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西)巴士總站(Yuen Long (West) Bus Terminus),位於新界元朗區元朗市安達坊11A號擊壤路熟食市場對開露天地帶。巴士總站採用傳統平行式單排車站月台佈置,配備7組乘客候車月台與停車處。
毗鄰元朗廣場與輕鐵豐年路站的元朗(西)總站,為元朗市內最具規模的專營巴士總站,竟日人流如鯽。
歷史
擊壤路與擊壤村
現時進出巴士總站必經之擊壤路(Kik Yeung Road),取名自元朗早已消失的擊壤村,而擊壤村則得名自古代民歌《擊壤歌》,取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良好生活態度。
擊壤村源於戰後元朗市一處名為「廣興園」的住宅區(今元朗(福康街)總站一帶),該處原為區內聞人黃福康的別墅,黃氏後來以協助政府繁榮地方為由,決定將廣興園十三街重建為嶄新樓宇、街市,經理民府、居民團體與黃福康本人等多方周旋之下,政府在1955年撥出九巴元朗車廠(今元朗廣場所處之地)後方土名大陂頭之地,供受影響居民自建平房居住。短短四個月間,大陂頭建成121間房屋,安置廣興園十三街原有居民。[1]
擇居廣興園者本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基層大眾,在精通中文的新界民政署長彭德(K.M.A. Barnett)建議下[2],居民決定命名居所為「擊壤村」(Kik Yeung Tsuen),取「擊壤而歌」之意。唐堯時代古民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寓意太平盛世中人民安居樂業,村民取此名稱實有其深意[3]。1955年6月2日,港督葛量洪(Alexander Grantham)爵士偕同彭德巡視擊壤村,同日下午舉行擊壤新村正式揭幕禮。[1]
政府自1970年代末開始大幅發展元朗新市鎮,將擊壤村拆卸。1981年7月,元朗理民府通知擊壤村民,謂政府為修築公共屋邨與道路之故,將於翌年3月清拆其時面積廣達16萬平方呎的擊壤村,南起元朗安寧路,北至朗屏邨一帶[2]。當時村內131戶共558人,多已接受房屋署提出的安置安排,大部分人遷居不遠處新建的水邊圍邨[4]。1982年6月10日是該村清拆限期,有約十六名村民認為房署未有遵行賠償條件,當日一度與拆村人員對峙。[5]
擊壤村清拆後,大陂頭一帶空餘連接元朗(西)巴士總站的「擊壤路」,記載了擊壤村歷史。
巴士總站
元朗(西)巴士總站最早於1970年面世,散落在元朗大馬路與豐年路一帶。現今元朗大馬路元朗商會中學對出的行人天橋口,當時建有兩組平行式月台暨停車處,乃第一代元朗(西)巴士總站之所在,九巴54、76線(今76K線之前身)及77線(今77K線之前身)皆由該站開出。然而,該總站面積細小,令51、56(K66線前身)及64線(今64K線之前身)須在豐年路路旁泊街,沿用「元朗(西)」作站名。
七十年代末政府大舉開發元朗新市鎮,各類建築物陸續拔地而起,毗鄰九巴舊元朗車廠、位於擊壤路的元朗(西)巴士總站於1978年12月1日刊憲啟用[6]。環繞巴士總站的道路名為「安達坊」(On Tat Square),南、北兩邊的住宅皆以安達坊為路牌名稱。於豐年路泊街的路線於新站既成當日遷入,而大馬路為總站的路線則於翌年11月1日才遷入。
配合地鐵荃灣綫通車,九巴68M線於1982年開辦,為元朗大馬路、洪水橋、藍地及屯門市中心的乘客提供鐵路接駁服務。
1993年6月15日,九巴開辦368線,由元朗(西)開出,經新田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隧道、東區海底隧道、灣仔往上環,於早上繁忙時間服務,成為首條由元朗市直達港島區的專營過海隧道路線。六年後,西區海底隧道1997年通車,九巴於10月19日開辦968線,每天全日直達銅鑼灣。
受惠於大欖隧道1998年5月25日通車,元朗市多條對外巴士路線翌日改經欖隧,以及實行大幅重組。元朗(西)總站自此成為元朗市最主要巴士總站,逐漸取代元朗(東)巴士總站接駁市區路線的地位。
港鐵巴士K73綫一直以「元朗(西)」為折返點,但從來不停靠此總站,而是在元朗大馬路元朗廣場(近輕鐵豐年路站)接載乘客;直至2015年12月13日,該綫把循環點改設於此站,令此站首次成為中途站。港鐵在遷站前把九巴的混凝土候車亭髹上代表港鐵的深藍色,同時放置乳豬盤及站牌,並為車坑邊緣油上黃色警告,提醒車長小心車頂。而在2016年6月,K73綫與九巴54線對調車坑,港鐵在對調車坑前把九巴的混凝土候車亭髹上代表輕鐵路綫705、706及761P的紫色及綠色色彩[7],而原有候車亭髹回代表九巴的紅色。2016年10月30日,港鐵巴士K73綫取消循環運作,此站改為總站,試行三個月[8],如今已轉為永久實施。
2019年10月21日,過海隧巴968X線由此站延長至元朗(德業街),往港島方向不再途經此站,往元朗方向則維持繞經此站,令此站再次成為中途站。[9]
路線資料
站位可能隨時受其它因素影響(例如道路工程)而作出臨時或永久之改動,敬請留意。
巴士
使用「元朗(西)總站」的專營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以此站作總站 | ||||
