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註冊
Advertisement

寶琳路Po Lam Road)為一連接九龍觀塘區秀茂坪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街道,西起秀茂坪道寶達邨處,東訖茅湖仔康盛花園之間,分支為寶琳北路寶琳南路,分別通往將軍澳新市鎮寶林調景嶺對上山頭。

寶琳路大致呈東、西走向,全長約2.13公里,是將軍澳隧道將藍隧道以外另一連接九龍市區及將軍澳新市鎮的大動脈。

歷史[]

寶琳路落成的首三十年,只接通安達臣道及調景嶺寮屋區,可謂專為調景嶺而設。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中共建政前後,不少效忠中華民國(國民黨)之軍眷難民為逃避共產黨清算,紛紛南來避秦,輾轉於調景嶺自成一國,安身立命。

調景嶺初時對外交通貧乏,居民若不欲沿山徑跋涉至九龍,就只能靠海上交通出入。因此,當地居民在曾發動修建調景嶺對外第一條道路「謝公路」的謝御羣率領之下,決定自發修築一條經靈實肺病療養院(今靈實醫院)連接安達臣道,以便進出九龍市區的車路,並覓得基督教世界服務處一力承擔經費,於1955年末動工。該道路後以當時於調景嶺事奉之惠施霖牧師(Revd. Sterling Whitener)之妻惠寶琳(Barbara Whitener)為名,命名為「寶琳路」,並在1956年11月6日[1]舉行通車典禮。新界民政署長彭德(Kenneth Barnett)主持路名牌揭牌儀式,並以粵語致辭,祝願路上行人「如入寶山,琳瑯滿目」。[2][3]

寶琳路落成時,將軍澳仍是人跡罕至的海灣。該路雖屬調景嶺區內的唯一車路,但路況甚差。1962年1月1日,九巴開辦首條服務調景嶺區的巴士路線,編號為30,往來九龍城碼頭;此即日後的90線。在開辦後之20年間,該線曾是寶琳路上唯一的公共交通服務。

1982年,除了寶琳路首條專綫小巴路線10啟航外,政府更落實於將軍澳興建新市鎮,把現時的翠林寶林一帶劃為新市鎮第一期發展。茅湖仔以西的一段寶琳路自此肩負新市鎮對外要道之重任,於1984年由原本的單線雙程窄路擴闊為多綫雙程路,更獲西延至秀茂坪道,從此沿寶琳路行駛的車輛不用再繞行安達臣道即可直達九龍。重建後的寶琳路於1986年5月30日刊憲命名[4]。為配合新市鎮發展,介乎茅湖仔及調景嶺之間的一段寶琳路易名「寶琳南路」;而政府亦在茅湖仔修築全新道路,向東北下山前往在1988年落成的將軍澳寶林邨翠林邨,該路段被視為寶琳路的接續路段,命名為寶琳北路[5],於1987年9月通車。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初期,寶琳路與寶琳北路為出入市區最直接途徑,幾乎所有將軍澳區巴士路線皆會行經該走廊,故此寶琳路上發生的交通意外,足以令將軍澳對外交通陷於癱瘓,使當區頓成孤島。[6]將軍澳隧道在1990年通車後,部份巴士路線隨即改道;但因康盛花園和翠林邨人口眾多,仍有不少巴士及小巴路線維持取道寶琳路,重要性依然甚高。

巴士分站[]

寶琳路巴士分站列表(由西至東)
東行分站 西行分站 備註
秀茂坪道
寶達邨轉車站 /
寶達巴士總站通道
/ 寶達邨轉車站
安秀道
安達臣道觀塘區西貢區分界線,在此以東為西貢區)
安達臣道 /
/ 馬游塘村
翠琳路、馬游塘路
馬游塘村 /
茅湖仔 城巴稱此站為茅湖仔村
寶琳北路寶琳南路

圖集[]

歷史照片[]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1. 寶琳路通車典禮舉行日期一說為1956年9月20日,見〈寶琳路通車典禮〉,載吳建平主編,《調景嶺義民反共奮鬥史實》(台北市:寰聲文化出版社,1958年),第36頁。
  2. 〈西貢寶琳路落成 彭德主持開放禮〉,《工商日報》,1956年11月7日。
  3. 〈寶琳路昨開放 彭德主持典禮〉,《華僑日報》,1956年11月7日。
  4. 憲示第1866號〈政務總署: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28卷第22期,1986年5月30日。
  5. 公告第2355號〈政務總署: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30卷第29期,1988年7月22日。
  6. 例子:〈天雨路滑寶琳道嚴重車禍 貨車撼垃圾車兩死六傷 將軍澳交通癱瘓兩句鐘〉,《大公報》,1990年1月1日。

外部連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