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巴士路線51,由九巴營辦,循環來往荃灣(如心廣場)及上村,途經港鐵荃灣站及荃錦公路,為現時雷公田村至川龍(近大帽山郊野公園)一帶唯一常規公共交通服務。
縱使51線載客量持續偏低,虧蝕連年,遭多次建議改由專綫小巴營運,但未獲專綫小巴營辦商垂青,沿途居民亦沒有其他替代公共交通工具選擇,令51線轉型為「社會服務型路線」[1],有繼續營運的需要,九巴不能輕易取消服務。
歷史
- 1961年6月24日:九巴試辦26線往返佐敦道碼頭及元朗,路線取道荃錦公路,比迂迴的青山公路省時;
- 1961年6月28日:荃錦公路沿途增設分站。[4]
- 1961年12月1日:由於乘客反應理想,正式成為永久路線。
- 1962年5月1日:川龍增設分段收費點,而荃灣中約至川龍之分段由六毫減至二毫。[5]
- 1967年1月26日:元朗總站由九巴元朗車廠外遷至擊壤路。
- 1967年6月25日:六七暴動期間,九巴以缺乏人手為由暫停服務,至同年8月19日恢復。
- 1968年10月30日:來回程改經彌敦道及長沙灣道(往佐敦道碼頭:東京街以東;往元朗:全段)。
- 1970年2月15日:元朗總站由擊壤路遷往元朗大馬路與豐年路交界的新總站,並改稱元朗(西)。
- 1970年7月26日:上午十時起,為配合橫跨蝴蝶谷道的「荔枝角交替天橋」通車[6],往元朗(西)方向改經該天橋前往青山道。
- 1970年12月28日:往佐敦道碼頭方向改經公眾四方街及上海街往佐敦道。
- 1972年8月16日:來回程改經荔枝角道:
- 往佐敦道碼頭方向改經東京街及上海街;
- 往元朗(西)方向改經新填地街及欽州街。
重整後之51線
- 1973年7月16日:配合九巴路線大規模重整,編號改為「51」,九龍總站由佐敦道碼頭縮短至大角咀碼頭。
- 1978年4月25日:為配合興建西九龍走廊,往元朗(西)方向改經博文街、大角咀道、櫻桃街、櫸樹街及晏架街。[7]
- 1978年6月25日:配合地下鐵路建造工程實行新交通管理措施,往元朗方向繞經界限街及醫局街前往欽州街。
- 1978年7月27日:上午十時起,往元朗方向駛至大角咀道後,改經未命名新支路(連接大角咀道博文街口與櫸樹街)以及櫸樹街往櫻桃街,以配合該段新支路通車後博文街以南的大角咀道改為北行單程路。[8]
- 1978年12月1日:元朗(西)總站由元朗大馬路與豐年路交界遷往位於擊壤路的新總站。
- 1979年6月18日:往大角咀碼頭方向改經上海街及亞皆老街,不經塘尾道。
- 1980年6月30日:往大角咀碼頭方向繞經昌榮路迴旋處。
- 1981年4月1日:配合興建地下鐵路,荃錦公路的終點由青山公路 – 荃灣段縮短至荃錦交匯處,來回程改經德士古道北往返青山公路 – 葵涌段及荃錦公路。
- 1981年9月:鑑於路線虧蝕過於嚴重(1980年此路線虧蝕超過二百萬港元),九巴提出翌月停辦;不過錦田及八鄉鄉事委員會強烈反對,經理民府(即今民政事務處)介入調停,勸籲九巴繼續營辦,結果計劃擱置。[9]
- 1982年5月16日:縮短為來往元朗(東)及荃灣地鐵站,路線編號改為51M,以配合地鐵荃灣綫全綫通車。[10]
- 1982年8月20日:荃灣地鐵站總站遷往南豐中心基座的巴士總站。[11]
- 1983年4月17日:元朗區總站縮短至錦田,同時往荃灣方向改經錦上路。
- 1984年12月16日:荃灣總站遷往荃灣運輸大樓,來回程改經大河道北,同時路線編號改回51。
- 1996年1月15日:增設空調巴士服務。
- 1998年10月19日:提升為全線空調服務並改派單層巴士行走。
- 2000年3月19日:荃灣總站遷往如心廣場。[12]
- 2008年9月7日:錦田總站遷往錦上路站,既能令九巴與251M線一併管理外,亦同時方便西鐵綫(今屯馬綫)乘客來往大帽山郊野公園郊遊。[13][14]
- 2013年1月27日:荃灣總站遷往荃灣西站,以配合荃灣運輸大樓永久封閉後,如心廣場總站須騰空站位,以容納原有以運輸大樓為總站之專綫小巴路線。[15][16]
- 2014年10月4日:為配合錦田巴士路線重組,實施以下改動:[17][18][19]
- 2015年6月27日:增設到站時間預報。[20]
