九龍市區。
   
展望將來,[[日出康城]]南面的環澳路與興建中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和將軍澳-藍田隧道連成一線。跨灣連接路附設單車徑和行人路,以高架方式跨過[[將軍澳]]南部海岸,直達[[調景嶺]]。
+
[[日出康城]]南面興建中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以高架方式跨過[[將軍澳]]南部海岸,接駁環澳路與[[調景嶺]],附設單車徑和行人路。展望將來,來自工業邨與堆填區的車輛取道跨灣連接路及將軍澳藍田隧道直達東九龍,既可紓緩將軍澳隧道繁忙的交通,亦有助減輕重型車輛廢氣滋擾市中心和[[坑口]]居民
   
 
==巴士站==
 
==巴士站==
第127行: 第129行:
 
* [[將軍澳市中心]]
 
* [[將軍澳市中心]]
 
* [[調景嶺]]
 
* [[調景嶺]]
  +
* [[稔灣路]](新界西堆填區)
  +
* [[港島西廢物轉運站]]
   
 
{{references}}
 
{{references}}

於 2019年11月6日 (三) 04:31 的修訂

將軍澳南Tseung Kwan O South)位於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市中心東南部,坑口以南,地處將軍澳海灣東岸,由百勝角Pak Shing Kok)、小赤沙Siu Chik Sha)及大赤沙Tai Chik Sha)三個分區組成,以環保大道貫穿區內各處。

將軍澳工業邨座落大赤沙,緊貼工業邨電視廣播城南面為佛堂洲Junk Island),那處有一個建於1868年的清代「稅關遺址」(Site of Chinese Customs Station);東面為運作中的新界東南堆填區;南面為將軍澳137區公眾填料庫,水務署現正在區內一幅10公頃土地,興建一座中型海水化淡廠。

歷史

按照將軍澳新市鎮早期規劃,「將軍澳南」位於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以南,區內所有用地已規劃為工業用途,利用復修後的堆填區作緩衝,與堆填區以北的坑口將軍澳市中心等住宅區分隔開來。

地鐵將軍澳支線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時,政府於1999年通過把原本劃作工業用途的將軍澳第86區,改劃為綜合發展區。現時港鐵與多個發展商合作建設的大型住宅項目日出康城,將會分階段建成50幢住宅大廈,居住人口接近六萬;導致區內出現住宅區、工業區與垃圾堆填區共存的荒誕現象,偏離原有規劃理念。

目前將軍澳市中心所在地曾統稱將軍澳南,經大規模發展後,政府把其定位為整個將軍澳新市鎮的市中心,因此現已較少人認為該區屬將軍澳南部。事實上,在佛堂洲與鐵蔘洲兩個小島之間的將軍澳第137區,才是整個將軍澳新市鎮的最南端。

將軍澳第137區自1997年起用作公眾填料庫;為應付香港長遠發展所需,當局現正重新規劃這一幅大面積、並有潛力作大規模發展的現有市區土地。該規劃及工程研究將包括一系列有關規劃、基建、交通及環境等方面的檢討和評估,並為解決擬議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而建議適當的措施,亦會檢視港鐵公司應否把將軍澳綫伸延至第137區新設的港鐵站,以及再接駁至港島港鐵站的建議。[1]

蘋果日報》接連於2015年8月11[2]及12日[3]報道政府研究在將軍澳137區規劃住宅用地,其中後者的報道更惹來政府發出聲明,指標題「密件揭露 懶理兩部門評估發展潛力低 梁特盲搶堆填區起樓」有誤導成分。[4]

分區概述

百勝角

百勝角Pak Shing Kok),位於坑口小赤沙之間,毗鄰日出康城港鐵將軍澳車廠

港府在1978年於時稱「白石角」(Pak Shek Kok)的百勝角以南闢設「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Junk Bay Controlled Tip Stage I)[5],當時香港氧氣廠房位於堆填區旁。1982年政府規劃將軍澳新市鎮時,當局預計佔地68公頃的堆填區會於八十年代中停止接收廢物,屆時將可美化成遊樂場等休憩設施,作為工業區與住宅區之間的緩衝[6]

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最終延至1995年關閉[7],復修工程在1999年完竣,這幅土地目前規劃作康樂用途。政府於2008年3月14日刊憲,就「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基建發展計劃」擬議工程諮詢公眾,包括興建連接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及將軍澳市中心南部的行人路與單車徑;以及長約240米的行人與單車共用天橋。[8]

