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第32行: 第32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50年代,英國政府決定放棄遠東強大的海軍力量,而本港海軍基地的規模亦逐步縮小;港府乘機向海軍收回船塢南面之地段,僅留下現時[[中環 (添馬艦) 總站|中區軍營]]及添馬[[政府總部]]所處的濱海地段繼續作海軍用地。1959年11月末,添馬艦以南的海軍船塢終告停止運作,港府隨即利用騰出的土地興建一新幹綫貫通東西;新幹綫於1961年落成通車,並於同年[[4月7日]]刊憲命名為「'''夏慤道'''」,<ref>〈海塢新馬路 定名夏慤道〉,《大公報》,1961年[[4月8日]]。</ref>紀念日軍投降後率海軍艦隊來港從日本手上接收香港,並在重光初期出任香港軍政府首長的夏慤(Cecil Harcourt)少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50年代,英國政府決定放棄遠東強大的海軍力量,而本港海軍基地的規模亦逐步縮小;港府乘機向海軍收回船塢南面之地段,僅留下現時[[中環 (添馬艦) 總站|中區軍營]]及添馬[[政府總部]]所處的濱海地段繼續作海軍用地。1959年11月末,添馬艦以南的海軍船塢終告停止運作,港府隨即利用騰出的土地興建一新幹綫貫通東西;新幹綫於1961年落成通車,並於同年[[4月7日]]刊憲命名為「'''夏慤道'''」,<ref>〈海塢新馬路 定名夏慤道〉,《大公報》,1961年[[4月8日]]。</ref>紀念日軍投降後率海軍艦隊來港從日本手上接收香港,並在重光初期出任香港軍政府首長的夏慤(Cecil Harcourt)少將。
   
夏慤道通車初期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在1962年某六個月曾發生十三宗車禍,肇因皆為車輛駛經彎位時速度過快,故當局在1962年[[8月13日]]起於夏慤道豎設車速限制路牌,限制車輛駛經彎位時車速不得超過時速35英里,為全港首創。<ref>〈海塢新馬路 定名夏慤道〉,《大公報》,1962年[[8月12日]]。</ref>
+
夏慤道通車初期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在1962年某六個月曾發生十三宗車禍,肇因皆為車輛駛經彎位時速度過快,故當局在1962年[[8月13日]]起於夏慤道豎設車速限制路牌,限制車輛駛經彎位時車速不得超過時速35英里,為全港首創。<ref>《大公報》,1962年[[8月12日]]。</ref>
   
  +
為疏導[[金鐘道|皇后大道東]]與[[花園道]]交界一帶的交通樽頸,當局在1964年中落實「花園道交通總匯計劃」,修建與[[花園道]]平行的[[紅棉路|木棉道]](後改稱[[紅棉路]]),並同時在夏慤道西行綫修築[[夏慤道天橋|行車天橋]],供非轉入木棉道的西行車輛使用。<ref>〈改善花園道口交通 夏慤道大道東 將建行車天橋〉,《工商日報》,1964年[[7月4日]]。</ref>該天橋於1964年10月動工,<ref>〈夏慤道西行車 今起實施改道〉,《華僑日報》,1964年[[10月23日]]。</ref>並在1966年3月落成,<ref>〈雄踞夏慤道 行車天橋落成 雙綫行車全港最大〉,《華僑日報》,1966年[[3月28日]]。</ref>[[4月19日|次月19日]]上午十時正式通車。<ref>〈夏慤道天橋 昨日正式啟用〉,《華僑日報》,1966年[[4月20日]]。</ref>該橋三合土橋躉十二個,<ref>〈夏慤道人車兩用天橋 工程完成過半 年內落成啟用〉,《華僑日報》,1965年[[5月31日]]。</ref>全長960呎,路面闊24呎,設兩條西行行車綫,橋頂更設有[[巴士站]],為全港首創。
當局其後於夏慤道西段建築[[夏慤道天橋|天橋]],是為香港首條行車天橋,橋上更曾設有[[巴士站]],為全港首創;該橋曾於1980年代重建,重建後車容量上升,巴士站則被取消。
 
  +
  +
該橋曾於1980年代重建,重建後車容量上升,巴士站則被取消。
   
 
==巴士分站==
 
==巴士分站==

於 2014年12月12日 (五) 11:40 的修訂

夏慤道Harcourt Road)是一條連接中西區中環灣仔區灣仔的主幹道路[1],穿越金鐘添馬之間,是Route4四號幹線的一部份,西端於美利道交界處連接干諾道中,東端則於香港演藝學院軍器廠街的交界處連接告士打道,全長約780米。

