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辦的港島市區巴士路線5號,由城巴營辦,取消前來往摩星嶺及銅鑼灣(威非路道),途經堅尼地城、石塘咀、西營盤(德輔道西→/皇后大道西←)、上環(德輔道中→/皇后大道中←)、中環、金鐘及灣仔(軒尼詩道)。
5號線早於1928年投入服務,歷經大酒店、中巴及城巴3間營辦商營運,是服務西區87年的老牌流水線。運輸署以港鐵港島綫西延段全綫通車為由,以行政指令於2015年5月10日強行停辦此路線。
目錄
歷史
- 1928年:香港大酒店汽車開辦一條來往銅鑼灣及石塘咀之巴士路線,並無賦予路線編號。
- 1933年6月11日:上述無編號路線改由中巴營辦,改為來往大坑及堅尼地城,並獲編為5號線。
- 1941年12月:日軍佔領香港後,徵用各種交通工具作軍事用途,此路線暫停服務。
- 1942年1月25日起,日治下的「香港占領地政府」曾提供與戰前此路線相若的1號線服務;該路線於1942年10月前已告停辦。
- 1946年4月9日:香港重光後,5號線重新投入服務,但路線縮短為來往大坑及皇家碼頭。
- 1946年5月13日:中環總站由皇家碼頭遷往統一碼頭。
- 1946年7月6日:由統一碼頭延長至水坑口。[1]
- 1948年11月1日:因皇后大道西路面修妥而重新延長至堅尼地城;[2]同時於每天早上至傍晚增設來往大坑及水坑口的短途班次。
- 1952年2月5日:往大坑方向奉警務當局諭改行高士威道,不再途經銅鑼灣道;取消國泰酒店、大坑道口、中華游樂會及皇仁書院之東行站,改設站於高士威道近灣景樓及敬記船廠。[3][4]
- 1952年4月16日:來往大坑及水坑口的短途班次被5B線取代。
- 1953年5月4日:往大坑方向改經租庇利街往德輔道中,不經畢打街。
- 1955年4月4日:大坑總站暫由興發街近電氣道口遷往銅鑼灣道148號門前(即今香港銅鑼灣維景酒店)。[5]
- 1956年3月1日:往大坑方向改經山道、德輔道西、干諾道西及德輔道中,不經西營盤及上環的一段皇后大道西,[7]並改設車站於德輔道西351號門前近屈地街、337號近水街口、251號近西邊街口、169號近東邊街口、83號近修打蘭街口、9號近永樂西街口、干諾道中上環舊街市對面,以及德輔道中269號近急庇利街、新世界戲院(今無限極廣場)外及131號近中環街市。[8]
- 1961年5月17日:往大坑方向駛至禮頓道後改為左轉經伊榮街、邊寧頓街及怡和街前往,不再經樂聲迴旋處直入高士威道,以配合警方在該帶實施「單程迂迴制度」。[9]
- 1962年4月16日:延遲尾班車時間:[10][11]
- 由大坑開出增開00:15、00:30、00:45、01:00及01:15之班次;及
- 由堅尼地城開出增開00:50、01:05、01:20、01:35及01:50車次。
- 1963年2月25日上午八時起:往大坑方向駛至高士威道後,繞經興發街、留仙街及英皇道,不再直接右轉銅鑼灣道。[12]
- 1963年5月26日下午二時起:往大坑方向改由德輔道中直接駛入遮打道,不再經昃臣道;原設於歷山大廈及高等法院之分站取消,改停新設於於仁行外的車站。[13]
- 1964年6月15日:往堅尼地城方向改經法國醫院(即聖保祿醫院)外的一段銅鑼灣道,並在醫院門前增設分站,而不再途經摩頓台。[14]
- 1967年1月23日:往大坑方向改由禮頓道直接左轉邊寧頓街,不再繞經伊榮街。
- 1968年4月16日:堅尼地城總站遷往西寧街新落成的巴士總站。
- 1973年4月10日上午十時起:總站由大坑臨時遷往銅鑼灣(裁判司署),以配合銅鑼灣道排水工程。
- 此安排原本亦是為期六個月臨時措施,後來轉為永久安排。[15]
- 1973年12月30日上午八時起:往銅鑼灣方向改經域多利皇后街,不經租庇利街,以配合上述兩條街道調換行車方向。[16]
- 1980年5月1日:西區總站遷往西營盤,並改為只在平日清晨至傍晚提供服務,以輔助10線服務。[17][18][19]
- 1982年1月8日:總站由大坑(銅鑼灣裁判署)遷往銅鑼灣(威菲路道),以配合前者因興建地下鐵路(今港鐵)天后站而永久封閉。[20]
- 1982年8月9日上午十時起:往銅鑼灣方向原設於德輔道中介乎永和街與機利文街一段之巴士站予以取消。[21]
- 1982年10月8日:配合中環實施公共交通優先使用道路計劃,租庇利街與域多利皇后街兩者行車方向調換,往西營盤方向改經域多利皇后街往皇后大道中。[22]
- 1983年11月16日上午十時起:因應大坑道天橋通車之改道安排,往西營盤方向改經摩頓臺往高士威道,不經摩頓臺以西的一段銅鑼灣道。
