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Advertisement

九龍市區巴士服務更新計劃研究Revitalising the Bus Service in Urban Kowloon)由九巴於1993年委託弘達交通顧問(MVA)進行,透過調查所得出結果進行巴士路線重組,平均投放巴士資源,以期縮短乘客候車時間及舒緩繁忙時間巴士擠迫情況。

顧問公司研究所有九龍市區路線後,利用在1993年9月及10月所搜集得到的數據,評估路線改善方案。運輸署在1994年11月發表報告結果,並諮詢區議會。最終只有部份方案獲得通過,並於1995年至1996年期間實施。

概況[]

九龍市區的巴士網絡自九巴在1933年取得專營權起開始發展,直至九十年代,隨著社會及經濟變遷,市民的交通模式已有不同的改變。政府在70年代起發展新市鎮,人口不斷從九龍市區遷入新界,減少了對市區巴士服務的需求。

地下鐵路在1979年通車後,巴士已漸漸變成輔助地下鐵路的角色;1989年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及觀塘綫延長至鰂魚涌站,更大大影響了市民乘搭巴士接駁小輪的習慣。九巴因應市區巴士需求下降,採取「低成本、高效益」的措施以調配巴士資源至需求較大的地區,當中包括調整班次、採用低載客量的單層巴士及開辦繁忙時間路線,然而稀疏班次並不能滿足乘客要求,雖可控制成本,卻無助改善乘客下跌問題。

九龍市區人口及巴士乘客量在1989至1993年期間分別減少了10.4%及10.5%,但九巴因受限於個別地區發展,反而增加3%的車隊數量,導致未能有效分配資源,使九龍市區出現個別地區路線擠滿乘客,而部份路線出現吉車遊街問題。

計劃內容及詳情[]

往來長沙灣及旺角:重組12及18線[]

12線(荔枝角中港碼頭)及18線(深水埗碼頭愛民)主要服務長沙灣旺角一帶的乘客。

1993年時,12線在繁忙時間剩餘載客量高於25%,非繁忙時間剩餘載客量平均高於90%;18線在繁忙時間剩餘載客量高於50%,非繁忙時間剩餘載客量平均高於75%。導致兩線虧蝕超過300萬元,需要其他路線的乘客資助,以維持有關服務。

顧問公司指出,長沙灣及旺角人口持續下降,以及深水埗碼頭在1992年關閉,是兩線在10至15年間客量一直下跌的原因。而九巴為減少資源,將兩條路線的繁忙時間班次調整至每20分鐘一班,此舉對乘客而言,缺乏吸引力。

報告建議兩線合併為新12線,循環往返荔枝角愛民。12線原有尖沙咀大角咀的服務由九龍專綫小巴3號線取代,而深水埗區的乘客可改乘66A線及荃灣綫

12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12 荔枝角愛民 荔灣道美荔道長沙灣道欽州街醫局街南昌街通州街大角咀道櫻桃街亞皆老街新填地街旺角道洗衣街亞皆老街窩打老道培正道佛光街常盛街常富街佛光街忠孝街佛光街培正道窩打老道亞皆老街櫻桃街大角咀道界限街海壇街欽州街元洲街興華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美荔道荔灣道 15分鐘 計劃已擱置

往來觀塘及紅磡:重組5K及13A線[]

5K線(觀塘碼頭九龍車站)及13A線(秀茂坪(上)紅磡碼頭)為連接觀塘紅磡之路線,但客量不足以支持兩條走線大致相同的路線。

據調查所得,以早上繁忙時間之兩小時計算,兩線各載客超過2,000人。5K線往觀塘碼頭方向剩餘載客量有25%,往九龍車站方向剩餘載客量有50%。至於13A線,雖然往紅磡碼頭方向大致爆滿,惟巴士駛過馬頭圍道後甚少乘客使用。兩者在非繁忙時間的剩餘載客量同樣平均達10%,導致兩線虧蝕超過200萬元。

顧問公司指出,九龍市區持續人口下跌及接駁碼頭之巴士路線使用量減少是虧蝕的主要原因,客量自1987年起下跌一半,九巴雖多次削減班次以減輕負擔,但繁忙時間已再無削減班次的餘地。

