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取消的九龍市區巴士路線4號,由九巴營辦,來往佐敦道碼頭及長沙灣,途經佐敦道、彌敦道及深水埗。
於1950年開辦的4號線乃為配合戰後初期人口增長而增闢,具有疏導2、6等流水線之功能。惟地下鐵路荃灣綫於1982年通車後,此路線因與地鐵重疊而流失大量乘客,翌年宣告停辦。
歷史
- 1950年12月27日:第三代4號線投入服務,當時來往深水埗碼頭及佐敦道碼頭,深水埗碼頭總站的位置大約是現在海壇街及欽州街,近深水埗警署。
- 1967年初:深水埗碼頭總站遷移至醫局街。
- 1967年6月25日:六七暴動期間,九巴以缺乏人手為由,暫停服務;同年11月25日恢復服務。
- 1970年3月5日:因應元洲街政府廉租屋邨(後稱元洲街邨,今元州邨)落成而延長至長沙灣,總站位於長沙灣道巴士停車灣(現「長沙灣站」巴士站)。[1]
- 1976年3月3日:因應地鐵修正早期系統施工,實施交通改道:[2]
- 1978年9月29日:配合長沙灣道建造地鐵工程,往長沙灣方向改經太子道、大南街、柏樹街、汝州街前往欽州街。
- 1980年9月23日:地鐵建造工程完竣,往長沙灣方向恢復原有行車路線。
- 1983年5月29日:地鐵荃灣綫通車後,因客量大減而永久停駛,併入12線。[3]
服務時間及班次
由佐敦道碼頭開出
|
由長沙灣開出
|
九巴4號線服務時間及班次(1970年7月28日生效)[1] | ||
---|---|---|
由佐敦道碼頭開出 | 由長沙灣開出 | 班次(分鐘) |
每日 | ||
06:16-06:34 | 05:50-06:08 | 18 |
06:52-11:34 | 06:26-11:08 | 9 |
11:43-00:19 | 11:17-23:53 | 18 |
1960年2月15日起 | ||||||||||||||||||
---|---|---|---|---|---|---|---|---|---|---|---|---|---|---|---|---|---|---|
|
收費
全程收費:$0.8
- 此路線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學童乘車證持有人半價優惠。
用車
根據服務詳情表,此路線使用9輛載客量不超過125人的雙層巴士行走。
行車路線

4號線取消前的走線圖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5.3公里,行車時間約為24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3.3公里)
- 往長沙灣
途經:佐敦道、廣東道、眾坊街、上海街、荔枝角道、太子道、大南街、柏樹街、汝州街、欽州街、元州街、興華街及長沙灣道
- 往佐敦道碼頭
1971年9月15日站位資料 | |||||||||||||||||||||||||||||||||||||||||||||||||||||||||||||||||||||||||||||||||||||||||||||||||||||||||||||||||||||||||||||||||||||||||||||||||||
---|---|---|---|---|---|---|---|---|---|---|---|---|---|---|---|---|---|---|---|---|---|---|---|---|---|---|---|---|---|---|---|---|---|---|---|---|---|---|---|---|---|---|---|---|---|---|---|---|---|---|---|---|---|---|---|---|---|---|---|---|---|---|---|---|---|---|---|---|---|---|---|---|---|---|---|---|---|---|---|---|---|---|---|---|---|---|---|---|---|---|---|---|---|---|---|---|---|---|---|---|---|---|---|---|---|---|---|---|---|---|---|---|---|---|---|---|---|---|---|---|---|---|---|---|---|---|---|---|---|---|---|---|---|---|---|---|---|---|---|---|---|---|---|---|---|---|---|
|
使用狀況
根據工務司署交通運輸調查組於1971年9月16日之調查結果,此路線之全日估算客量為10,731人次;九巴提供之售出車票總數(9,022)僅及調查所得客量的84%,巴士公司指出4號線學生乘客眾多,持學生月票乘搭此路線者或高達乘客總數的22%。與其餘以尖沙咀區為總站的路線一樣,此路線南行(4,968)和北行(5,763)客量並不均衡。整體而言,此路線當日車務運作大致能滿足時間表所釐定之要求。[1]
而按照九巴所提供之1970年10月至1971年12月票務數據,此路線於上述期間的每日平均售出車票總數為9,982張。[1]
註釋及參考資料
- 1982年公共交通服務詳情表
- ↑ 1.0 1.1 1.2 1.3 1.4 Leung, Y.M.,《Technical Report No. 84 - Public Transport - K.M.B. Route Studies - Inventory & Characteristics - Route No. 4》(香港:香港政府工務局交通運輸調查部,1972年3月)。該報告指此路線是因應「Cheung Sha Wan 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Estate」(長沙灣政府廉租屋邨,即今長沙灣邨)落成而延長,惟觀乎報告另一處指總站位於「Cheung Sha Wan 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Estate」門前,及比較兩邨落成年期,所謂「Cheung Sha Wan 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Estate」指元洲街政府廉租屋邨的機會較大。
- ↑ 〈配合地下鐵九龍區全面興工 九巴三十路綫 明日開始改道〉,《華僑日報》,1976年3月2日。
- ↑ 〈九巴明日起 取消四號綫〉,《星島日報》,1983年5月28日。
- ↑ 九龍汽車(一九三三)有限公司通告,工商日報,1960-02-15,第7頁。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A183行走4號線,由David Little 上載至Flickr
以油尖旺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
九龍東 | |
九龍西 | <油尖旺區內> 1K • 2K • 5M(第一代) • 9(第一代) • 202(第二代) • B1(第一代) • M1 • M5 • K15 <往返深水埗區> 2C • 4 • 4A • 6A(第一代) • 6A • 6C(第一代) • 6S • 6X(第一代) • 7A(第一代) • 7R • 8(第一代) • 12B • 12K • 12R • 202(第一代) • 203 • 206 • 206S • 210 • 212(第一代) • 216 • M2 • K16 • N6 • N701 <往返九龍城區> 2B(第三代) • 3A(第一代) • 4(第一代) • 5A(第一代) • 11A(第一代) • 20 • 25 • 201 • 207 • A1 • A4 • A8 • M7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往返元朗區> 9(第一代) • 50 • 68S • 69B • 69P(第一代) • 250 • 268B(第一代) • 269B(第一代) • N68 • N268 <往返屯門區> 16C • 27(第一代) • 59S • 257B • 258B • 258C • 260A • 260P • 260S • 267S <往返荃灣區> 31B(第一代) • 32M(第一代) • 33M • 38P(第一代) • 60(第一代) • 238S • N21D • N21R <往返葵青區> 42R← • 44P • 44S • 45M • 235X • 241S • 244X • 246 <往返離島區> N22 • P21 • T21 • X21(第一代) |
以深水埗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
九龍東 |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
區內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