26新里程
- 1993年9月1日:改由城巴接辦,是第一批由中巴手上接辦的28條路線(26新里程)之一;同時城巴派出空調巴士與非空調巴士混合行駛。
- 1996年12月9日:早上繁忙時間後之所有班次均延長至堅尼地城;惟由於早上堅尼地城總站坑位不足,因此早上的班次維持只來往西營盤。
- 1996年12月27日:往銅鑼灣方向改經北街、堅彌地城新海旁及山市街返回卑路乍街,不再途經整條卑路乍街東行,以配合堅尼地城實施單向迴旋交通系統,介乎北街及山市街間之一段卑路乍街改為西行單程路。[23]
- 1997年1月20日:恢復於假日提供服務,並延長每日之服務時間至午夜。
- 1997年12月1日:與5A、5B及10X線提供聯合班次,全日綜合班次達每2至3分鐘一班。[24]
- 1998年1月18日:往銅鑼灣方向改經加多近街、吉席街及堅彌地城海旁往德輔道西,不再經卑路乍街、北街、堅彌地城新海旁、山市街、卑路乍街、皇后大道西及山道,以配合運輸署實施「堅尼地城第三階段交通管理措施」,將整段皇后大道西及卑路乍街改為單程西行。[25][26]
- 1999年8月22日:所有班次統一以堅尼地城為總站;同日起來回程皆改經軒尼詩道,不經皇后大道東、跑馬地及禮頓道。
千禧過後
- 2004年5月31日:由堅尼地城延長至摩星嶺,以配合城巴新巴重組西區路線,取代5A線服務摩星嶺。[27]
- 2015年5月10日:港鐵西港島綫全線通車,配合西港島綫通車的公共交通服務重組計劃而取消服務;同時,1號線延長至摩星嶺,取代此路線部份功能。[28][29]
服務時間及班次
停辦前(2015年5月)資料
|
|
2015年1月26日前
按此查閱2015年1月26日前的時間表 | ||||||||||||||||||||||||||||||||||||||||||||||||||
---|---|---|---|---|---|---|---|---|---|---|---|---|---|---|---|---|---|---|---|---|---|---|---|---|---|---|---|---|---|---|---|---|---|---|---|---|---|---|---|---|---|---|---|---|---|---|---|---|---|---|
|
過往服務時間及班次 | ||
---|---|---|
戰前紀錄
戰後紀錄
|
收費
5號線歷年收費沿革 | ||||||||||||||||||||||
---|---|---|---|---|---|---|---|---|---|---|---|---|---|---|---|---|---|---|---|---|---|---|
收費調整生效日期 | 成人收費 | |||||||||||||||||||||
1997年12月1日 | $3.4(空調巴士) | |||||||||||||||||||||
1996年3月3日 | $2.6(非空調巴士) $3.2(空調巴士) | |||||||||||||||||||||
1994年9月11日 | $2.4(非空調巴士) $2.9(空調巴士) | |||||||||||||||||||||
1993年9月1日 (由城巴營運及增設空調巴士服務) |
$2.1(非空調巴士) $2.5(空調巴士) | |||||||||||||||||||||
1993年4月5日 | $2.1 | |||||||||||||||||||||
1991年3月31日 | $1.8 | |||||||||||||||||||||
1990年3月18日 | $1.4 | |||||||||||||||||||||
1989年7月2日 | $1.2 | |||||||||||||||||||||
1986年4月1日 | $1.0 | |||||||||||||||||||||
1984年1月1日 | $0.8 | |||||||||||||||||||||
1981年4月12日 | $0.6 | |||||||||||||||||||||
1980年2月3日 | $0.5 | |||||||||||||||||||||
1976年3月1日 | $0.3 | |||||||||||||||||||||
1972年7月1日 | $0.2 | |||||||||||||||||||||
1960年2月15日 |
| |||||||||||||||||||||
1946年4月19日 | 20¢ | |||||||||||||||||||||