- 2015年10月5日:上村往荃灣西站的特別班次,開出時間由07:30提早至07:15,初時試辦三個月[21][22],其後改為永久實行。
- 2016年5月3日:往上村方向於大河道雅麗珊社區中心外加設「荃灣大河道」站。[23]
- 2016年7月25日:往荃灣西站方向新增荃錦公路「光板田村四段」站。[24]
- 2019年4月8日:荃灣總站遷回如心廣場。[25][26]
- 2022年6月10日:往荃灣(如心廣場)方向新增荃錦公路「圳下」站。[27]
過往路線資料
此路線之歷年服務時間及班次、收費以及行車路線資料,詳列於本條目之「過往路線資料」子頁面。
服務時間及班次
由荃灣(如心廣場)開出 | |
---|---|
服務時間 | 班次(分鐘) |
星期一至五 | |
06:20 - 23:20 | 60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 |
06:20 - 15:20 | 15 |
15:20 - 19:20 | 30 |
19:20 - 23:20 | 60 |
詳細開車時間表 | ||||||||||||||||||||
---|---|---|---|---|---|---|---|---|---|---|---|---|---|---|---|---|---|---|---|---|
|
特別班次
上村→荃灣(如心廣場)● |
---|
星期一至五 |
07:15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
- 此路線提供到站時間預報服務。
收費
路程/登車站 | 空調收費 |
---|---|
全程收費 | $9.4 |
往上村方向之分段收費 | |
石崗村起 | $5.8 |
往荃灣方向之分段收費 | |
上村起 | $9.4(還原全程收費) |
川龍起 | $5.8 |
收費備註 |
---|
|
巴士轉乘優惠
乘客於指定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或同一電子支付工具的賬戶於乘搭此路線後轉乘指定路線,或從指定路線轉乘此路線,可獲轉乘優惠,詳情如下:(小童及長者優惠額折半計算,而電子支付工具的轉乘優惠只適用於九巴或龍運巴士班次之間的轉乘)
51線(荃灣(如心廣場)↺上村)相關轉乘優惠 | |||||
---|---|---|---|---|---|
由51線(荃灣開出)轉乘其他路線 | |||||
轉往路線 | 目的地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54 | 元朗(西) | 免費 | 上村總站 | 150分鐘 | |
64K[28] | 減$6.2 | 上村總站→上村球場 | |||
64S | 錦上路站 | ||||
251A | 免費 | ||||
251B | 八鄉路 | 上村總站 | |||
由其他路線轉乘51線(往荃灣) | |||||
轉自路線 | 出發地 | 優惠 | 轉乘地點 | 時限 | 備註 |
54 | 元朗(西) | 減首程車資 | 上村總站 | 150分鐘 | |
64K | 上村球場→上村總站 | ||||
64P | 大埔墟站 | 嘉道理農場→上村總站 | |||
251A | 錦上路鐵路站 | 上村總站 | |||
251B | 八鄉路 |
龍運機場巴士及九巴轉乘計劃
龍運機場巴士及九巴轉乘計劃路線資料 | |||||
---|---|---|---|---|---|
第一程路線 | 方向 | 第二程路線 | 方向 | 第二程折扣額 | 時限 |
A31、A32、A33、A33X、A34、A36、A37、A38、A41、A41P、A43、A43P *、A47X | 往市區 | 九巴獨營路線 | 不限 | $6.0 或 九巴車程實際車資 (以較低者為準) |
120分鐘 |
九巴獨營路線 | 不限 | A31、A32、A33、A33X、A34、A36、A37、A38、A41、A41P、A43、A43P *、A47X | 往機場 | ||
注意事項:
