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停辦的港島市區巴士路線5M,由中巴營辦,來往堅尼地城及灣仔碼頭,只於銀行工作日提供服務。
歷史[]
- 1974年4月16日:前身5C線投入服務,循環來往灣仔碼頭及中環(遮打道)(總站近太子行),只於平日早上、中午及黃昏繁忙時間提供服務。[1]
- 1974年8月27日:因燃油價格上漲導致中巴整體經營成本急升,改為只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服務,中環總站改設於必打街;[2][3]
- 1976年4月7日:因應地鐵修正早期系統動工,往灣仔碼頭方向不再途經昃臣道,改為由雪廠街前往干諾道中,並於德輔道中皇后像廣場補設分站。[4]
- 1984年2月13日:與5M及24M線合併,編號仍為5C,來往灣仔碼頭及堅尼地城,只於銀行工作日提供服務。
- 1985年11月20日:配合警察總部內已婚警員宿舍拆卸兼興建行人天橋,往灣仔碼頭方向繞經軒尼詩道、分域街及駱克道前往軍器廠街。[5]
- 1986年5月23日至6月23日:配合地鐵上環站通車:
- 5C線更改編號為5M,來回程繞經中環(林士街)巴士總站。
- 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及星期六上午繁忙時間試辦特別班次來往堅尼地城及中環(林士街)(上環地鐵站)。
- 1986年6月23日:特別班次由於客量欠佳而取消兼不再繞經林士街巴士總站。
- 1988年8月16日:與10B線合併成新路線18。[6]
服務時間及班次[]
5M線取消前的時間表 | ||
---|---|---|
由堅尼地城開出 | 由灣仔碼頭開出 | 班次(分鐘) |
星期一至五 | ||
07:00-18:30 | 07:40-18:30 | 10-15 |
星期六 | ||
07:00-13:25 | 07:40-14:05 | 10-15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
1978年10月起 |
---|
由灣仔碼頭開出 |
星期一至六 |
08:30、08:5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
1974年8月27日起 | |
---|---|
由灣仔碼頭開出 | 班次(分鐘) |
星期一至六 | |
08:00-09:30 | 15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
1974年4月16日開辦時[7] | |||
---|---|---|---|
由灣仔碼頭開出 | 由中環(遮打道)開出 | 班次(分鐘) | |
星期一至六 | |||
07:00-10:15 | 07:15-10:30 | 15 | |
12:00-14:15 | 12:15-14:30 | 15 | |
16:30-19:15 | 16:45-19:30 | 15 |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設服務 |
收費[]
5C/5M線歷年收費沿革 | ||
---|---|---|
收費調整生效日期 | 全程非空調收費(成人) | |
1986年4月1日 | $1.0 | |
1984年1月1日 | 80¢ | |
1981年4月12日 | 60¢ | |
1980年2月3日 | 50¢ | |
1976年3月1日 | 30¢ | |
1974年4月16日 | 20¢ |
收費備註 |
---|
|
行車路線[]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6.5公里,行車時間約為29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3.4公里)
- 往灣仔碼頭:途經域多利道、卑路乍街、皇后大道西、山道、德輔道西、干諾道西、干諾道中、急庇利街、德輔道中、遮打道、美利道、金鐘道、軍器廠街、告士打道、菲林明道及灣仔碼頭通路
- 往堅尼地城:途經灣仔碼頭通路、天橋、菲林明道、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域多利皇后街、干諾道中、干諾道西、德輔道西、皇后大道西、卑路乍街及域多利道
1978年8月27日起[]
1978年8月27日起 | |||||||||||||||||||||||||||||||||||||||||||||||||||||||
---|---|---|---|---|---|---|---|---|---|---|---|---|---|---|---|---|---|---|---|---|---|---|---|---|---|---|---|---|---|---|---|---|---|---|---|---|---|---|---|---|---|---|---|---|---|---|---|---|---|---|---|---|---|---|---|