1935年4月1日 | 10¢(頭等) 5¢(二等) | |||||||||||||||||||||
1933年6月11日 | 待查 成人月票$10 |
收費備註 |
---|
|
八達通轉乘優惠
乘客以同一張八達通卡於乘搭此路線後轉乘指定路線,或從指定路線轉乘此路線,可獲轉乘優惠,詳情如下:(小童及長者優惠額折半計算)
5號線(摩星嶺→銅鑼灣(威非路道))相關轉乘優惠 | |||||
---|---|---|---|---|---|
由5號線(摩星嶺開出)轉乘其他路線 | |||||
主要對象 | 轉往路線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摩星嶺→跑馬地/皇后大道東 | 1(往跑馬地(上)) 5S(往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 10(往北角碼頭) |
免費 | 金鐘站 | 90分鐘 | [35] 2004年5月31日生效 |
灣仔/金鐘/西區→小西灣/柴灣 | 8X(往小西灣(藍灣半島)) | 減$2.0 | 維多利亞公園 | [36] 2004年5月31日生效 | |
西區→機場 | A12(往機場(地面運輸中心)) | 回贈首程車資 | 下車:嘉安街 登車:均益大廈第二期 |
60分鐘 | [37] 2005年4月25日生效 |
西區→荃灣 | 930/930A(往荃灣(愉景新城)) | 減$1.5 | 下車:永安中心,德輔道中 登車:永安中心,干諾道中 |
[38] 2002年9月16日生效 | |
西區→屯門 | 962/962X(往屯門(龍門居)) 962B(往屯門(置樂花園)) |
回贈首程車資 | |||
西區→天水圍 | 967(往天水圍(天恩)) 969/969A/969B(往天水圍市中心) |
下車:永安中心,德輔道中/德忌利士街(969B) 登車:永吉街 /砵典乍街(969B) | |||
西區→機場 | E11(往機場博覽館) | 減$1.5 | 下車:永安中心,德輔道中 登車:林士街 | ||
由其他路線轉乘5號線(往銅鑼灣(威非路道)) | |||||
主要對象 | 轉自路線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荃灣→灣仔區/東區 | 930(由荃灣(愉景新城)開出) 930A(由荃灣西站開出) |
減$1.5 | 金鐘站 | 90分鐘 | [38] 2002年9月16日生效 |
機場→灣仔區/東區 | E11(由機場博覽館開出) | 120分鐘 | |||
屯門→灣仔區/東區 | 962/962A/962P/962S(由屯門各地開出) | 免費 | 下車:力寶中心 登車:金鐘站 | ||
962B/962X(由屯門各地開出) | 下車:金鐘(西) 登車:金鐘站 | ||||
天水圍→灣仔區/東區 | 967(由天水圍(天恩)開出) | ||||
969/969A/969B(由天水圍各地開出) | 下車:力寶中心 登車:金鐘站 | ||||
機場→東區 | A12(由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開出) | 嘉安街 | [37] 2005年4月25日生效 |
5號線(銅鑼灣(威非路道)→摩星嶺)相關轉乘優惠 | |||||
---|---|---|---|---|---|
由5號線(銅鑼灣(威非路道)開出)轉乘其他路線 | |||||
主要對象 | 轉往路線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灣仔區/東區→荃灣 | 930/930A(往荃灣(愉景新城)) | 減$1.5 | 太古廣場 | 60分鐘 | [38] 2002年9月16日生效 |
灣仔區/東區→機場 | E11(由機場博覽館開出) | ||||
灣仔區/東區→屯門 | 962/962X(往屯門(龍門居)) 962B(往屯門(置樂花園)) |
回贈首程車資 | 下車:太古廣場 上車:太古廣場(962/969/969A/969B)/金鐘(西)(962B/962X/967) | ||
灣仔區/東區→天水圍 | 967(往天水圍(天恩)) 969/969A/969B(往天水圍市中心) | ||||
東區→機場 | A12(往機場(地面運輸中心)) | 下車:置地廣場 登車:砵典乍街 |
90分鐘 | [37] 2005年4月25日生效 | |
由其他路線轉乘5號線(往摩星嶺) | |||||
