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辦的新界市區巴士路線33A,由九巴營辦,只於星期一至六早上來往中葵涌及深水埗碼頭。
歷史
- 1971年1月15日:33A線投入服務,來往中葵涌及深水埗碼頭,袛於每日早上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 1972年9月11日:來回程繞經葵芳邨未命名道路(即葵芳邨外的一段葵興路及興芳路)。[1]
- 1973年6月4日:深水埗碼頭總站由海壇街近北河街遷往醫局街。
- 1974年:來回程不再繞經葵芳邨外的一段葵興路及興芳路。
- 1975年2月15日:取消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服務。
- 1977年8月2日:來回程改經貨櫃碼頭路(下葵涌及醉酒灣):
- 1978年6月25日:深水埗碼頭總站遷往新碼頭廣場(現址為富昌邨)。[3]
- 1982年5月16日:配合地鐵荃灣綫當日起全線通車,取消服務。
服務時間及班次
1975年2月15日起
33A於1975年2月15日起生效的時間表[4] | ||
---|---|---|
由中葵涌開出 | 由深水埗碼頭開出 | 班次(分鐘) |
星期一至六 | ||
06:10-09:58 | 06:43-09:31 | 12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
收費
33A線歷年收費沿革 | |
---|---|
收費調整生效日期 | 全程非空調收費(成人) |
1981年4月12日 | 70¢ |
1980年2月3日 | 50¢ |
1972年9月11日 | 30¢ |
收費備註 |
---|
行車路線
途經:興芳路、葵福路、貨櫃碼頭路、天橋、葵涌道、荔枝角海灘道、長沙灣道、通州西街、青山道及欽州街
1975年2月15日起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0.2公里,行車時間約為26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23.5公里)[4]
- 往深水埗碼頭
途經:石頭街、大窩口道、上角街、大窩口道、禾塘咀街、葵興路、興芳路、葵安道、葵涌道、荔枝角海灘道、長沙灣道、通州街、青山道、欽州街及醫局街
九龍巴士33A線(中葵涌(大窩口)→深水埗碼頭)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中葵涌 | 石頭街 | 中葵涌(大窩口)總站 | 大窩口邨第14座外 |
2 | 上角街 | 近葵涌徒置區第10座 | 約在現今逸葵樓 | |
3 | 大窩口道 | 近禾塘咀街 | 第27座在葵馥苑現址 | |
4 | 葵涌新區 | 禾塘咀街 | 近大窩口道 | 葵涌新區街坊福利會外 |
5 | 葵涌 | 未命名道路 | 近禾塘咀街 | 葵興邨第四座外 |
6 | 近葵興邨第一座 | |||
7 | 興芳路 | 近大窩口道 | 今興芳路花園外 | |
8 | 下葵涌 | 葵涌道 | 近大連排道 | |
9 | 近貨櫃站 | 往貨櫃碼頭路行車天橋橋底 今港鐵荔景站外 | ||
10 | 荔枝角 | 荔枝角海灘道 | 近美孚新邨 | |
11 | 長沙灣 | 青山道 | 近通州街 | 香港運通貨倉有限公司外 |
12 | 近汝州街 | |||
13 | 近長發街 | 蘇氏攝影器材外 | ||
14 | 近東京街 | |||
15 | 深水埗 | 近九江街 | ||
16 | 欽州街 | 近基隆街 | ||
17 | 醫局街 | 深水埗碼頭總站 | 過北河街後,三達大廈外 | |
上表所載資料以1975年3月7日調查當日為準。[5] |
- 往中葵涌(大窩口)
途經:醫局街、南昌街、荔枝角道、欽州街、長沙灣道、葵涌道、葵富路、興芳路、葵興路、禾塘咀街、大窩口道及石頭街
九龍巴士33A線(深水埗碼頭→中葵涌(大窩口)) | ||||
---|---|---|---|---|
序號 | 地區 | 街道 | 車站名稱 | 備註 |
1 | 深水埗 | 海壇街 | 深水埗碼頭總站 | 過北河街後,三達大廈外 |
2 | 欽州街 | 近基隆街 | 軍部地段外 | |
3 | 長沙灣道 | 近九江街 | 軍部地段外 | |
4 | 長沙灣 | 近永隆街 | ||
5 | 近興華街 | |||
6 | 近大南街 | |||
7 | 近通州街 | |||
8 | 荔枝角 | 荔枝角道 | 近美孚新邨 | |
9 | 下葵涌 | 葵涌道 | 近貨櫃站 | |
10 | 葵涌 | 葵富路 | 近葵涌道 | 標準貨櫃運輸公司外 |
11 | 葵芳 | 興芳路 | 近葵安道 | |
12 | 葵興 | 未命名道路 | 近葵興邨第一座 | |
13 | 葵興路 | 近禾塘咀街 | 葵興邨第四座對面 | |
14 | 葵涌 | 禾塘咀街 | 近安基街 | 安基街位於葵涌工廠大廈內,已消失並重建為葵涌邨百葵樓 |
15 | 大窩口道 | 近禾塘咀街 | ||
16 | 近上角街 | |||
17 | 大窩口 | 近石頭街 | ||
18 | 中葵涌 | 石頭街 | 中葵涌(大窩口)總站 | 大窩口邨第14座外 |
上表所載資料以1975年3月7日調查當日為準。[5] |
圖集
相關條目
- 九巴33線(第一代)(已取消)
- 九巴33B線(第一代)(已取消)
- 九巴33C線(已取消)
註釋、參考資料
- ↑ 〈在統一碼頭舊站旁 新巴士總站啟用〉,《大公報》,1972年9月11日。
- ↑ 葵安道於1970年3月6日刊憲命名時,實只有由葵涌道東延至大連排道的一段,葵涌道以西的一段(即今日的葵益道)當時並無命名,但一般被視作葵安道的一部份。直至2001年7月13日,該段被誤稱為「葵安道」的未命名道路才正式獲賜「葵益道」之名。
- ↑ 〈通州街新填地深水埗新渡海碼頭 明日起啟用 設備一流率先採用電動開關閘 渡輪航程時間不改仍為十五分 碼頭廣場巴士總站將同時啟用〉,《華僑日報》,1978年6月24日。
- ↑ 4.0 4.1 Y.M. Leung,《Technical Report 191 - Public Transport K.M.B. Route Studies - Inventory & Characteristics - Route No. 33A》(香港:香港政府工務局交通運輸調查部,1975年5月)。
- ↑ 5.0 5.1 工務司署交通運輸調查部,〈Public Transport - K.M.B. Route Studies Route Inventory Characteristics - Route No. 33A〉[案卷],1974年1月30日至1975年5月13日。香港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館藏編號HKRS1015-1-102。
外部連結
以葵青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46S(第一代) |
新界西 | |
區內線 |
以深水埗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
九龍東 |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
區內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