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彌地城海旁(Praya, Kennedy Town),為一港島中西區堅尼地城東部的道路,東起皇后大道西及德輔道西,西訖山市街及吉席街,是一條東西行雙向道路,亦是香港電車途經街道之一,全段路面均有巴士路線駛經。
歷史[]
在19世紀,西區的海岸綫大概位於現今的皇后大道西及卑路乍街。1900年代初,政府展開「垃圾灣填海工程」[1],利用醫院山(即灣仔律敦治醫院所處的山丘)的泥土於卑路乍街對開的卑路乍灣填海,將海岸綫推前約80米。工程於1903年完成,而新填出的土地多用作倉庫。新修築的海堤被修成道路,亦即現在的堅彌地城海旁。1904年,香港電車投入服務,並在堅彌地城海旁上敷設軌道。此後90多年,堅彌地城海旁一直位於海濱。
1990年代初,政府欲於卑路乍灣及鄰近的青洲填取約186公頃土地,以供興建住宅樓宇和新設施,即青洲填海計劃。當中的第一期工程「卑路乍灣填海工程」涉及於堅彌地城海旁以北填海,工程於1997年完成後堅彌地城海旁失去其海濱地位,海岸綫被北移到城西道以北。[2]
街名中的「堅彌地城」乃堅尼地城的舊寫法,前者逐漸被後者取代後街名卻沒有順應更改,但公眾常把街名寫成「堅尼地城海旁」,錯誤寫法尤見於沿綫各大廈的門牌上,更甚者胡亂加上通名,寫成「堅尼地城海旁道」等;城巴新巴命名巴士站時亦使用了這個錯誤寫法。另外,政府早年使用「Kennedy Town Praya」作為此路的英文名[3],亦見於政府豎立的街名牌及官方地圖上,公眾亦一直沿用之,但後來政府在2007年更換新款街名牌時,將英文名改為「Praya, Kennedy Town」,稍後官方地圖亦作出相應更改。現時一般市民及私人機構出版的地圖均仍將之寫成「Kennedy Town Praya」。同樣情況亦見於名稱相近的堅彌地城新海旁。
結構[]
堅彌地城海旁全綫屬東西行雙程行車路。香港電車駛經全條堅彌地城海旁,軌道位於道路中央。由於堅彌地城海旁往日路面狹窄,因此西行電車站並未設有候車月台島,乘客需在行人路候車,待電車到站時走出馬路登車。
東行巴士主要由吉席街直行駛入堅彌地城海旁,部份由堅尼地城(卑路乍灣)開出的路線則由卑路乍街經荷蘭街轉右進入堅彌地城海旁東行綫。西行巴士則均由德輔道西直入堅彌地城海旁,於此路的西端轉左入山市街,然後轉右往卑路乍街。
巴士分站[]
堅彌地城海旁巴士分站列表(由西至東) | |||
---|---|---|---|
西行分站名稱 | 東行分站名稱 | 位置簡介 | 備註 |
↑吉席街(機動車輛只可東行)/ ←山市街(單向南行) | |||
山市街 | 卑路乍灣公園 | 堅城中心/卑路乍灣公園對開 | |
←荷蘭街(單向北行) | |||
/ | 西祥街 | 卑路乍灣公園外 | |
←西祥街(單向南行)/西祥街北→(雙向) | |||
堅尼地城游泳池 | / | 南雄大廈外 | |
←歌連臣街(單向南行) | |||
/ | 歌連臣街 | 堅尼地城游泳池外 | |
←皇后大道西(單向西行)/ ↓德輔道西 |
圖集[]
註釋、參考資料[]
- ↑ 卑路乍灣早年曾被稱為「垃圾灣」。
- ↑ 總目707-新市鎮及市區發展-港島及離島發展-土木工程-土地發展-436CL-青洲發展計劃第I階段-填海及重建海旁設施‧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1998年2月17日
- ↑ 憲示第1517號:〈市政局佈告: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09卷第51期,1967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