主要對象 | 轉自路線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跑馬地/皇后大道東→摩星嶺 | 1(由跑馬地(上)開出) 5S(由黃泥涌道(伊利沙伯體育館)開出 10(由北角碼頭開出) |
免費 | 聯邦新樓/太古廣場(5S) | 90分鐘 | [35] 2004年5月31日生效 |
小西灣/柴灣→灣仔/金鐘/西區 | 8X(由小西灣(藍灣半島)開出) | 次程免費 | 下車:摩頓台 上車:香港中央圖書館 |
[36] 2004年5月31日生效 | |
荃灣→西區 | 930(由荃灣(愉景新城)開出) 930A(由荃灣西站開出) |
減$1.5 | 下車:港澳碼頭 登車:上環文娛中心 |
[38] 2002年9月16日生效 | |
機場→灣仔區/東區 | E11(由機場博覽館開出) | 120分鐘 | |||
屯門→西區 | 962/962A/962B/962P/962S/962X(由屯門各地開出) | 免費 | |||
天水圍→西區 | 967(由天水圍(天恩)開出) 969/969A/969B(由天水圍各地開出) |
用車
此路線於停辦前主要使用富豪奧林比安12米(324-329、5XX-6XX)及Enviro500/MMC 12米(81XX-84XX)行走,用車共8輛。
用車演變史
此線於香港大酒店汽車時代至中巴投得港島專營權初期以Vulcan Prince型巴士行走。
戰後初期,採用經修復的各式車輛行走。1948年,改用Tilling-Stevens "Express" K5LA7(白水箱)行走,又於1950年代中改用佳牌阿拉伯UF型巴士(大雞)。
1976年起,改用利蘭PD型二手巴士行走。1980年,以首批丹拿珍寶(LF1-30)行走,翌年起改購自倫敦的二手丹拿珍寶(XF,俗稱「倫敦寶」),直至城巴於1993年9月接辦此路線為止。
城巴接辦後,旋即增設空調巴士服務,改派利蘭奧林比安10.4米空調巴士(2XX)與來自新加坡的二手利蘭阿特蘭大(6XX,俗稱「坡柴」)非空調巴士行走此路線。但在1994年至1996年間,因城巴投放大量資源在南區,此路線之空調用車遭削減,變回全熱線,來自嶼巴的利蘭勝利二型亦曾於此路線出現。
城巴在1990年代末期大幅加強堅尼地城一帶的巴士服務。在1996年起,此路線獲逐步重新延長回堅尼地城,並加派大量雙層空調巴士(包括當時新出牌的富豪奧林比安11米9XX-10XX),與非空調巴士並肩服務;1998年,此路線終於全冷,自此以利蘭奧林比安12米(3XX,已於2011年全數撤離專利部)及富豪奧林比安12米(4XX-6XX)作主力達11年。
城巴在2009年至2012年間大量引入Enviro500 12米(81XX-83XX),此路線於2010年末起亦不時出現該車型。期後於2013年末起,更加入高載客量的Enviro500 MMC 12米(83XX-84XX)行走;同時輔以丹尼士三叉戟12米(2288-2301)共同成為主力用車之一。
在此路線最後服務天,城巴派出了富豪B9TL 10.6米(怪獸7500)行走由銅鑼灣(威非路道)開出的此路線終極尾班車,結束此路線長達87年的歷史任務。
行車路線
停辦前(2015年5月)行車路線
- 往銅鑼灣(威非路道)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1.5公里,行車時間約為61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1.3公里)
走線 | 途經道路 |
① 適用於星期一至六之班次 |
域多利道、加多近街、吉席街、堅彌地城海旁、德輔道西、干諾道西、干諾道中、急庇利街、德輔道中、遮打道、美利道、金鐘道、軒尼詩道、怡和街、高士威道、興發街、歌頓道、電氣道及威非路道 |
---|---|
②* 適用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之班次 |
……、干諾道中、急庇利街、德輔道中、金鐘道、軒尼詩道、…… |
城巴5號線(摩星嶺→銅鑼灣(威非路道))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摩星嶺 | 域多利道 | 摩星嶺 | |
2 | 摩星嶺徑 | |||
3 | 明愛賽馬會宿舍 | |||
4 | 港島西廢物轉運站 | 巴士必停站 | ||
5 | 堅尼地城 | 西寧街 | ||
6 | 西市街 | |||
7 | 吉席街 | 爹核士街 | ||
