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機場巴士總站(Kai Tak Airport Bus Terminus),關閉前簡稱「機場總站」,曾是接駁啟德機場的交通總站,遺址位於九龍城區啟德德高道,須從宋皇臺公園及世運道駛進。隨著啟德機場拆卸,巴士總站經已消失。
歷史[]
「啟德機場」一名源於1910年,時任立法局議員何啟與商人區德成立「啟德營業有限公司」,在九龍灣海濱填海發展住宅項目「啟德濱」(Kai Tack Bund)。填海工程分三期進行,首期工程於1916年開始,用了4年時間於1920年完成。啟德公司於1923年成立「啟德汽車有限公司」(The Kai Tack Motor Bus Co., Ltd.),率先提供住客巴士服務。1924年2月,美國人哈利亞弼(Harry Abbott)向啟德公司租用了一部份填海土地,開辦飛行學校;翌年1月24日,是啟德首次有飛行紀錄的日子。其後啟德公司資金出現周轉不靈,無法完成餘下兩期填海工程,1926年工程更全面停頓;同時政府確認這幅土地適宜作機場用途,開始籌備資金興建機場。[1]
為了防衛香港的需要,英國皇家空軍於1927年3月選址啟德填海區成立駐港基地,此為啟德機場之前身;再於1933年遷往啟德東部,新落成的皇家空軍基地總部大樓,即現時觀塘道啟業邨巴士站兩旁。1936年3月24日首架民航飛機降落啟德機場,標誌著啟德機場已進入民航新紀元。到了1939年,長457米的首條正規跑道落成,位置於現時新蒲崗一帶。
啟德機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嚴重損毀,戰後政府為了重建機場,剷平宋王台餘下的「聖山」部分。1954年6月16日,政府通過機場發展總綱計劃,跑道填海區達到150畝[2]。籌備四年、全長2529米的新跑道於1958年落成,這條東西向的跑道就是往後一直被多個國際組織認定為全球最危險跑道之一的「13/31跑道」[3]。臨時客運大樓亦於翌年9月21日投入服務[4],啟德機場遂正式名為「香港國際機場」(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啟德機場新客運大樓及停車場在1962年落成啟用,控制塔亦遷至新客運大樓,而臨時客運大樓則在1965年拆卸。
巴士服務[]
1975年,跑道延長至3,390米,以滿足當時在香港31家航空公司班機在長途飛行方面的需求。專門服務啟德機場的巴士路線亦在同年開始投入服務,九巴營辦25、200及201三條路線;其中200及201更由豪華巴士行走,兩線的啟德機場總站設於客運大樓西端的公眾停車場,與接機室有數碼距離;水泥纖維質坑板候車亭豎立於停車場中央一處安全島,甚為簡陋。運輸署曾提出將兩線總站遷至接機室門外,但研究後發現並不可行。[5]
民航處在八十年代中展開機場第五期擴建工程,當中涉及耗資港幣八百萬元在啟德客運大樓西面公眾停車場原址興建佔地14,000平方米,集的士、專綫小巴、出租汽車及巴士總站於一身的公共交通總站。該總站於1984年4月動工興建,1985年7月4日啟用。新總站候車處設有上蓋,並與客運大樓相連,乘客由接機室步行前往巴士總站再無需受日曬雨淋之苦。[6]
通天巴士[]
啟德機場巴士服務水平於1986年11月6日起獲全面提升,九巴將原有200及201兩線,改組為「通天巴士」(Airbus)路線A1、A2及A3,引入20輛丹尼士獵鷹單層空調巴士,悉數安裝行李架,為訪港旅客提供豪華巴士服務。後來九巴更增派豐田Coaster,行走乘客量較少的A5及A7線。雖然九巴有為數不少的巴士路線可在啟德機場對開的太子道東停站,「通天巴士」可深入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加上車廂各項設施均為旅客帶來方便,因此客量不俗,全盛時期更有多達8條路線。[7][8]
為改善啟德機場交通情況,巴士總站於1992年10月17日遷到德高道南面,而原有站位則用作擴建的士上客處[9]。九巴於翌年購入24部丹尼士長矛單層空調巴士,其中12部為單門設計,車廂內裝設行李架,配置41張豪華絲絨座椅及18個企位,再加上丹尼士飛鏢,行走「通天巴士」A2及A3線,取代退下火線的丹尼士獵鷹及豐田Coaster。
1994年機場巴士總站的「通天巴士中心」(Airbus Centre)啟用,為乘客提供服務資訊及輔幣找換等服務。中巴終於在1995年9月17日加入戰圈,開辦唯一機場路線A20。礙於啟德機場客運大樓設計所限,雙層巴士不能駛上離境大堂的樓層,九巴與中巴均只編定單層巴士行走機場通天巴士路線。
1998年7月6日凌晨0時02分,最後一班從啟德機場離港的國泰航空CX251號航班起飛前往倫敦。1時16分,時任民航處處長施高理(Richard Siegel)以「Goodbye Kai Tak, and thank you!」(再見啟德,感謝您!)向啟德機場告別,並關掉全部跑道燈光,啟德機場正式成為歷史[10],九巴和中巴的機場巴士服務也隨之在此圓滿落幕[11];取而代之的是24小時無間斷運作的赤鱲角新機場,以及城巴與龍運營辦共27條「A」、「E」、「N」、和「S」巴士路線往返香港各區。
啟德機場關閉後,巴士總站亦從此停用並在稍後清拆;佔地約八萬平方米的客運大樓則未有被立即拆卸,二十個政府部門曾進駐於此設立辦公室,包括廉政公署、統計處、屋宇署、入境事務處、香港電台等。其他私人租戶包括車展場地、保齡球場、遊戲機中心及桌球室等,令客運大樓依然人流不息,更是市民假日休閒娛樂的好去處。[12][13]但為配合古跡發掘工作及沙中綫工程前期工作,客運大樓已於2003年尾拆卸,現址成為新發展區2A地段。
