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註冊
Advertisement

公共運輸交匯處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簡稱「PTI」),是本港其中一種公共交通設施,遍布全港不同地區,通常設在或靠近鐵路車站,方便乘客轉乘不同路面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專營巴士專線小巴非專營巴士及的士,亦設有停車處予車輛上落客、輪候和停泊。不少交匯處鄰近屋苑和大型商場,以便乘客轉乘合適的公共交通工具。

截至2018年12月,全港共有298個巴士總站與公共運輸交匯處[1][2];根據同年5月數字顯示,當中65個屬政府擁有並由運輸署管理。[3]

政策[]

運輸署將公共運輸交匯處定義為「一個讓人於交通服務及交通模式之間互相轉換的地方,當中可包含鐵路車站、巴士停車灣、的士站、公共小巴站居民巴士停車灣、私家車停車灣,亦可包含泊車及轉乘設施」[4]

政府為加強不同公共交通工具之間的協調以鐵路作為客運系統的骨幹,在規劃新的土地用途或運輸發展時,會在便利位置(例如港鐵車站)發展一個高質素公共運輸交匯網絡,與周遭居住、工作、購物、商業、文娛地點的步程不應超過500米,並需設有妥為規劃的行人通道系統以加強聯繫,有助鼓勵市民使用公共運輸服務。

在規劃全新公共運輸交匯處時,當局會考慮土地供應、所涉費用、鄰近其他公共運輸總站設施的使用情況、區內規劃發展,以及交匯處計劃容納的公共交通服務[5]。公共運輸交匯處容納越多不同種類的交通模式,其效用也越大,既可鼓勵更多市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亦能紓緩對私家車的倚賴,改善道路擠塞情況。

運輸署就交匯處日常管理及維修工作,擔當協調角色,各相關部門(如路政署、建築署、機電工程署、食物環境衞生署)則按其職能負責跟進所需工作。所有交匯處室內及室外指定範圍,現已列為禁煙區,提供更舒適的候車環境。

結構與設計[]

相比起傳統巴士總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規模一般較大,提供各類交通工具選擇,包括巴士總站非專營巴士上落客點、專綫小巴總站及的士站,部分更附設公眾車道及上落客區;有些公共運輸交匯處更連接港鐵車站,方便乘客接駁鐵路,如荃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沙田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鑽石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等等。

公共運輸交匯處在建造時,設計、燈光、通風等都合符政府當時相關指引或標準,近年不少新落成的交匯處,巴士、小巴及的士站均採用獨立出入口設計,部分會共用同一出口或入口(大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或者分開出入口(屯門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視乎政府規劃圖則而定。另一方面,若發展商在物業提供公共設施,可獲豁免計算總樓面面積以提高地積比率,不少公共運輸交匯處建於上蓋物業的地面層,如小西灣(藍灣半島)公共運輸交匯處西灣河(嘉亨灣)公共運輸交匯處等。

有關公共運輸交匯處的種類、設計及設施,請參閱巴士總站條目。

機場鐵路交通交匯處[]

機場鐵路工程計劃中所提供的交通交匯設施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專為機場快綫而設,而另一種則主要服務東涌綫及作一般公眾使用。

機場快綫香港站九龍站青衣站除了設有一般公共交通交匯處外,亦特別設有「車站交匯處」(Station Interchange),為私家車、的士、酒店專車、小型巴士及旅遊巴士提供落車地點,同時亦設有一個車站停車場。乘客登車設施包括大型鋸齒式的士排列候車系統,以及供酒店與旅行社專車及小型巴士使用的總站。這些交匯處差不多完全位於機場快綫車站之內,大致上設於車站月台同一層或附近,令乘客可以輕易往來機場快綫列車及連接其他道路交通設施。

當局特別指出上述機場快綫「車站交匯處」由地下鐵路公司擁有、管理及維修,而服務對象不包括東涌綫乘客。除荔景站之外,東涌綫沿途各站都會根據運輸署指定要求,設有政府擁有、管理及維修的公共運輸交匯處。這些交匯處可容納專利巴士服務、紅色小巴綠色小巴及的士,由於其面積廣闊,交匯處都是位於車站上面或附近,而不是在車站之內。

設施[]

一般而言,有蓋交匯處的照明標準最少為120勒克斯[6];在位於綜合商業中心或接駁人流眾多的鐵路車站的交匯處,照明標準則最少為150勒克斯。這標準已顧及乘客需要和環保節能的考慮,亦與一些鄰近經濟體系(如內地、台灣及新加坡)的同類設施之標準相若。現時,全數有蓋交匯處的照明均符合這標準。

