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蘭奧林比安(Leyland Olympian),亦有人稱作利蘭奧林匹克,是一款在英國生產的後置引擎雙層巴士。
富豪車廠1988年收購利蘭巴士部後,仍繼續生產利蘭奧林比安;直至1993年所有訂單完成後,富豪正式關閉利蘭奧林比安巴士生產線。後來,富豪車廠將奧林比安巴士加以改良,成為富豪奧林比安巴士(Volvo Olympian)。
香港多間專營巴士公司由1979年至1993年間廣泛引入利蘭奧林比安,生產予香港的巴士共有1192輛。
目錄
設計
三軸版奧林比安中軸設有同步輔助轉向,可見其功能正在生效(圖為九巴AL109/FE8498)
利蘭奧林比安於1979年面世,是利蘭車廠旗下布里斯托(Bristol)車廠由利蘭泰坦B15型巴士發展出來。計劃出來時原稱為B45,後來稱為奧林比安(Olympian)。
利蘭奧林比安採用半整合式(semi-integral)設計,將底盤分成前、後兩部分,然後在中段使用不同長度的H型骨架,再以螺栓連接起整個底盤,並借助車身結構維持整體強度。這種設計令底盤長度可隨意改變,車身及引擎可因應不同巴士公司要求而選用不同配搭,比整合式(integral)結構的B15具彈性得多。
利蘭奧林比安因為採用後置引擎設計,傳動軸不用經過地台底以驅動後輪,所以地台比大部分同於英國生產的前置引擎巴士低,有利於城市中運作,加速乘客上落。
剛推出時奧林比安提供了兩款長度,分別是9.56米和10.25米(軸距分別為4.953米和5.639米)。引擎方面則採用了利蘭TL11引擎,也有配置吉拿6LXB引擎,波箱可選用利蘭Hydracyclic或Voith DIWA 851。車身方面則不一,主要是亞歷山大(Walter Alexander)和已被利蘭車廠收歸旗下的Eastern Coach Works(ECW)與Charles H. Roe。
後來利蘭為香港市場設計三軸版奧林比安巴士。三軸版奧林比安巴士的特色是中軸設有同步輔助轉向(俗稱「假四輪轉向」),將轉向中心由中軸與尾軸之間移後至尾軸,這一設計除了令巴士比其他同類產品有更佳的靈活性,更可同時減少巴士轉彎時車體所承受的彎折力及中軸輪胎的磨損,以保持車體強度及延長中軸輪胎的壽命。
巴士車隊
九龍巴士
九巴車隊中的利蘭奧林比安巴士,大致分為9.6米、10.3米(只限樣辦車)、11.3米及12米等不同長度,車身主要改變則集中在車咀上(部分巴士涉及交通意外後套用空調巴士標準車咀),單是非空調版本加起來已有14款之多。
九巴曾擁有的利蘭奧林比安巴士合共有906輛,包括:
- 123輛車隊編號以「BL」為字頭的非空調兩軸版本(3輛樣辦車,其餘分四批購入:20+30+40+30);
- 163輛車隊編號以「3BL」為首的非空調12米版本(1輛樣辦車,其餘分五批購入:20+20+20+50+52);
- 470輛車隊編號以「S3BL」為首的非空調11米版本(分九批購入:50+55+45+50+61+109+30+20+50);
- 150車隊編號以「AL」為首空調的11米版本(1輛樣辦車,其餘分六批購入:20+20+41+23+30+15)。
樣辦車
BL1-3
底盤編號:ON3(BL1)、B45/9(BL2)、B45/8(BL3)
九巴於1980年末引進三輛利蘭奧林比安10.3米兩軸巴士,以便在車輛交付時進行評估。[1]3輛樣辦車均配置Eastern Coach Works(ECW)矮車身、利蘭TL11引擎及利蘭Hydracyclic五前速全自動波箱。
BL1、BL2與其他兩軸巴士於1981年7月24日一同出牌,而BL3則於同年9月11日出牌;車隊編號以BL為首。
此批巴士的載客量初時為上層61個座位、下層38個座位及14個企位,由於政府於80年代修改有關公共交通工具載重量之法例,因此該三輛巴士之企位限額亦多次被修改;1987年6月,BL3/CR2963完成大修後重投服務,同時企位減至7人,惟未分編配新型號。BL1及BL2在紙面上名義上進行更改,然而該2輛巴士進行大修而停止服務,直到1987年10月重投服務時企位減至只有4人。由於BL3的企位仍然是7人,因此BL1和BL2被分配奧林比安A型(Olympian A)後綴到車隊的型號代碼,隨後BL3的企位在1988年3月亦減至只有4人。[1]及後於1990年代中再修改成只限1人。
1987年10月[1],九巴為了統一零件,BL1-3換上Gardner 6LXB引擎並改用Voith DIWA 851波箱。
該批巴士出牌之後,便投放於過海隧巴112線行走作測試。[2][3]及後,BL1-3在1999年退役前曾經行走94及99線。
AL1
底盤編號:ON10743
1988年6月,九巴接收了由利蘭車廠研發的全球首輛以主引擎驅動空調系統而取得成功的空調雙層巴士,奠定了日後空調巴士在香港的地位,1990年至1993年了149輛同款量產型巴士。
這輛空調雙層巴士樣辦車大致上與同型號的非空調版本(S3BL264-272)無異,同樣採用康明斯LT10-B245引擎、ZF 4HP500波箱、亞歷山大RH型車身及上層車廂的佈局採用3+2座椅排列;惟該車由引擎帶動空調系統,冷氣系統並非獨立運作,解決了壓縮器運作的問題之餘,同時亦建立日後空調巴士的系統制式。
這輛巴士於1988年5月12日出牌,車牌DX2437,車隊編號以AL為首。車身髹上「Denso Air Conditioning」字樣及Nippon Denso的公司標誌;車尾牌箱初時置於上層太平門之下,後來被改為太平門的位置。
該車於1989年首航6號,後來轉至2線及238M線。
九巴首輛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巴士於2005年8月19日退出載客行列,其後被九巴收藏。[4]
量產巴士(兩軸版本)
BL4-23
底盤編號:ON7/ON8
九巴於1982年10月耗資600萬訂購100輛巴士[5][6],其中20輛為利蘭奧林比安9.6米兩軸普通巴士,全數採用亞歷山大RH車身。用以取代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
巴士採用改用與樣辦車不同的吉拿6LXB引擎、Voith DIWA851波箱、細小的路線牌箱設計。車廂方面,這批巴士採用矮身座椅及尺寸較大梯級組件。此外,巴士車窗採用半開合式的玻璃並分為上、下兩截,只有上半部分可以推動開啟,下半部分為固定梗窗;上層車尾太平窗的尺寸較細小。車尾的吸風口設計則是一個放在車尾左方,另一個在右側車身尾部,兩者的位置並不協調。
這批巴士的座位和佈局初時為上層57個座位、下層34個座位及20個企位,惟在1986年4月應政府要求修改為上層57個座位、下層32座位及22個企位。[7]
2000年8月及10月,九巴將BL48-50及53改裝為訓練巴士。[8]
BL24-53
底盤編號:ON11/ON12
九巴於1983年9月訂購100輛巴士[9],其中30輛利蘭奧林比安9.6米兩軸普通巴士,用以取代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
這批巴士的車窗改用單一式玻璃,而車咀改用第二代「鬼面罩」,其餘配置則與上一批巴士大同小異。
這批巴士的座位和佈局初時為上層57個座位、下層34個座位及20個企位,惟在1986年4月應政府要求修改為上層57個座位、下層32座位及22個企位。[7]
這批巴士在服役期間,曾經出現部份特別配置的巴士:
- 1991年,九巴為BL25/DB7311及BL41/DB9635加設水塘位,改裝後的下層座位由34個減至22個,而企位由22個增加至39個,兩輛巴士同時安排行走71B。
- BL47/DC983於大修後,車頭路線牌改用與非空調版本的丹尼士巨龍12米樣辦巴士(3N1-3N3)相同的牌箱。[10]
BL54-93
底盤編號:ON14/ON15/ON16
九巴於1984年5月以約1億訂購140輛巴士[9][11],其中40輛為利蘭奧林比安9.6米兩軸普通巴士,用以取代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
這批巴士與上一批巴士的主要分別如下:
- 車頭路線牌箱面積被加大,車尾太平窗亦較前廣闊。
- 車窗改用淺藍色的玻璃。
- 車咀改用第三代「鬼面罩」。
- 樓梯改用尺寸較細小的樓梯級組件,因此巴士右邊車身增加二塊小窗;同時改用較高身的座椅[12],車廂的空間亦有所增加,使載客量達111人。
這批巴士除座位編排不同外,其餘配置與上一批相同,車型編為奧林比安9.5米A型(Olympian 9.5M(A));車廂佈局初時為上層60個座位、下層35個座位及16個企位,惟在1986年1月至2月期間修改為上層60個座位、下層33個座位及18個企位,因此車型改為奧林比安B型(Olympian B)。[7]
BL94-123
底盤編號:ON18/ON19
九巴於1984年12月以總價1億3200萬訂購210輛巴士,當中30輛為利蘭奧林比安9.5米[9],用以取代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
這批巴士的車型被九巴編為奧林比安9.5米C型(Olympian 9.5M(C))[7],而外觀及車廂方面與上一批巴士的主要分別如下:
- 車廂設有通風系統。
- 車尾的吸風口亦遷至下層車尾窗的兩旁。
- 車咀改用第四代「鬼面罩」。
- BL121/DG2896、BL122/DG3324、BL123/DG4421的車身採用飛機工業開發的材料建造上層地板和屋頂的蜂巢狀骨架[7],使下層車廂的高度增加,因此企位多兩人。而九巴將該等巴士標榜為具有「飛機屋頂」[7];同時側牌路線牌改為置於上車門旁的小窗之間。
BL97/DG1457安裝無間繼光管。
量產巴士(11米版本)
S3BL1-105
底盤編號:ON100/ON101/ON102
九巴於1985年以1億7800萬訂購205輛11米三軸普通巴士[13],其中105輛為11月訂購的利蘭奧林比安11米三軸巴士[14],用以應付車隊內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丹拿CVG6(C型D274-275、277、280、282-283、286-287、289-290、292、294、298-301、303-306、308-310、312-313、315-319、322-323、325-327/E型D354-355、364-380、493/F型D551-555、557-574、580-581、585-586、594、613、632)、AEC Regent五型(A34-36、41-42、45-46、48-49、52-53、58-60、71、73-80、84-86、89-91、104、120、122-123、125、133、136-137、140、145、150、158、163、168、171-173、176、180-182、184-185、192、194-199、201-203、206-210)、丹拿/利蘭珍寶(D777、780、894)及丹拿珍寶 (倫敦)(2D10、12、16、18、21、30、100-101、104)]退役。
這批巴士配上亞歷山大RH車身,在機械配置方面,除了其中5輛車輛(S3BL100-104)採用康明斯LT10引擎及Voith DIWA863波箱外,其餘車輛均採用吉拿6LXCT引擎;波箱則與首批S3M及S3N車輛一樣採用Voith DIWA851波箱。
首批車輛於1986年至1987年初出牌,規格與後期版本的同款12米巴士(3BL)[15]及當時首批量產型非空調巴士(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丹尼士巨龍11米(S3N))一樣,除採用淺藍色的車窗外,下層中部亦有大範圍企位空間,令下層企位高達51人,使達佔總載客量約三成的150人。
