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Advertisement

天水圍Tin Shui Wai),是香港第8個新市鎮,位於元朗區西北部,目前人口超過27萬,而該區總計劃人口約為30萬6000人。[1]

歷史

天水圍位於元朗西面,原本只是一大片魚塘。和后海灣其他地方一樣,天水圍最初也是濕地沼澤及淺水低地。及後漁民在低地掘地築堤,建立漁村及基圍漁塘,以養魚為生。以往天水圍是屏山其中一條村落,現時屏山鄉鄉事委員會仍有「天水圍」的代表。

漁塘漸變新市鎮

七十年代,政府設法增闢更多土地作住宅用途,增加房屋供應,並於1977年研究開發天水圍新市鎮。其後,長江實業及華潤等財團合組「巍城有限公司」(Mightycity Co Ltd),大舉收購區內魚塘及農地。成功收購了四百多公頃土地後,巍城於1979年10月向政府提出一個以公私合營方式發展爲期15年,分三期完成,人口53.5萬的新市鎮藍圖[2]。1982年10月,政府與巍城和「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Tin Shui Wai Development Ltd)訂立協議,政府以22.58億元向天水圍發展購入區內約488公頃土地,自1987年起發展天水圍為香港第8個新市鎮。

天水圍新市鎮分為兩個階段發展,以天華路為界,其北面為「預留區」(Reserve Zone),南面為「發展區」 (Development Zone)[3]。北面預留區319公頃土地留作政府土地儲備,當局會在適當時候再作進一步規劃;而南面169公頃土地用作發展為約135,000人口的新市鎮,政府再從中將38.8公頃土地,以8億元地價批予天水圍發展用作興建現時嘉湖山莊各期、嘉湖銀座與嘉湖海逸酒店;其餘約130多公頃土地由政府用作發展公營房屋,容納約67,500人。[4]

九十年代 水天一色

長江實業獨資發展的嘉湖山莊是區內最大規模私人屋苑,佔地面積達400萬平方呎,於1991年至1998年間落成,7期共設58座物業,提供15,880個單位,由樂湖居、賞湖居、翠湖居、麗湖居、景湖居及美湖居組合而成。部分屋苑設有居民巴士服務穿梭區內及直達市區,當時城巴負責營運多條往返港九新界的特快路線,加上全線空調服務,服務水平遠比九巴優勝;至於區內接駁服務由嘉湖山莊業主委託冠忠巴士旗下「冠利服務有限公司」營運。

新市鎮首個公共屋邨--天耀邨於1992年陸續入伙,九巴4月8日開辦兩條巴士路線--64M69M服務居民。兩線的運作模式較為特別,64M只在非繁忙時間往返荃灣碼頭;而繁忙時間行走的69M服務範圍較廣,途經荃灣葵涌,以荔景(南)為總站,天瑞邨於1993年入伙後,69M2月28日遷至天瑞,並提升為全日服務。至於往返九龍市區的服務,由10月28日開辦的69X擔綱,長途跋涉地途經洪水橋藍地兆康苑景峰花園井財街華都花園,然後行經屯門公路、全段長沙灣道及整條彌敦道後,以九龍車站為總站。

天耀邨入伙時,輕鐵天水圍支線尚未完工,九鐵於3月23日開辦臨時接駁巴士路線653654分別前往塘坊村元朗(東),方便居民出入,最後輕鐵天水圍第一及第二期支線於1993年1月10日通車。另一邊廂,通往當時狀甚荒蕪的天水圍市中心之第三期支線亦火速動工,於1995年3月26日通車。五天後,與輕鐵天水圍總站遙遙對望的天水圍市中心巴士總站開始有巴士路線進駐,為往返上水276276P

天水圍發展區中央提供多元化康樂及休憩場地,其中面積廣達15公頃的天水圍公園,由前區域市政局及嘉湖山莊發展商長江實業合資建造,工程分兩期進行,公園於1997年1月16日全面開放予公眾使用,園內的噴水池、水景設施及人工湖締造了「天」和「水」的意境,以配合「天水圍」這個名稱。公園南端為天水圍運動場,於1994年9月24日正式啟用。至於1995年7月22日啟用的天水圍游泳池,只設嬉水池,卻沒有標準泳池,當時市民需要到元朗游泳池才可暢泳[5]。九鐵為方便居民往返區內康樂場館,於1996年7月28日增設輕鐵接駁巴士路線658循環來往天耀天水圍市中心;到1998年5月18日,接駁巴士路線658由輔助巴士路線A70取代,服務範圍擴展至朗屏邨元朗廣場