8 | 堅彌地城海旁 | 卑路乍灣公園 | ||
9 | 歌連臣街 | |||
10 | 石塘咀 | 德輔道西 | 皇后大道西 | |
11 | 山道 | |||
12 | 嘉安街 | |||
13 | 西營盤 | 西區警署 | ||
14 | 正街 |
|||
15 | 東邊街 |
|||
16 | 上環 | 修打蘭街 | ||
17 | 德輔道中 | 永安中心 |
||
18 | 中環 | 恒生銀行總行 | ||
19 # | 中環 | 遮打道 | 皇后像廣場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停此站 |
20 # | 美利道 | 美利道 | ||
* | 中環 | 德輔道中 | 歷山大廈 |
只限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使用 |
遮打花園 | ||||
21 | 金鐘 | 金鐘道 | 金鐘站 |
|
22 | 灣仔 | 軒尼詩道 | 盧押道 | |
23 | 史釗域道 | |||
24 | 杜老誌道 | |||
25 | 銅鑼灣 | 崇光百貨 |
||
26 | 高士威道 | 維多利亞公園 | ||
27 | 天后 | 興發街 | 興發街 |
|
28 | 威非路道 | 銅鑼灣(威非路道) | ||
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停註*分站,改停註#分站。 |
- 往摩星嶺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9.5公里,行車時間約為61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9.3公里)
途經:威非路道、興發街、歌頓道、電氣道、帆船街、銀幕街、琉璃街、英皇道、銅鑼灣道、摩頓臺、高士威道、禮頓道、伊榮街、邊寧頓街、怡和街、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域多利皇后街、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卑路乍街及域多利道
城巴5號線(銅鑼灣(威非路道)→摩星嶺)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天后 | 威非路道 | 銅鑼灣(威非路道) | |
2 | 帆船街 | 帆船街 | ||
3 | 大坑 | 銅鑼灣道 | 皇仁書院 | |
4 | 中華游樂會 | |||
5 | 銅鑼灣 | 摩頓臺 | 香港中央圖書館 | |
6 | 怡和街 | 怡和街 |
||
7 | 軒尼詩道 | 堅拿道東 |
||
8 | 灣仔 | 天樂里 | ||
9 | 廣生行大廈 | |||
10 | 修頓球場 |
|||
11 | 晏頓街 | |||
12 | 金鐘 | 金鐘道 | 太古廣場 |
|
13 | 中環 | 中銀大廈 | ||
14 | 德輔道中 | 置地廣場 |
||
15 | 域多利皇后街 | 中環街市 | ||
16 | 皇后大道中 | 威靈頓街 | ||
17 | 上環 | 荷李活華庭 | ||
18 | 上環文娛中心 | |||
19 | 皇后大道西 | 帝后華庭 | ||
20 | 修打蘭街 | |||
21 | 西營盤 | 東邊街 |
||
22 | 正街 | |||
23 | 西邊街 | |||
24 | 朝光街 | |||
25 | 石塘咀 | 石塘咀市政大廈 |
||
26 | 石塘咀 | |||
27 | 堅尼地城 | 卑路乍街 | 西寶城 |
|
28 | 山市街 | |||
29 | 聯邦新樓 |
|||
30 | 域多利道 | 加惠民道 | ||
31 | 西寧閣 | |||
32 | 摩星嶺 | 港島西廢物轉運站 | ||
33 | 明愛賽馬會宿舍 | |||
34 | 摩星嶺徑 | |||
35 | 摩星嶺 |
1974年9月行車路線
1974年9月 | ||||||||||||||||||||||||||||||||||||||||||||||||||||||||||||||||||||||||||||||||||||||||||||||||||||||||||||||||||||||||||||||||||||||||||||||||||||||||||||||||||||||||||||||||||||||||||||||||||||||||||||||||||||||||||||||