巴士總站設計及設施[]
巴士總站為U型設計,上客處位於總站南面,即掉頭後的位置。
九巴在此站設有「通天巴士中心」,售賣通天巴士車票及提供資訊;中巴開辦A20線時,同樣設置售票處。
巴士路線資料[]
專營巴士[]
曾以啟德機場為總站的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當時目的地 | 調往之總站 | 停用此總站日期 |
下列路線使用位於德高道的巴士總站 | ||||
九巴 | 200 | 中環 | 路線停止服務 | 1986年11月6日[14] |
九巴 | 201 | 尖沙咀碼頭 | 路線停止服務 | 1986年11月6日[14] |
九巴 | A1# | 尖沙咀碼頭↺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8年7月6日 |
九巴 | A2# | 中環(港澳碼頭)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8年7月6日 |
九巴 | A3# | 銅鑼灣↺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8年7月6日 |
九巴 | A4 | 中港碼頭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1年5月1日 |
九巴 | A5# | 太古城↺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8年7月6日 |
九巴 | A7# | 九龍塘地鐵站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8年7月6日 |
九巴 | A8[15] | 太子鐵路站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5年2月14日 |
九巴 | A9[16] | 九龍塘地鐵站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1年6月12日 |
中巴 | A20# | 中環(交易廣場)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8年7月6日 |
城巴 | 757 | 荃灣(悅來酒店)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2年年底 |
下列路線使用位於協調道的巴士總站 | ||||
九巴 | 5A | 尖沙咀碼頭 | 九龍城(盛德街) | 1975年6月16日 |
九巴 | 25 | 尖沙咀碼頭 | 啟德機場(貨運站) | 1976年1月5日 |
註:# 此等路線於總站停用前仍然運作。 |
專綫小巴[]
曾以啟德機場為總站的專綫小巴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當時目的地 | 調往之總站 | 停用此總站日期 |
樂華專綫小巴 | 14 | 樂富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0年3月11日 |
相關事件[]
車長行錯路事件[]
- 1998年7月3日:時值舊機場搬遷前三天,早上六時許,一輛中巴A20線的富豪奧林比安(VA63/HR2439)駛進只可行走單層巴士的此總站的離境大堂通道(啟揚道),上層車頂登時被削去,無人受傷。[17]
圖集[]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 ↑ 《香港航空125年》,吳邦謀,中華書局
- ↑ 香港民航處七十年
- ↑ 香港記憶:傳奇的啟德13/31跑道
- ↑ 香港民航處七十年
- ↑ 〈面臨停辦 最後一招 機場巴士減收票價〉,《大公報》,1975年12月29日。
- ↑ 〈機場公共交通總站 今天開始正式啟用〉,《大公報》,1985年7月4日。
- ↑ HKiTalk:問九龍城及前啟德機場巴士線
- ↑ 香港巴士論壇:問九巴前通天巴士有無 A4 , A8 , A9 線
- ↑ 《新機場巴士總站明啟用》,香港政府新聞公報,1992-10-16
- ↑ 香港國際機場發展歷程,香港國際機場YouTube頻道
- ↑ 機場及北大嶼山巴士路線的專營權由龍運巴士、城巴和嶼巴取得。龍運巴士雖是九巴控股(今載通國際)的子公司,但行政及財務上皆獨立於九巴,應視為獨立公司。
- ↑ 蘋果日報:地下埋南宋歷史 將進行鑽探工程 啟德客運大樓年底拆卸,2003年2月9日
- ↑ 太陽報:拆大樓建車站再別啟德,2003年2月21日
- ↑ 14.0 14.1 KMB 94&99 BUS-PAGE - 巴士博物館:1979年九巴路線資料
- ↑ 此路線為節日特別服務。
- ↑ 此路線為臨時巴士路線。
- ↑ 中巴A20雙層巴士撞毀車頂 (3/7/1998),YouTube
外部連結[]
九龍已停用巴士總站列表 | |
---|---|
油尖旺區 | |
深水埗區 | |
九龍城區 | |
黃大仙區 | |
觀塘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