九巴 | 54 | 元朗(西) | 上村↺ | 每天服務● |
九巴 | 64K | 元朗(西) | 大埔墟站 | 每天服務● |
九巴 | 64X | 元朗(西) | →香港科學園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九巴 | 68M | 元朗(西) | 荃灣站 | 每天服務● |
九巴 | 68X 特別班次 |
元朗(西) | →旺角(柏景灣) | 週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九巴 | 77K 特別班次 |
粉錦公路(丙崗) | →元朗(西) | 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九巴 | 968 | 元朗(西) | 銅鑼灣(天后) | 每天服務● |
九巴 | 968 特別班次 |
菲林明道 | →元朗(西) | 週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至晚間服務,不設回程● |
九巴 | 968 特別班次 |
滙豐總行 | →元朗(西) | 週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九巴 | 968 | 元朗(西) | →銅鑼灣(天后)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不停大欖隧道● |
九巴 | 968A | 元朗(西) | →銅鑼灣(天后)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經朗屏邨及東頭工業區● |
港鐵巴士 | K73 | 元朗西 | 天恆 | 每天服務● |
港鐵巴士 | K73 特別班次 |
天恩 | →元朗西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港鐵巴士 | K73 特別班次 |
天晴 | →元朗西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港鐵巴士 | K73 特別班次 |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 | →元朗西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港鐵巴士 | K73 特別班次 |
天葵路美湖居 | →元朗西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不設回程● |
九巴 | N368 | 元朗(西) | 中環(港澳碼頭) | 每天通宵服務,經凹頭及美孚● |
九巴 | P968 | 元朗(西)[註 1] | →銅鑼灣(天后) | 每天日間非繁忙時段去程● |
銅鑼灣(天后) | →元朗(西) | 每天上午繁忙時間過後回程● | ||
以此站作中途站 | ||||
九巴 | 968X | 鰂魚涌(英皇道) | 元朗(德業街) | 週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回程● |
專綫小巴
以下專綫小巴路線皆在巴士總站對開的擊壤路路邊(即總站最外面的安全島)設站上落客,不會駛入巴士總站範圍。
途經擊壤路北行近元朗(西)巴士總站的專綫小巴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合群 | 31A# | 唐人新村 | 元朗安寧路↺ | 週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財記(元朗) | 36 | 大生圍 | 元朗(福康街) | 每天服務,每日16:00-20:00班次不經此站● |
財記(元朗) | 37 | 攸潭美 | 元朗(福康街) | 每天服務,經圍仔村,每日16:00-20:00班次不經此站● |
財記(元朗) | 38 | 攸潭美(西) | 元朗(福康街) | 每天服務,經上竹園,每日16:00-20:00班次不經此站● |
富和小巴 | 71 | 河背村 | 元朗(元朗泰衡街) | 每天服務● |
富和小巴 | 72 | 雷公田 | 元朗(元朗泰衡街) | 每天服務● |
恆津 | 73 | 崇山新村 | 朗屏站 | 每天服務● |
明偉小巴 | 75 | 落馬洲支線 | 元朗(福康街) | 每天服務,每日16:00-20:00班次不經此站● |
明偉小巴 | 76 | 小磡村 | 元朗(福康街) | 每天服務,每日16:00-20:00班次不經此站● |
樂方投資 | 79S# | 落馬洲管制站 | 俊宏軒 | 每天通宵服務● |
註:# 除31A及79S線外,其餘專綫小巴路線往元朗市方向皆只准落客。 |
居民巴士
途經擊壤路北行近元朗(西)巴士總站的非專營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出發地 | 目的地 | 服務形式 |