---|---|---|---|---|---|---|---|---|---|---|---|---|---|---|---|---|---|---|---|---|---|---|---|---|---|---|---|---|---|---|---|---|---|---|---|---|---|---|---|---|---|---|---|---|---|---|---|---|---|---|---|---|---|---|---|---|---|---|---|---|---|---|---|---|---|---|---|---|---|---|---|---|---|---|---|---|---|---|---|---|---|---|---|---|---|---|---|---|---|---|---|---|---|---|---|---|---|---|---|---|---|---|---|---|---|---|---|---|---|---|---|---|---|---|---|---|---|---|---|---|---|---|---|---|---|---|---|---|---|---|---|---|---|---|---|---|---|---|---|---|---|---|---|---|---|---|---|---|---|---|---|---|---|---|---|---|---|---|---|---|---|---|---|---|---|---|---|---|---|---|---|---|---|---|---|---|---|---|---|---|---|---|---|---|---|---|---|---|---|---|---|---|---|---|---|---|---|---|---|---|---|---|---|---|---|---|---|---|---|---|---|---|---|---|---|---|---|---|---|---|---|---|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7.7公里,行車時間約為45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0.3公里)
途經:域多利道、卑路乍街、皇后大道西、山道、德輔道西、干諾道西、干諾道中、急庇利街、德輔道中、遮打道、美利道、金鐘道、皇后大道東、摩理臣山道、禮頓道、邊寧頓街、怡和街、高士威道、興發街及留仙街
途經:興發街、留仙街、英皇道、銅鑼灣道、禮頓道、摩理臣山道、皇后大道東、金鐘道、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卑路乍街及域多利道
|
使用狀況
此路線曾是皇后大道西及大坑一帶的主要流水線。在取消後,皇后大道西只剩下10線繼續提供流水服務,大坑區更沒有得到任何替代路線或服務。故此,大坑區區議員楊雪盈在舉辦「大坑巴史導賞團」時,稱希望此路線復辦,至少於早上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以減輕其他路線負擔,及避免部份非過海乘客需付出高昂車資乘搭過海隧巴914線代步。[40]此路線取消近五年後,大坑區才獲替代路線,城巴於2020年12月試辦一班5B線早上特別班次,由銅鑼灣(銅鑼灣道)開往堅尼地城,為期三個月。
根據歷年相關文件中的資料顯示,此路線客量數據如下:
- 1974年9月20日:據工務局交通運輸調查部調查所示,當日全日此路線實際開出班次與時間表嚴重不符(adherence to the official schedule was very poor),實開班次僅及編定班次的55%,因此在早上繁忙時間超載情況非常嚴重(gross overloading of vehicles),最繁忙一小時的平均載客率高達130%,服務水準亟待改善。調查員發現此路線兩方向之客量並不平衡,西行全日客量達13,378人次,東行卻只有9,750人次,來自銅鑼灣至中環一段(the imbalance of 3,618 passenger trips occurred almost entirely in the section between Causeway Bay and Central;該段西行客量達6,130人次,東行卻只有2,975人次乘車),相信是源於乘客在5號線與其他路線(如2、10、10A、20線)重疊之區段中,會傾向乘坐起點站距上車站較近的路線(即在往中環時乘坐銅鑼灣開出的5號線,而非東區開出的路線;離開中環時則選擇由中環開出的上述路線,而不乘坐由西區開出的5號線),以圖「有位坐」。[39]