這批巴士在服役期間,曾經出現部份特別配置的巴士:[16]
- S3BL8/DK8065的側牌箱改置於上車門旁的小窗內;當時九巴稱此舉方便殘疾人士察看路線號碼。
- S3BL92/DM2186於大修後改用茶色的車窗。
S3BL106-370
底盤編號:ON102/ON103/ON104/ON105/ON106
九巴於1986年1月加訂55輛利蘭奧林比安11米三軸普通巴士[17],其後以330萬英鎊再增訂50輛,及後增訂61輛[18][19];至1987年4月,九巴再以550萬英鎊加訂110輛同款巴士。[20]用以應付車隊內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丹拿CVG6(C型D284、329/D型D331-340、342-348、350/E型D351-353、355-363、381-408、411-416、419-420、422、443-480、488、498-535、537-545、547-548/F型D579、582-584、587-593、595-596、598-612、614-618、620-631、637-665)、AEC Regent五型(A33、88、111-112、114-118、128-131、134-135、139、143、146-149、152-157、159-162、164-167、169-170、174-175、177-179、183、187-191、193、200、204)、丹拿/利蘭珍寶(D666-677、679-694、696-701、703-704、708、711-712、715、719、721、723、725、732、734、737、739-742、745、748-752、754-758、760-765、767、771-772、774-776、778-779、781-782、800、802-803、831、838-845、847-848、850、854-855、857-858、861-862、864、874-875、877、879-881、890、941-943、948-949、953、959-960、970、977-978、1005、1024、1031-1032、1055、1065、1085、1101)、前倫敦運輸局的丹拿珍寶(2D8-9、11、13-14、17、19-20、23-28、31-33、35、37、40-44、46-47、49-60、62、64、66、68、70-73、76-82、84-90、92-99、103、105-107)]退役。
第二批車輛緊隨其後,於1987年至1992年期間出牌,並被編為奧林比安A型[21];這批巴士的主要有以下分別:
- 大部份巴士(S3BL106-263、274-275、277-279、281-283、285-290、293、295、297、300-370)與上一批巴士採用相同的引擎及波箱;當中有9輛巴士(S3BL264-272)改配康明斯LT10-B245引擎及ZF 4HP500波箱,更被冠以「鬼車」及「九兄弟」的稱號;另外一批巴士(S3BL273、276、280、284、291-292、294、296、298-299)配備吉拿6LXCT引擎及ZF 4HP500波箱,更被冠以「四吉波蘭」的稱號[15]。
- 由這批車輛開始,巴士出牌時已裝有鮮風機,以加強車廂空氣流通。
- 下層車廂中部改置座位,令總載客量回落至142人。
- 車窗改為低透光度的玻璃,避免乘客受陽光直接照射而引致不適。
這批巴士當中,其中兩輛巴士焚毀後重裝車身:[16]
- S3BL174/DR889在1994年的意外中焚毀後,中國車身製造廠穗景曾毛遂自薦,向九巴提出為該車裝配車身,期望打入本港專利巴士市場,亦是九巴首輛配備中國製車身。換上新車身後除套上新車牌「GP7528」外,車廂佈局及載客量維持不變,車頭則配上大面積水箱欄柵,車窗面積亦較亞歷山大車身略小。此外亦設有廣播系統及閉路電視。雖然九巴在90年代陸續將裝嵌車身工序北移至中國內地,但最終九巴仍未有再與穗景合作為旗下車輛裝配車身。
- S3BL364/ED2914曾經於1991年3月27日凌晨在元朗(西)巴士總站發生火警並燒毀上層部分車身[22],事後於1995年在九巴屯門裝嵌廠重裝與11米非空調版本的富豪奧林比安(S3V1-30)一樣的新款式的Alexander RH車身,並更換新車牌為GL2418,更被冠以「假富豪」及「假老虎」的稱號。
這批巴士在服役期間,曾經出現部份特別配置的巴士:[16]
S3BL371-420
底盤編號:ON113/ON114
九巴於1988年加訂50輛利蘭奧林比安米三軸普通巴士,用以應付車隊內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退役。
這批巴士與上一批巴士一樣被編為奧林比安A型,而外觀及車廂方面主要有以下的分別:
- 改配康明斯LT10-B245引擎及Voith DIWA 863波箱,更被冠以「坦克蘭」的稱號。
- 上層車頭擋風玻璃改為一體式設計。
- 取消車尾的吸風口,散熱網改設於下層車窗之下的引擎區,並增設水箱溫度計。
- 車咀改用第五代「鬼面罩」。[15]
S3BL421-470
底盤編號:ON205/ON206
在1993年至1994年間,最後50輛利蘭奧林比安11米三軸巴士投入服務,這批車輛全數採用已作改良亞歷山大車身。
這批巴士與上一批巴士主要有以下的分別:
- 這批車輛配備康明斯LT10引擎及ZF 4HP500波箱。
- 車頭配上大牌箱設計並以黑色飾板包圍。
- 車窗窗框改用黑色色調,令車輛外觀上顯得更為硬朗。
- 車尾亦重新設計,路線牌及車牌置於中間位置。
- 這批車輛出牌時已裝有利蘭藍色輪蓋。
- 內籠及座椅採用白色色調。[15]
- 企位比上一批巴士少一人。
這批巴士被編為B型[21];巴士出牌時被派往行走屯門、元朗、沙田及馬鞍山等新市鎮長途路線,由於行走公路表現理想及表面很霸氣如老虎般聲勢逼人[15],為時更被冠以「老虎頭」及「老虎蘭」的稱號。
AL2-135
底盤編號:ON114/ON115/ON117/ON200/ON201/ON202/ON203
因應利蘭奧林比安11米雙層空調巴士樣辦車(AL1)試驗成功,九巴於1989年開始先後分批購入共149輛,在1990年至1993年期間悉數出牌。
這批巴士機械配置與AL1採用相同的規格,被編為A型[23],而車廂設施主要分別如下:
- 車廂的座位佈局設計改為使用量產型空調巴士的佈局,因此總載客量減至132人。
- 早期批次的巴士(AL2-21)採用灰色人造皮皮套座椅,後期批次的巴士則改為採用灰色及粉紅色人造皮皮套座椅。
- 由AL42開始,下層車廂中後部分增設垂直扶手柱,部份座椅亦同樣轉用粉紅色人造皮皮套;上層車尾牌箱轉為米白色,此外上層的車尾座椅均為闊凳。
- 車尾路線牌箱出牌時設於太平窗上方,且面積較細小。
- 由AL54開始,車輛車身兩側不再設地台去水位。
- AL2-21在出牌時均沒有安裝軨蓋;AL22-135則於出牌時已裝有利蘭藍色輪蓋。
AL44/EX5154及AL119/FF2295曾安裝行李架,因此被編為B型[23];至啟德機場停止運作後拆除。
當中車隊編號AL27(車牌號碼為ET1852)及AL118(車牌號碼為FF1819)的兩輛巴士先後因火災燒毀,其後重建車身後再次投入服務。[24]
- 車輛外觀
- 車廂佈局
AL136-150
底盤編號:ON204
九巴於1992年加訂15輛利蘭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
這批巴士與上一批巴士大同小異,仍然編為A型[23],主要分別如下:
- 車嘴改用新款「鬼面罩」。
- 擴大下層車頭擋風玻璃面積。
- 車尾路線牌箱面積亦擴大。
- 車輛外觀
- 車廂佈局
量產巴士(12米版本)
3BL2-21
底盤編號:ON7/ON8
九巴於1982年10月耗資600萬訂購100輛巴士[5][6],其中20輛為利蘭奧林比安12米三軸普通巴士,全數採用亞歷山大RH車身;用以取代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
這批巴士的規格與9.5米的同型號巴士(BL4-23)和丹尼士巨龍12米普通巴士的樣辦車(3N1-3)[25]相同,僅引擎改用與BL4-23和樣辦車(3BL1)不同的吉拿6LXCT引擎;此外,巴士車型被九巴編為奧林比安(A型)12米(Olympian(A)12M)。[26]
3BL22-41
底盤編號:ON11/ON12
九巴於1983年9月訂購100輛巴士[9],其中20輛為利蘭奧林比安12米三軸普通巴士,用以取代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
這批巴士的規格與9.5米的同型號巴士(BL24-53)及3BL2-21相若,僅為巴士的車尾太平窗的尺寸仍然較細小;此外,巴士車型仍然被九巴編為奧林比安(A型)12米(Olympian(A)12M)。[26]
3BL28、30、36及39-41於1998年3月至4月期間改裝為訓練巴士。[27]
3BL42-61
底盤編號:ON14
九巴於1984年5月以約1億訂購140輛巴士[9][11],其中20輛為利蘭奧林比安12米三軸普通巴士,用以取代大批兩軸非空調巴士。
這批巴士的車型被編為奧林比安(B型)12米(Olympian(B)12M)[26],而外觀及車廂方面主要分別如下:
- 出牌初期曾裝設由Vultron生產的磁控電子路線編號顯示牌以作試驗[28],然而當年技術仍未成熟,電牌字體較小,部分乘客未能看清楚行走路線而為人詬病,最後有關電子牌被棄用,並改回傳統的路線牌。[25]
- 與9.5米同型號巴士(BL54-93)一樣,樓梯改用尺寸較細小的樓梯級組件,因此車廂的空間亦有所增加,使載客量達163人。
3BL62-107、109、111、162
底盤編號:ON19/ON20
九巴於1984年12月以總價1億3200萬訂購210輛巴士,當中50輛為利蘭奧林比安12米三軸普通巴士[9]。
這批巴士的車型被編為奧林比安(C型)12米(Olympian(C)12M)[26];規格與利蘭奧林比安9.5米(BL94-123)相若,外觀分別僅為:
3BL108、110、112-161、163
底盤編號:ON2060(3BL114/DH7411)/ON21/ON22
九巴於1985年4月訂購100輛12米巴士,當中50輛為利蘭奧林比安12米普通巴士[14]。
這批巴士的車型被編為奧林比安(C型)12米(Olympian(C)12M)[26],外觀與上一批巴士的主要分別如下:
- 車身的兩側不設通風口。
- 3BL161/DJ4406、3BL163/DK7612的側牌路線牌置於上車門旁的小窗之間。
至於其餘配置,皆與上一批巴士相同
3BL122/DH8674在2001年12月改裝為訓練巴士。[27]
陸續退役
九巴的利蘭奧林比安非空調巴士自2000年起大量退役,9.6米兩軸巴士已於2002年除夕全數退役,12米三軸巴士已於2003年春季全數退役(部份自1998年起改為訓練巴士)。由2010年開始,不少九巴晚期的利蘭奧林比安非空調巴士開始陸續退役。
2011年10月,九巴載客車隊剩餘下來的利蘭奧林比安,只有兩輛三軸非空調巴士──S3BL470(GB2444)及S3BL469(FZ5653)。這兩輛利蘭奧林比安11米非空調巴士原本該在2010年4月至6月期間退役,但因當時九巴車隊的非空調巴士數目不足,以及該兩輛巴士車齡只有17年,因而獲得續牌至2012年。在同年9月尾前,FZ5653及GB2444分別於73A線及5號線服役。在該兩線實施全空調化後,該兩輛巴士均已被編為後備車隊,直到2011年10月28日,該兩輛利蘭奧林比安亦已正式退役,同時也標誌香港專營巴士之中再沒有載客服務的利蘭巴士。<ref>熱狗提早除牌消息,HKitalk.net</ref>