夏慤道主要為4綫雙程分隔道路,與紅棉路之交界處一段行車天橋更是全港首條行車天橋(詳見「夏慤道天橋」條目)。西行綫於樂禮街紅棉路之間有輔助道路。

歷史

早在香港開埠初期,港府已將中環灣仔之間,現時稱為「金鐘」的地段劃為軍用,濱海的地段供海軍使用,靠山的地段則給予陸軍,只留下中間的狹長地段開闢道路,是為皇后大道東的一部份(該段皇后大道東於1968年改稱金鐘道)。隨著灣仔東區的急速發展,海軍船塢一帶的一段皇后大道東逐漸成為「樽頸位」,汽車於本港普及後該處出現交通擠塞更是家常便飯。多年來歷任港督與市民一直要求軍部讓出路段,興建連接中區及灣仔的海濱道路,惜一直不得要領;1870年代海軍船塢動工,當時的港督堅尼地(A.E. Kennedy)曾與海軍部商議於新海軍船塢範圍內劃出地段興建一條道路疏導交通,海軍部卻以「保護軍事機密」為由予以拒絕,因此當局惟有改於山上開闢俗稱「二馬路」的堅尼地道取而代之,但對舒緩金鐘「樽頸位」的來往交通成效不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50年代,英國政府決定放棄遠東強大的海軍力量,而本港海軍基地的規模亦逐步縮小;港府乘機向海軍收回船塢南面之地段,僅留下現時中區軍營及添馬政府總部所處的濱海地段繼續作海軍用地。1959年11月末,添馬艦以南的海軍船塢終告停止運作,港府隨即利用騰出的土地興建一新幹綫貫通東西;新幹綫於1961年落成通車,並於同年4月7日刊憲命名為「夏慤道」,[2]紀念日軍投降後率海軍艦隊來港從日本手上接收香港,並在重光初期出任香港軍政府首長的夏慤(Cecil Harcourt)少將。

夏慤道通車初期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在1962年某六個月曾發生十三宗車禍,肇因皆為車輛駛經彎位時速度過快,故當局在1962年8月13日起於夏慤道豎設車速限制路牌,限制車輛駛經彎位時車速不得超過時速35英里,為全港首創。[3]

為疏導皇后大道東花園道交界一帶的交通樽頸,當局在1964年中落實「花園道交通總匯計劃」,修建與花園道平行的木棉道(後改稱紅棉路),並同時在夏慤道西行綫修築行車天橋,供非轉入木棉道的西行車輛使用。[4]該天橋於1964年10月動工,[5]並在1966年3月落成,[6]次月19日上午十時正式通車。[7]該橋三合土橋躉十二個,[8]全長960呎,路面闊24呎,設兩條西行行車綫,橋頂更設有巴士站,為全港首創。

該橋曾於1980年代重建,重建後車容量上升,巴士站則被取消。

巴士分站

夏慤道巴士分站列表(由西至東)
西行分站(往中環方向) 東行分站(往灣仔方向) 位置/備註
干諾道中
美利道愛丁堡廣場
紅棉路添華道
(此段東行同時有地面道路及天橋,西行過紅棉路後只有天橋)
添馬街
海富中心 政府總部 海富中心與政府總部之間
樂禮街添美道
演藝道
軍器廠街
告士打道

圖集

註釋、參考資料

  1. 添美道軍器廠街之間的一段夏慤道為中西區灣仔區間之分界綫;夏慤道其餘路段全屬中西區
  2. 〈海塢新馬路 定名夏慤道〉,《大公報》,1961年4月8日
  3. 《大公報》,1962年8月12日
  4. 〈改善花園道口交通 夏慤道大道東 將建行車天橋〉,《工商日報》,1964年7月4日
  5. 〈夏慤道西行車 今起實施改道〉,《華僑日報》,1964年10月23日
  6. 〈雄踞夏慤道 行車天橋落成 雙綫行車全港最大〉,《華僑日報》,1966年3月28日
  7. 〈夏慤道天橋 昨日正式啟用〉,《華僑日報》,1966年4月20日
  8. 〈夏慤道人車兩用天橋 工程完成過半 年內落成啟用〉,《華僑日報》,1965年5月31日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