抽風系統[]

不少公共交通交匯處位處室內,已裝設的抽風系統又缺乏維修保養,當局不時收到市民投訴交匯處內空氣混濁,例如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環保署於1998年發出《半封閉式公共交通交匯處的空氣污染管制》的指引,供專業人士及政府部門參考。該指引就半封閉式公共交通交匯處的設計、抽風系統、運作和維修以及空氣質素(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最高濃度)提供指引。指引經不時檢討後,至今仍然適用。

31個有蓋交匯處在環保署守則發出前建成,其中7個經予改善,以確保交匯處空氣質素符合守則規定指標和指引[7]

改善候車環境,加強乘客設施[]

政府一直致力改善交匯處候車環境,並實施合適改善措施。在2010年至2013年10月期間,政府在超過40個交匯處完成了改善候車環境及設施工程,主要涉及改善照明系統、通風系統及無障礙通道等設施。[8]

為了讓市民享有更佳候車環境,運輸署在2017年3月透露政府計劃改善有蓋公共交通交匯處及渡輪碼頭,並會探討增設方便乘客的設施如無線上網服務座椅乘客資訊版自動販賣機、便利店與洗手間,以及翻新外貌和加強照明等,使這些設施的外觀及設備與時並進,切合市民使用需要。[9]

初步構思是以一個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及一個渡輪碼頭作為試點項目,具體地點及翻新內容等須進一步研究才擬定,政府會考慮個別設施狀況、乘客使用率,以及設計和技術上可塑性等因素。待試點項目完成後,視乎效果及乘客反應,考慮翻新更多有蓋公共交通交匯處及渡輪碼頭,並研究在日後新建同類公共項目採用該等新標準。

命名問題[]

在「公共運輸交匯處」一詞被廣泛使用前,政府曾以不同字眼稱呼同類車站,包括「公共交通轉車站」、「公共交通交匯處」(兩者同英譯為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公共交通總站」(Public Transport Terminus)等。

不過,近年政府濫用「公共運輸交匯處」名稱,不論規模大小都加入這一名稱;其中2010年衛生署控煙辦公室的公告中,有不少只有專營巴士使用的巴士總站被冠上「公共運輸交匯處」名稱,如大埔區運頭塘巴士總站黃大仙區黃大仙總站等。此外,政府各部門之間並未完全就公共運輸交匯處定出統一命名,甚至運輸署內部也未有劃一對應特定車站的命名,如又一城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10][11]

巴士公司一般不以公共運輸交匯處命名,命名方式與其他巴士總站相同,如九巴曾以「九龍鐵路站」為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的總站名稱。但有乘客通告列出公共運輸交匯處名稱,曾被列出官方名稱的總站包括烏溪沙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等。

部份巴士總站的官方名稱雖稱「總站」,卻具備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功能,如上水總站就是一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會將規劃作單一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總站以「公共運輸交匯處」命名,如筲箕灣總站深水埗(欽州街)總站屯門市中心總站等。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1. 立法會十七題:為專營巴士公司員工提供配套設施,2018年12月12日
  2. 立法會八題:鼓勵巿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2017年6月28日
  3. 由運輸署管理的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資料,2018年5月16日
  4. 《Transport Planning & Design Manual》,運輸署,2010年12月。原文為英文,摘錄如下:「A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 (PTI) can be defined as an area which may contain a rail station, bus bays, taxi stands, public light bus (PLB) stands, resident’s services lay-bys, private cars lay-bys and possibly park and ride facilities where people interchange between services and modes.」
  5. 【巴士站設計二】點解交通交匯處通常起喺建築物下 又冇自然風?,《香港01》,2017年8月26日。
  6. 「勒克斯」(Lux)為量度照明度的國際單位,一般家居照明度約為100勒克斯。
  7. 環保署發出有關守則後建成的11個公共運輸交匯處,以及通風系統會在2000年年底或之前改善的七個公共運輸交匯處,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2000年6月
  8. 2010年至2013年10月期間已完成改善工程的政府有蓋公共運輸交匯處
  9.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簡介《施政報告》有關運輸方面政策措施的開場發言,2017年1月20日。
  10.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九龍專線小巴第41A、41M及42號線收費〉[交通通告],2011年3月24日。
  1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調整九龍專綫小巴第2及2A號綫的車費〉[交通通告],2011年4月14日。

外部連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