香港氧氣廠房在九十年代末遷入將軍澳工業邨,原址重建為大型私人屋苑「清水灣半島」。至於原有堆填區以東的山地,當局擬發展成與坑口、寶林等無異的高密度住宅區,地鐵將軍澳綫亦曾擬建百勝角站。在2005年政府委託顧問公司進行之「將軍澳進一步發展可行性研究」中,當局改為建議於該處發展中/低密度的「優質房屋」,地積比率約為一至二倍,以免阻擋現有山脊綫[9],以致百勝角站亦遭擱置。

最終當局連「進一步研究」的構思亦摒棄不用,在2009年落實將原擬作中低密度住宅的百勝角重新規劃,發展消防訓練學校;規劃署其後把3幅住宅地悉數改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設主水平基準100米高限,但訓練塔可高達114米。[10]

佔地約173萬方呎的消防及救護學院於2016年3月16日開幕,學校旁的一幅地預留作宿舍之用。

小赤沙

小赤沙Siu Chik Sha),請參閱「日出康城」條目。

大赤沙

大赤沙Tai Chik Sha),位於小赤沙(即日出康城)以南,即將軍澳工業邨的所在地,主要租戶有電視廣播城、將軍澳匯豐大廈、壹傳媒總部、印刷廠、航空維修公司辦公室及多間食品中心等,邨內設有大赤沙消防局

座落將軍澳101區的「新界東南堆填區」(South East New Territories Landfill)位處工業邨以南,於1990年代初期開發並於1994年9月開始運作[11][12],是香港三個策略性堆填區之一[13],配合全港各區13個廢物轉運站[14],組成一個固體廢物處置網絡。都市固體廢物由廢物收集車輛收集後會運往廢物轉運站,然後裝入貨櫃,再循海路或陸路大批運往堆填區,利用集中運輸去避免大量廢物收集車輛於市區內行走,處理香港市民每日所產生的廢物。

過去新界東南堆填區主要接收由私營廢物收集商收集來自香港島、九龍及西貢區的工、商業和建築廢物,及來自將軍澳及西貢的家居廢物。隨着將軍澳發展,新建住宅樓宇日漸迫近新界東南堆填區,而最接近的日出康城距離該堆填區僅約一公里。近年,政府收到當區居民就堆填區運作造成環境滋擾的投訴數目比以往為多,當中氣味問題是居民不滿的主要課題。環保署由2005年開始收到不少西貢區議會及將軍澳居民關於區內氣味滋擾的投訴。

為此,環保署在2006年聘請顧問公司,就新界東南堆填區氣味管理進行了一項獨立氣味審查,氣味審查報告建議一系列措施以進一步改善氣味管理和控制[15];環保署已按照該報告全面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以進一步改善堆填區氣味源頭的情況,當中包括:

  • 減少廢物傾倒區面積;於每日廢物接收時段結束時以泥土覆蓋廢物傾倒區,之後再用「Posi-Shell Cover」物料(一種礦物砂漿塗料)覆蓋傾倒區;
  • 以不透氣合成墊層或「Posi-Shell Cover」物料覆蓋非使用中的廢物傾倒區將傾倒運作區的範圍縮小;在每天運作後以覆蓋層全面遮蓋垃圾,減少臭味溢出;在雨天情況下,更會將覆蓋層加厚以減低覆蓋層被沖走而造成垃圾外露的機會;
  • 在廢物傾卸區加添流動除臭機,以中和放置於廢物傾卸區的廢物散發氣味,並重新安排部分流動除臭機為24小時運作,以進一步控制堆填區排放;
  • 在堆填區內沿著環保大道路邊、磅橋位置及堆填區出入口設置固定除臭機,以中和垃圾車進入堆填區時散發的氣味;
  • 沖洗環保大道(由坑口迴旋處至新界東南堆填區),補充食環署街道清潔工作,以應對行走環保大道的垃圾車漏出廢水而導致對氣味的關注,並改善環保大道衞生情況。
  • 堆填區復修工程以漸進形式進行,以便為已完成堆填範圍覆蓋不透氣永久墊層,並在該處進行修復工程,如加設排水系統和種植樹木以塑造自然景觀。

為打擊將軍澳工業邨附近停車場非法棄置廢物的情況,環保署在駿昌街公眾停車場安裝閉路電視系統,並於2013年12月5日啟用。政府更於2014年1月22日修訂法例,把新界東南堆填區的用途改為只接收建築廢物,2016年1月6日起生效;自此,所有非建築廢物,包括都市固體廢物(即家居廢物和一般工商業廢物)及特殊廢物,均不能運往新界東南堆填區處置,而須送往廢物轉運站或其餘兩個堆填區。[16]

將軍澳第137區 (佛堂澳)