*:由九巴B1線往天慈方向轉乘龍運巴士A43P線往機場方向,次程可獲回贈第一程實際繳付之車資,惟B1線的一程不可曾經享用轉乘優惠,否則只可享用一般(即最多$6.0)轉乘優惠;由龍運巴士A43P線往聯和墟方向轉乘九巴B1線往落馬洲方向,次程可獲免費轉乘優惠,惟A43P線的一程不可曾經享用轉乘優惠,其後亦不可享用B1線的其他轉乘優惠。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
用車
此路線獲派2輛Enviro200 10.4米雙門版(AAU)單層巴士作掛牌車,而假日則會額外加派3輛同款巴士行走(字軌為P01、P02及P03),是唯一全線由荔枝角車廠(L)派車的元朗區巴士路線。
受荃錦公路地勢陡斜影響,此路線根據運輸署及九巴的規定只可使用上述車款行走,並裝設手動減速器及引擎轉速錶[註 1],以確保行車安全,同時所有用車亦已領取禁區許可證,以便合法進入只准長度10米或以下車輛駛入的荃錦公路。
51線掛牌車列表 | |||
---|---|---|---|
車隊編號 | 車牌 | 車輛屬廠 | 備註 |
AAU8 | PW4271 | 荔枝角車廠(L) | 全日行走此路線 設置手動減速器及霧燈 |
AAU14 | PX5111 |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0年11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ACROSS網站。上述內容可能不依字軌排列。
有關內容只供參考,並會因應車務調動而更新(查看更新表)。如要查詢有關路線的最新用車資訊,請參考ACRO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除以上的掛牌車外,荔枝角車廠(L)有8輛已安裝手動減速器並預留作後備用途的Enviro200 Dart 10.4米(AAU),方便調派至此路線。
51線後備用車列表 | |||
---|---|---|---|
車隊編號 | 車牌 | 車輛屬廠 | 備註 |
AAU2 | PV3629 | 荔枝角車廠(L) | 設置手動減速器及霧燈 |
AAU3 | PV4394 | ||
AAU6 | PV8212 | ||
AAU10 | PW5614 | ||
AAU16 | PY2123 | ||
AAU18 | PY3697 | ||
AAU22 | PZ1073 | ||
AAU23 | PZ4255 |
用車演變史
26線開辦時,用車為亞比安17型單層巴士。1963年8月16日起全線更換新領牌的亞比安23型[29]。1978年起改用同廠的41及55型單層巴士,1988年3月18日加入雙層巴士行走。
基於需求持續高企,此路遂於1989年12月5日全線改派雙層巴士行走,用車為9輛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21、M81-M88),配備馬力較大的康明斯引擎。為安全起見下層只限企位3人,並配備手動減速器;到了九十年代,部分車長已不再理會有關規定,於繁忙時間及假日時車廂經常有多於3名乘客站立。由於該等巴士配備康明斯引擎,加上荃錦公路過於崎嶇,在巴士上層載客量比下層高(上重下輕)的情況下,導致底盤出現嚴重扭曲及變形的問題;結果不久後將M81-M88的引擎與其他早期的同款巴士行走調換,以不停更換引擎的方式把巴士調至此路線行走(曾更換引擎的包括M24、M30、M45、M46、M53、M58-61、M63、M64、M71、M72、M74-M77)。[30]雖然利蘭勝利二型(G)及丹尼士喝采(N)這些攀爬能力高的車型可以在不須領取禁區許可證情況下行走荃錦公路,但面對要攀上全港最高的巴士站-荃錦公路(大帽山郊野公園站)的路面都因為引擎輸出偏低(該兩款車型配置的Gardner 6LXB引擎最高只有180匹馬力),攀斜速度緩慢,導致引擎過熱而無法行走。
此路線於1996年加入單層空調巴士行走,用車為兩輛配置手動減速器的丹尼士飛鏢(AA)。1998年,為配合251M線投入服務,此路線提升為全空調服務,全線以該款巴士行走。雙層巴士行走荃錦公路的時期至此告一段落。
