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Braemar Hill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城巴地點代號為BRH)[3],位於港島東區寶馬山寶馬山道與校園徑交界處西北,香港童軍第七旅總部旁,聖貞德中學斜對面,乃一小型露天公共運輸交匯處。
區內乘客分散在雲景道和天后廟道,大多數巴士路線需要同時駛經上述兩條街道,以確保有足夠客量支持營運。目前僅有一條過海路線全日以交匯處為總站,其餘往返寶馬山的港島巴士路線皆以交匯處為循環點。
歷史[]
1950年代之前,天后廟道僅到達大坑天后廟而已,寶馬山一帶是荒山野嶺。時值國共內戰,大量中國新移民湧入香港,部分移民在寶馬山搭建木屋,直至六十年代初被政府寮屋管制組全面清拆。
1960至70年代,寶馬山開始發展為學校區和低密度住宅區,天后廟道不但大幅延長,炮台山道、寶馬山道、雲景道等亦先後落成,老牌寶馬山路線25和27亦於此時先後開辦。由於前述原因,此兩線在寶馬山並無總站,只在寶馬山道賽西湖公園外、蘇浙公學對面作循環點(該站現稱賽西湖公園),由於此地離寶馬山道與天后廟道交界不遠,中巴選擇以「天后廟道」命名之,故此所有中巴非空調巴士並無「寶馬山」的布牌。1981年12月7日,九巴獨營的過海隧巴108線投入服務,當時和中巴25線一樣以賽西湖公園對出作循環點。
有見寶馬山欠缺公共交通總站設施,政府於1984年斥資135萬元選址寶馬山道盡頭興建巴士總站[4],翌年11月4日落成啟用[5]。108線於1986年5月11日遷進此站,不再繞經天后廟道,及後所有寶馬山路線均途經此站。
1990年之前,中巴僅有兩條全日路線服務寶馬山,上課時間需求遠遠大於中巴提供的班次,不少學生因而選擇步行上山。直至城巴於九十年代中獲得港島巴士專營權,寶馬山逐漸成為兩間巴士公司爭奪乘客的主戰場。1998年中巴專營權結束,新巴接棒經營,與城巴的爭鬥未有停止跡象,競爭之下寶馬山巴士路線數目倍增。新城資源整合後,新巴、城巴開始削減過剩服務,引起議員、居民及學生不滿。
當局於2010年9月試驗寶馬山交通改善措施,總站對開一段寶馬山道改為雙綫南行,所有下山車輛須駛經站內最右面車坑,原使用該車坑的專綫小巴25線則改用旁邊舊23B線車坑。
周邊設施[]
公共運輸交匯處座落寶馬山已發展區頂端,周邊皆為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用地,頂尖學府與著名國際學校林立,例如慧翠道的香港樹仁大學、校園徑的漢基國際學校、香港日本人學校中學部、英基學校協會鰂魚涌小學等。
車站西面為北角上(海水)配水庫、北角上食水配水庫及香港童軍第七旅總部,東南面則是聖貞德中學。車站出口斜對面的寶馬山道遊樂場附設洗手間,乃最就近交匯處的公共廁所。
路線資料[]
專營巴士[]
使用「寶馬山」站的專營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以此站作總站 | ||||
城巴 | 23B | 寶馬山 | →羅便臣道 | 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去程● |
柏道 | →寶馬山 | 上課日上下午繁忙時段回程● | ||
城巴 | 25A 特別班次 |
寶馬山 | →會展站 | 每天清晨服務● |
城巴 | 27 特別班次 |
北角碼頭 | →寶馬山 | 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城巴 | 85 特別班次 |
寶馬山 | →小西灣(藍灣半島) | 週一至六清晨服務● |
城巴 | 85A | 筲箕灣 | 寶馬山[註 1] | 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去程● |
城巴 | 85A 特別班次 |
愛秩序灣 | →寶馬山 | 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城巴 | 85P | 寶馬山[註 2] | 小西灣(藍灣半島) | 上課日下午繁忙時間回程● |
九巴 | 108 | 寶馬山 | 啟業 | 週一至六全日、假日上午繁忙時間過後回程● |
以此站作循環點 | ||||
城巴 | 25 | 中環(3號碼頭)[註 3] | 中環(5號碼頭) | 每天服務● |
城巴 | 25A | 會展站(循環點在此) | 每天服務● | |
城巴 | 27 | 北角碼頭(循環點在此) | 每天服務● | |
城巴 | 85 | 小西灣(藍灣半島)(循環點在此) | 每天22:10或之前服務● | |
以此站作中途站 | ||||
城巴 | 25 特別班次 |
中環(3號碼頭) | →北角協同中學 | 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城巴 | 25 | 中環(3號碼頭) | →炮台山道 | 每天晚間服務● |
城巴 | 81A | 興華邨 | →勵德邨 | 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去程● |
