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拔道(Stubbs Road),為一港島灣仔區的街道,東北起山下皇后大道東鄧肇堅醫院外,西南訖灣仔峽山頂道、中峽道、金馬麟山道、甘道及灣仔峽道之交界處。
全長4.13公里的司徒拔道大致可分為兩段:此路與大坑道及黃泥涌峽道交界的迴旋處以上屬東西走向;以下屬南北走向。
歷史[]
司徒拔道於1923年2月15日刊憲命名[1],命名自第16任港督司徒拔(Reginald Edward Stubbs)。當年憲示中對「司徒拔道」的描述如下(原文為英文,下列為本典提供之中譯文):
通往山頂的新汽車道路,起自喼道〔按:原文為「Gap Road」,即今日的灣仔峽道,舊時音譯為「喼道」。當年皇后大道東由堅尼地道至黃泥涌道一段是喼道的一部份,至1948年方併入皇后大道東。〕,至爐峰峽(Victoria Gap)終結。
由於其姓氏Stubbs早年曾譯為史塔士,因此部份人亦曾稱Stubbs Road為「史塔士道」,但因「史塔」與「屎塔」(馬桶)同音,意義略含不雅意味,因此其後此名已乏人使用。當局在命名憲示中所列出之中文街名亦已是「司徒拔道」,而非坊間部份書籍誤傳之「史塔士道」。
因山頂道舊路段門牌編號紊亂,當局於1960年1月8日建議將司徒拔道介乎灣仔峽及山頂纜車站一段改稱山頂道,而原有之山頂道則改稱舊山頂道及柯士甸山道[2],並於同年9月1日落實。[3]
1978年11月末,司徒拔道居民Mrs Gotfried致電香港電台烽煙節目,提出因「上司徒拔道」(Upper Stubbs Road)及「下司徒拔道」(Lower Stubbs Road)在廣告及日常對話中已頗為常見,故為方便市民尋找地址,應仿效上亞厘畢道及下亞厘畢道,將司徒拔道分開「上司徒拔道」及「下司徒拔道」兩段命名。
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指出司徒拔道門牌號碼有需要更改,加上司徒拔道天橋於1981年落成後兩段司徒拔道將更見分隔,因此同意此建議,同時指馬己仙峽道以東的一段山頂道民居較少,該帶的門牌號碼對的士司機與訪客產生混淆,因此應將該段歸併入上司徒拔道。當時郵政署署長擔心此舉會對派遞郵件產生困難,尤其若門牌編號在改名時重新編配,而民政司在諮詢當區居民後,亦認為居民普遍並不支持有關方案。
最終市政局向司徒拔道沿線居民及業主發出問卷,徵詢他們對司徒拔道分拆的意見,結果有96人反對對命名作任何改變,而有友邦大廈業主、港安醫院及玫瑰崗學校更發出措詞強硬的信函表達不滿,因此市政局決定不採納將司徒拔道分拆之議。[4]
巴士分站[]
司徒拔道巴士分站列表(由山上至山下) | ||
---|---|---|
上山方向分站 | 下山方向分站 | 備註 |
山頂道 | ||
/ | 灣仔峽道 | 上山方向分站設於山頂道 |
傲璇 | / | |
白璧 | ||
/ | 已停用臨時巴士總站 | |
聶歌信山道 | / | |
聶歌信山道 | ||
/ | 聶歌信山道 | |
白普理小學 | / | |
松柏新邨 | ||
/ | 玫瑰新邨 | |
港安醫院 | / | |
香港港安醫院小巴總站通道 | ||
大坑道、黃泥涌峽道(迴旋處) | ||
/ | 寶雲道 | |
/ | 紀園 | |
東山臺 | ||
東山臺 | ||
司徒拔道休憩處 | 司徒拔道花園 | |
肇輝臺 | ||
肇輝臺 | ||
皇后大道東 |
使用狀況[]
由於馬己仙峽道禁止三公噸以上重量車輛行駛,司徒拔道成為專營巴士往返山頂唯一途徑,現時城巴15、15B及X15線皆取道全段司徒拔道往返山頂。另香港仔隧道通車前,皇后大道東至黃泥涌峽道之間的一段司徒拔道也是各淺水灣/赤柱往返港島北與南區往返銅鑼灣/東區巴士路線的主要途徑,惟該隧道通車後大量路線改經,現只餘下城巴6、66及76線仍使用該段司徒拔道往返港島北及南。
圖集[]
註釋、參考資料[]
- ↑ 《憲示第77號》,《香港轅門報》,1923年2月15日。
- ↑ 憲示第41號:〈市政局佈告: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02卷第2期,1960年1月8日。
- ↑ 憲示第1174號:〈市政局佈告: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02卷第37期,1960年7月22日。
- ↑ 市政局文件:〈Memorandum for Members of the Administration Select Committee - Proposed Re-naming of Stubbs Road by Sections and Extention [sic] of its Upper Part to include the Stretch of Peak Road between Wan Chai Gap Road and Magazine Gap Road〉,檔案編號ADM/25/79,1979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