將軍澳第137區位於將軍澳市中心東南面約5公里,距離日出康城以南約2.5公里,佛堂澳與鐵蔘洲之間。根據1989年10月完成的「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研究」,將軍澳第137區至佛堂澳東南一帶被認定為適合發展深水海旁工業的地點,因為那是一個深水港,並遠離住宅區。政府在九十年代分兩階段在佛堂澳進行填海工程,在1996年1月展開第一階段工程,第二階段已於2003年完工,總面積約為99公頃。當局已預留大約13公頃為休憩用地,以及大約86公頃土地用作「其他指定用途」註明「深水海旁工業」,主要是為需要臨海地方、深水泊位或海路運輸的特別工業而設。[17]

建造業每年會產生大量惰性拆建物料(亦稱為公眾填料),可用於填海或地盤平整工程。部分在本港產生的公眾填料會被運往合適工程供直接重用,而剩餘的公眾填料會被送往公眾填料接收設施存放,以留待日後重用。毗鄰新界東南堆填區的將軍澳第137區自1997年起用作公眾填料庫,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管理,收集從建築、挖掘、裝修、拆卸及道路工程中產生的廢料並暫時儲存。由於自2000年代起,幾乎所有本地填海項目均被擱置,政府與國家海洋局訂立協議,自2007年起把本地過剩公眾填料運往台山市[18];截至2016年,香港已把約1億公噸公眾填料運往台山市作填海之用,該市藉此開闢約660公頃新土地,差不多是啟德發展區的兩倍面積。[19]

有見及此,將軍澳公眾填料庫自2013年4月起縮短開放時間4小時,由朝八晚九改為朝十晚七;由2014年1月1日起,填料庫已於假日暫停運作。另外,由2016年4月1日起,將軍澳填料庫每日運作時間縮短了一小時,即由早上8時至晚上9時,改為早上8時至晚上8時正,公眾假期及農曆新年大除夕休息。

另一方面,水務署正籌備在區內南端近鐵蔘洲一幅10公頃土地,興建一座中型海水化淡廠。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階段設計、建造及運作合約正進行招標,預期在2022年落成,屆時食水產量為每日135,000立方米,可供應本港約5%食水用量。署方已預留空間以便日後在有需要時擴建,把食水產量增加至最終每日270,000立方米。政府會根據各項水資源供應情況、用水需求預測及海水化淡技術進展等,研究推展海水化淡廠第二階段時間表。[20]

街道結構

環保大道為將軍澳南主要道路,連接將軍澳市中心將軍澳隧道,尤其方便將軍澳工業邨的車輛快速經將軍澳隧道前往九龍市區。

日出康城南面興建中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以高架方式跨過將軍澳南部海岸,接駁環澳路與調景嶺,附設單車徑和行人路。展望將來,來自工業邨與堆填區的車輛取道跨灣連接路及將軍澳藍田隧道直達東九龍,既可紓緩將軍澳隧道繁忙的交通,亦有助減輕重型車輛廢氣滋擾市中心和坑口居民。

巴士站

巴士分站

巴士及專綫小巴總站

相關條目

Erthk-small
香港鐵路大典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1. 立法會八題:將軍澳交通,2016年2月17日
  2. 蘋果日報:CY又盲搶地 堆填區起屋臭到死,2015年8月11日
  3. 懶理兩部門評估發展潛力低 密件揭露 梁特盲搶堆填區起樓,2015年8月1日
  4. 發展局回應
  5. 立法會資料摘要:香港的堆填區,2006年8月1日
  6. 新界拓展署,《將軍澳》(香港:該署,1984年)。
  7.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5166DR 號工程計劃—將軍澳堆填區修復計劃—驗收後的環境監測工程〉[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討論文件],2004年10月。
  8. 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基建發展計劃刊憲,政府新聞公報,2008年3月14日
  9. 土木工程拓展署、規劃署,〈將軍澳進一步發展可行性研究研究結果〉[西貢區議會討論文件],2005年5月。
  10. 將軍澳百勝角不建住宅,蘋果日報,2010年4月21日
  11. 資料便覽:在新界東南堆填區附近興建的住宅物業的售樓說明書內就該設施的存在所作的提述,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及圖書館服務部,2010年7月9日
  12. 立法會二十題:新界東南堆填區,2010年6月23日
  13. 另外兩個分別位於打鼓嶺新界東北堆填區及屯門稔灣路新界西堆填區
  14. 例如港島西廢物轉運站
  15. 立法會五題:堆填區產生的環境問題,2009年3月4日
  16. 立法會八題:指定新界東南堆填區只接收建築廢物,2016年1月27日
  17. 立法會二十題:新界東南堆填區,2010年6月23日
  18. 立法會三題:建築廢物處理及公眾填料管理,2018年5月9日
  19. [1]
  20. 立法會十題:香港在廣東省出現旱情時的食水供應,2018年6月27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