其他同型號巴士亦因為車齡問題,於2008年至2011年陸續退役,當中有部分巴士於2008年起被改裝成訓練巴士,但隨著政府資助更換歐盟前期柴油非專利巴士,全部已於2015年第三季退役。
因意外而退役的利蘭奧林比安
本條目或段落需要擴充,歡迎協助擴充來改善這個條目或者段落。 更多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找到。 歡迎擴充條目完成以後除掉本模板。 |
於1991年至2009年期間有10輛利蘭奧林比安因交通意外或火警而退役,而且大部分是非空調巴士。
發生火警焚毀
交通意外撞毀
- 1991年3月25日:一輛S3BL46/DL2328發生交通意外,原因不詳,事後退役。
- 1993年3月26日:早上近六時,一輛89線往觀塘方向的S3BL13/DK8460在源禾路及沙田鄉事會路交界與一輛行走85K線的丹尼士巨龍(S3N221/EA2263)相撞,25人受傷。[31][32] 兩輛巴士事後因車輛底盤、頭軸部件、懸掛系統撞毀而無法復修,提早於翌年8月24日退役。
- 1997年4月24日:一輛行走過海隧巴690線的3BL74/DH5964在將軍澳道及鯉魚門道交界疑因路面濕滑,車尾撞向將軍澳道橋躉,事後該車因底盤及引擎室撞毀而提早退役。[33][34][35]
- 1998年:一輛BL9/DA316在火炭路發生交通意外,車頭嚴重損毀,原因不詳,事後提早退役。
- 2002年10月19日:早上七時許,一輛38A線往美孚方向的S3BL145/DN7665在葵涌青山公路 – 葵涌段因有乘客按鐘示意,車長停站時撞向前面正於國瑞路公園停站,行走42C線的丹尼士巨龍(3N165/DK5224)車尾,造成61人受傷;涉事的S3BL145/DN7665因損毀嚴重而提早退役。[36]
- 2005年6月23日:一輛S3BL317/EB2620在荔枝角車廠附近發生交通意外,原因不詳,因車頭嚴重損毀及車齡問題而不獲修復,提早退役。
- 2008年2月22日:一輛行走73X的AL102/FE3626於城門隧道行駛期間發生嚴重交通意外,原因不詳,事後退役。[37]
- 2008年7月21日:一輛AL112/FE9366私牌時,於屯門公路近安定邨發生交通意外,原因不詳,不獲復修而提早退役。
- 2009年4月18日:早上十時許,一輛70X線往觀塘方向的AL135/FH1887離開獅子山隧道後懷疑收掣不及,與前方的一輛泥頭車及房車首尾相撞,7人受傷。巴士因車齡問題而不獲復修,提早退役。[38]
退役後出路
- 九巴其中一輛1985年的9.6米兩軸巴士(BL79/DE3104)、兩輛12米三軸巴士(編號分別為1983年的3BL3,車牌DA837,原為訓練巴士及1985年的3BL126,車牌DH9145,已被焚毀)及兩輛11米三軸巴士(編號分別為1989年S3BL382,車牌EH4145,已被拆卸,1993年S3BL435,車牌FU7371)於退役後被香港巴士迷購入保存。而另一輛9.6米兩軸巴士BL66(DE3271)已於2009年6月連同一輛1985年梅斯特斯平治O305巴士(ME30/DG5344)被運到澳洲,由當地一位巴士迷收藏。[39][40]
- 在2013年10月13日發生的八鄉回收場大火中,當中一部被香港巴士迷購入保存的3BL126(DH9145)遭到波及焚燬[41]。
- S3BL459/FV8281被香港海洋公園購入車頭部份,於2011年萬聖節活動「哈囉喂共和國」中用作「猛鬼尾班車」部份之裝飾。[42][43][44]
- S3BL433/FU6970在2010年由巴士迷購入私人保留,及後因車主欠債嚴重,最後於2016年再售予「元朗448農莊」,並把車身髹上紅色,改裝成咖啡室。[45]
- S3BL417(FB8663)被巴士迷購入保存,於2017年及2018年11月至12月期間被太古集團租用參與「糖廠街市集」宣傳活動,並且披上全車身宣傳廣告[46][47]。
- S3BL470/GB2444被巴士迷購入收藏,並於2017年起到訪多間中學[48][49][50][51][52]。
- AL95/FD8977在2010年5月退役後於錦田高埔村附近用作村屋地盤及墟市貨倉,但現時被拖往高埔村對面繼續擺放。[53]
- S3BL118/DN3274曾於城巴東涌車廠停泊作屏風之用,但已於2011年4月中被拖走。
九巴的利蘭奧林比安非空調巴士車隊資料 | ||||||
---|---|---|---|---|---|---|
車隊編號 | 車身及長度 | 引擎 | 波箱 | 載客量 | 服役年份 | 備註 |
BL1-3 | 非空調10.3米 Eastern Coach Works |
Leyland TL11→ Gardner 6LXB |
Leyland Hydracyclic→ Voith DIWA 851 |
U61/L38+S01 100人 |
1981年-1999年 | [54] |
BL4-53 | 非空調9.6米 Walter Alexander RH |
Gardner 6LXB | Voith DIWA 851 | U57/L32+S22 111人 |
1983年-2002年 | |
BL54-93 | U60/L35+S16 111人 |
1985年-2002年 | ||||
BL94-120 | U60/L33+S18 111人 |
|||||
BL121-123 | U60/L33+S20 113人 |
1985年-2001年 | ||||
3BL1 | 非空調12米 Eastern Coach Works |
Leyland TL11→ Gardner 6LXCT |
Leyland Hydracyclic→ Voith DIWA 851 |
U73/L31+S53 157人 |
1982年-1997年 | [55] |
3BL2-61 | 非空調12米 Walter Alexander RH |
Gardner 6LXCT | Voith DIWA 851 | 3BL2-41:U71/L30+S48 149人 3BL42-61:U74/L31+S58 163人 |
1983年-2003年 | [56] |
3BL62-163 | U74/L30+S60 164人 |
1985年-2003年 | [57] | |||
S3BL1-99、105 | 非空調11米 Walter Alexander RH |
Gardner 6LXCT | Voith DIWA 851.2 | U69/L30+S51 150人 |
1986年-2002年 | [58] |
S3BL100-104 | Cummins LT10-B245 | Voith DIWA 863 | [59] | |||
S3BL106-263 | Gardner 6LXCT | Voith DIWA 851.2 | U69/L40+S34 143人 |
1987年-2004年 | [60] | |
S3BL264-272 | Cummins LT10-B245 | ZF Ecomat 4HP500 | 1988年-2005年 | [61] | ||
S3BL273-370 | Gardner 6LXCT | Voith DIWA 851 /ZF Ecomat 4HP500 |
1988年-2006年 | [62][63][64][65][66] | ||
S3BL371-420 | Cummins LT10-B245 | Voith DIWA 863 | 1989年-2009年 | [67] | ||
S3BL421-424 | 2ZF Ecomat 4HP500 | 1993年-2010年 | [68] | |||
S3BL425-470 | U69/L40+S33 142人 |
1993年-2011年 |
九巴的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巴士車隊資料 | ||||||
---|---|---|---|---|---|---|
車隊編號 | 車身及長度 | 引擎 | 波箱 | 載客量 | 服役年份 | 備註 |
AL1 | 空調11米 Alexander RH |
Cummins LT10-B245 | ZF Ecomat 4HP500 | U67/L40+S31 138人 |
1988年-2005年 | [69] |
AL2-135 | U63/L39+S30 132人 AL118:U53/L38+S29 120人 |
1990年-2010年 | [70] | |||
AL136-150 | 1993年-2011年 | [71] |
車隊詳細列表請參看利蘭奧林比安車隊列表。
城巴
城巴成立早期是非專利巴士公司,主力購置源自英國的二手雙層巴士,要到1980年代中引進雙層空調巴士時,才正式採用全新的一手巴士。
城巴於1985年至1993年間引入34部利蘭奧林比安10.4米空調巴士、99部11米空調巴士及69部12米空調巴士;除此之外,1987年至1997年購入再13輛二手利蘭奧林比安巴士,8部為購自英國巴士的兩軸版本(前稱C101、L55-61,後改為7、12、14-19)及5部為購自中華電力的12米單門版本(301、304、306、310、312)。
7
底盤編號:ON281
城巴於1987年[72] 向英國National Express(車牌ADD 50Y)購入11米的二手空調版本利蘭奧林比安,配置Eastern Coach Works(ECW)車身,編號為C101,車牌EB1030。使用利蘭TL11引擎及Leyland Hydracyclic波箱,配以客車規格,原本只設有暖氣系統,城巴購入後則加裝了獨立空調系統,服務跨境巴士路線。[73]
此車於1988年1月抵港並在12月投入服務,巴士改裝時,將後太平門移到後軸前,並增建一個工廠室。而同一區域的最後一個側窗的長度亦相應減少。[72]
由於在實際運作時,空調系統表現未如理想[74],所以城巴於該輛獨一無二的奧林比安客車服役兩年之後,於1991年尾將其改為非空調開篷巴士,改用吉拿6LXB引擎及Voith DIWA 851全自動波箱,並修改編號成7,同時將太平門移回原有位置[72];在漆上山頂纜車接駁服務色彩後,行走來往天星碼頭及纜車站的免費接駁路線,直到該服務於2000年由新巴15C所取代,才翻漆標準城巴色彩,繼續用作巴士租賃服務上。
7於2008年8月15日被送到上村劏車場拆毀(7的車牌EB1030被套用在一輛跨境旅遊車上,該車輛為2006年猛獅A51[75]),成為城巴最後一輛退役的兩軸利蘭奧林比安開篷巴士。
12、14-18
底盤編號:ON489(16)/ON5
城巴於1987年向英國West Yorkshire PTE(後稱Yorkshire Rider)購入非空調版本的利蘭奧林比安,配置Charles H. Roe車身,編號為L55-60,部分曾服務跨境巴士路線及山頂纜車接駁路線。1991年,該6輛二手利蘭奧林比安的編號被城巴重新編配成12、14-18。
14-15、17-18於1990年代改為開篷巴士,其中15於1992年9月漆上山頂纜車接駁服務色彩,取代倫敦珍寶行走629;12、14和16於1993-1995年期間一度調往專利部,紓緩接辦大批中巴路線而造成的車源短缺;而12、16則於1997年被改成訓練巴士。
12、16已於2000年退役,開篷巴士14亦於2001年率先退役,期後曾於城巴逸東車廠停泊作隔音屏障,15、17已於2005年退役,餘下的18則於2008年5月退役。[76]
19
底盤編號:ON1583