- 1993年:中巴1993年2月數據,此線每月乘客量為209,547人次。[41]
- 2014年:繁忙時段的平均載客率約70%;非繁忙時段的平均載客率約40%。[42]
- 2015年:在港鐵西港島綫通車前,最繁忙半小時的平均載客率為66%;而通車後則為51%,錄得乘客量下跌35.9%[43]。
相關事件
- 1947年1月8日:一輛中巴Vulcan單層巴士(4103)駛至皇后大道花園道口時因閃避電車,失控撞向木球場側,造成1死5傷。[44]
- 1985年4月29日:一輛往西營盤方向的中巴丹拿珍寶(XF47/CH9033)在中環德輔道中近置地廣場與一輛往跑馬地方向的東行電車(29)相撞,造成44人受傷。[45]
- 1998年3月29日:早上十一時半,一輛往銅鑼灣方向的城巴富豪奧林比安(477/GM8183)在德輔道西近水街交界撞到一塊屬附近糖水店的燈箱招牌,意外中無人受傷。[46]
- 2004年6月22日:一輛城巴富豪奧林比安(518/HB9800)在銅鑼灣(威非路道)總站被附近大廈的一扇鋁窗撃中車頂,無人受傷。[47]
圖集
過往乳豬紙
本典備份
相關條目
|
註釋、參考資料
- ↑ 〈巴士明日起更改行車路線 西行車輛延長至水坑口〉,《工商日報》,1946年7月6日。
- ↑ 〈中華巴士行車時間今日起有變更 堅尼地城綫今日恢復〉,《工商日報》,1948年11月1日。
- ↑ 〈巴士改道 今日開始東行不經大坑西行照舊〉,《華僑日報》,1952年2月5日。
- ↑ 〈第五、八、十號路綫巴士 東行不入大坑 由今日起改經高士威道〉,《工商日報》,1952年2月5日。
- ↑ 〈大坑巴士總站 暫遷銅鑼灣道〉,《大公報》,1955年4月3日。
- ↑ 〈巴士大坑終站 暫遷銅鑼灣道〉(附圖),《工商日報》,1955年4月3日。
- ↑ 〈大道西巴士 東行今改線 由朝光街轉入德輔道西 乘客須留神以免搭錯車〉,《大公報》,1956年3月1日。
- ↑ 〈東行綫巴士十個新車站〉,《工商日報》,1956年2月29日。
- ↑ 〈改善銅鑼灣交通 明日開始試行車輛改道辦法 由東至西車改經伊榮街行駛〉,《工商日報》,1961年5月16日。
- ↑ 〈港九巴士今天開始 延長尾班開行時間〉,《工商日報》,1962年4月16日。
- ↑ 〈夜一點返家也不妨 港九巴士今延尾班〉,《工商日報》,1962年4月16日。
- ↑ 警務處佈告,載《工商日報》,1963年2月25日。
- ↑ 〈德輔道畢打街間 行車新路綫 今下午實行〉,《工商日報》,1963年5月26日。
- ↑ 〈港巴十號八號線 西行車今起改道〉,《大公報》,1964年6月15日。
- ↑ 〈銅鑼灣道擴建下水道 今起臨時交通措施 五號巴士總站遷往裁判署側〉,《華僑日報》,1973年4月10日。
- ↑ 〈中區今天起交通新措施 十綫巴士改道〉,《華僑日報》,1973年12月30日。
- ↑ 〈改善華富邨區巴士服務 中巴今起實施〉,《華僑日報》,第19023號,1980年5月1日,第2張,頁1。
- ↑ 〈中華巴士今起實施 首期改善服務計劃〉,《香港工商日報》,第18765號,1980年5月1日,頁6。
- ↑ 〈中巴新線 今起行車〉,《大公報》,第27471號,1980年5月1日,第2張,頁5。
- ↑ 〈興建地鐵支綫及天橋 銅鑼灣明日起 採新交通措施〉,《華僑日報》,1982年1月7日。
- ↑ 〈途經中區部份巴士 明日開始改道行駛〉,《華僑日報》,1982年8月8日。
- ↑ 運輸署公告:〈中區交通措施事〉,載《華僑日報》,1982年10月7日。
- ↑ 巴士狂熱:巴士新聞(1996年12月)
- ↑ 城巴網站
- ↑ 堅尼地城新交通管理措施,香港政府新聞公報,1998年1月15日。
- ↑ 巴士狂熱:巴士新聞(1998年1月)
- ↑ 城巴新巴共十五條港島區路線 五月三十一日改善服務,城巴新巴新聞稿,2004年5月27日。
- ↑ 城巴1號及5號系列路線重組安排 103P號線調整班次時間,城巴新聞稿,2015年5月4日。
- ↑ 運輸署交通通告:〈配合西港島線通車的公共交通服務重組計劃實施安排〉,2015年5月6日。
- ↑ 二十世紀港島區巴士路線發展史,容偉釗著
- ↑ 1941年中巴路線指南