萬宜巴士客運 | NR922 | 灣仔(駱克道) | 元朗(鳳群街) | 週一至五繁忙時間回程,只准落客● |
萬宜巴士客運 | NR928 | 觀塘(偉業街) | 朗屏邨 | 週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回程,只准落客● |
萬宜巴士客運服務 | NR971 | 溱柏 | 朗屏站↺ | 每天服務,只准落客● |
曾使用路線
下述路線的總站以調遷當日為準,現時的總站請瀏覽相關路線條目。
曾以元朗(西)為總站的巴士路線資料 | ||||
---|---|---|---|---|
營辦商 | 路線號 | 當時目的地 | 調往之總站 | 停用此總站日期 |
九巴 | 51 | 大角咀碼頭 | 元朗(東) | 1982年5月16日 |
九鐵巴士 | 56 | 大棠(黃泥墩) | 路線停止服務 | 1988年9月25日 |
九鐵巴士 | 61 | 屯門市中心 | 路線停止服務 | 1988年9月18日 |
九巴 | 63 | 安定 | 元朗(東) | 1986年4月7日 |
九巴 | 76K | 華明 | 朗屏邨 | 2008年6月22日 |
九巴 | 254R | 石崗軍營 | 形點I | 2019年6月29日 |
九巴 | 264R | 大埔墟站 | 天耀 | 2018年12月1日 |
九巴 | 268X 特別班次 |
→佐敦(渡華路) | 特別班次停止服務 | 2015年8月1日 |
九巴 | 277 | 落馬洲 | 朗屏邨 | 2005年4月16日 |
九巴 | 368 | →上環 | 路線停止服務 | 1998年9月21日 |
九巴 | 968X | 鰂魚涌(英皇道) | 元朗(德業街) (回程維持使用此站) |
2019年10月21日 |
九巴 | N277 | 落馬洲 | 路線停止服務 | 2009年8月30日 |
九巴 | N968 | 銅鑼灣(天后) | 改為N368 | 2008年9月13日 |
車站佈局及設施
元朗(西)總站採用平行式月台配置,附設七組車坑及候車月台。除了968月台配備水泥纖維質坑板上蓋,其餘附設混凝土候車亭。
政府界定入站通道、968線車坑與出站通道為名為「安達坊」(On Tat Square)的街道。站長室設於總站西北角的一座獨立建築物之中,門牌號碼為安達坊11C號,由茶水站改裝而成的九巴員工自助餐廳亦在同一建築之內。其南鄰則是擊壤路公廁(安達坊11B號)。
車坑分佈(以入口遠至近起計) | |||
---|---|---|---|
編號 | 寬度 | 路線 | 站柱編號 |
1 | 雙坑總站及前後泊車位 | 968、968X | YU03-T-1000-0(位/景) |
2 | 單坑 | N368、P968 | YU03-T-1050-0(位/景) |
3 | 單坑 | 64X、68X特別班次、968A | YU03-T-1100-0(位/景)[註 2] |
4 | 單坑 | 64K | YU03-T-1150-0(位/景) |
5 | 單坑 | 54 | YU03-T-1200-0(位/景)[註 3] |
6 | 單坑 | K73 | 不適用[註 4] |
7 | 雙坑 | 68M | YU03-T-1300-0(位/景) |
北端 | 近出口 | 77K特別班次落客站 後備[註 5] 後備[註 6] |
YU03-T-1350-0(位/景) YU03-T-1355-2(位/景) YU03-T-1400-0(位/景) |
外邊 | 擊壤路路旁 | 各專綫小巴路線 | 不適用 |
相關事件
圖集
註釋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1.0 1.1 〈元朗擊壤村昨開幕 鼓樂喧天村民雀躍〉,《工商日報》,1955年6月3日。
- ↑ 2.0 2.1 〈十八鄉擊壤村居民 要求港府撥地建村〉,《大公報》,1981年10月7日。
- ↑ 〈大陂頭新村落成 正名為「擊壤村」〉,《華僑日報》,1955年5月1日。
- ↑ 〈元朗擊壤村今清拆〉,《工商日報》,1982年6月10日。
- ↑ 〈元朗擊壤村昨清拆 16名村民與警對峙〉,《工商日報》,1982年6月11日。
- ↑ 憲示第3090號,《香港政府憲報》第120卷第48期,1978年12月1日。
- ↑ K73 元朗西調坑?,hkitalk.net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西北巴士第K73號線 (天恆-元朗西(循環線))服務調整〉[交通通告],2016年10月19日。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960B、960X及968X線改經中環灣仔繞道〉[新聞稿],2019年10月17日。
- ↑ 燒 過 同 燒 死 巴 士 >_____<,hkitalk.net
外部連結
- 衛生署控煙酒辦公室:指定禁止吸煙區 - 元朗(西)巴士總站
元朗區巴士總站列表 | |
---|---|
元朗市 | |
天水圍 | |
洪水橋、屏山及十八鄉 | |
錦田、八鄉、新田及邊境禁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