城巴於1990年從利蘭購入一輛樣辦巴士,是最後加入城巴的兩軸利蘭奧林比安,配ECW車身的二手巴士(1984年出廠,原屬Lothian Regional Transport車隊,後來由利蘭重新購入,用作東南亞區樣辦車),配利蘭TL11引擎及Leyland Hydracyclic波箱,後來改配康明斯LT10-B245引擎及ZF Ecomat 4HP500波箱。編號為61,其後於1991年將編號改為19。
這輛巴士早期用於行走屋村巴士及海洋公園線;亦曾於1993-1995年期間一度調往專利部,紓緩接辦大批中巴路線而造成的車源短缺。19於90年代末期被改作訓練巴士,後來再改為員工接送巴士(以私家巴士登記),只可接載城巴職員。
102
底盤編號:ON332
利蘭廠方生產的2輛12米3軸樣辦巴士,其中一輛交付中巴,採用Eastern Coach Works(ECW)車身,車廂上的佈局為上層73人和下層30人,並採用3+2座椅設計,底盤上的大部分與九巴的同型號12米樣辦車(3BL1)相似。採用利蘭渦輪增壓TL11引擎,利蘭擬以示範方式向中巴提供該巴士。惟中巴因拒絕為利蘭LT11引擎報價[77]和動力組合[78]而沒有接收並留在利蘭廠內作測試用途。直至利蘭接收到來自城巴的12米空調巴士訂單,並對底盤進行了適當的改裝,以便提早交付,並圍繞整個車架和車身進行完全的重建。此車的車身與九巴的同型號12米(3BL1)相同的不對稱支柱間距,因此車窗的大小亦有所改變。[77]
為供城巴使用,巴士安裝全空調系統,使用由德國Stone International提供的空調系統(由獨立引擎推動)。同時改用吉拿6LXCT引擎,但保留Leyland Hydracyclic波箱。抵港後,設有103個座位的巴士換更為71個高靠背的客車座位,部份下層位置改為行李架,內飾重新修飾成完全柔軟的表面,以提供較高的奢華感,車窗全為一塊過的圓角玻璃,並以膠邊鎖定於車身上[77][79];此外,此車的巴士高度只有4.16米以及中軸沒有提供同步輔助轉向。
車門方面,除近側前入口的一條外,亦還有一條右側全深度門,可將其翻倍作為緊急出口,此外還有一扇裝載門以供在中國境內使用。由於不需要經常上落客,加上令下層容納更多座位,原設於車身中間的下車門被取消,而設於車頭的上車門則被加闊。[77][79]
這輛巴士於1985年2月14日出牌,車牌分別為香港車牌DE428175和內地車牌港A0888,車隊編號為C51,其後於1989年將編號更改為C102[77],再於1991年改為102。
此車於1995年改成訓練巴士;其後於2001年退役,退役後被英國一名巴士迷私人收藏。
103-105
底盤編號:ON1711(103)、ON1715(104)、ON1802(105)
城巴於1984年引入三輛6米三軸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客車,後來加訂6輛[80][81],1987年再引入一輛同型號客車,全數採用ECW車身,四車空調系統均由另一台柴油引擎驅動,全數服務跨境巴士路線。
儘管最初購入的4輛量產利蘭奧林比安米三軸空調客車是為與C51同一訂單,惟1987年中,城巴取消第3輛和第4輛利蘭奧林比安的訂單,而分配的底盤編號(ON1726/31)仍然是空白。[82]
- 其中103及104採用吉拿6LXCT引擎,而105則改為採用利蘭TL11引擎;波箱則維持不變。
- 其中105/DU5866設有洗手間(位於右邊樓梯後),因此座位少1人。
- 車窗改用方框設計。
- 中軸提供同步輔助轉向,以減少安裝在骨架上的中軸輪胎所帶來的輪胎磨損。
- 外形亦有輕微修改,車高4.32米,稍高於上一批巴士。
- 座位較102多6人,而座位的比例為上層55人和下層24人。
其中C52/3更銳意在窗戶裝有完全柔軟、鑲有色邊的窗簾;而空調使用德國Stone International提供的完整設備,其大部分設備都位於中央樓梯下方;。
另外,2輛巴士投入服務前被用作樣辦車:
- 103/DG4817:在抵港前利蘭安排此車參與英國及比利時的展覽,並於英國登記出牌,車牌為B336YRN。其後於同年10月3日在香港和內地出牌,為香港車牌DG4817和內地車牌75港A6066;
- 105/DU5866:此車於1985年完成生產,並於1986年夏季被利蘭用作樣辦車,參與利蘭90周年紀念活動,以國家巴士的風格白綠色條紋塗裝出現,英文字母為「Leyland Olympian」,但沒有髹上鮮黃色的城巴招牌色彩,儘管此車被廠方標榜為符合「香港的規格」的巴士,惟規格與C52、C53看齊。其後被運往印度作推廣之用,並描述為印度建造的,而利蘭則三心二意地否認巴士是城巴客車。隨後返回英國;最終此車於1987年底輾轉到香港並加入城巴,在12月8日出牌為DU5866。[82][78][83]
這批巴士初時的車隊編號為C52-53及C61,其後於1989年將編號改為C103-C105,再於1991年改為103-105。
其後103於車禍中被撞毀退役,而104和105均閒置在車廠。於1995年,105大量更換了亞歷山大的車頭組件,拆除洗手間,並裝上新的Konvekta空調系統(由主引擎直接驅動)、改用康明斯LT10-B245引擎及ZF Ecomat 4HP500波箱,重新投入服務[84][85][86][87]。
於1997年,104/DG7762更換了亞歷山大的車頭組件後,用作訓練巴士並重新領牌HA4659,全數訓練巴士均已拆除空調系統。
105於2002至2003年間曾經租予九鐵,當時車隊編號為K105[88][89],行駛臨時巴士線505(已於2003年8月尾停駛)及506。
104在2004年退役後被拆卸,至於105則在被九廣鐵路退還後退役,被運返英國作私人收藏。[90][91][92][93]
106-117
底盤編號:ON110/ON111
城巴於1988年購入12輛配置亞歷山大車身的三軸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客車11米,採用Cummins LT10引擎及ZF Ecomat 4HP500波箱,並只設有一扇車門;車窗採用圓角設計,故被巴士迷稱為「圓窗蘭」;此外在所有車窗兩側都安裝窗簾,並且沒有廁所。[94]編號初時為C106-117,隨後才把代表豪華巴士的C字刪去。
C109(後稱109)在英國亞歷山大廠房裝嵌時,適逢戴安娜王妃到廠參觀,戴妃更親自試駕該車[95],故該車駕駛室後方曾設有紅底白字寫上「C109 H.R.H. LADY DIANA THE PRINCESS OF WALES」(C109 戴安娜威爾斯王妃殿下)的紀念牌[96]。
它們主力行走一些非專利路線(如香港海洋公園專線和沙田第一城穿梭巴士)及跨境巴士路線,以及港島區路線12A(城巴在部分車輛車尾加設路線牌箱,以顯示12A,但後來被封掉)。
這批巴士本來只有車頭設有路線編號的顯示器,後來才陸續在左邊車身及車尾加設。
110/EF587於1992年12月停泊在城巴火炭車廠(桂地街車場)時被焚燬,並經修復於1995年至1996年初才復出。
111-117於2002至03年間曾經租予九鐵,當時車隊編號為K111-K117,行駛臨時巴士線505(已於2003年8月尾停駛)及506;及後於2004年1月轉售英國Stagecoach旗下的Megabus路線行走。
106-110亦曾行走專利路線線。
118-204
底盤編號:ON115/ON118/ON202/ON203
城巴於1989年8月7日斥資約2億8萬元增購12輛三軸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客車11米[97],其後於9月增訂50輛同款巴士,並在1990年加訂24輛,以及1991年加訂1輛;其中118-129原車隊編號為C118-129,隨後才把代表豪華巴士的C字刪去。這批巴士與上一批巴士的主要分別如下:
- 118-203採用Cummins LT10引擎,204則裝配Gardner LG1200引擎,波箱則與上一批巴士相同。
- 118-179本來只有車頭設有路線編號的顯示器,後來才陸續在左邊車身及車尾加設;而180-204在投入服務時已在車尾加設路線顯示器。
- 車窗改用方框設計,帶有覆蓋柱子的黑色保護條的粘合窗戶。然而前窗和擋風玻璃保留了橡膠墊圈式的安裝方式,以便在損壞時易於更換,在這些位置更容易從低矮的分支等處受到支撐。[94]
- 取消上層車頂的天窗設計。
- 除130/ER1374外,全數巴士均會塗上「大食鬼」塗裝。
從1990年11月訂購的巴士開始,包括編號179在內,進行瞭如下概述的更改,以便這批符合豪華規格要求的巴士適用於1991年開辦的城巴第一條專營巴士路線12A上使用。而最初行走12A的巴士為164-170、173-176,直至專為行走專營路線的同型號巴士(180-204)投入服務為止。[94]
145/ES4877及147/ET1848於投入服務時採用Cummins L10引擎,及後於1991年夏季換上新引擎作測試。1992年8月,147更於換上類似但功能更強大的LG1200引擎作進一步測試[94];城巴為突顯此車與別不同之處及作形象宣傳,特意於上層玻璃窗貼上字樣,包括:
- 「靜化環境 城巴士行動响應」
- 「Citybus serving up for a greener Hong Kong Introducing The Gardner LG1200 Engine for Quieter, Brighter Environment」
- 「城巴引擎增添綠化動力 率先引入吉拿LG1200低噪音低污染引擎」
然而145、147及204Gardner LG1200引擎的運作未如理想,故在九十年代中改回Cummins LT10引擎。
其中4輛利蘭奧林比安(120/EM1545、122/EL7976、124/EM2075及129/EM8014)於1992年12月停泊在城巴火炭車廠(桂地街車場)時被焚燬,其中122的底盤被加長至12米(編號更改為341),並裝嵌新車身;其餘三輛則報廢。[98][99]
2003年,由於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使部份路線客量急跌需削減班次,因此城巴安排其中5輛巴士(118/EL7207、119/EL9367、121/EL7565、126/EM2375、127/EM6616)行走專利路線307及681。[100] 此外,123、130-170、173-176、204於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間轉售英國Stagecoach旗下的Megabus,而大多被調派行走當時新開辦的客車路線,惟獨152後來被英國一名巴士迷購入作私人收藏。[101]
179於2007年6月被塗上90年代初「大食鬼」色彩[102];而186亦於2010年塗上八十年代尾城巴的色彩,並貼上「香港巴士迷會20週年」字樣。190-192於2006年改為開篷巴士。
隨著更多的富豪奧林比安及丹尼士三叉戟加入城巴的非專利車隊,餘下車齡已高的利蘭奧林比安於2014年起開始逐漸退役(該車屬歐盟前期配置而於2016年起不能續牌。)。除191以外的利蘭奧林比安客車及最後一台非空調利蘭奧林比安(19/ET3822)亦已於2015年11月列入城巴賣車標書內,代表會於2015年底前退役;而最終兩車亦一如所料地於該年12月31日行走最後一次後退役。當中(19/ET3822)由巴士迷保留。
- 專營巴士版本(180-204)
1991-1992年訂購的11米三軸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巴士當中,180-204為專營巴士版本,以行走專營路線12A。基於這個原因,儘管在大部分保留高規格的客車裝飾,但這些客車還配備有額外的鐘形按鈕和扶手,適用於經常停靠的巴士服務。[94]
- 車輛外觀
- 車廂佈局
205
底盤編號:ON20284
