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註冊
Advertisement

公共交通策略研究》(Public Transport Strategy Study),是運輸及房屋局於2017年6月7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就重鐵以外的公共交通服務原有角色定位作出檢視,優化其發展,亦會就一些公共交通行業重要課題作深入研究,探討如何促進各項公共交通服務之間優勢互補,好讓市民享有便捷服務和合適選擇之餘,亦令各公共交通服務營辦商可持續發展,各有空間,各有功能。

背景[]

香港政府在1976、1989及1999年先後進行過三次整體運輸研究(CTS),訂下香港運輸規劃和整體發展策略綱領,並制訂基礎設施發展計劃。1999年10月完成的「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更制定了「讓鐵路成為客運系統的骨幹」的政策。

另一方面,政府在2014年9月公布《鐵路發展策略2014》,除了延續上述政策外,亦勾劃出至2031年的重型鐵路網絡發展和規劃藍圖。在此原則下,政府須對整體公共交通服務布局再作一次系統性檢視,促成了《公共交通策略研究》的。

是次研究以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為基礎,檢視重鐵以外的公共交通服務之角色定位,務求優化其發展。同時亦就一些公共交通行業的重要課題作深入研究,以探討如何把各種公共交通服務之優勢互補,使市民享有便捷服務和合適選擇之餘,亦能令各公共交通服務營辦商可持續發展,得到各自的空間並發揮其功能,並充份發揮改善民生、促進發展、維持效益的作用。

涵蓋主題[]

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分《角色定位檢視》及《專題研究》兩部分。

《角色定位檢視》由委聘的顧問進行,深入探討在以鐵路為骨幹及其網絡進一步擴展下,專營巴士輕鐵公共小巴非專營巴士、的士、電車及渡輪在香港公共交通服務的角色定位,檢視各種服務應否作出一些調整,以維持公共交通服務的長遠健康發展。

《專題研究》以政府調撥內部資源進行,就公共交通業界較為關注、有迫切而需優先處理的8個指定的課題進行檢討。這些課題包括專營巴士的服務水平、校巴服務、公共小巴座位數目、公共小巴數目的限定總數、的士供應、的士燃料附加費、渡輪服務檢討,以及如何能更方便殘疾人士使用公共交通服務。

內容[]

本典只收錄有關專營巴士公共小巴非專營巴士部分。

專營巴士[]

  • 持續推進巴士路線重組工作,適時籌劃配合沙中綫通車的重組;
  • 積極研究合適地點設立新的巴士轉乘站或提升既有巴士轉乘站,包括粉嶺公路、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隧道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並探討於美孚太子道東譽.港灣」巴士站設立巴士轉乘站的可行性;
  • 推出更多的巴士專線,包括研究在元朗大馬路東西行,以及干諾道中東行(怡和大廈對開)設立巴士專線,以及延長原有大圍車公廟路紅梅谷路獅子山隧道公路巴士專線的實施時間的可行性,研究需時一至兩年完成。
  • 進一步優化為乘客提供的配套設施;
  • 鼓勵營辦商在維持既有服務水平的前提下,考慮以試驗形式在繁忙時段推出長途巴士新型服務。特色可以是加寬座位、不設企位停站較少,以及車廂配備更全面(與九巴曾在1975年至1978年間及中巴在1978年所推出的豪華巴士服務相似);
  • 與營辦商研究引入中型單層巴士的可行性,以試驗形式在新界個別目前屬人口密度較低但有增長潛力的地區,提供來往交通樞紐的短途穿梭服務;
  • 優化既有「票價調整安排」,根據最新數據更新生產力增幅數值及乘客回饋安排的參數
  • 繼續鼓勵營辦商提供更多適切的票價優惠,鼓勵營辦商早日推出覆蓋面廣、優惠實際以及不需透過增加整體票價而由其他乘客補貼的月票計劃;
  • 繼續與專營巴士營辦商聯繫,積極推動開辦新醫院路線往來聯合醫院[1]仁濟醫院[2] 以及東華東院[3],有關建議已提交所屬區議會諮詢;
  • 專營巴士公司研究在巴士車廂增加輪椅位至兩個的可行性:九巴首輛可容納兩名使用輪椅乘客的巴士已於2017年3月在途經醫院的路線展開測試,其餘4輛會於2017年中完成改裝;新巴在報告發表時亦已完成改裝6輛巴士。這些可容納兩名輪椅乘客的巴士擬用作行走新醫院線;
  • 各專營巴士公司會提升其智能手機應用程式,自2016年陸續推出語音系統發放巴士路線的資料,及預計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發放實時到站等資訊予視障人士。為方便視障人士獲取巴士站的遷移或取消的訊息,專營巴士公司自2016年第二季開始推出試驗計劃,在受道路工程或大型公眾活動等影響而需遷移或取消的巴士站乳豬盤加上凸字問號及點字電話號碼;
  • 修訂《公共巴士服務規例》,以放寬攜帶自用壓縮醫療氧氣瓶人士乘搭巴士的限制,惟在施行時須確保乘客安全能繼續得到充份保障。視乎與持份者商討具體安排的進度,預計修例建議可於2017-18立法年度提交立法會審議;
  • 各專營巴士公司正逐步引入實時到站資訊系統,預計可在2018年為所有專營巴士常規路線提供實時到站資訊;
  • 九巴在新專營權開展時將每年為約500輛巴士配備新Wi-Fi服務,並逐步在2020年底前增至約2000輛,約佔旗下車隊半數;
  • 如試驗結果理想,政府會在顧及專營巴士公司及乘客的負擔能力下,推動專營巴士公司更廣泛使用電動巴士