至2011年,原有掛牌車因年事已高須退役,由同樣配置手動減速器的Enviro200 10.4米雙門版(AAU)取代。由於荃錦公路禁止10米以上的車輛行走,故九巴須為該批巴士申請禁區許可證[31][32]。由2011年8月27日起,全線以該款巴士行走,令此路線全線低地台化。
此路線由2014年10月起縮短路線,並改以循環運作,用車削減至僅兩輛,初時仍然由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派車,直至一個月後才改以荔枝角車廠(L)派車,此路線掛牌車及大部分後備用車調往該廠服役。
行車路線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27.1公里,行車時間約為55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29.6公里)
途經:大河道、大河道北、荃錦交匯處、荃錦公路、錦田公路、上村總站、錦田公路、荃錦公路、荃錦交匯處、大河道北及大河道
九龍巴士51線(荃灣(如心廣場)↺上村)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荃灣市中心 | 如心廣場巴士總站 |
||
2 | 大河道 | 荃灣大河道 | ||
3 | 荃灣(西樓角) | 大河道北 | 荃灣站 |
|
4 | 芙蓉山 | 荃錦公路 | 白田壩村 | |
5 | 曹公潭 | 光板田村一段 | ||
6 | 光板田村二段 | |||
7 | 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 | |||
8 | 下花山村 | |||
9 | 大橋村 | |||
10 | 川龍 | |||
11 | 新開田村 | |||
12 | 大帽山 | 大帽山郊野公園 # | ||
13 | 荃錦公路觀景台 # | |||
14 | 石崗 | 石崗村 # | 分段收費起點 | |
15 | 石崗軍營 | |||
16 | 雷公田村 # | |||
17 | 石崗 # | |||
18 | 八鄉 | 上村總站 | 循環線折返點 回復全程收費 特別班次起點 | |
19 | 石崗 | 荃錦公路 | 石崗 | |
20 | 雷公田村 | |||
21 | 石崗軍營 | |||
22 | 石崗村 | |||
23 | 大帽山 | 大帽山郊野公園 # | ||
24 | 曹公潭 | 圳下 | ||
25 | 川龍 # | 分段收費起點 | ||
26 | 大橋村 # | |||
27 | 光板田村四段 | |||
28 | 曹公潭戶外康樂中心 | |||
29 | 光板田村二段 | |||
30 | 光板田村一段 # | |||
31 | 芙蓉山 | 木棉下村 # | ||
32 | 荃灣(西樓角) | 大河道北 | 荃灣站 |
|
33 | 荃灣市中心 | 如心廣場巴士總站 |
||
#:巴士必停站 |
路線紀錄
- 此路線是現時香港各專營巴士路線中,停靠最多巴士必停站的路線(來回程共10個),全部位於荃錦公路。
-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海拔高達490米,為全港海拔最高的巴士站,南、北行站均為巴士必停站。
- 「大帽山郊野公園」巴士站南行對上一站(石崗村)的海拔約為230米,與該站的高度落差約為260米,為全港普通巴士路線落差最高的巴士站間。
使用狀況
雖然51線途經雷公田村至川龍一段的荃錦公路沒有其他常規公共交通服務,但是沿線常住人口稀少零散,平日(尤其非繁忙時間)客量不高。加上荃錦公路地勢陡斜,行走此路線的巴士耗損程度較大,令維修開支攀升,連年經營錄得巨額虧損。即使遭多次建議改由專綫小巴營運,可是沒有交通營辦商願意接辦,因此成為「社會服務型路線」。九巴在回應《2013年施政報告》發出的新聞稿中指出,此路線「雖然載客量偏低,但沿途居民沒有替代公共交通工具,這類社會服務型路線有繼續營運的需要」[1],可見九巴仍會繼續營運此路線。
目前,51線主要客源為前往大帽山郊野公園的遊客和遠足人士,在假日部分時間甚至能令一輛單層巴士頂閘,需要加開特別班次疏導乘客;平日非繁忙時間客量則較低,經常吉車遊街。