城巴於1991年訂購的利蘭奧林比安11米中,其中1輛為10.4米三軸利蘭奧林比安空調樣辦客車[103]。這輛巴士採用亞歷山大RH型車身、Cummins LT10引擎及ZF Ecomat 4HP500波箱。車廂方面則配備高背客車座椅及太陽簾,同時採用上層49個、下層37個的座位以及單門設計。[104]
這輛巴士於1992年9月28日出牌,車牌FG9161,並在出牌當日首航88R線;此車以非專利巴士名義登記,故車尾掛上客運營業證。另外由於此車並非以12A專利巴士登記的掛牌巴士,因此大部分時間行走非專利路線,只於非繁忙時間時借調或特别安排到12A線行走及作測試之用。至1993年除去,以便與206-238在9月1日一起行走從中巴接辦的28條專利巴士路線。[105]
206-238
底盤編號:ON209
城巴於1992年購入33輛10.4米三軸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巴士,以應付在1993年9月1日起接辦中巴其中26條專利巴士路線的用車需求。
這批巴士機械配置與205大同小異,而車廂設施主要分別如下:[106][105]
- 巴士車身塗有配「26新里程及Network 26」標誌的塗裝。
- 設有28人的企位。
- 座椅採用Lazzerini頸枕座椅。
- 不再裝設太陽簾。
- 取消上層及下層的行李槽。
- 車門設於旁的側牌面積被加大,並改置於上車門旁的頭擔車窗頂上面;車尾路線牌面積亦被加大。
- 油缸入口由原本的前軸旁改置於中軸旁。
- 外形亦有輕微修改,車高3.48米,稍低於樣辦巴士。
這批巴士由九巴屯門車身裝嵌廠負責裝嵌車身。
222-225於2004年1月改為行走非專利路線或出租用途;205及221於2008年改為開篷巴士[107]
3輛10.4米三軸空調巴士(編號206-207、227)[108][109][110] 及12輛12米三軸空調巴士於
最後兩輛10.4米三軸空調巴士(編號235及237)於2011年8月25日當晚行畢6號線及260線後返回車廠封車,從此要乘坐空調利蘭奧林比安,只能從非專利部中找到。而最後一日,有巴士迷在編號237的巴士貼上「再見城巴專利利蘭」字眼,最後有其他巴士迷將字眼撕掉,在網絡間引起罵戰。[111]
330-340
底盤編號:ON203
城巴於1992年購入26輛三軸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巴士12米,其中11輛為城巴客車,用以行走深圳福永機場的路線。
這批巴士與上一批巴士的主要分別如下:
- 車身改為採用亞歷山大RH型車身;
- 334-340下層車廂備有大型行李架,因此載客量只有82人;
另外,2輛巴士投入服務前被用作樣辦車:[112]
- 330/FG4672:在1992年8月被借出用作新加坡的示範車,其後於9月交付香港;
- 331/FK5095:在1992年8月,城巴同意向英國倫敦交通局借用3軸利蘭奧林比安來進行子公司的評估,以測試豪華程度、較大載客量、裝有空調的巴士在倫敦的情況。最後331交付位於倫敦東部的北海集團公共汽車公司的首都城巴,試用此車。經過激烈的評審後,巴士公司也趁機嘗試使用服務中的此車。而在Selkent使用期間行走180號路線,並註冊當地車牌為J248WWK。英國服役,為滿足英國的要求,上層座位人數減少6人至51人。其後於同年12月31日在香港出牌,車牌為FK5095。
過境路線於2001年結束營辦後,城巴將334-340拆除行李架及安裝座椅,並將下層座位人數由25人增加至45人。
其中330於退役後被電影公司購入,改裝成開蓬巴士並用作拍攝電影《港囧》,並使用假車牌PF1629[113]。拍攝完畢後再由一巴士迷購入收藏。
341-395
底盤編號:ON11509/ON206/ON207/ON208/ON209/ON210
本批次的利蘭奧林比安12米由三批巴士組成:首批1輛及次批52輛。
這批巴士在1998年被翻新,包括將上層車廂的座椅改為2+2座位編排,並將上層座位人數由68人減至57人;及為343、345-356、358-359、361-362、366-367、369-376、379-382、384、387-388、391、393、395鋪設無間斷光管。[114]
341、345、378、381、385-387在2005年至2006年轉售英國其他巴士公司服務;這批巴士於2009年起開始退役潮,由配歐盟四型、歐五引擎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500(8110-8204)取代,去向亦有所不同,其餘巴士在2010年全數退役:
- 343於退役後被改裝成員工休息室,並停放於城巴柴灣車廠天台。而361、364、366、375停放在車廠內闢作休息室或雜物房;
- 344、353、357、383、384、388、391、393轉投非專營車隊,並翻新車內座椅,改用了2+2 New China無頭枕絲絨座椅;
- 350改裝成訓練巴士,訓練車隊編號T4[115]。
- 第一批巴士(341)
城巴購入54輛利蘭奧林比安12米三軸空調巴士的同時,城巴發覺巴士數量不足應付額外增加的兩條過海路線,於是與保險公司討論賠償時要求利蘭研究將1輛於1992年12月焚燬的11米三軸空調客車(122/EL7976)被加長至12米之可行性;後及經研究後,由於利蘭奧林比安的是以組件方式接駁而成,因此只需購買一個12米巴士專用的底盤(即英國長軸距版本)中段組件即何。[105]
相比購買一個11米車身,通過在前軸和中軸之間插入一段H型骨架來加長11米底盤,並在既有訂單中增加一個額外的12米車身散件認為更合適;因此城巴將賠償的巴士配件改為12米的配件,購買一個加長底盤專用的中段組件和12米的車身。此舉是全球獨有及誰一一次對利蘭奧林比安的底盤進行改造。改裝後的底盤於九巴屯門車廠與底盤編號ON21034和ON21035(即394、395)一同重新組裝新上的全亞歷山大RH型雙門車身,以符合利蘭巴士規格。[116][105]
換上車身後的122為避免引起混淆誤會以為11米巴士,車隊編號改為本批次巴士的編號341;同時原有車牌停牌不足半年,因此341可沿用原有車牌EL7976。[105]
- 第二批巴士(342-395)
城巴於1992年購入54輛利蘭奧林比安12米三軸空調巴士,全數配置亞歷山大車身。這批巴士與上一批巴士的主要分別如下:
- 巴士車身塗有配「26新里程及Network 26」標誌的塗裝;
- 車門改為採用雙門設計;
- 上層車廂改用3+2座位;
- 設有車門門掣;
- 油缸入口由原本的前軸旁改置於中軸旁;
- 巴士轉用ZF Ecomat 5HP500波箱;
- 樓梯改置於前軸後;
- 車門旁設有側牌;
- 重量為14420KG。[117]
- 其中2輛巴士(394、395)連同1輛富豪奧林比安(396)為保險公司所賠償的巴士。
- 車輛外觀
- 車輛外觀
因意外而退役的利蘭奧林比安
本條目或段落需要擴充,歡迎協助擴充來改善這個條目或者段落。 更多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找到。 歡迎擴充條目完成以後除掉本模板。 |
於1992年至2014年期間有9輛利蘭奧林比安因交通意外或火警而提早退役,且全數屬空調巴士。
發生火警焚毀
- 1992年12月25日:凌晨兩時許,城巴火炭新竹街廠發生火警,意外涉及5輛利蘭奧林比安(110/EF587、120/EM1545、122/EL7976、124/EM2075、129/EM8014)。除兩輛利蘭奧林比安(110/EF587、122/EL7976)分別是車頭及上層燒毀可以修復外,其中122/EL7976之底盤被駁長,成為12米巴士(341/EL7976),其餘三輛利蘭奧林比安(120/EM1545、124/EM2075、129/EM8014)則因嚴重焚毀無法復修而提早退役。[118][119]。
交通意外撞毀
- 1993年:一輛103/DG4817發生交通意外,車頭損毀,原因不詳,事後提早退役。
- 2010年2月15日:早上八時許,一輛98線往利東方向的215/FS3166在利東邨道上斜時懷疑因「偷位」越過反方向行車綫,與一輛正在落斜,行走91線的丹尼士禿鷹(DA90/HH6198)迎頭相撞,13人受傷。[120][121] 涉事的215/FS3166因損毀嚴重而不獲復修,提早於同年5月5日退役。
- 2010年4月30日:凌晨三時許,一輛N628線往將軍澳電視廣播城方向的199/FD9162在影業路迴旋處失控撞壆,無人受傷。[122] 巴士因車齡問題而不獲復修,提早退役,並成為零件車。
- 2011年2月13日:下午三時許,兩輛行走73線巴士(218/FS2678、234/FS7418)在赤柱峽道迎頭相撞,造成7人受傷。[123] 兩車事後提早退役。
- 2014年12月6日,一輛196/FD8049於沙田馬場外發生意外,車頂損毀,涉事巴士即將到達歐盟前期柴油非專利巴士退役大限,因此不獲復修,於翌年1月9日退役。[124]
城巴的利蘭奧林比安專利巴士車隊資料 | ||||||
---|---|---|---|---|---|---|
車隊編號 | 車身及長度 | 引擎 | 波箱 | 載客量 | 服役年份 | 備註 |
205-238 | Alexander RH (空調10.4米) |
Cummins LT10 | ZF Ecomat 4HP500 | 205,翻新前: U49/L37+S38 124人 翻新後: U46/L37+S10 96人 206-238,翻新前後: U49/L37+S28 114人 |
1992年-2011年 | [125] |
341-395 | Alexander RH (空調12米) |
Cummins LT10 | ZF Ecomat 5HP500 | 翻新前: U68/L42+S38 148人 翻新後: U57/L42+S38 137人 |
1993年-2011年 | [126] |
城巴的利蘭奧林比安非專利巴士車隊資料 | ||||||
---|---|---|---|---|---|---|
車隊編號 | 車身及長度 | 引擎 | 波箱 | 載客量 | 服役年份 | 備註 |
7 | ECW (非空調11米) |
Leyland TL11→ Gardner 6LXCT |
Leyland Hydracyclic→ Voith DIWA 851 |
U44/L32+S0 76人 |
1988年-2008年 | [127] |
12、14-18 | Roe (非空調9.6米) |
Gardner 6LXB | Leyland Hydracyclic | U47/L29+S0 76人 |
1987年-2008年 | [128] |
19 | ECW (非空調10.3米) |
Leyland TL11→ Cummins LT10-B245 |
Leyland Hydracyclic→ ZF Ecomat 4HP500 |
U57/L33+S0 90人 |
1991年-2015年 | [129] |
C51-53、C61→ 102-105 |
ECW (空調12米) |
102-104:Gardner 6LXCT 105:Leyland TL11→ Cummins LT10-B245 |
102-104:Leyland Hydracyclic 105:Leyland Hydracyclic→ ZF Ecomat 4HP500 |
102-104: U53/L24+S0 77人 105: U55/L23+S0 78人→ U55/L41+S0 96人 |
1985年-2004年 | [130][131] |
106-117 | Alexander RH (空調11米) |
Cummins LT10 | ZF Ecomat 4HP500 | 106-110: U53/L41+S0 94人 111-117: U53/L41+S17 111人 |
