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辦的九龍市區巴士路線1K,由九巴營辦。
此路線被稱為「南行循環線」,以順時針方向行走,由旺角火車站開出,先經界限街、土瓜灣、馬頭圍及紅磡往九龍車站,再經尖沙咀及彌敦道返回旺角火車站。大部分時間與逆時針方向行走的「北行循環線」2K聯合提供油尖旺區及九龍城區的九廣鐵路接駁服務。
歷史
1983年初,運輸署完成對九巴路線之檢討,並建議開辦4條新路線,以加強對鐵路車站之接駁。當中,運輸署提議開辦路線「1K」,雙向來往紅磡火車站及旺角,乃此路線之前身。[1]
- 1983年6月24日:1K與2K線同步投入服務,以配合九廣鐵路全綫電氣化後火車乘客接駁巴士服務的需求。1K線總站設於九龍車站,乃以旺角火車站為折返點的南行循環線,非如計劃般提供雙向非循環服務。
- 九巴於兩線開辦前一天在九龍車站巴士總站舉行1K及2K線開線典禮,由署理助理運輸署署長(九龍區)呂崇義主禮。呂指兩條新線除為火車接駁服務,更方便遊客瀏覽九龍繁盛區域,彼等只需付九角車資即可將九龍市區風貌一覽無遺。[2]
- 1983年9月19日:繞經尖沙咀碼頭總站。[3]
- 1984年8月24日:降低全程票價至8角,增強繁忙時間班次至7分鐘一班,由九龍車站開出的尾班車延至23:52。[4][5]
- 1985年9月28日:總站遷往旺角火車站。
- 1989年1月8日:總站遷回九龍車站。
- 1992年5月15日:改於彌敦道直接右轉旺角道,不經亞皆老街及上海街。
- 1992年12月1日:總站再度遷往旺角火車站。
- 1994年2月1日:路線取消。
服務時間及班次
- 由旺角火車站開出
- 每日:06:00-00:10(12-20分鐘一班)
1992年12月1日 |
---|
|
1992年4月16日 |
---|
|
1991年3月31日 |
---|
|
1987年2月1日 |
---|
|
1983年6月24日 |
---|
|
此路線之開車時間表於2K線取消前與其完全相同。
收費
1K線歷年收費沿革 | ||
收費調整生效日期 | 全程收費 | |
---|---|---|
1993年4月5日 | $2.3 | |
1991年3月31日 | $1.9 | |
1990年3月18日 | $1.7 | |
1989年1月29日 | $1.5 | |
1987年2月1日 | $1.2 | |
1985年2月24日 | $1.0 | |
1984年8月24日 | $0.8 | |
1983年6月24日 | $0.9 |
收費備註 |
---|
行車路線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3.5公里,行車時間約為66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2.3公里)
途經:聯運街、弼街、洗衣街、太子道西、通菜街、界限街、太子道西、馬頭涌道、馬頭圍道、浙江街、土瓜灣道、馬頭圍道、蕪湖街、大沽街、寶其利街、明安街、必嘉街、機利士南路、暢運道、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梳士巴利道、彌敦道、旺角道、洗衣街、亞皆老街、聯運街[6]
1992年4月16日 |
---|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2.7公里,行車時間約為58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3.1公里) 途經:暢運道、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梳士巴利道、彌敦道、亞皆老街、上海街、旺角道、洗衣街、亞皆老街、聯運街、弼街、洗衣街、太子道西、通菜街、界限街、太子道西、馬頭涌道、馬頭圍道、浙江街、土瓜灣道、馬頭圍道、蕪湖街、大沽街、寶其利街、明安街、必嘉街、機利士南路、暢運道 |
1987年2月1日 |
---|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3.1公里,行車時間約為58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3.6公里) 途經:聯運街、弼街、洗衣街、太子道西、通菜街、界限街、太子道西、馬頭涌道、馬頭圍道、浙江街、土瓜灣道、馬頭圍道、蕪湖街、大沽街、寶其利街、明安街、必嘉街、機利士路、暢運道、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梳士巴利道、彌敦道、亞皆老街、上海街、旺角道、洗衣街、亞皆老街、聯運街 |
1983年6月24日 |
---|
途經:安運道、暢運道、漆咸道南、疏利士巴利道、彌敦道、亞皆老街、上海街、旺角道、洗衣街、花墟道、園藝街、太子道西、基堤道、界限街、太子道西、馬頭涌道、木廠街、土瓜灣道、馬頭圍道、蕪湖街、大沽街、寶其利街、明安街、必嘉街、機利士路、暢運道、安運道 |
用車
根據服務詳情表,此路線於1989年10月16日前使用9輛載客量不超過125人的雙層巴士行走,後於1989年10月16日減至8輛,更於1992年4月16日再減至6輛。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1993年公共交通服務詳情表
- 各年之1K線官方服務詳情表
- 1K線之開線通告,載於1983-06-24華僑日報
- 二十世紀九龍區巴士路線發展史,容偉釗
- ↑ 點解九巴9號線班次會咁疏?,hkitalk.net。
- ↑ 〈九巴獲准七月開辦 三綫巴士接駁地鐵〉,《華僑日報》,1983年6月24日。
- ↑ 〈九巴1K及2K車線改經尖沙咀碼頭〉,《星島日報》,1983年9月18日。
- ↑ 〈循環來往火車站 九巴兩線今減價 十二A十三A則調整行車路線〉,《大公報》,1984年8月24日。
- ↑ 〈九巴兩線減低車費〉,《華僑日報》,1984年8月25日。
- ↑ [https://graphhopper.com/maps/?point=22.322587%2C114.172202&point=22.325663%2C114.169332&point=22.315461%2C114.188268&point=22.306418%2C114.185758&point=22.302269%2C114.179272&point=22.294209%2C114.168731&point=22.322592%2C114.172202&locale=en-gb&vehicle=bus&weighting=fastest&elevation=true&layer=Omniscale 此線大約行車路線]
相關條目
- 九巴2K線(已取消)
外部連結
- 九巴1K, 2K和5K,hkitalk.net
- 九巴1K圖片,中華巴士紀念館
以油尖旺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
九龍東 | |
九龍西 | <油尖旺區內> 1K • 2K • 5M(第一代) • 9(第一代) • 202(第二代) • B1(第一代) • M1 • M5 • K15 <往返深水埗區> 2C • 4 • 4A • 6A(第一代) • 6A • 6C(第一代) • 6S • 6X(第一代) • 7A(第一代) • 7R • 8(第一代) • 12B • 12K • 202(第一代) • 203 • 206 • 206S • 210 • 212(第一代) • 216 • M2 • K16 • N6 • N701 <往返九龍城區> 2B(第三代) • 3A(第一代) • 4(第一代) • 5A(第一代) • 11A(第一代) • 20 • 25 • 201 • 207 • A1 • A4 • A8 • M7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往返元朗區> 9(第一代) • 50 • 68S • 69B • 69P(第一代) • 250 • 268B(第一代) • 269B(第一代) • N68 • N268 <往返屯門區> 16C • 27(第一代) • 59S • 257B • 258B • 258C • 260A • 260P • 260S • 267S <往返荃灣區> 31B(第一代) • 32M(第一代) • 33M • 38P(第一代) • 60(第一代) • 238S • N21D • N21R <往返葵青區> 42R← • 44P • 44S • 45M • 235X • 241S • 244X • 246 <往返離島區> N22 • P21 • T21 • X21(第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