根據2014-2015年度巴士路線發展計劃,在縮短走線前,最繁忙一小時的平均載客率為21%,非繁忙時段的平均載客率則為12%,平均每日乘客量約1,000人次。[33]
未來發展
51線假日客量甚高,然而受路面限制影響只能使用短身單層巴士行走。在需求較高的假日,載客量低的單層巴士或未能負荷往返大帽山的龐大客流。故此,九巴正探討此路線重新使用雙層巴士的可行性,並於2021年11月26日派出兩輛Enviro500 MMC 11.3米(E6M)前往荃錦公路進行試車。[34]
相關事件
巴士意外
- 1971年1月24日:下午六時許,一輛往元朗方向的亞比安17型(L/AD70X4)駛至荃錦公路近光板新村對開一處彎位時,遭一輛私家車撞及右邊車頭,私家車上1人受傷。[35]
- 1971年8月15日:早上十一時許,一輛往元朗方向的亞比安23型(L156/AD7069)駛至荃錦公路十四咪斜路的一處彎位時,右邊車胎突然鬆脫,使巴士失去平衡,向右邊山坡衝去,再撞向路邊石壆、鐵絲網及燈柱後翻側,幸被一棵大樹阻擋,免於翻落懸崖。事件造成巴士上一名男乘客頭部受傷。[36][37][38]
- 1971年10月6日:早上七時半,一輛巴士駛至荃錦公路近涼亭時,與對面線一輛私家車迎頭相撞,私家車其後翻側,巴士上一名男乘客頭部受傷。[39]
- 1972年5月7日:晚上七時零五分,一輛往佐敦道碼頭方向的亞比安23型(L127/AD7040)由彌敦道右轉公眾四方街時,遭一輛行走6號線的巴士撞及左邊車身,此路線14名乘客受傷。[40]
- 1974年10月18日:一輛往元朗方向的亞比安23型(L182/AD7096)在錦田公路近石崗菜站與對面線一輛軍用卡車相撞,巴士上11人受傷。[41]
- 1975年4月11日:晚上七時四十五分,一輛往元朗方向的亞比安23型(L141/AD7054)在石崗村失控翻側,3人受傷。[42]
- 1976年11月24日:上午,兩輛往大角咀碼頭方向的亞比安55型在荃錦公路發生交通意外:[43]
- 六時五十五分,L287(BK8211)在光板田村失控翻側,24人受傷;
- 十五分鐘後,L289(BK8213)在川龍仙蝦洞[註 2]撞向大樹,五名乘客受傷。
- 1977年2月25日:下午二時許,一輛往元朗方向的亞比安55型(L286/BK8210)在荃錦公路行駛,準備停靠「石崗村」站時,車長發現腳掣失靈。巴士在林錦公路交界路口撞倒一名突然衝出的騎單車青年,並連同該青年衝入路口附近石崗超級市場,繼而著火焚燒,波及鄰近七輛汽車。騎單車的青年以及超級市場內共6人死亡,22人受傷。[44]
- 1981年12月13日:下午五時三十分,一輛往元朗(西)方向的亞比安55型(L289/BK8213)駛至錦田公路近香港槍會對開時,與一輛私家車迎頭相撞,私家車其後被兩輛客貨車撞及車尾,巴士上2名乘客、私家車上3人受傷。[47]
- 1985年1月20日:晚上十一時許,一輛往錦田方向的亞比安55型(L307/BM247)駛至錦田公路於香港槍會附近的一處彎位時,與一輛私家車迎頭相撞,巴士上1名乘客、私家車上的司機和2名乘客受傷。[48]
- 1986年6月2日:一輛往錦田方向的亞比安55型(L282/BK4972)在錦田公路及錦上路交界因剎車系統故障,與對面線的空載旅遊巴相撞,旅遊巴司機死亡,46人受傷。[49]
- 1989年2月8日:下午五時十五分,一輛往荃灣方向的亞比安55型(L304/BM244)駛至錦田公路近石崗村時,與對面線一輛試圖越線扒頭的私家車迎頭相撞,私家車再反彈撞向另一輛私家車,三車共12人受傷。[50][51]
- 1996年7月9日:下午四時許,一輛往錦田方向的都城嘉慕威曼都城(M71/DH145)在錦田公路近石崗機場與一輛公共小巴元朗至上村線的豐田Coaster(EJ6044)相撞後撞向客貨車,小巴上一名女童死亡,另有6人受傷。[52]
- 2013年2月13日:早上十時許,一輛往荃灣西站方向的Enviro200 Dart(AAU10/PW5614)在荃錦公路近石崗村與一輛失控越線的客貨車相撞,3人受傷。[53]