公共小巴[]

  • 維持原來4,350輛公共小巴的數目上限,增加公共小巴座位上限至19個;
  • 港鐵公司將向所有專綫小巴路線提供$0.3轉乘優惠
  • 改善小巴經營環境,包括:
    • 在新發展區和有乘客需求地區引入新專綫小巴路線;
    • 放寬或取消個別紅色小巴上落乘客的限制區禁區
    • 容許公共小巴於非繁忙時間在各公共小巴站停泊;
    • 延長公共小巴司機證有效期;
    • 修訂公共小巴等駕駛執照申請人持有私家車或輕型貨車駕駛執照最少3年的規定,將規定改為最少一年等;
  • 修訂《專綫小巴司機的工作時間指引》;
  • 推出可供輪椅上落的低地台新小巴車款試驗計劃,於3條醫院路線(途經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聖德肋撒醫院的路線)引入作測試,預計2017年下半年開展,如效果理想,政府會繼續推廣低地台小巴服務;
  • 所有新登記的專綫小巴將配備額外一級中門梯級、額外扶手及有提示燈的落車鐘等設施。

非專營巴士[]

  • 繼續維持既有的非專營巴士「採購要求」[4],日後若供不應求,則運輸署可考慮按法例發出新的客運營業證予新增的車輛;
  • 檢視居民服務後備車輛安排[5]
  • 研究優化合約式出租服務中,在30天內不論是接續或間歇營運的日數超過兩天,往返相同起點及目的地地區須獲事先批准的限制;
  • 向業界發放非專營巴士服務調查的資料。

推行進展[]

政府在2017年6月完成為期2年半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檢視了鐵路以外的公共交通服務的角色和定位。《研究》確立公共交通系統成功的要素,並提出共67項措施優化公共交通布局,令市民可享用更高效、便捷和多元的公共交通服務。

截至2019年2月底,《研究》的67項措施中,當局已落實38項,並會繼續在2019-20年度逐步推展有關措施,包括推出長途專營巴士新型服務、繼續在巴士站安裝實時到站資訊顯示屏座椅等。

相關條目[]

Erthk-small
香港鐵路大典條目
Hkferry
香港渡輪大典條目
  • 整體運輸研究

註釋、參考資料[]

  1. 如建議開辦的九巴14H線
  2. 如建議開辦的九巴32H線
  3. 如建議開辦的新巴8H線
  4. 4.0 4.1 4.2 「採購要求」由2005年起實施,以求控制非專營巴士的數目。運輸署要求客運營業證申請人如須添置或新增巴士以營運非專營巴士服務,應先於一段時限內(通常為六個月)嘗試從市場現有的非專營巴士車隊中採購。如原有車主不會尋求替換車隊,署方會隨之辦理其申請,否則有關申請將會在上述的六個月限期屆滿後再作檢討。
  5. 2012年7月起的安排,為同一客運營業證持證人旗下同一地區(分為港島區、九龍區、新界區)營運之巴士可互相調配為後備巴士。

外部連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