1989年-2006年 | [132] |
118-204 | Cummins LT10 145、147:Cummins LT10 →Gardner LG1200 →Cummins LT10 204:Gardner LG1200 →Cummins LT10 |
U53/L41+S0 94人 某部分:U53/L41+S19 113人 |
1990年-2015年 | [133] | ||
205、221-225 | Alexander RH (空調10.4米) |
Cummins LT10 | 205: U49/L37+S0 86人 221-225: U49/L37+S28 114人 |
2003年-2015年 | [134] | |
301、304、306、310、312 | Alexander RH (空調12米) |
U57/L45+S0 102人 |
(1992年出廠) 1997/2001年-2005/2006年 |
|||
330-340 | 更改前︰ZF Ecomat 4HP500 更改後︰ZF Ecomat 5HP500 |
U57/L45+S0 102人 某部分: U57/L45+S15 117人 |
1992年-2015年 | [135] |
車隊詳細列表請參看利蘭奧林比安車隊列表。
中華巴士/新巴
中華巴士於1981年引進兩輛配置ECW車身的利蘭奧林比安兩軸巴士,BR1總長9.5米,BR2總長10.3米。[136] 不過中巴直到1991年才買入25輛11米的利蘭奧林比安三軸空調巴士,編號為LA1-25。至1993年中巴買入10輛非空調版本的11米利蘭奧林比安三軸巴士,編號為LM1-10。
BR2於1996年退役,而BR1則於1997年退役。
1983年左右,利蘭曾經生產一輛配置ECW雙門車身的利蘭奧林比安12米非空調巴士,供中巴作試驗用途[137],但最終因為某些原因,而放棄有關計劃。後來該車被重建及加裝空調系統,並被香港城巴引入,成為日後的C51/102(有關該車的詳情,請參照城巴一段)。
LM10於1997年借予電影公司拍攝《飛一般愛情小說》由伍詠薇接載林海峰駕駛中巴9號線情節。[138]
中巴的35輛利蘭奧林比安三軸巴士於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後被新世界第一巴士購入,當中10輛11米利蘭奧林比安三軸非空調巴士(LM1-10)已於2000年初退役(服役時間只有6年多),在香港改裝成單門,並將推拉式車窗更換成英式車窗後(部分與LA或VA車隊交換),運返英國,並曾在First Manchester、Glasgow及Eastern Counties服役。
而25輛11米的三軸空調巴士則在新巴接手後不久陸續展開翻新工作,加裝無間斷光管,翻新地台及把座椅由3+2排列換成2+2獨立椅等,當中LA24換上Hanover電子路線牌連側牌,成為新巴唯一使用電子路線牌的利蘭奧林比安。九鐵巴士在2003年因應西鐵通車後的需求,向新巴租借四輛利蘭奧林比安行走,包括LA1、LA3、LA7、 LA17當時車隊編號為K221-K224,在2004年起退還新巴。
經過約十七年的服役,LA1-5已於2008年3月至11月率先退役,而其餘的20輛(LA6-25)亦於2010年1月開始陸續退役。由於原本預計於11月退役的LA7提早停牌,故LA21成為最後一輛服役的新巴利蘭奧林比安,並於10月18日退役。全數連同部分丹尼士禿鷹(DA15-36)分別由新購入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500 11.3米(編號4000-4019)及12米(編號5500-5517)取代。
LA7、LA9及LA21在2010年開始改裝為訓練巴士,因而成為新巴首批空調訓練巴士,而其他LA已全數被運往廢車場拆卸。
新巴的利蘭奧林比安11米非空調巴士車隊資料 | ||||||
---|---|---|---|---|---|---|
車隊編號 | 車身 | 引擎 | 波箱 | 載客量 | 服役年份 | 備註 |
LM1-10 | Alexander RH | Cummins LT10 | ZF Ecomat 4HP500 | U69/L40+S33 142人 |
1993年-2000年 |
新巴的利蘭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車隊資料 | ||||||
---|---|---|---|---|---|---|
車隊編號 | 車身 | 引擎 | 波箱 | 載客量 | 服役年份 | 備註 |
LA1-25 | Alexander RH | Cummins LT10 | ZF Ecomat 4HP500 | 翻新前: U64/L40+S32 136人 翻新後: U53/L40+S32 125人 |
1991年-2010年 | [139] |
車隊詳細列表請參看利蘭奧林比安車隊列表。
港鐵巴士/九鐵巴士
底盤編號:ON115/ON118/ON200
九廣鐵路公司於1990年至1991年間購置了共24輛利蘭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201-224),全屬雙門設計,並採用圓角車窗及3+2佈置的絲絨座椅,主要用作行走九廣東鐵接駁巴士線(即現時的港鐵接駁巴士線),投入初期亦曾出租予城巴行走非專利路線。
222/EV4633在1997年被翻新車廂座椅及髹上以綠色作主調的車身色彩,車身更貼上九鐵巴士十週年標語。但隨後其他巴士翻新時,改以紅色為主調。2000年代初,九鐵為201-210安裝Hanover電牌。
兩鐵合併後,這些巴士全數租予港鐵公司使用。其中首10輛港鐵利蘭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已於2008年退役,其餘14輛亦已於2009年退役。
部份巴士退役後被巴士迷收藏,而222至224則於2011年11月被賣往韓國作餐飲車用途。[140]
港鐵巴士的利蘭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車隊資料 | ||||||
---|---|---|---|---|---|---|
車隊編號 | 車身 | 引擎 | 波箱 | 載客量 | 服役年份 | 備註 |
201-224 | Alexander RH | Cummins LT10 | ZF Ecomat 4HP500 | U64/L40+S32 136人 |
1990年-2009年 |
車隊詳細列表請參看利蘭奧林比安車隊列表。
中華電力車隊:301-314
底盤編號:ON203
中華電力(現稱中電集團)於1992年引入15輛單門版本利蘭奧林比安12米空調巴士作員工巴士,其規格與城巴同期之巴士(330-340)相同,而日常管理及維修則交由城巴負責,故該批巴士同時帶有城巴車隊編號300-314。
因應中華電力減少員工巴士數量,部份巴士被轉售:
- 301、306、310、312及304分別於1997/2001年轉投城巴非專營巴士車隊;
- 308於2001年轉售予另一非專營巴士公司、當時尚未收歸陽光巴士旗下的風彩旅運。
- 上述巴士在2005至2006年連同314一併再轉售予英國的巴士公司。
餘下的8輛巴士則服役至2009年,當中7輛巴士(300、302、303、305、307、309、313)退役後轉售予英國的Kinch Coach用作替換舊巴士之用。而311保留作後備車,至2011年5月才退役,初期曾一度獲私人保留,但最後已於上村拆毀[141]。
中華電力的利蘭奧林比安12米空調巴士車隊資料 | ||||||
---|---|---|---|---|---|---|
車隊編號 | 車身 | 引擎 | 波箱 | 載客量 | 服役年份 | 備註 |
300-314 | Alexander RH | Cummins LT10 | ZF Ecomat 4HP500 | U57/L45+S0 102人 |
1992年-2011年 |
車隊詳細列表請參看利蘭奧林比安車隊列表。
百勝旅運/金亮香港旅運
百勝旅運於1996年,從英國Capital Citybus引入2輛兩軸開篷利蘭奧林比安巴士[142],兩架巴士於2014年8月轉手予金亮香港旅運。[143]
因1995年4月1日起進口的重型商用車須符合歐盟一期廢氣排放標準,但該兩車需更換引擎才改善排放,不符出牌要求,故運輸署特意作出豁免以容許該車出牌。
而因應政府資助更換歐盟前期商業車輛的計劃,其中一輛二手開篷利蘭奧林比安巴士於2015年12月中退役,另一輛則延至2016年4月,全由全新的開篷猛獅A95 12米取代。
百勝旅運/金亮香港旅運的利蘭奧林比安9.6米空調巴士車隊資料 | |||||||
---|---|---|---|---|---|---|---|
車牌 | 車身 | 引擎 | 波箱 | 載客量 | 於百勝服役年份 | 於金亮服役年份 | 備註 |
GZ1998 | Alexander RL (矮版車身) |
Cummins LT10 (歐盟前期→歐盟一期) |
ZF Ecomat 4HP500 | U48/L30 78人 |
1996年-2014年 | 2014年-2016年 | |
GZ6968 | 2014年-2015年 |
風彩旅運
非專營巴士公司風彩巴士(旅運)有限公司於2001年9月向中華電力購入一架利蘭奧林比安(前308/FC7695),並漆上該公司的車隊色彩。該車主要在日常時間閒置於停車場內,只曾於2003年初一段短時間服務居民巴士NR73線,更於2004年5月停牌[144],至2006年轉售到英國。[145]
風彩旅運的利蘭奧林比安12米空調巴士車隊資料 | |||||||
---|---|---|---|---|---|---|---|
車牌 | 車身 | 引擎 | 波箱 | 載客量 | 服役年份 | 備註 | |
FC7695 | Alexander RH | Cummins LT10 | ZF Ecomat 4HP500 | U57/L45 102人 |
2001年-2005年 |
車型照片
海外市場
底盤編號:ON11140及ON11462
台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為改善台北市交通運輸及運作效能,與當地運輸研究所及凱楠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於1989年引進兩部利蘭奧林比安十一米三軸巴士。兩車在九巴屯門車身裝嵌廠完成組裝,規格與九巴同期的S3BL非常相似,均配備Alexander RH車身及Cummins LT10引擎,波箱亦與九巴S3BL264起的部份成員一樣,改為採用ZF4HP500。兩車的最大特點是左軚而非香港常見的右軚,以符合台灣行車方向的要求。但兩車行走一年多後,受台灣天橋或隧道高度限制影響而退役,並於1996年被城巴購入並運回香港。原本是轉口貿易往中國內地繼續服務,但遇上中國內地收緊入口政策,最後在香港作零件車之用。[146]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 ↑ 1.0 1.1 1.2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2 - Kowloon Motor Bus Company (1933)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210頁
- ↑ Hong Kong 1982: KMB BL1 (CR3323) on the slip road from Nathan Road to Gascoigne Road, Kowloon