報告認為兩線的乘客可隨意選乘其中一條路線,但合併為一條班次較頻密的路線較為可取,因此建議合併為新路線13K,往來秀茂坪(上)九龍車站。重組方案會影響原乘搭5K線前往彩虹道、觀塘碼頭及13A線前往牛頭角道的乘客,部份乘客需轉車才可前往目的地,而其餘地方的乘客將享用較直接而頻密的巴士服務,九巴亦可節省7部巴士。

13K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13K 秀茂坪(上)九龍車站 往九龍車站方向途經:曉光街秀明道秀茂坪道協和街觀塘道太子道東太子道西馬頭涌道馬頭圍道浙江街土瓜灣道馬頭圍道蕪湖街大沽街寶其利街明安街必嘉街機利士路暢運道

往秀茂坪(上)方向途經:暢運道安運道暢運道機利士南路蕪湖街馬頭圍道土瓜灣道馬頭角道馬頭涌道太子道西太子道東

10分鐘 1995年3月19日實施,兩年後更改編號為「11X

往來旺角及彩虹:重組9及13線[]

9號線(坪石尖沙咀碼頭)及13線(彩虹佐敦道碼頭)主要服務對象為往來旺角彩虹一帶之乘客,客量不足加上走線相近,不能支持兩條走線大致相同的路線。

9號線及13線在早上繁忙時間之兩小時僅分別接載超過2,000及1,500名乘客,兩線在最繁忙時均有約兩成剩餘載客量。其中以9號線往尖沙咀碼頭的乘客量較多,數量為往坪石方向的四倍。兩線在非繁忙時間的剩餘載客量分別為80%及65%,共虧蝕350萬元。

分析指出,渡輪服務萎縮,以及路線沿途的交通擠塞,均導致兩線客量持續下降,以13線尤其顯著,自1987年起下跌至一半。不穩定的班次及派出非空調巴士,在炎熱天氣下,地下鐵路服務對乘客而言相對吸引。且兩線均有其他走線相似的巴士服務,仍有20%-35%之剩餘載客量使用。

報告建議將13線併入9號線,加密至10分鐘一班。

9號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9 坪石尖沙咀碼頭 行車路線維持不變 10分鐘 1995年5月7日實施

往來九龍中及彩雲/鑽石山:重組3及10線[]

3號線(鑽石山地鐵站佐敦道碼頭)及10線(彩雲大角咀碼頭)主要服務九龍中及彩雲鑽石山之乘客,但需求不足以支持兩條路線獨立營運。

兩線的特點是往大角咀及佐敦道方向時,乘客較集中前往目的地,而前往相反方向時則以短途客為主。調查結果顯示,兩線繁忙時間的剩餘載客量均為25%,非繁忙時間剩餘載客量達80%。1993年時,合共虧蝕超過400萬。

除了市區人口下降、渡輪服務萎縮及路線擠塞導致班次不穩外。兩線在重組前的班次約為13至14分鐘一班,此舉難以吸引乘客。因此,報告建議將3號線併入10線,來往彩雲大角咀,並加密至每10分鐘一班。

10號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10 彩雲大角咀 往大角咀方向途經:清水灣道龍翔道彩虹迴旋處斧山道天橋斧山道鳳德道蒲崗村道彩虹道沙田㘭道東頭村道聯合道東寶庭道嘉林邊道衙前圍道蘭開夏道窩打老道亞皆老街櫻桃街

往彩雲方向:博文街大角咀道櫸樹街晏架街槐樹街福全街旺角道西洋菜南街亞皆老街窩打老道界限街伯爵街太子道西喇沙利道衙前圍道嘉林邊道東寶庭道聯合道東頭村道沙田㘭道彩虹道蒲崗村道鳳德道斧山道龍翔道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豐盛街清水灣道

10分鐘 改為循環線運作,以大角咀為循環點;
往大角咀改經廣華醫院一段的窩打老道,不經亞皆老街
往彩雲維持10線原有路線,並繞經東頭邨總站,不經聯合道及東頭村道
1996年11月10日實施

往來旺角及東北九龍地區:重組3C及7號線[]