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4.9公里,行車時間約為15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9.6公里) 途經:灣仔碼頭道、菲林明道、軒尼詩道、金鐘道、皇后大道中、必打街、干諾道中、夏慤道、海旁大道及灣仔碼頭道
|
使用狀況[]
1974年時的5C線[]
工務局交通運輸調查部曾在1974年8月27日調查5C線的客量,結果顯示此路線即使當日實際開出班次只及表定的86%,載客率仍不超過70%。該部認為許是出於服務時間短促的緣故,此路線需求不大,而且灣仔碼頭廣場只有兩個泊車咪表,使之未能起泊車轉乘的功用。
圖集[]
相關條目[]
- 中巴5M線(第一代)(已取消)
- 中巴10B線(已取消)
- 中巴18線
- 中巴24M線(已取消)
註釋及參考資料[]
- Leung, Y.M.,《Public Transport C.M.B. Route Studies - Inventory & Characteristics - Route No. 5C》(香港:香港政府工務局交通運輸調查部,1974年12月)。
- 1987年公共交通服務詳情表
- 二十世紀巴士路線發展史(港島),容偉釗
外部連結[]
以中西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區內線> 3 • 3B • 5M(城巴) • 5R • 5S(第二代) • 10X • 12S • 15M • 15X(第一代) • 17(第一代) • 18(第一代) • 24(第二代) • 56 • 626 • M5 • M16 • X15R <往來灣仔區> 1A • 1M(第一代) • 5 • 5A • 5C(第一代) • 5C • 5M(第一代) • 5M(中巴) • 5P • 5S(第一代) • 5S • 10S • 15R(城巴) • 17 • 18R(第一代) • 20R • 24 • 24M • 25A(第一代) • 25R(第一代) • 61A • 500 • H2(第一代) • H2A <往來東區> 5B(第一代) • 10A • 10B • 10M • 16 • 20 • 20A • 20M • 21 • 21M • 22 • 22M • 23A • 23M • 80 • 81M • 87 • 88 • 515 • 515S • 525 • 721 • 722(第一代) • 722(第二代) • 781 • M21 • M722 • N515 <往來南區> 6A(第一代) • 6A(第二代) • 6B(第一代) • 6B • 14X • 15R(新巴) • 17(第二代) • 24(第一代) • 29R • 37 • 37M • 37R(第一代) • 43A • 43X • 44 • 45 • 47 • 47A • 47X • 60 • 61 • 61M • 61X(第一代) • 61X(聯營) • 61X • 62X • 64 • 70(第一代) • 70A • 70M(第一代) • 70M • 71A • 74 • 77(中巴) • 79M • 90(第一代) • 90A • 90C(第一代) • 90M • 90P • 90R • 90X • 94 • 94X(第一代) • 94X • 97R • 97X • 99(第一代) • 260X • 261 • 262(第一代) • 262 • 309 • 315(第一代) • 537 • 543 • 590(第一代) • 590 • 590A • 629A • 629S • M47 • M49 • M49P • M49R • M590 • N6 • N64 • N262 • N315 • X49 |
九龍東 |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
以灣仔區作總站或折返點的已取消巴士路線(以下為目的地區份) | |
---|---|
港島區 | <區內線> 19M • 24(第三代) <往來中西區> 1A • 1M(第一代) • 5 • 5A • 5C(中巴) • 5C(城巴) • 5M • 5P • 5S • 10S • 15R • 17 • 18R(第一代) • 20R • 24 • 24M • 25A(第一代) • 25R(第一代) • 61A • 500 • H2(第一代) • H2A <往來東區> 8R(第一代) • 19(新巴) • 19(城巴) • 11A • 25C • 25M • 81P <往來南區> 4X(第一代) • 6B(第二代) • 43 • 43X • 46X • 72B • 92 • 96 • 504 • R592 |
九龍西 | |
新界東 | |
新界西 |