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廟道(Tin Hau Temple Road)位於港島寶馬山,全長2100米,西面連接英皇道,東面為寶馬山的盡頭。此道路介乎留仙街與雲景道之一段為灣仔區(道路東側)與東區(道路西側)的分界線。[1]
英皇道至炮台山道一段天后廟道只有新巴25線及港島專綫小巴49M線使用,且皆只途經東行;而除過海隧巴108線及新巴23B線外,所有途經寶馬山的巴士路線均會繞經天后廟道。
歷史
天后廟道於1930年11月28日獲刊憲命名[2]。根據命名公告,當時的盡頭位於內地段1352號(今門牌46號,前建造商會學校旁)處。此道路在1950年代寶馬山還是木屋區時已經存在[3]。後來配合炮台山及寶馬山區的開發,天后廟道便大幅延長。1973年9月3日,中巴開辦25線,為第一條及至今唯一一條途經介乎英皇道至炮台山道一段天后廟道的巴士路線。
於地鐵港島綫通車初期,根據提供的原定東區規劃圖,曾經建議將天后廟道由瓊峰園盡頭延長,經康山、西灣河及筲箕灣半山,在慈幼學校對上接駁柴灣道,使之成為一條東區半山的第二大動脈,舒緩英皇道的恆常交通擠塞。惟由於最後決定改為興建東區走廊,天后廟道延長的計劃便告吹。[4]
巴士分站
天后廟道巴士分站列表(由西至東) | |||
---|---|---|---|
東行分站名稱(城巴/新巴) | 西行分站名稱(城巴/新巴) | 位置簡介 | |
英皇道/銅鑼灣道/高士威道 | |||
皇龍道 | |||
新東方台 | |||
維景臺 | 近通往傲龍軒的道路 | ||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對面 | |||
康福台 | |||
威景臺 | 威景臺外/對面 | ||
炮台山道 | |||
雲景道 | |||
衡峰閣 | 衡峰閣外/對面 | ||
珊瑚閣 | 珊瑚閣外/對面 | ||
雲峰大廈 | 雲峰大廈外/對面 | ||
北角配水庫遊樂場 | 近北角配水庫遊樂場 | ||
百福道 | 天寶大廈外、近百福道路口 | ||
百福道 | |||
寶馬山道(此段以東並沒有專營巴士行走) | |||
寶聯徑 |
圖集
- 巴士中途站
- 道路
近炮台山道一段(2015年7月)
近雲景道一段(2015年7月)
近雲景道一段(2018年5月)
近衡峰閣一段(2019年11月)
近珊瑚閣一段(2018年5月)
近雲峰大廈一段(2018年5月)
近北角配水庫遊樂場一段(2018年5月)
近百福道一段(2018年5月)
與百福道交界的一段(2018年5月)
在這個圖庫加入圖片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整條天后廟道原一直完全屬東區,但政府於2013年10月22日向立法會提交《2013年區議會條例(修訂附表1及3)令》,建議於第五屆區議會屆期起調整東區與灣仔區的分界,將天后(C16)及維園(C18)兩選區由前者改撥後者(當中包括介乎英皇道至留仙街之間一段天后廟道道兩邊及介乎留仙街與雲景道的一段天后廟道以南一小部份),有關修訂已於2014年1月22日於立法會獲得通過,於2016年起實施。
-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930 No 708
- ↑ Uwants討論區:寶馬山懷舊【附目錄】#5
- ↑ 香港地方 | 討論文庫 | ---留仙街天橋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除非另有註明,否則社區內容均使用CC-BY-SA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