- ↑ 〈巴士明日起更改行車路線 西行車輛延長至水坑口〉,《工商日報》,1946年7月6日。
- ↑ 〈中華巴士行車時間今日起有變更 堅尼地城綫今日恢復〉,《工商日報》,1948年11月1日。
- ↑ 《城巴路線手冊》,1997年
- ↑ 35.0 35.1 西區路線巴士轉乘計劃,新巴/城巴網站
- ↑ 36.0 36.1 8X 號線巴士轉乘計劃,新巴/城巴網站
- ↑ 37.0 37.1 37.2 城巴機場快線-港島路線巴士轉乘計劃,新巴/城巴網站
- ↑ 38.0 38.1 38.2 38.3 西隧過海路線-港島路線巴士轉乘計劃,新巴/城巴網站
- ↑ 39.0 39.1 Leung, Y.M.,《Technical Report 116 - Public Transport C.M.B. Route Studies - Inventory & Characteristics - Route No. 5》(香港:香港政府工務局交通運輸調查部,1974年12月)。
- ↑ 楊雪盈辦巴史導賞團 介紹歷史兼爭取復辦5號線,香港獨立媒體網,2017年8月28日。
- ↑ (1990s) 中巴1993年5月- 廣告收費表及客量數據
- ↑ 配合西港島線通車的公共交通服務之最新修訂重組計劃,2014年1月。
- ↑ 配合西港島線通車的公共交通服務之最新修訂重組計劃,2015年1月。
- ↑ 【轉載】老香港照片及典故,失敗論壇
- ↑ 〈昨日繁忙時間在置地廣塲對開處 雙層巴士與電車猛撼 兩車四十四乘客受傷 十人傷勢嚴重要留醫 交通癱瘓逾一小時〉,《大公報》,1985年4月30日。
- ↑ 〈城巴撞爛鬆脫燈箱招牌〉,《文匯報》,1998年3月30日。
- ↑ 〈鋁窗飛墮砸巴士頂〉,《蘋果日報》,2004年6月23日。
外部連結
- 城巴官方路線資料:5(2015年5月8日存檔)
- 城巴官方網站5號線資料(PDF乳豬紙版)
以中西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區內線> 3 • 3B • 5M(城巴) • 5R • 5S(第二代) • 10X • 12S • 15M • 15X(第一代) • 17(第一代) • 18(第一代) • 24(第二代) • 56 • 626 • M5 • M16 • X15R <往來灣仔區> 1A • 1M • 5 • 5A • 5C(第一代) • 5C • 5M(第一代) • 5M(中巴) • 5P • 5S(第一代) • 5S • 10S • 15R(城巴) • 17 • 18R(第一代) • 20R • 24 • 24M • 25A(第一代) • 25R • 61A • 500 • H2(第一代) • H2A <往來東區> 5B(第一代) • 10A • 10B • 10M • 16 • 20 • 20A • 20M • 21 • 21M • 22 • 22M • 23A • 23M • 80 • 81M • 87 • 88 • 515 • 515S • 525 • 721 • 722(第一代) • 722(第二代) • 781 • M21 • M722 • N515 <往來南區> 6A(第一代) • 6A(第二代) • 6B(第一代) • 6B • 14X • 15R(新巴) • 17(第二代) • 24(第一代) • 29R • 37 • 37M • 37R(第一代) • 43A • 43X • 44 • 45 • 47 • 47A • 47X • 60 • 61 • 61M • 61X(第一代) • 61X(聯營) • 61X • 62X • 64 • 70(第一代) • 70M(第一代) • 70M • 71A • 74 • 77(中巴) • 79M • 90(第一代) • 90A • 90C(第一代) • 90M • 90P • 90R • 90X • 94X(第一代) • 94X • 97R • 97X • 99(第一代) • 260X • 261 • 262(第一代) • 262 • 309 • 315(第一代) • 537 • 543 • 590(第一代) • 590 • 590A • 629A • 629S • M47 • M49 • M49P • M49R • M590 • N6 • N64 • N262 • N315 • X49 |
九龍東 |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以灣仔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