- 2017年5月31日:一輛往上村方向的Enviro200 Dart(AAU23/PZ4255)停靠荃錦公路「下花山村」站時,一輛違泊於巴士站的貨車突然溜後,車尾滑出行車線,撞向巴士中門,巴士左邊玻璃損毀。由於剎車感應器自動啟動令巴士急剎,導致5名乘客跌倒受傷。[54]
- 2018年10月28日:晚上十一時許,一輛往荃灣西站方向的Enviro200 Dart(AAU18/PY3697)在荃錦公路近川龍落斜時與一輛失控越線的私家車相撞,巴士被撞後剷上左邊路壆,再越過對面行車線,撞向路邊一個垃圾站始停下;私家車其後與對面線另一輛私家車相撞,2人受傷。[55]
- 2020年9月20日:下午三時半左右,一輛私家車於荃錦公路近雷公田逆線撞向往荃灣方向的Enviro200 Dart(AAU14/PX5111),肇事巴士車頭損毀,2名司機輕傷送院。[56]
巴士失竊
2016年大帽山觀賞結霜人潮
2016年1月23日及24日,受一股寒潮影響,香港氣溫下降至接近零度,在海拔最高的大帽山出現結冰結霜情況,不少市民於該兩天自行駕車或乘坐此路線前往觀賞,加上正值香港著名山賽「Vibram HK100」舉行(為UltraTrail World Tour世界巡迴賽第一站,賽事已於1月23日傍晚誕生全場總冠軍),大帽山更是該項賽事的終點,使此路線尾班車罕見地有大批乘客乘坐,原定用車更因交通擠塞而無法按時到達荃灣西站,需臨時加派巴士行走。[58]
翌日情況未有改變,加上「Vibram HK100」大會宣佈於當日凌晨提早中止賽事,持續的人潮加上大批該項山賽跑手解散,令此路線持續頂閘,原有班次難以應付新增需求,因此亦需調派額外用車行走,加班班次於荃錦公路觀景台掉頭返回「郊野公園」站接載乘客。[59][60]
交通阻塞
- 2021年1月30日:下午一時許,一輛私家車於上村總站違例泊車,一輛Enviro200 Dart(AAU22/PZ1073)無足夠空間轉彎,被迫停在總站入口,連帶其他車輛亦無法駛入總站,導致附近一帶交通擠塞。[61]
圖集
註釋
相關條目
- 九巴26A線(已取消)
- 九巴51P線(已取消)
- 九巴251M線
- 新界專綫小巴80線
- 新界專綫小巴80A線(已取消)
- 新界專綫小巴80S線(已取消)
- 居民巴士NR333線
- 居民巴士NR335線
參考資料
- ↑ 1.0 1.1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回應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新聞稿],2013年1月16日。
- ↑ 〈九龍巴士今起實行 增闢新界三綫 荃錦新線通車〉,《華僑日報》,1961年6月24日。
- ↑ 〈元朗巴士新綫通車 川龍河背兩村村民 盼在村前設站上落〉,《工商日報》,1961年6月25日。
- ↑ 〈(標題缺) 改爲站站停車 鄕民稱便乘客大增〉,《華僑日報》,1961年6月29日。
- ↑ 〈廿六綫巴士減費 川龍村民均稱便〉,《華僑日報》,1962年5月3日。
- ↑ 〈新荔枝角天橋建成長九百呎 明早開放通車 西行車輛可通往荔枝角大橋及青山道〉,《華僑日報》,1970年7月25日。
- ↑ 運輸署佈告:〈為大角咀區之交通措施事〉,載《華僑日報》,1978年4月24日。
- ↑ 運輸署佈告:〈為大角咀交通措施事〉,載《華僑日報》,1978年7月26日。
- ↑ 〈五十一綫巴士虧蝕過鉅 據傳將於下月停辦 八鄉錦田兩鄉反對 當局有意勸勉維持或增票價彌補〉,《華僑日報》,1981年9月26日。
- ↑ 〈九龍汽車(一九三三)有限公司通告〉,《華僑日報》,1982年5月15日。
- ↑ 〈荃灣沙田新巴士總站 由明日開始分別啟用〉,《大公報》,1982年8月19日。
- ↑ 荃灣(如心廣場)新巴士總站啟用,多條巴士路線遷移總站,巴士狂熱,2000年3月。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51線服務延長至錦上路鐵路站〉[新聞稿],2008年9月3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巴51號線(錦田 - 荃灣(如心廣場))總站由錦田遷至錦上路站〉[交通通告]。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51線及53線更改總站〉[新聞稿],2013年1月25日。(存檔、乘客通告存檔)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因應永久封閉荃灣運輸大樓的臨時公共運輸安排〉[交通通告],2013年1月15日。
