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理農場(Kadoorie Farm)巴士站,位於新界大埔區林村谷林錦公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外,近林村白牛石,乃一對設於東、西行綫的中途站,兩邊站位同樣採用長條形停車灣設計,提供足夠空間供巴士掉頭。
巴士站地處大埔區與元朗區分界線邊緣,是林錦公路在大埔區首個東行站及最後一個西行站,東行站更是巴士必停站。無論從那個方向前往此站,車輛必須經過一大段斜路才可到達,以大埔方向更甚,令此站猶如一個「山上」車站。
西行站是九巴64P線的終點,而東行站則為九巴65K線的起點,當中後者開辦時為雙向線且以此站為總站,1983年5月2日延長至上村,此站隨即成為中途站;2009年10月5日起改為單向由上村開往大埔中心,至2014年10月4日再度遷回此站。
此站為大埔區最西的巴士站,以及新界東最西的巴士總站。
周邊設施

東行(左)及西行(右)巴士站皆採用停車灣設計,嘉道理農場園內觀光巴士起點站設於西行站後方
巴士站鄰近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觀音徑及郊野公園管理處。愛好遠足人士沿農場對面的觀音徑拾級而上,到達海拔566米的大刀屻與海拔480米的北大刀屻,更可直達箕勒仔及粉嶺站,為遠足熱門路線。
嘉道理農場前身為「嘉道理農業輔助會」(簡稱「KAAA」),由羅蘭士勳爵及賀理士爵士兄弟聯同胡禮先生和胡挺生先生在1951年創立,研究及開發農業技術,並免費派雞苗、豬牛,讓當時從中國內地湧港的難民可務農維生。
賀理士爵士偶然在大帽山高嶺發現一株無人料理的橘樹,當時一般相信香港高嶺地勢陡峭而氣候潮濕,不宜種植樹木;然而山上那株橘樹仍能茁壯成長,由此萌生開設嘉道理農場的主意。五年後的1956年獲政府批租現址土地,並以「嘉道理試驗及推廣農場」名稱營運,示範高效能及有利可圖的耕種和畜牧方法,同時致力改善牲口品種,及培訓香港農民和駐港啹喀兵。
後來香港農業於90年代式微,前立法局於1995年1月通過《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公司條例》,該會正式易名「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成為非牟利機構,把重點轉移至自然保護及教育方面,亦以更現代化方式發展生態農業。
座落大埔區大帽山北坡山麓、林錦公路近林村白牛石的嘉道理農場,歡迎市民到場參觀,成人入場費30元。農場橫跨大埔區和元朗區,佔地148公頃,更提供園內觀光巴士服務,方便遊客往來上下山區。遊客可於接待處購買觀光巴士車票,起點站設於西行站後方。
路線資料
站位可能隨時受其它因素影響(例如道路工程)而作出臨時或永久之改動,敬請留意。
使用林錦公路東行「嘉道理農場」站的專營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站柱:LA07-E-1100-0(位/景) | ||||
九巴 | 64K | 元朗(西) | 大埔墟站 | 每天服務● |
九巴 | 64K 特別班次 |
嘉道理農場 | →大埔(太和)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九巴 | 65K | 林錦公路(嘉道理農場) | →大埔中心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使用林錦公路西行「嘉道理農場」站的專營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站柱:LA07-W-1600-0(位/景) | ||||
九巴 | 64K | 大埔墟站 | 元朗(西) | 每天服務● |
九巴 | 64P | 大埔墟站 | →嘉道理農場 | 週一至五下午至晚間服務,不設回程● |
圖集
林錦公路車站
在這個圖庫加入圖片
停車場內穿梭巴士站
註釋
相關條目
註釋及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鄰接巴士站(林錦公路東行) | ||||
---|---|---|---|---|
上一站: 凌雲寺 |
嘉道理農場 對應西行車站:嘉道理農場 |
下一站: 牛欄窩 |
鄰接巴士站(林錦公路西行) | ||||
---|---|---|---|---|
上一站: 梧桐寨 |
嘉道理農場 對應東行車站:嘉道理農場 |
下一站: 凌雲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