- ↑ Hong Kong 1982: KMB BL3 (CR2963) on Causeway Road, Causeway Bay
- ↑ 全球首部雙層空調巴士光榮退役
- ↑ 5.0 5.1 Kowloon buys British,Commerial Motor,1982年10月30日。
- ↑ 6.0 6.1 〈九巴續購二百新車 兩年內可望不加價 雷覺坤昨在股東大會有此透露〉,《大公報》,1983年8月3日。
- ↑ 7.0 7.1 7.2 7.3 7.4 7.5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2 - Kowloon Motor Bus Company (1933)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228頁
- ↑ 容偉釗,《香港巴士資料集——九巴》(香港:BSI(香港)公司,2003年10月),第74頁。
- ↑ 9.0 9.1 9.2 9.3 9.4 9.5 《1984年年報》(香港: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1985年),第18頁。
- ↑ 陳自瑜:〈九巴傳奇三十年 - 「一人企位」和「水塘BL」-BL篇〉,載《香港巴士經典系列:「利蘭」奧林比安巴士》(香港:北嶺國際有限公司,2013年),第54頁。
- ↑ 11.0 11.1 〈雷覺坤昨在股東年會上表示 九巴今年不加票價 明年會否加價將取決於通脹及經營成本 增闢東區走廊隧巴問題仍未向當局建議〉,《大公報》,1984年6月7日。
- ↑ 12.0 12.1 陳自瑜:〈九巴傳奇三十年 - 先頭部隊試啼聲〉,載《香港巴士經典系列:「利蘭」奧林比安巴士》(香港:北嶺國際有限公司,2013年),第48-49頁。
- ↑ 〈九巴11米長新巴士 已有兩部派出試行 共購二百餘部 其中有冷氣車〉,《大公報》,1986年6月5日。
- ↑ 14.0 14.1 《1985年年報》(香港: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1986年),第12頁。
- ↑ 15.0 15.1 15.2 15.3 15.4 陳自瑜:〈九巴傳奇三十年 - 繽紛家族譜新章〉,載《香港巴士經典系列:「利蘭」奧林比安巴士》(香港:北嶺國際有限公司,2013年),第50-52頁。
- ↑ 16.0 16.1 16.2 陳自瑜:〈九巴傳奇三十年 - 百變雲裳.儀態萬千-S3BL篇〉,載《香港巴士經典系列:「利蘭」奧林比安巴士》(香港:北嶺國際有限公司,2013年),第56-57頁。
- ↑ 〈九巴再購利蘭巴士〉,《華僑日報》,1986年2月13日。
- ↑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2 - Kowloon Motor Bus Company (1933)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238頁
- ↑ 〈九巴向英增購利蘭雙層巴士〉,《華僑日報》,1987年5月8日。
- ↑ Hong Kong buys more Olympians,1987年4月4日。
- ↑ 21.0 21.1 容偉釗,《香港巴士資料集——九巴》(香港:BSI(香港)公司,2003年10月),第32頁。
- ↑ 燒 過 同 燒 死 巴 士 >_____<,hkitalk.net。(#2)
- ↑ 23.0 23.1 23.2 容偉釗,《香港巴士資料集——九巴》(香港:BSI(香港)公司,2003年10月),第32頁。
- ↑ 富豪遠親掌故-火浴重生:AL118(FF1819)
- ↑ 25.0 25.1 25.2 1993年4月車主雜誌巴士迷專欄:遲來者先上岸,中華巴士紀念館。
- ↑ 26.0 26.1 26.2 26.3 26.4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2 - Kowloon Motor Bus Company (1933)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232-233頁
- ↑ 27.0 27.1 27.2 容偉釗,《香港巴士資料集——九巴》(香港:BSI(香港)公司,2003年10月),第76-77頁。
- ↑ 九巴3BL/VMD1上的第一代電子路線牌,中華巴士紀念館。
- ↑ 邊部 S3BL 退左役呢?,香港巴士討論區精華輯錄
- ↑ 該車焚燬後的圖片,問早期退役九巴退役原因,Hkitalk.net。
- ↑ 沙田源禾路巴士相撞意外 (26/3/1993),YouTube
- ↑ 〈九巴黑色星期五〉,HKitalk會員的《新報》剪報,刊登日期為1993年3月27日。
- ↑ 3BL74(DH5964),中華巴士紀念館。
- ↑ 問早期退役九巴退役原因,hkitalk.net
- ↑ 撞爛的3BL及ADS,hkitalk.net
- ↑ 〈九巴狂撼九巴61人浴血〉,《東方日報》,2002年10月20日。
- ↑ AL102,ACROSS
- ↑ 〈獅隧口房車轉線釀三車撞〉,《東方日報》,2009年4月19日。
- ↑ 尋找退役巴 – BL66 (DE3271)在澳洲
- ↑ 尋找退役巴:ME30 (DG5344)
- ↑ 錦田回收場火警 聞說有廢巴及已被保育巴士燒毀,hkitalk.net
- ↑ 海洋公園十月全城哈囉喂2011 - 哈囉喂共和國降臨! - 猛鬼尾班車
- ↑ Leyland Olympian S3BL459-'The Last Bus'
- ↑ 尋找退役巴-猛鬼尾班車S3BL459 (FV8281),中華巴士紀念館。
- ↑ 元朗448農莊|懷舊巴士咖啡室+土窯雞工作坊+餵兔仔 $60任玩3歲以下免費,Sunday Kiss
- ↑ S3BL417@糖廠街市集 現場情況,hkitalk.net
- ↑ 內設遊戲機的糖廠街市集S3BL,hkitalk.net
- ↑ 被收藏的S3BL470 (GB2444) @沙田林裘謀中學,hkitalk.net
- ↑ 私人保留巴士S3BL470泊在林裘謀中學的展覽中,hkitalk.net
- ↑ 前九巴S3BL470再到訪林裘謀中學 預備參與該校展覽,hkitalk.net
- ↑ 前九巴S3BL470到屯門中學參與校內活動,hkitalk.net
- ↑ S3BL470到訪將軍澳中學,hkitalk.net
- ↑ 尋找退役巴-錦田路邊的廢棄AL95(FD8977)
- ↑ 該批車全為樣辦車,其原裝引擎Leyland TL11在1987至1988年被更換為Gardner 6LXB,另外原裝波箱Leyland Hydracyclic亦同時被更換為Voith DIWA 851。
- ↑ 該車為樣辦車,其原裝引擎Leyland TL11在1987至1988年被更換為Gardner 6LXCT,另外原裝波箱Leyland Hydracyclic亦同時更換為Voith DIWA 851。
- ↑ 3BL42-3BL61曾經試用Vultron電子路線顯示牌。該批車有部份轉為訓練巴士,現已全數退役。
- ↑ 該批車有部份轉為訓練巴士,現已全數退役。
- ↑ 這批車下層設有大量企位,因而被巴士迷稱為「水塘蘭」。S3BL13及S3BL46分別因嚴重交通意外及火警而提早退役。
- ↑ 這批車改用康明斯引擎,同時下層設有大量企位,因而被巴士迷稱為「康水蘭」。S3BL103於2003年11月運往英國Stagecoach Plc.。
- ↑ S3BL174曾經被燒毀,在1995年在中國廣州穗景車身廠重裝車身,並更換新車牌為GP7528。S3BL201及S3BL212於2004年9月開始成為訓練巴士,現已退役。S3BL118於2002年退役後於城巴車廠作屏障用途。S3BL219於2004年7月涉及太子道東近窩打老道的巴士相撞意外,同年8月退役。S3BL229、S3BL240、S3BL247、S3BL256、S3BL259及S3BL261於2005年退役後售予英國大巴士公司改裝成開篷巴士。
- ↑ 這批車改用康明斯引擎及ZF波箱,爬坡能力較佳,被巴士迷稱為「鬼蘭」。此批次亦是第一次採用類似同款雙層空調巴士樣辦車(AL1)的新款標準車嘴。
- ↑ S3BL273、276、280、284、291、292、294、296、298、299配ZF Ecomat 4HP500波箱。
- ↑ S3BL281於2004年尾涉及東京街交通意外後退役。S3BL317於1992年在屯門公路及2005年6月23日於荔枝角車廠外發生意外後退役。
- ↑ S3BL278、S3BL284、S3BL286、S3BL291、S3BL294及S3BL298於2005年退役後售予英國大巴士公司改裝成開篷巴士。
- ↑ S3BL327、S3BL331、S3BL333、S3BL334、S3BL352、S3BL353、S3BL360、S3BL361及S3BL362於2006年退役後售予英國大巴士公司改裝成開篷巴士。
- ↑ S3BL364曾經被燒毀,於1995年於九巴屯門裝嵌廠重裝新款式的Alexander RH車身,並更換新車牌為GL2418。
- ↑ 這批車改用康明斯引擎,散熱網改設於下層車窗之下的引擎區,並增設水箱溫度計。頭幅上層擋風玻璃改為連體設計,不再被分隔,且清一色採用新款標準車嘴。由於爬坡能力比上幾代優秀,被巴士迷稱為「坦克蘭」。S3BL398於2006年11月成為訓練巴士,現已退役。
- ↑ 這批車改用康明斯引擎,車身經過改良,而爬坡能力也是同款最佳,因而被巴士迷稱為「老虎蘭」。S3BL436因底盤出現問題提早在2007年10月9日退役(相關影片)。S3BL422於2010年6月5日因車齡問題而退役,成為首輛因車齡問題而退役的「老虎蘭」。
- ↑ 該車為九巴首輛試驗成功的雙層空調巴士樣辦車,於2005年8月19日退役後由九巴保留。
- ↑ AL27及AL118曾經被燒毀並重裝經過改良的車身。AL23、AL27、AL32、AL37、AL38及AL39於2008年10月改裝為訓練巴士。AL102因在2008年2月22日行走73X線時發生交通意外而嚴重損毀,同年3月6日退役。AL135在2009年行走70X線時於獅子山隧道公路發生交通意外而嚴重損毀,同年6月21日退役。2010年9月30日,該批巴士已全數退出載客行列。
- ↑ 這批車改用經過改良的車身,下層擋風玻璃較大,因而被巴士迷稱為「大口蘭」。
- ↑ 72.0 72.1 72.2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3 - Citybus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
- ↑ [回到過去]城巴C101在英國,hkitalk.net
- ↑ [1]
- ↑ EB1030 , ap42.hkbf.org
- ↑ http://replay.web.archive.org/20060218090025/http://www.citybus.com.hk/chi/GenInfo/Fleet/fleet_detail.asp?fleet_id=2
- ↑ 77.0 77.1 77.2 77.3 77.4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3 - Citybus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59頁
- ↑ 78.0 78.1 陳自瑜:〈城巴盡享空調化豐碩成果〉,載《香港巴士經典系列:「利蘭」奧林比安巴士》(香港:北嶺國際有限公司,2013年),第80-82頁。