勵德邨 | →興華邨 | 上課日下午繁忙時間回程● | ||
城巴 | 85A | 北角碼頭 | 筲箕灣 | 上課日下午繁忙時間回程● |
城巴 | 85P | 小西灣(富欣花園) | 寶馬山 | 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去程● |
專綫小巴[]
以寶馬山為總站的專綫小巴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金煌 | 25 | 上寶馬山 | 銅鑼灣(百德新街) | 每天服務● |
金匙 | 49M | 天后站(循環點在此) | 每天服務● |
曾使用路線[]
下述路線的總站以調遷當日為準,現時的總站請瀏覽相關路線條目。
曾以寶馬山為總站的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當時目的地 | 調往之總站 | 停用此總站日期 |
城巴 | 25C 特別班次 |
→灣仔(會展新翼) | 路線停止服務 | 2013年7月14日 |
中巴 | 25M 特別班次 |
天后地鐵站→ | 特別班次停止服務 | 1998年9月1日 |
新巴、城巴 | 81P | 小西灣→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9年7月17日 |
新巴 | 81S | 小西灣(富欣花園)→ | 路線停止服務 | 2020年9月23日 |
城巴 | 529 特別班次 |
筲箕灣→/西灣河文娛中心→/康怡廣場→ | 特別班次停止服務並改為85A線 | 2013年7月12日 |
城巴 | 529P[註 4] | →小西灣(藍灣半島) | 路線停止服務並改稱85P線 | 2013年7月12日 |
車站佈局及設施[]
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依山而建,附設三條長條形車坑,皆為向下斜的斜路。巴士到達總站時,車長必須拉穩手掣。過往曾先後發生25線小巴及新巴巴士停車後溜前,撞向寶馬山道遊樂場。
站內三條車坑之中,最左邊一條主要供專營巴士使用,沿行人路設三個站位;過往中間一條亦用作專營巴士站,後來最右邊的專綫小巴車坑改為公眾車道,中間車坑因而改劃為專綫小巴站。
專營巴士車坑行人路前端有城巴和九巴站長亭各一,目前兩間巴士公司同樣沒有調派站長當值。過去新巴在此站設有站長亭,城巴85線延長至寶馬山後轉為城巴使用。九巴站長亭於2011年7月從火炭站移送到此站,供過海隧巴108線車長拍卡簽到,已於2020年2月起改為員工休息室。港島專綫小巴25線營辦商亦於近寶馬山道設置站長室。
車坑分佈(以入口最左邊起計) | |||
---|---|---|---|
編號 | 寬度 | 路線(由前至後,分隔另起一行,同一位置用「、」) | 站柱編號 |
1 | 雙坑 | 108 | BR01-T-1000-0 (九巴,設有候車亭) |
25A、85、85A、85P | 1250A (城巴) | ||
23B、25、27、81A | 1250F (新巴,設有候車亭) | ||
專綫小巴49M | / | ||
2 | 單坑 | 專綫小巴25 | / |
3 | 單坑 | 公眾車道 |
圖集[]
註釋[]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2009年路綫表(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令》
- ↑ 運輸署-香港區專線小巴路線第49M號
- ↑ 第4927號公告:〈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第374章)--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13卷第32期,2009年8月7日。
- ↑ 〈寶馬山道建巴士總站〉,香港政府新聞公報,1984年12月13日。
- ↑ 第3638號公告,香港政府憲報第127卷第44期,1985年11月1日。
外部連結[]
- 城巴網站:巴士站(編號1250)的相片(註:站景圖可能尚未更新)
- 九巴網站:巴士站(編號BR01-T-1000-0)的相片(註:站景圖可能尚未更新)
- 衛生署控煙酒辦公室網站:指定禁止吸煙區 - 北角寶馬山公共運輸交匯處
東區巴士總站列表 | |
---|---|
北角及寶馬山 | |
鰂魚涌及太古城 | |
西灣河及筲箕灣 | |
柴灣及小西灣 | |
註:維多利亞公園以東的銅鑼灣於2016年第五屆區議會運作時改屬灣仔區。 |
東區小巴總站列表 | |
---|---|
北角、寶馬山 | |
鰂魚涌、康山 | |
西灣河、耀興 | |
筲箕灣、愛秩序灣 | |
柴灣 | |
杏花邨、小西灣 | |
註:維多利亞公園以東的銅鑼灣於2016年第五屆區議會運作時劃歸灣仔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