3C線(慈雲山(北)中港碼頭)及7號線(樂富尖沙咀碼頭)主要服務旺角及東北九龍地區,報告認為兩者走線重疊問題嚴重,且需求不足以繼續營運。

自1987年起,兩線受市區人口下降、渡輪服務萎縮及班次不穩等因素影響,客量下跌近50%。統計資料顯示,3C線在早上繁忙時間的剩餘載客量有25%,7號線在同一時間剩餘載客量為34%。在非繁忙時間,兩線均錄得75%的剩餘載客量,導致兩線合共虧蝕超過600萬。

報告建議兩線合併為7號線,來往慈雲山(北)尖沙咀碼頭,班次加密至7分鐘一班。

7號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7 慈雲山(北)尖沙咀碼頭 往尖沙咀碼頭途經:慈雲山道蒲崗村道龍翔道鳳舞街富美街橫頭磡東道橫頭磡南道樂富巴士總站橫頭磡東道聯合道窩打老道彌敦道梳士巴利道
往慈雲山(北)途經:梳士巴利道彌敦道窩打老道多實街德雲道歌和老街窩打老道聯合道橫頭磡東道橫頭磡南道樂富巴士總站橫頭磡東道富美街鳳舞街龍翔道蒲崗村道慈雲山道
7½分鐘 計劃已擱置

又一村、油尖旺、澤安及九龍城:重組2C、2D及4A線[]

2C線(又一村尖沙咀碼頭)及4A線(大坑東佐敦道碼頭)為主要服務又一村油尖旺一帶的路線;而2D澤安邨東頭邨)則服務大窩坪九龍城,報告認為三條路線的客量偏低,未有需要使用高載客量的雙層巴士繼續獨立營運。

自1986年以來,三條路線因交通擠塞所導致的班次不穩及受到地鐵競爭,令巴士班次削減至17分鐘一班,未能吸引乘客選搭。調查資料所得,2C及4A線在早上繁忙時間往油尖旺區方向的車輛剩餘載客量高達67%,雖然2D線同一時段的客量較高,惟只集中於澤安至界限街的一段。而三條路線在非繁忙時間的剩餘載客量平均超過85%,每天共接載約7,000名乘客,使九巴在1993年度虧蝕超過600萬元。

報告建議取消2D線,將4A併入來往澤安邨佐敦道碼頭的新2C線,走線由澤安開始依照2D線至大坑東,然後依照原有2C路線行駛,以換取較頻密的班次服務澤安、大坑東及油尖旺一帶的乘客。顧問公司預計改動後,原有2C線又一村一帶、2D線勵德街以東及4A線彌敦道一帶的乘客將受到較大的影響。

2C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2C 澤安邨佐敦道碼頭 往佐敦道碼頭方向途經:澤安邨通道南昌街白雲街白田街巴域街石硤尾街窩仔街大坑東道大坑東總站大坑東道界限街勵德街太子道西洗衣街亞皆老街染布房街窩打老道衛理道加士居道佐敦道
往澤安邨方向途經:佐敦道加士居道衛理道窩打老道染布房街聯運街弼街洗衣街太子道西通菜街界限街大坑東道窩仔街白田街白雲街南昌街澤安邨通道
15分鐘 改為2C及4A線合併為一條來往又一村尖沙咀循環線,2D線維持不變
1996年7月28日實施

改善8A線[]

8A線(黃埔花園佐敦道(廣東道))是一條沿九龍半島海岸線服務的路線,報告認為該線的客量不平均,客量只集中於黃埔花園至尖沙咀碼頭大約兩公里路段,由尖沙咀碼頭起至佐敦道(廣東道)之間的一段乘客量極低。

根據調查所得,8A線在早上剩餘載客量為65%,至非繁忙時間更錄得85%剩餘載客量,共虧蝕約150萬。顧問公司指出路線營運表現欠佳的主要因素是該線在繁忙時間班次為15分鐘一班,並不能夠吸引短途客乘坐。

報告建議改為循環來往黃埔花園尖沙咀碼頭,編號改為208A,全線改派單層空調巴士行走,並加密班次至7.5分鐘一班。

208A號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208A 黃埔花園尖沙咀碼頭 德康街紅磡道紅磡南道紅磡灣街暢運道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尖沙咀碼頭總站梳士巴利道漆咸道南暢運道安運道暢運道機利士南路蕪湖街德民街德安街 7½分鐘 維持使用編號8A
1995年1月29日實施

