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辦的新界郊區巴士路線56,由九鐵巴士營辦,取消前來往元朗(西)及大棠(黃泥墩),途經教育路和大棠路。
於1973年投入服務的56線,因輕便鐵路通車而在1988年9月停止服務,由輕鐵接駁巴士656線取代。
歷史[]
- 1973年10月11日:九巴開辦新界郊區路線56,來往元朗(西)及大棠(黃泥墩)。大棠路沿途不設固定車站,乘客可隨處上落。[1][2]
- 1975年2月15日:九巴取消行李及貨物收費,改設重量限制
- 1978年12月1日:元朗(西)總站由元朗大馬路與豐年路交界遷往位於擊壤路的新總站。
- 1988年8月8日:此路線原擬當日起配合輕便鐵路通車而重組路線,然而輕鐵在試車時事故頻生導致押後通車,為確保屯門及元朗交通維持正常,此路線由九廣鐵路巴士部臨時接辦,收費及行車路線不變,全線使用九鐵派出的豐田Coaster24座位巴士行走。[3][4]
- 1988年9月18日:輕鐵第一期通車,持有該年八月及九月份輕鐵月票的乘客可免費乘搭此路線,有效期至9月24日止。[5]
- 1988年9月25日:取消服務,重組為輕鐵接駁巴士656線。[6]
服務時間及班次[]
1984年7月1日起[7] | ||
---|---|---|
由大棠(黃泥墩)開出 | 由元朗(西)開出 | 班次(分鐘) |
每日 | ||
06:24-19:32 | 06:48-19:08 | 12/20 |
1973年10月11日開辦時[1][8] | ||
---|---|---|
由元朗(西)開出 | 由大棠(黃泥墩)開出 | 班次(分鐘) |
每日 | ||
06:48-10:36 | 07:06-10:54 | 12 |
10:36-11:48 | 10:54-12:06 | 18 |
11:48-19:00 | 12:06-19:18 | 12 |
收費[]
56線歷年收費沿革 | |
---|---|
收費調整生效日期 | 全程非空調收費(成人) |
1988年8月8日 (由九鐵巴士營運) |
$1.2 |
1987年2月1日 | |
1985年2月24日 | $1.0 |
1983年5月8日 | 80¢ |
1981年4月12日 | 70¢ |
1980年2月3日 | 40¢ |
1975年9月1日 (取消行李收費) |
20¢ |
1973年10月11日 | 20¢ (行李及貨物收費)50¢ |
收費備註 |
---|
行車路線[]
取消前[]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5.6公里,行車時間約為14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24公里)
1973年7月16日至1978年12月1日[]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3.2公里,行車時間約為14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3.7公里)
- 往大棠(黃泥墩)方向
九龍巴士56線(元朗(西)→大棠(黃泥墩))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元朗市 | 豐年路 | 元朗(西)總站 | 元朗大馬路交界,元朗商會小學對出 |
2 | 教育路 | 近體育路 | 現元朗警察已婚宿舍外 | |
3 | 近康樂路 | |||
4 | 大棠路 | 近教育路 | 大棠樓外 | |
5 | 十八鄉 | 大棠路 (不設正式巴士站,沿途均可上落客) |
(近禮修村) | 非正式站位 |
6 | (近崇正新村) | 非正式站位 | ||
7 | (近南坑村) | 非正式站位 | ||
8 | (過大棠迴旋處前) | 非正式站位 | ||
9 | 大棠(黃泥墩)總站 | |||
上表所載資料以1976年5月4日調查當日為準。 此路線在元朗市以南的大棠路及僑興路沿線沒有正式車站,沿途均可上落客。表中註明「非正式站位」者,僅是較多人上落車之處。原報告並沒有提及這些地點的名稱,本表內容乃編者根據原報告附錄中的地圖所加。 |
- 往元朗(西)方向
九龍巴士56線(大棠(黃泥墩)→元朗(西))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十八鄉 | 大棠(黃泥墩)總站 | ||
2 | 大棠路 | 近公立聯光學校 | ||
3 | 大棠路 (不設正式巴士站,沿途均可上落客) |
(近紅棗田村) | 非正式站位 | |
4 | (近崇正新村) | 非正式站位 | ||
5 | (近禮修村) | 非正式站位 | ||
6 | 元朗市 | 大棠路 | 近教育路 | 現元朗千色薈外 |
7 | 教育路 | 近康樂路 | ||
8 | 豐年路 | 元朗(西)總站 | 元朗大馬路交界,元朗商會小學對出 | |
上表所載資料以1976年5月4日調查當日為準。 此路線在元朗市以南的大棠路及僑興路沿線,除大棠迴旋處外,沒有正式車站,沿途均可上落客。表中註明「非正式站位」者,僅是較多人上落車之處。原報告並沒有提及這些地點的名稱,本表內容乃編者根據原報告附錄中的地圖所加。 |
圖集[]
相關條目[]
註釋、參考資料[]
- ↑ 1.0 1.1 〈新界明起增加兩條巴士新綫〉,《華僑日報》,1973年10月10日。
- ↑ 〈九龍汽車(一九三三)有限公司通告〉,《華僑日報》,1973年10月11日。
- ↑ 〈屯門輕便鐵路延期通車 八月八日至二十日維持現時巴士服務 九廣鐵路公司派車行走六條線〉,《華僑日報》,1988年7月31日。
- ↑ 〈鐵路公司六線巴士今起輕鐵區內服務九巴三線暫仍繼續行走〉,《大公報》,1988年8月8日。
- ↑ 〈幾經波折終於選定農歷八月初八通車 輕鐵三線今日通車 義載收入捐公益金〉,《華僑日報》,1988年9月18日。
- ↑ 〈輕鐵第二期通車五條 九巴路線正式取消 輕鐵八條接駁巴士線投入服務〉,《大公報》,1988年9月26日。
- ↑ 〈九巴變動 新界路綫〉,《工商日報》,1984年7月1日。
- ↑ 8.0 8.1 Y.M. Leung,《Technical Report No. 243 - Public Transport - K.M.B. Route Studies - Inventory & Characteristics - Route No. 56》(香港:工務司署交通運輸調查部,1976年9月)。
外部連結[]
- AR7748行走此路線的相片(攝於舊元朗西總站)(D J Little拍攝)
以元朗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
九龍東 |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
區內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