現有輕鐵天榮站與柏慧豪園一帶是天水圍33區,曾擬議作綜合上蓋發展,興建政府合署、法院、街市等新市鎮應具備的設施,惟最後未能統一市中心發展權,相關土地被分割開來,令建議無法實行[6]。由於政府與天水圍發展的協議同時就區內鄰里商鋪的商業設施作出限制,訂明這些商鋪的供應不得導致天水圍公司擁有的38.8公頃土地上提供的商業設施,在商業上不可行。即使政府當年計劃在33區興建街市,亦遭發展商於1987年反對而被迫擱置;整份協議包括上述商鋪限制已於2002年撤銷。[7][8]

現時大型商場與酒店坐落天水圍33區,嘉湖銀座是位於天恩路18號嘉湖海逸酒店基座的三層購物商場,兩者同樣分為兩期,其中商場名為「有樂町」及「日比谷」,分別於1998年12月及1999年1月落成,與天水圍公園的公共空間相連接;嘉湖海逸酒店由兩幢大樓組成,共有1,102間客房,於1998年11月開業。嘉湖銀座開幕初期,商場與城巴攜手合作增設免費穿梭巴士服務往返區內多個屋邨。各種消閒與社區配套匯聚起來,令天水圍市中心逐漸成形。

在距離市中心不遠處,有「天水圍南北分界線」之稱的天華路上,其南面之31區早於1993年6月規劃作居屋之用,天頌苑第一期(即天頌苑總站旁邊6座樓宇)在1996年9月動工[9]。政府在1994年決定進一步發展天水圍,南面發展區第3、30和前述31區約23公頃土地指定發展為住宅區;房屋署在1996年8月展開這三區的打樁工程,現已建成天盛苑天華邨天頌苑,因此這三個公營房屋發展密度較南部其他屋邨為高,與周邊既有建築顯得格格不入,亦與天水圍最初設計意念相違背。

根據1983年的總發展計劃圖,天水圍新市鎮的設計原意,是要建構一個設備齊全及平衡社區,而作為一個設備齊全的社區,政府將新市鎮3個地區規劃作工業用地,天慈邨近九巴天水圍車廠的地皮更預留作殯儀館,現時銀座廣場土地更擬建造文娛中心。[6]

加速發展 天水圍城

政府在1994年除了落實進一步發展天水圍南面外,更開發塵封多年的北面預留區,撥出70公頃用於「加速發展區」(Fast-pace development),作為增加房屋供應量的主要地區。當局擬定在第105(天澤邨)、106(天逸邨)、110(天恒邨)和111區(俊宏軒)進行公共房屋發展計劃,第103與104區(天晴邨)劃作發展夾心階層住屋,而108B區(慧景軒)則預定為私人房屋土地[10]房屋署在1997年7月先行展開第102區(天富苑)的打樁工程,區內基礎配套工程於翌年7月展開,興建道路網絡與闢設輕便鐵路專用範圍,包括一個輕鐵總站,由2000年開始至2004年分期完工,以配合居民遷入預留區內的房屋發展。[11]

三號幹線大欖隧道雙雙於1998年5月25日下午三時三十分通車,九巴在翌日將原有行經屯門公路往返區內與市區的路線64M69M69P69X提升為全空調服務,並連同269C線改為直接取道大欖隧道,令車程大幅縮短。九巴更把上述路線與新開辦的269B線和元朗市68M68X結合,推出「大欖隧道巴士路線轉乘優惠」,方便乘客在大欖隧道轉車站轉乘其他路線往返港九新界各處,大大改善了天水圍對外交通。

考慮到天水圍預留區2003年全面發展後,為大約175,000人提供約55,000個房屋單位,與另一個新市鎮將軍澳南部類同,人口迅速增長。運輸署在1999年7月19日邀請現有專營巴士公司競投兩組分別為將軍澳南及天水圍北新發展區服務的巴士路線經營權。天水圍北一組共有六條路線,到2002年時須以約一百輛巴士營運。鑑於巴士路線數目不多,而營辦商亦須因應九廣西鐵投入服務後重整巴士服務,政府只邀請現有專利巴士公司申請[12]。到8月30日截標當日,將軍澳南標段有兩家公司入標,一向在將軍澳經營巴士服務的九巴,只參與競投天水圍北路線專營權。

三個月後,運輸署於11月30日公布招標結果,九巴投得天水圍北6條路線經營權[13],詳情如下:

區內多個公共屋邨和居屋屋苑在2000年下旬陸續入伙,九鐵巴士在11月開設輕鐵接駁巴士659線,以及輔助巴士A73A74線;更破天荒推出全港首個跨巴士公司八達通轉乘優惠,乘搭659線轉乘九巴269C城巴969969A969P龍運巴士E34線往返天水圍北及市區,可享成人票價$1.5優惠。[14][15]

