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道(Tai Tam Road),是來往柴灣及赤柱的要道,北面連接柴灣道,南面連接赤柱峽道及赤柱村道。來往東區和赤柱的新巴14線及城巴314線均途經整條大潭道。
歷史
1845年,政府將香島道全面改建成標準道路,並由赤柱向北,經大潭延長至筲箕灣。1917年大潭篤水塘落成後,利用水壩頂部作為行車道路,是其一大特色。1961年,香島道分拆成八段命名,介乎大潭峽至赤柱峽一段命名為「大潭道」。
大潭道沿線路面狹窄,石澳道至大潭水塘道一段猶為彎多。大潭篤水塘水壩一段闊度更只有五米,不能容納兩部重型車輛同時並行而過,被列為法定古蹟[1]的水壩更不可拆除或拓闊。
政府後來把介乎石澳道和大潭水塘道之間的一段大潭道劃為禁區限制3公噸以上的重型車輛(巴士和小巴除外)於繁忙時間進入,現時禁區的生效時段為每日07:00-10:00及15:00-19:00。[2]
巴士分站
目前,兩個巴士站以「大潭道」為名:
以下位於大潭道的三個車站,過往命名為「大潭道」:
大潭道巴士站列表(由北至南) | ||
---|---|---|
北行站名稱 | 南行站名稱 | 位置簡介 |
柴灣道 | ||
山翠苑 | 北行:興民邨屋邨道路交界 南行:山翠苑翠瑜閣外 | |
興民邨屋邨道路通往興民邨總站 | ||
連接西灣配水庫道路 | ||
女童軍訓練中心 | 近女童軍馬沈慧芙野外訓練中心 | |
- | 新橋面 | 大潭道行車橋樑H2上 |
- | 西灣濾水廠 | 近西灣濾水廠 |
石澳道(東區及南區分界線,在此以南為南區) | ||
石澳道 | - | 石澳道迴旋處前 |
大潭水塘(北)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泳灘貨倉外 大潭篤水塘水壩旁 | |
(大潭篤水塘水壩) | ||
大潭水塘(南) | - | 大潭篤水塘水壩旁 |
- | 大潭郊野公園 | 近大潭郊野公園大潭入口 |
大潭水塘道 | ||
大潭郊野公園 | - | 近大潭郊野公園大潭入口 |
白筆山道 | ||
龜背灣 | 紅山半島外 | |
曼克頓花園 | 美國會所 | 美國會所外 |
輝百苑 | 聽濤小築 | 北行:輝百苑外 南行:聽濤小築外 |
赤柱峽道/赤柱村道(迴旋處) |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大潭水塘22項歷史構築物 - 法定古蹟 - 古物古蹟辦事處
- ↑ 第348號公告:〈道路交通 (交通管制) 規例 (第374章)--大潭道車輛總重超逾3公噸車輛的禁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2卷第03期,2018年1月19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除非另有註明,否則社區內容均使用CC-BY-SA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