- ↑ 79.0 79.1 中華巴士紀念館:「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5:加入空調巴士」
- ↑ [經典舊相]城巴ECW車身空調Olympian , hkitalk.net
- ↑ [1989] 往深圳的C103 [ECW車身空調Olympian] (3 pics) , hkitalk.net
- ↑ 82.0 82.1 82.2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3 - Citybus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60-61頁
- ↑ 中華巴士紀念館:「城巴中港過境線 – 1987:繼續加入空調及非空調巴士」
- ↑ 單門奧林比安 12 米 (終極篇): 城巴 #339-340 及 #105 (相片八張) ,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 ↑ [示範單位系列城巴105 , hkitalk.net
- ↑ 城巴105與歷史中的兩鐵標誌 , hkitalk.net
- ↑ 在英國收藏前城巴105的Dave Rogers發表聲明 , hkitalk.net
- ↑ Citybus Leyland Olympians (102-105) , gakei.com
- ↑ K105 , hkitalk.net
- ↑ 前城巴105 - 回歸祖家前 及近況 (附內籠相) ,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 ↑ 在英國安享晚年的前城巴105 (多相) ,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 ↑ 在英國收藏前城巴105的Dave Rogers發表聲明 ,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 ↑ 更換引擎後獲得重生的前城巴105 [10 pics] ,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 ↑ 94.0 94.1 94.2 94.3 94.4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3 - Citybus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63-64頁
- ↑ 戴妃駕駛該車時的片段
- ↑ 相關圖片,中華巴士紀念館
- ↑ 〈城巴冷氣車大受歡迎 决投巨資增購十二輛〉,大公報,1989年8月14日
- ↑ 城巴11米利蘭的故事 - 火警及交通意外,中華巴士紀念館
- ↑ [新聞] 城巴火炭車廠火警 (25/12/1992),亞洲電視,1992年12月25日
-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 - 城巴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1米
- ↑ 相關圖片,中華巴士紀念館
- ↑ 相關圖片,中華巴士紀念館
- ↑ 相關圖片,中華巴士紀念館
- ↑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3 - Citybus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67頁
- ↑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陳自瑜,《香港巴士經典系列:「利蘭」奧林比安巴士》(香港:北嶺國際有限公司,2013年),第142-143頁。
- ↑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3 - Citybus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75頁
- ↑ 城巴火炭車廠數攝 , discuss.com.hk
- ↑ 206相關圖片,中華巴士紀念館
- ↑ 207,中華巴士紀念館
- ↑ 227,中華巴士紀念館
- ↑ 香港巴士論壇:那些年。我們一起坐的冷蘭 + 小感
- ↑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3 - Citybus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68頁
- ↑ 城巴開頂 PF 1629 (?) ,hkitalk.net
-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 - 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2米
- ↑ FR7432-TRG, SGBuses.com
- ↑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3 - Citybus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78頁。
- ↑ Mike Davis,《Hong Kong Buses Volume 3 - Citybus Limited》(英國:DTS Publishing,1995年),第79頁。
- ↑ 城巴11米利蘭的故事 - 火警及交通意外,中華巴士紀念館
- ↑ [新聞] 城巴火炭車廠火警 (25/12/1992),亞洲電視,1992年12月25日
- ↑ 〈兩巴迎撼削車頭13傷〉,《東方日報》,2010年2月16日。
- ↑ 〈利東邨道上斜彎路 司機疑偷位 城巴越線撼新巴 13人傷〉,《蘋果日報》,2010年2月16日。
- ↑ 〈城巴撞壆無綫兩員工遇險〉,《東方日報》,2010年5月1日
- ↑ 〈兩城巴迎撼七人傷〉,東方日報,2011年2月14日。
- ↑ 在西九廠的340及被拖走的196 ,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 ↑ 205及221-225已分別於2003年10月及2004年1月改編為非專利部,但仍保留車內企位。
- ↑ 341為由122改裝而成。350已在2010年10月改裝成訓練巴士。
- ↑ 7的舊編號為C101
- ↑ 12、14-18的舊編號為55-60
- ↑ 19的舊編號為61
- ↑ 102及104退役前為訓練巴士。105曾租予九鐵,2004年歸還後即轉售英國。
- ↑ 利蘭奧林比安12米
- ↑ 這批車配圓角車窗;111-117曾租予九鐵,2004年歸還後即轉售英國。
- ↑ 這批車配方角車窗;190-192於2006年改為開篷巴士,同時增設車內企位;個別巴士隨後亦增設車內企位。
- ↑ 205及221已於2008年中改為開篷巴士,其中205同時取消車內10個企位。
- ↑ 這批車原在法例限制下一律不設企位,但個別巴士後來增設車內企位。
- ↑ 利蘭Leyland Olympian兩軸簡介:BR1及BR2,中華巴士紀念館
-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05526359193/permalink/10153803108274194/
- ↑ 尋找退役巴-「飛一般愛情小說」裡的中巴SD3及LM10,中華巴士紀念館
- ↑ LA7、LA9及LA21在2010年改裝成訓練巴士。2010年創建新篇:十一月號
- ↑ 中華巴士紀念館:KCR 224
- ↑ Oriental Model Buses - May 2011 - News
- ↑ 百勝的唯一,HKitalk.net
- ↑ 金亮利蘭開蓬巴,HKitalk.net
- ↑ ~2005年的風彩利蘭Olympian~,hkitalk.net
- ↑ 全新一輯 闖盪英國(第二季)-風彩依然 香港利蘭,香港巴士論壇
- ↑ 尋找退役巴-移民又回歸的左軚Olympian,中華巴士紀念館
外部連結
- i-busnet:九巴 - 利蘭奧林比安非空調9.7米
- i-busnet:九巴 - 利蘭奧林比安非空調12米
- i-busnet:九巴 - 利蘭奧林比安非空調11米
- i-busnet:九巴 - 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1米
- i-busnet:城巴 - 利蘭奧林比安非空調11米(開篷版)
- i-busnet:城巴 - 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0.4米
- i-busnet:城巴 - 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1米
- i-busnet:城巴 - 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2米
- i-busnet:城巴 - 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2米(中電)
- i-busnet:新巴 - 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1米
- i-busnet:新巴 - 利蘭奧林比安非空調11米
- i-busnet:港鐵 - 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1米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九巴利蘭奧林比安非空調11米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九巴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1米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城巴利蘭奧林比安非空調9.7/10/11米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城巴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1米(開篷版)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城巴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1米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2米(客車版)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2米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新巴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1米
- 香港巴士及鐵路資料中心:港鐵利蘭奧林比安空調11米
- 短車檔案室:城巴短車資料庫 - 利蘭奧林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