輕鐵天水圍第四期支線天水圍預留區支線在2003年12月7日星期日通車,翌日首個工作日在區內多個車站爆發大混亂,尤其以坑尾村站最為嚴重,乘客怨聲載道。輕鐵為向受影響乘客致歉,由2003年12月9日起,免收三條臨時路線K2PK75PK76的車資,以及增設臨時免費路線K62S,協助乘客適應九廣西鐵輕鐵新支線通車後的服務安排[16]

當年政府為了開發天水圍新市鎮,填平數百公頃魚塘,但並未有特別生態補償方案,於是在天水圍預留區東北面設立一個60公頃濕地生態補償區,以緩解預留區土地開拓工程對生態的影響。1999年,政府決定在補償區內興建以自然生態為主題的「香港濕地公園」,為天水圍與米埔沼澤區拉姆薩爾濕地提供緩衝區。濕地公園的鹹淡水環境可供野生生物繁衍棲息,並提供多項保育、教育及生態旅遊設施,已於2006年5月20日開幕,是亞洲首個濕地主題公園。[17]

街道結構

當局在1990年7月在天水圍新市鎮展開多項道路工程,在西面興建天影路連接屏廈路天華路,以及天華路部分路段,連同天壇街;同時在東面建造天城路部分路段和天龍路,以及天柏路天祥路,以便展開天水圍下一階段的發展計劃。

現時區內各條街道大多雙向行車,巴士路線通常在同一街道雙向行走,其中巴士離開天水圍市中心公共運輸交匯處時,須繞圈才可前往景湖居麗湖居

巴士總站

天水圍設有多個專利巴士總站,分佈在天水圍不同區域:

天水圍巴士總站資料
條目名稱 位置 類型 備註
天水圍市中心公共運輸交匯處 天恩路近天榮站及嘉湖銀座 公共運輸交匯處 專綫小巴總站在嘉恩街
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西鐵綫天水圍站近屏廈路 公共運輸交匯處 港鐵巴士指定接駁車站
天耀總站 天耀商場外 巴士總站 天水圍首個巴士總站
天瑞總站 天瑞(一)邨及天瑞(二)邨之間 巴士總站
天慈總站 天慈商場外 巴士總站
天頌苑總站 天瑞路近天頌苑 巴士總站
天富總站 天華路天悅邨多層停車場地下 巴士總站
天恆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天恆邨多層停車場地面 公共運輸交匯處
天恩邨公共運輸交匯處 天恩邨商場地面 公共運輸交匯處 天水圍迄今最後一個落成的巴士總站
樂湖居總站 嘉湖山莊樂湖居內 居民巴士總站 城巴過海路線特別班次亦在此開出
美湖居總站 嘉湖山莊美湖居內 居民巴士總站
翠湖居 嘉湖山莊翠湖居內 居民巴士總站
俊宏軒 天水圍北部俊宏軒通道內 專綫小巴總站 新界專綫小巴77A線的總站
聚星樓 輕鐵天水圍站 巴士站
居民巴士接駁站

圖集

註釋、參考資料

  1. 立法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就加強支援天水圍動議辯論總結發言,2007年11月7日
  2. 公私合營發展新市鎮的歷史教訓,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
  3. 政府新聞公報:天水圍分區計劃大綱圖獲批准,1998年12月11日
  4. 立法會一題:天水圍發展,2011年11月16日,
  5. 立法會十二題:天水圍游泳池,2001年5月9日
  6. 6.0 6.1 天水圍發展 原來諗過設工業區?,東方日報,2017年5月28日
  7. 獨立媒體:天水圍的卅三年爛帳,2016年5月19日
  8. 獨立媒體:歷史的空白-天水圍專題調查感言,2017年5月14日
  9. 立法會公營房屋建築問題專責委員會:第二份報告,2004年5月
  10. 土木工程-土地發展:561CL-天水圍的進一步發展計劃-基礎設施及餘下地盤平整工程,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1998年2月11日
  11. 土木工程拓展署網站:天水圍新市鎮
  12. 政府新聞公報:運輸署邀請巴士公司申辦天水圍北及將軍澳南新巴士路線,1999年7月19日
  13.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將軍澳南及天水圍北巴士路線承辦商甄選結果〉[新聞公報],1999年11月30日
  14. 九廣鐵路公司,〈本港首個跨公司巴士轉乘計劃於天水圍推出〉[新聞稿],2000年11月29日。
  15.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天水圍巴士轉車站計劃十二月一日實施〉[新聞稿],2000年11月29日。
  16. 免費巴士服務輔助輕鐵天水圍支線服務,九廣鐵路新聞稿,2003年12月8日。
  17. 香港濕地公園啟用,政府新聞公報,2006年5月19日

相關連結

Disambig
為方便引用及查詢,以下的重定向頁均會指向本頁:

天水圍南天水圍北天水圍預留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