機場隧道繁忙時間路線:重組14X及15X線[]

14X油塘(高超道)佐敦道碼頭)及15X線(藍田(廣田邨)尖沙咀(漢口道))均取道機場隧道來往觀塘油尖旺一帶,只在平日繁忙時間行走,走線重疊且嚴重虧蝕。

自1989年東區海底隧道地鐵藍田站相繼啟用後,兩線的乘客量均錄得下跌;其中以14X線的情況較為嚴重,在調查後顯示在最繁忙的半小時以外時段有高達三分之一的剩餘載客量,每日共接載3,000人次,客量未有需要繼續以6輛巴士行走。

報告建議兩線合併為一條來往藍田(廣田邨)佐敦道碼頭,以14輛雙層空調巴士行走的新路線215X,以提升服務質素。顧問公司預計改動後,只會影響到少數原有14X線在油塘一帶的乘客。

215X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215X 藍田(廣田邨)佐敦道碼頭 往佐敦道碼頭方向途經:碧雲道連德道德田街啟田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天橋、啟福道機場隧道東九龍走廊漆咸道北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九龍公園徑廣東道
往藍田(廣田邨)方向途經:廣東道梳士巴利道漆咸道南暢運道康莊道、天橋、漆咸道北東九龍走廊機場隧道啟福道偉業街勵業街觀塘道鯉魚門道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田道德田街連德道碧雲道
8分鐘 改以佐敦道(廣東道)為總站
1995年5月22日實施

改善3M線[]

3M線(慈雲山(北)彩雲)主要為慈雲山彩雲一帶的市民提供來往地鐵彩虹站接駁服務,在1991年9月15日21M線合併而成。

報告指出3M線在合併後的客量未如理想,需求只集中於慈雲山南至彩雲,只有13%的乘客前往慈雲山北。與此同時,報告顯示路線在早上繁忙時間只錄得2000名乘客人次,非繁忙時間的剩餘載客量高於80%,令九巴在1993年虧蝕約40萬元。

顧問公司建議路線縮短至慈雲山(南),並減少一輛巴士行走。

3M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3M 慈雲山(南)彩雲 往彩雲途經:毓華街慈雲山道蒲崗村道斧山道龍翔道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豐盛街清水灣道
往慈雲山(南)途經:清水灣道龍翔道斧山道彩虹邨通道彩虹巴士總站、彩虹迴旋處、斧山道天橋斧山道蒲崗村道
11分鐘 1995年3月26日

往來順利及觀塘市中心:重組23及26M線[]

23線(觀塘碼頭順利)及26M線(觀塘(月華街)彩虹地鐵站)同樣服務往來順利觀塘市中心的乘客,23線主要接駁觀塘渡輪碼頭的乘客,而26M線則提供接駁彩虹地鐵站之服務。

自1989年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後,使用觀塘碼頭渡輪服務的乘客大幅下跌,使23線在觀塘道至觀塘碼頭之間一段的使用率極低。在繁忙時間,兩線剩餘載客量達20-25%,非繁忙時間更錄得75%。加上兩者服務範圍內有大量剩餘載客量的23M線可供同路段的乘客使用。

針對上述問題,23線被建議併入26M線,延長至觀塘碼頭,並加密至每6分鐘一班。

26M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26M 觀塘碼頭彩虹地鐵站 偉業街敬業街茶果嶺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秀茂坪道順安道順天巴士總站利安道新清水灣道清水灣道、迴旋處、清水灣道順清街順景街利安道順安道順天巴士總站順安道秀茂坪道協和街開源道及觀塘碼頭通道 6分鐘 計劃已擱置

往來油塘及觀塘:重組14B及14C線[]

14B線(牛頭角藍田(廣田邨))及14C線(觀塘(裕民坊)鯉魚門(三家村碼頭))主要服務油塘觀塘一帶居民,受到接駁碼頭路線萎縮影響,自1987年起兩線客量開始下跌近一半,加上地鐵藍田站啟用後與地鐵沿線重疊,在1993年共虧蝕450萬元,營運狀況不足以繼續支持兩條路線。

