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辦的新界郊區巴士路線63,由九巴營辦,來往元朗(東)及友愛(南),於1988年9月18日因應輕鐵首期通車而取消服務。
歷史
- 1982年9月9日:63線投入服務,往來元朗(西)及安定,途經新墟。[1]
- 1983年11月6日:來回改經LD4路、LD3路、LD2路、震寰路及大興橋;不經屯門公路、河傍街、基泰路(往元朗)以及杯渡路(往安定)。[2]
- 1984年2月13日:屯門總站遷往屯門碼頭。[3]
- 1984年9月23日:增設兆康苑迴旋處往元朗(西)及屯門碼頭的分段收費。
- 1986年4月7日:與61線對調行車路線及遷移總站:
- 1986年12月5日:屯門碼頭巴士總站易名為友愛(南)[4],以配合屯門碼頭遷往蝴蝶灣。
- 1987年12月15日:友愛(南)總站由16F路[5]遷往位於16E路[6]的臨時總站,來回程改經未命名路、16E路及16C路出入,不經皇珠路。[7]
- 1988年8月3日:元朗總站遷至元朗輕鐵總站旁的新巴士總站,仍稱為元朗(東)。
- 1988年8月8日:此路線原擬當日起配合輕便鐵路通車而停辦,然而輕鐵在試車時事故頻生導致押後通車,為確保屯門及元朗交通維持正常,九巴繼續派車行走,原有收費及行車路線維持不變。[8]
- 1988年9月18日:配合輕鐵首期通車,九巴按修訂後的專營權撤出輕鐵專區,此路線取消服務,由來往屯門及元朗的輕鐵路線610、611及612取代。[9]
服務時間及班次
1988年4月 | ||
---|---|---|
由元朗(東)開出 | 由友愛(南)開出 | 班次(分鐘) |
每日 | ||
06:00-23:06 | 06:04-22:50 | 5-20 |
1982年9月9日開辦時 | ||
---|---|---|
由元朗(西)開出 | 由安定開出 | 班次(分鐘) |
星期一至六 | ||
06:00-10:48 | 06:00-10:12 | 12 |
10:48-12:28 | 10:12-11:52 | 20 |
12:28-15:43 | 11:52-15:07 | 15 |
15:43-19:43 | 15:07-19:07 | 12 |
19:43-21:23 | 19:07-20:47 | 20 |
21:23-22:38 | 20:47-22:47 | 15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 ||
06:00-09:45 | 06:09-09:09 | 15 |
09:45-10:57 | 09:09-10:21 | 12 |
10:57-11:57 | 10:21-11:21 | 20 |
11:57-19:21 | 11:21-18:45 | 12 |
19:21-20:41 | 18:45-20:45 | 20 |
20:41-22:26 | 20:45-22:35 | 15 |
收費
63線歷年收費沿革 | ||
---|---|---|
收費調整生效日期 | 全程非空調收費(成人) | 分段收費 |
1987年2月1日 | $1.4 | 兆康苑迴旋處往元朗(東):$1.2 兆康苑迴旋處往友愛(南):$1.2 |
1986年4月7日 | $1.1 | 兆康苑迴旋處往元朗(東):$1.0 兆康苑迴旋處往屯門碼頭:$1.0 |
1985年2月24日 | $1.1 | 兆康苑迴旋處往元朗(西):$1.0 兆康苑迴旋處往屯門碼頭:$1.0 |
1984年9月23日 | 90¢ | 兆康苑迴旋處往元朗(西):80¢ 兆康苑迴旋處往屯門碼頭:80¢ |
1983年5月8日 | 90¢ | 不設分段收費 |
1982年9月9日 | 70¢ |
收費備註 |
---|
用車
此路線曾使用丹拿D型雙層巴士(D331-D350)行走,而取消前主要用車為利蘭勝利二型雙層巴士(G)。[10]
行車路線
以下為1988年4月資料。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1.9公里,行車時間約為34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21公里)
- 往友愛(南)方向:途經鳳翔路、青山道、D9路[11]、D2N路[12]、屯門鄉事會路、皇珠路、16A路[13]、16E路[14]及16C路
- 往元朗(東)方向:途經16E路、16A路、皇珠路、屯門鄉事會路、D2N路[12]、D9路[11]、青山道及鳳翔路
1983年11月6日的行車路線 |
---|
1982年9月9日開辦時的行車路線 |
---|
圖集
相關條目
- 九鐵巴士61線(已取消)
- 九巴61A線(第一代)(已取消)
- 九鐵巴士63A線(已取消)
- 輕鐵612綫(已取消)
- 輕鐵614綫
註釋及參考資料
- 九巴於1982年9月8日在工商日報刊登之開線通告
- 1988年特別公告第64號〈公共交通服務詳情表〉,《香港政府憲報》第130卷第34期,1988年8月26日(資料截至1988年4月)
- 《二十世紀巴士路線發展史:新界西篇》,容偉釗著
- ↑ 〈本月九日開始 九巴添兩新綫〉,《華橋日報》,1982年9月8日
- ↑ 〈九巴三新界綫巴士 改變行駛路綫班次 66號繁忙時間加班行走〉,《華橋日報》,1983年11月7日
- ↑ 〈九巴明日開始 推出13E新綫 更改五綫服務〉,《華僑日報》,1984年2月12日
- ↑ 當時友愛(南)總站位於現時翠寧花園1-3座現址,來往總站需途經皇珠路及豐安街
- ↑ 該總站現址為翠寧花園
- ↑ 16E路現時為豐景園及翠寧花園之間的行人路
- ↑ 〈西貢兩巴士綫減價 屯門友愛綫遷新站〉,《華僑日報》,1987年12月12日
- ↑ 《屯門輕便鐵路延期通車 八月八日至二十日維持現時巴士服務 九廣鐵路公司派車行走六條線》,華僑日報,1988年7月31日
- ↑ 〈幾經波折終於選定農歷八月初八通車 輕鐵三線今日通車 義載收入捐公益金〉,《華橋日報》,1988年9月18日
- ↑ 屯門元朗未有輕鐵時的巴士路線,hkitalk.net
- ↑ 11.0 11.1 此路線所途經的屯門D9路即今青山公路 – 新墟段。
- ↑ 12.0 12.1 此路線所途經的屯門D2N路後命名為屯門鄉事會路的一部份。
- ↑ 16A路現稱豐安街,此路線所途經的一段已經被改為單車徑
- ↑ 16E路現時為豐景園及翠寧花園之間的行人路
- ↑ 明愛街在1986年10月3日併入仁政街。見公告第3416號〈政務總署:街道命名〉,《香港政府憲報》第128卷第40期,1986年10月3日
- ↑ 開線通告將基泰路誤植為「基堤道」。基泰路即今天的育康街,當時可通往青山公路 – 新墟段(現屯門公路)。
外部連結
以元朗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
九龍東 |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
區內線 |
以屯門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
區內線 |
除非另有註明,否則社區內容均使用CC-BY-SA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