- ↑ 〈二零一四年元朗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 進展報告 (2014年9月23日修訂)〉,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第79/2014號,2014年9月23日。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51 改以循環線形式往來荃灣西<>上村〉[乘客通告]。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51 服務改動〉[宣傳單張]。(本典備份)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146條路線增設巴士到站時間預報服務 覆蓋逾半九巴及龍運路線〉[新聞稿],2015年6月26日。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51 調整上午特別班開車時間〉[乘客通告],2015年9月30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有關調整九巴第51號線特別班次事宜〉[交通通告],2015年10月5日。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51 新增巴士站〉[乘客通告],2016年4月23日。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51 新增巴士站〉[乘客通告],2016年7月22日。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還原九巴第51及53號線的巴士總站位置〉[交通通告],2019年4月4日。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51, 53 恢復總站至荃灣(如心廣場)〉[乘客通告],2019年4月。
- ↑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51 新增巴士站〉[乘客通告],2022年6月。
- ↑ 九巴官網指可免費轉乘64P往大埔墟站,但該線並無前往該分向服務
- ↑ 〈廿六號巴士卅分鐘一班 盼改為十五分一班〉,《華僑日報》,1963年8月15日。
- ↑ 《香港巴士年鑑2012》:懷念大帽山MCW爬山英雄。
- ↑ 問AAU2(#4),hkitalk.net
- ↑ 元朗廠單層車上牌消息,hkitalk.net
- ↑ 〈2014-2015年度元朗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修訂)(文件編號:60/2014)〉,附錄十二。
- ↑ 26/11/2021 九巴派出雙層巴士 (E6M) 於大帽山試路,hkitalk.net。
- ↑ 〈私家車巴士相撞一女重傷〉,《大公報》,1971年1月25日。
- ↑ 〈大帽山巴士脫輪遇險 全車乘客面青 撞毀山坡上石礐幸為大樹所阻〉,《大公報》,1971年7月14日。
- ↑ 〈元朗巴士墮坡 幸有驚無險 荃錦路上撞毀車頭〉,《華僑日報》,1971年8月14日。
- ↑ 〈驚險車禍 大帽山巴士脫輪 險些翻落百呎懸崖〉,《工商日報》,1971年8月14日。
- ↑ 〈荃錦公路昨晨意外 私家車撞巴士 男子受傷送院〉,《華僑日報》,1971年10月7日。
- ↑ 〈彌敦道大雨車禍 雙單層巴士相撞 乘客十四人受傷〉,《工商日報》,1972年5月8日。