顧問公司觀察所得,兩條路線在繁忙時間的需求集中,14C線往鯉魚門方向的乘客量是往觀塘方向的4倍,而14B線在早上繁忙時間有三份之一的剩餘載客量,在非繁忙時間更錄得90%的空載率。而九巴為減少資源,過去已不斷削減班次,但繁忙時間班次沒有再縮減的餘地。

報告建議14C線取消服務,由14B線繞經油塘中心一帶(茶果嶺道欣榮街)取代。另外,為迴避擠塞的觀塘工業區,14B線將同時改經觀塘道牛頭角道,惟照顧到工業區在繁忙時間的交通需要,九巴考慮將14B線部份班次或其他路線繞經該處。

14B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14B 牛頭角藍田(廣田邨) 往牛頭角途經:碧雲道高超道高朗道鯉魚門道、高超道、欣榮街油塘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康寧道牛頭角道振華道
往藍田(廣田邨)途經:佐敦谷北道牛頭角道康寧道物華街協和街觀塘道觀塘地鐵站巴士總站、觀塘道、鯉魚門道油塘道欣榮街高超道茶果嶺道、欣榮街、高超道及碧雲道
8-9分鐘 擱置取消14C線計劃
14B線只實行改經觀塘道一帶,在1995年5月22日實施

削減3D線班次[]

3D線(慈雲山(北)觀塘(裕民坊))是服務慈雲山觀塘市中心一帶的主要路線,自東區海底隧道在1989年通車後,客量急劇下跌。在早上繁忙時間仍有25%的載客量未能盡用,而非繁忙時間則剩餘70%載客量,造成供過於求現象,1993年度虧蝕300萬。

報告建議縮減繁忙時間班次,由4-5分鐘一班減至7-8分鐘一班,九巴可減少6部巴士行走。

3D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3D 慈雲山(北)觀塘(裕民坊) 7-8分鐘 1995年4月10日

往來藍田及觀塘市中心:重組16M及216M線[]

16M線(觀塘地鐵站藍田(康華苑))及216M線(藍田(廣田邨)藍田地鐵站)均為往來地鐵站的短途循環路線,兩線於繁忙時間客量均甚高,其中216M線在非繁忙時間仍有近5成載客量。

為改善藍田至觀塘市中心之間的交通聯繫,報告建議將16M線延長至觀塘(月華街),而216M線則延長至觀塘(裕民坊),路線編號改為216。

16M線及216線改動詳情
路線 起訖點 走線 班次 最終修訂/實施日期
16M 觀塘(月華街)藍田(康華苑) 觀塘道鯉魚門道將軍澳道連德道德田街安田街藍田(北)巴士總站德田街啟田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康寧道物華街協和街觀塘道 7-8分鐘 1994年9月23日
216 藍田(廣田邨)觀塘(裕民坊) 往觀塘(裕民坊)途經:碧雲道連德道、LT3路、將軍澳道茶果嶺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康寧道物華街輔仁街
往藍田(廣田邨)途經:同仁街觀塘道鯉魚門道將軍澳道、秀茂坪道交匯處、連德道碧雲道
10分鐘 計劃已擱置[1]

分拆119線[]

119線(順利中環(港澳碼頭))是服務四順牛頭角往來灣仔中環過海路線

報告指出119線繁忙時間客量高企,惟走線過度迂迴,途經的土瓜灣及紅磡往來港島商業區需求極大,在繁忙時間該帶居民未能上車情況嚴重。與此同時,觀塘往來北角及銅鑼灣只有601線,該線於繁忙時間經常滿載,已無拆線的能力。

報告建議119線改經交通較暢順的東區海底隧道,編號改為619,而土瓜灣及紅磡經海底隧道往來港島商業區的服務,則由新線115提供。

註釋及參考資料[]

  • 《九巴改善研究:完美九龍網絡 邁向更佳顧客服務》,MVA亞洲顧問公司,1994年1月。
  • 《九龍巴士公司服務改善研究-(九龍市區網絡)切合乘客需求》,運輸署,1994年11月。
  1. 此計劃成為於1996年開辦的九龍專綫小巴63線

外部連結[]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