- ↑ 〈石崗兵營橋上軍車巴士猛撞〉,《工商晚報》,1974年10月18日。
- ↑ 〈電單車撞死人 司機棄車逃去 一巴士翻側傷三乘客〉,《大公報》,1975年4月12日。
- ↑ 〈兩輛九巴五十一路車 十五分鐘雙雙失事〉,《工商晚報》,1976年11月24日。
- ↑ 當年今日之1977年2月25日元朗發生嚴重巴士意外,YouTube。
- ↑ 當年今日:九巴亞比安巴士L286石崗致命車禍,hkitalk.net。
- ↑ 〈巴士衝入超級市塲 頓時大火傷亡慘重〉,《華僑日報》,1977年2月26日。
- ↑ 〈大帽山荃錦公路上 四車昨連環相撞 巴士私家車五男女受傷〉,《大公報》,1981年12月14日。
- ↑ 〈巴士私家車相撞 三名乘客及一司機受傷〉,《大公報》,1985年1月21日。
- ↑ 〈石崗巴士沿斜路衝下猛撞旅遊巴 大車禍1死46人傷〉,《華僑日報》,1986年6月3日。
- ↑ 〈私家車欲爬頭肇禍 先撞巴士後撞房車 九名巴士乘客及私家車三人同受傷〉,《大公報》,1989年2月9日。
- ↑ 〈荃錦公路上撼巴士再撞房車 新車連撞成廢鐵 交通意外傷12人 事件疑越線扒頭闖禍車內三男女要留醫〉,《華僑日報》,1989年2月9日。
- ↑ 錦田公路九巴51線與小巴相撞,YouTube
- ↑ 〈客貨車撼九巴 夾困司機〉,《東方日報》,2013年2月14日。
- ↑ 〈荃錦公路貨車溜後撞九巴 5男女乘客受傷〉,《蘋果日報》,2017年5月31日。
- ↑ 〈私家車大帽山越線 迎撼巴士七人車釀兩傷〉,《蘋果日報》,2018年10月29日。
- ↑ 〈大帽山私家車撞巴士〉,「高登討論區 HKGolden」Facebook專頁,2020年9月20日。
- ↑ 〈舊式車逐漸退役 物品有收藏價值 巴士迷盜九巴車頭牌布〉,《蘋果日報》,2011年8月2日。
- ↑ 載滿乘客的51尾班車(加班車),hkitalk.net。
- ↑ 有生之年,第一次見51咁多車,hkitalk.net。
- ↑ 寒冬下的51號線,有否特別安排,香港討論區。
- ↑ 寶馬私家車上村總站入口違泊 兩輛 51 巴士被困,hkitalk.net。
外部連結
荃灣區作總站或折返點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以|||||||||||||||||||
---|---|---|---|---|---|---|---|---|---|---|---|---|---|---|---|---|---|---|---|
港島 |
| ||||||||||||||||||
九龍 |
| ||||||||||||||||||
新界東 |
| ||||||||||||||||||
新界西 |
| ||||||||||||||||||
深圳口岸 |
| ||||||||||||||||||
註:(#) 港鐵欣澳站、竹篙灣(香港迪士尼樂園總站)及馬灣皆位於荃灣區,可參照區議會選區分界圖。斜體為特定時段服務/非全日路線;→為只設出區服務;←為只設入區服務 |
元朗區作總站或折返點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以|||||||||||||||||||||||||||
---|---|---|---|---|---|---|---|---|---|---|---|---|---|---|---|---|---|---|---|---|---|---|---|---|---|---|---|
港島 |
| ||||||||||||||||||||||||||
九龍 |
| ||||||||||||||||||||||||||
新界東 |
| ||||||||||||||||||||||||||
新界西 |
| ||||||||||||||||||||||||||
深圳口岸 |
| ||||||||||||||||||||||||||
斜體為特定時段服務/非全日路線;→為只設出區服務;←為只設入區服務;(#) 去程以金鐘(力寶中心)(中西區)作終點站,回程以灣仔(灣仔區)作起點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